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267篇
基础科学   80篇
  240篇
综合类   1551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207篇
畜牧兽医   1251篇
园艺   263篇
植物保护   2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野败不育系赣野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野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导入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后再与赣香A测交和回交育成的野败型三系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在直播杂交稻育种中应用前景广阔。2019年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4.
用免疫荧光、酶标技术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采用本课题组提纯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简称OA)和研制的兔抗OA抗体等,进行间接荧光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OA的试验。通过对不同浓度的OA纯品和含毒饲料浸提液及中毒死亡鸡内脏的间接荧光染色,均能检出分布均匀、大小有别的黄绿色荧光亮点;用OA为被检抗原和兔抗OA抗体与羊抗兔IgG-HRP进行ELISA间接法试验,对含不同浓度OA的试验孔和对照孔的检测,结果均正确稳定。研究结果证明,以上两种检测方法检测OA均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狗枣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阶段性专一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狗枣猕猴桃果实采后软化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软化较快,起主要作用的阶段性专一酶是淀粉酶;第二阶段软化较慢,起主要作用的阶段性专一酶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乙烯释放对果实软化有促进作用;保护性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出现在果实软化后期,因而不是果实软化的阶段性专一酶。  相似文献   
6.
Agerholm, J.S., A. Basse and K. Christensen: Investigations on the occurrence of hereditary diseases in the Danish cattle population 1989-1991. Acta vet. scand. 1993, 34, 245-253.– The methods of the Danish Bovine Genetic Disease Programme are outlin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in function are described. The most common disease reported was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in calves of the Red Danish Dairy breed with 312 reports. Necropsy was performed on 162 cases, and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as diagnosed in 82 of these. Bovine progressive degenerative mye-loencephalopathy, rectovaginal constriction, syndrome of arthrogryposis and palatoschisis, hereditary chondrodysplasia (2 different types), syndactylism, epitheliogenesis imperfecta, and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was diagnosed with 1 case each. Lethal trait A46 was diagnosed in 4 calves. Some of these diseases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described in Denmark, and epitheliogenesis imperfecta was for the first time diagnosed in the Hereford breed.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1/29 was detected in the Blonde d’Aquitaine (BAQ), Limousine, and Red Danish Dairy breed. The aberration occurred frequently in BAQ. Furthermore, a complex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t(l;8;9)(q45;ql3;q26) was detected in the Red Danish Dairy breed.  相似文献   
7.
取产后两天内25℃保存的桑蚕卵为材料,精制酯酶A_4。将滞育卵中精制的酶液置5℃下冷藏,冷藏初期酶活性极低,大致在12~13日达最大值。以后迅速降低,体外保存的温度条件与酯酶A_4活性有关,较高的保存温度能促使酶活性峰提早出现:而低温保护能延缓酶的活化进程。酯酶A_4精制过程中,通过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将大部分物质分段与酶分离排除,在5℃条件下,酶活性峰出现以前的任何时候加入排除分段物质,都可以停止酶的活性化,只有当重新除去所加的排除分段物质时,酶的活性化进程才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8.
促卵泡素3号(LRH-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3种外源性激素均可增加体外培养条件下牦牛垂体组织分泌LH和FSH的能力。培养液中LH和FSH含量与加入的LRH-A3量呈正相关,与加入的PMSG和hCG的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种类很多 ,本文主要就几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干扰素 (IFN -γ)与动物免疫的关系及细胞因子对物质代谢的调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用薄层层析法和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分别定性和定量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甙,建立了该制剂中黄芪甲甙的色谱质控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