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林业   270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99篇
  106篇
综合类   3506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438篇
畜牧兽医   12986篇
园艺   196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966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1127篇
  2011年   1186篇
  2010年   1127篇
  2009年   1309篇
  2008年   1153篇
  2007年   976篇
  2006年   913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85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菊 《中国乳业》2019,(12):44-46
为了初步分析河南省遂平县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种类与感染情况,采集全县部分乡镇患有奶牛乳房炎的乳汁样品73 份进行调查,分离并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的96 株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比例分别为38.54%、30.21%、17.71%和13.5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 种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提示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可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建立Ⅰ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安卡拉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设计针对六邻体蛋白(Hexo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连接至p 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Hexon。将其转化感受态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DS-PAGE分析,获得重组蛋白大小为49 ku。Western blot分析纯化后重组蛋白能与FAd V-4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BALB/c小鼠,制备了六邻体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效价表明制备的血清效价大于1∶64 000。  相似文献   
3.
郭鹏 《兽医导刊》2020,(9):39-40
受到环境因素、病原体感染、奶牛自身防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几率大幅增加,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不但影响牛奶的品质、降低产奶量,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丧失生产能力,给广大奶牛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4.
5.
用胰蛋白酶处理发病鸡的粪便和肠内容物,接种Marc145细胞,盲传数代后,从山东不同地区发生流行性腹泻的鸡群中分离到轮状病毒,并对分离的轮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进行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粒子的形态呈车轮状、大小为70-80nm;其病毒基因组的电泳图谱为5:1:3:2;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传到第9代时的TCID50为10^-4.62/0.1mL;该分离株病毒对氯仿、乙醚有抵抗力;对pH3.0处理60min稳定;50℃ 30min能使其感染力下降10^2;1mol/L MgCl2不能增强其对50℃ 60min的抵抗力。动物回归试验中接种两周龄SPF鸡,24h后陆续发病,表现为持续性水样腹泻,与自然发病相同;剖检可见病鸡脱水、小肠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泡、肠粘膜变薄;组织学变化为肠绒毛上皮坏死、脱落,绒毛平均长度减少而隐窝深度增加,固有层中淋巴细胞浸润。其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与自然发病相同。因此确定发生在山东鸡流行件腹泻的病原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6.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RE)是继鸡白血病和马立克氏病之后的另 1种病毒性肿瘤病。指由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EV)群的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群病理综合征。这些综合征包括急性网状细胞肿瘤形成、矮小病综合征和淋巴组织与其他组织形成慢性肿瘤。该病毒不仅能通过接触横向传播 ,还能通过鸡胚垂直传播 ,疫苗的广泛污染己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近几年来 ,时有鸡群RE感染的报道。本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因感染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或发病死亡 ,更重要的是免疫抑制而引起的继发感染。1 病原学REV属反转录病毒科禽类C型反转录病毒属。目前己分…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人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这就意味着养禽生产中每一种新理论、新技术的实施,均可通过大集团的示范作用迅速传递到养殖户。  相似文献   
8.
PCR和核酸探针技术诊断MD和RE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核酸探针的点杂交技术,对临床鸡肿瘤/可疑肿瘤病料分别进行马立克氏病(MD)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RE)的检测。结果MD和RE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9%和53.3%,探针点杂交检测的阳性率则分别为77.1%和27.1%。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技术都有很高的特异性,相比而言PCR技术检测的敏感性更高,而且更快速、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9.
10.
牛奶电导率和体细胞含量及乳腺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