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30篇
  134篇
综合类   946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615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3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于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的15个随机引物,并优化了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进行了RAPD分析。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2个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菌株和2个P.macadami Z.D.Jiang et P.K.Chi菌株都分别以0.636和0.589的相似系数两两首先聚在一起,而不同的种则只在小于0.54的相似系数范围内聚类,体现了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差异程度;聚类群与寄主植物不具相关性,同种植物上的不同拟茎点霉,即使是分自相同寄生部位也不能聚在一类;支持形态学上将生于柑桔枝和黄皮茎、沙梨叶和果、杨梅叶和枝以及同是生于龙眼叶的共8个拟茎点霉分别鉴定为不同的种,而不支持将P. cytosporella Penz.et Sacc.与P. mangiferae合并为一个种的观点;RAPD技术可作为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耐药基因tetC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B09):28-28
  相似文献   
3.
RAPD(B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及快速、简捷、高效等优点,因而在短短的时间内RAPD技术已渗透到有关基因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单介绍RAPD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ZJ株H11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已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H11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H.contortuss ZJ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成功扩增出H11基因。将PCR产物与pUCm—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H11基因的同源性为99.5%。编码氨基酸序列具有氨基肽酶的保守序列,推测可使虫体不能获得所必需的氨基酸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藏系绵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最佳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原型藏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适宜于藏系绵羊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PE2400型DNA扩增仪的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60-120ng,引物量为4-8pmol,Mg^2 浓度为2.0mM,Taq DNA聚合酶为1-2.5U,dNTP浓度为150-200μM;94℃预变性3分钟后35次循环的参数设定为:94℃1分钟,36℃1分钟,72℃2.5分钟,最后72℃延伸10分钟,利用这些条件对藏系绵羊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
姬松茸与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4个姬松茸菌株和2个双孢蘑菇菌株为材料,用20个随机引物对它们进行RAPD扩增,通过对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的估算和系统聚类分析,构建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遗传相关树状聚类图谱,结果表明,进行RAPD扩增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能产生三种带型,当遗传相似系数升至0.8713时,这6个菌株被分为3类,第一类为菌株18和26,第二类为菌株13和12,第三类为菌株33和45。  相似文献   
7.
刺梨及其近缘种PCR实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刺梨及其近缘种月季为试材,进行了RAPD-PCR实验参数的确立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刺梨及月季25μL反应体系的最优组成为2.5μL10×反应缓冲液,2mmol/LMg2+,0.2mmol/LdNTP,1.6mg/L模板DNA,0.4μmol/L随机引物和1.2UTaqDNA多聚酶。经PCR扩增验证,此反应体系亦适宜于刺梨的部分近缘种,可有效用于RAPD分析;通过将退火温度提高至50℃或采用“Touchdown”扩增程序,并在50μL反应体系中适当增加特异引物对浓度(1.0μmol/L),模板DNA(4.0mg/L)和TaqDNA多聚酶(3.0U/管)的使用量,建立起适合于刺梨特异DNA片段检测及回收的特异PCR扩增实验体系,为刺梨的分子克隆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溴氰菊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和自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20个引物对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引物在抗性品系中分别产生1条特异扩增带,4个引物在敏感品系中分别产生了1~5条特异扩增带。由于在近等基因系中,除了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区外,其它的遗传背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赵静  单雪松 《家畜生态》2004,25(4):177-178,182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新疆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宋蓓 《植物检疫》2004,18(5):266-268
用一对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和D2进行PCR扩增,对于落叶型黄萎病菌,该对引物可特异性地扩增产生一段550bp的产物,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则不能被扩增.供试的35个新疆黄萎菌系中,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大小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表明目前新疆已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用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疫和鉴定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