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稀释倒平板法从0型菌086和IV型菌967-4和9620中分离到59个单细胞系;在12个近等基因系品种上,086和其单细胞系表现为弱毒力,2个IV型菌及其单细胞系能克服抗病基因Xa-1、2、3、8、10、11、14的抗性,不能克服Xa-21、4、5、7、13的抗性;带主效抗病基因的品种Asominori、XM5、M41、XM6和丰锦能把3个母株的59个单细胞系区分为12种数量差异或质量差异的不同致病型;将此5品种与近等基因系配合,适合作为病菌致病基因变异频度监测的寄主;采用"段叶沙培,切口取菌胶"法分离病菌,在中国致病型鉴定品种上划分的致病型,是田间病菌群体毒力结构的表型反应。  相似文献   
2.
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C48-1)与弱毒株(G190E40和B26-T1200)制备的蜂胶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强毒株C48-1制备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高于弱毒株G190E40和B26-T1200,近期保护率相差20%~40%,3个月后相差40%~80%.强毒株C48-1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弱毒株G190E40和B26-T1200,说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上的毒力蛋白可能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2000~2004年间广西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广西不同地区规模化鸡场的13个肉鸡群病死鸡中分离到13株有血凝性的病毒,这13株病毒的血凝性均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经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确定为新城疫病毒.13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测定实验结果证明该13株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 Gx株进行培育,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对其结构蛋白VP3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从而揭示vvIBDV Gx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序列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胞毒在第8代以前,VP3基因序列没有改变,与标准超强毒HK46株氨基酸同源性达99%以上;细胞毒第9代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10代毒VP3基因与标准弱毒P2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细胞适应毒传至20代,其VP3基因序列不再改变。从而说明,vvIBDV Gx株在致弱过程中,VP3基因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病及其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是由多种不同血清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总称.近年来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已广泛流行,特别是C群兽疫链球菌(现称马链球茵兽疫亚种)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其病原学、流行病学、毒力因子、病理变化、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的阐述,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 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 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7.
借助计算机软件,在分析比较了9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A片段结构蛋白基因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2对VP2和VP3基因PCR引物,经RT-PCR反应条件优化选择,成功地建立了RT-PCR方法,用于扩增IBDVVP2和VP3基因,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子杂交鉴定,获得4个IBDV野毒株VP2和VP3基因,为IBDV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708只(公母各半)5~9周龄一世代高、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系肉鸡进行3个代谢能水平(13.4,12.5,11.6MJ/kg)和3个粗蛋白水平(22.4%,19.4%,16.4%)的三因子交叉的遗传-营养互作试验,以探讨肉鸡腹脂及屠体性状的遗传、营养、性别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日粮对脂肪沉积的影响存在品系差异,品系与日粮代谢能互作对板油有明显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对高VLDL系板油的影响大于低VLDL系,高VLDL系板油随日粮代谢能的升高而升高,而低VLDL系无此规律。品系与日粮代谢能互作对肌胃脂率有明显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对低VLDL系肌胃脂的影响大于高VLDL系,而粗蛋白对高VLDL系肌胃脂的影响大于低VLDL系。品系间肌胃脂的差异在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下表现不一致。品系与日粮互作对产肉性状未产生明显影响。日粮代谢能与性别间的互作对腿肌率有明显影响(P<0.05),雌性腿肌率随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EMS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化学诱变剂EM S处理小麦条锈菌CY 17和CY 31的夏孢子诱发其毒性突变,用抗条锈Y r近等基因系筛选毒性突变体,建立了4个CY 17和1个CY 31的突变菌株,各筛选品种上的病菌突变频率明显不同,突变率在2.14×1-0 6~3.68×1-0 5。对突变菌株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CY 17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 r12发生了毒性突变,且CY 17和CY 31的所有突变菌株对Y r5,Y r10,Y r15和Y r24等4个抗病基因表现无毒性。研究证实毒性突变是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ImmunologicalChangesofChicksImmunizedwithMarch'sDiseaseVaccinesandChallengedwithVirulentMDVirus¥LiuZhonggui;GaoRong;LiQingz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