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内毒素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普遍存在于生活当中,人类和动物机体中普遍含有内毒素,如机体血液和胃肠道;食物和动物饲料中亦含有内毒素,甚至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内毒素。文章综述了目前内毒素的研究背景,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内毒素的结构以及生物学活性、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为内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多种疾病包括大肠杆菌病致病的根本原因,能介导多种细胞,特别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使其合成和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再通过旁分泌或体循环作用于其它组织细胞,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虽然现在预防和治疗内毒素损伤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但还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而作为天然物品的中药,有很多种类可以抗内毒素损伤,并且具有低毒低副作用等优点,有可能成为今后防治内毒素损伤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德国学者Richard Pfeiffer(1892年)发现细菌内毒素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人们对其生物化学特性及生物学作用已有较深入认识,它不仅是决定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如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致病因子,也是至今仍在危及人类及动物健康的重要病原菌相关模式分子之一。因此抗内毒素治疗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角度出发,对近年来研制开发的抗内毒素药物作一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细菌(gram negative bacillus,GNB)死亡时裂解出来的细胞壁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成分。LPS的基本结构由0一特异性抗原多糖、核心多糖和类脂A(1ipidA)三部分组成,其中lipidA是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毒性成分。当进入动物体内的内毒素超过一定限量后,可触发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引起发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性衰竭,以致死亡。由于内毒素具有稳定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因此,研制高亲和力、能中和内毒素且毒性低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抗内毒素蛋白及多肽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证明,大肠杆菌在致病过程中产生内毒素,协同细菌造成病理损伤。内毒素可以诱导靶细胞产生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其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既能杀灭外来病菌,又能介导机体炎症反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证明,大肠杆菌在致病过程中产生内毒素,协同细菌造成病理损伤。内毒素可以诱导靶细胞产生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其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既能杀灭外来病菌,又能介导机体炎症反  相似文献   

7.
内毒素休克,是马胃肠紊乱的一种普通继发症,被看作是沙门氏菌病和X结肠炎经过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其他急腹症如严重的肠阻塞的继发症。它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马胃肠病的死亡率。因此,研究马内毒素休克的病理学特征,针对它直接作用所产生的细胞组织扰乱采取治疗措施,是兽医临床上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版(后简称兽药典)一部附录200页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有关规定,对加米霉素注射液内毒素限度及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加米霉素注射液在0.075~0.3mg/mL时对鲎试剂无增强或抑制作用,产品内毒素含量均小于限定值125EU/mL,符合规定。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加米霉素注射液的内毒素检查方法,且采用凝胶法对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endotoxin,ET)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一种大分子结构成分,在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可导致人和动物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内毒素性疾病之一.有关内毒素性肾衰防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丹参活血祛瘀,能扩张血管,有抗凝血、改善DIC的作用.另具报道丹参还有一定的破坏内毒素的作用.为了探讨丹参制剂临床上用于内毒素性肾衰治疗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内毒素致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从尿量、尿素氮和肌酐排泄、肾小球滤过率、电解质排泄、渗透物质清除率和游离水清除率等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内毒素性肾功能衰竭作用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0.
<正>内毒素相关疾病已受到很多的关注和争论。由于这些毒素可能会导致内毒素血症、休克和死亡,理解它们来自哪里以及如何伤害动物非常重要。1内毒素无所不在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一部分。它们充当发热源(引起发烧),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如果动物健康,肠源性内毒素会通过门静脉被运输到肝脏,并在此被分解(图1)。内毒素的过量产生会进一步激活一联  相似文献   

11.
参照《中国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研究了头孢喹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供试品在0.78125 mg/mL稀释液的浓度下对细菌内毒素无干扰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该品种的细菌内毒素限量检查法。  相似文献   

12.
仔猪28~35日龄断奶后发生腹泻、水肿病、内毒素休克,事实表明: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是造成仔猪死亡和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内毒素(肠毒素可引起腹泻,内毒素可导致水肿病和内毒素休克),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电解质不平衡,断奶后营养和环境应激等。临床表现首先是采食量下降和不规律,精神状态和外貌不佳,体重下降等,接着发生腹泻、水肿病和内毒素休克,严重病例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高精料喂养奶牛可导致其瘤胃形成大量挥发性脂肪酸积聚,导致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瘤胃液pH值降低,革兰氏阴性菌快速且大量崩解,刺激内毒素释放。探讨内毒素与高精料导致奶牛酸中毒的相关研究,可为科学养殖奶牛、减少内毒素对奶牛生产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从奶牛内毒素的产生及其影响机制、内毒素对奶牛生产的具体影响,以及防控处置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期对中医温病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91味中药及复方进行体外抗内毒素试验研究,筛选到以丹皮、贯众等为主的高效体外抗内毒素作用中药复方3帖,并进行了体内抗内毒素实验研究,筛选到以丹皮、贯众等为主的高效体内抗内毒素作用中药复方。方法:本实验进一步研究筛选出的2个复方对家兔内毒素攻毒热入营血分的保护作用。结果:以丹皮、贯众等为主的方二对内毒素热入营血分证具有极强的保护作用。结论:通过试验研究,以丹皮、贯众等为主,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凉血止血功能的复方中药对内毒素热入营血分证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望为猪高热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乳品中内毒素的浓度范围,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牛奶样品中内毒素的浓度和细菌总数,分析了牛奶中内毒素的浓度及其与细菌污染的关系,并对来自牛场的107份鲜奶样品和市售的乳制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鲎试剂检测法可用于牛奶内毒素的检测,但不能用于判断牛奶中细菌含量的高低;85.1%(87/107)的鲜奶样品的内毒素浓度低于300EU/mL,5.6%(6/107)的鲜奶样品内毒素浓度超过500EU/mL;不同厂家、不同类别的乳制品内毒素浓度差异较大。本研究为奶制品的安全检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鸡后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内毒素血症。然而,内毒素在鸡体内的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实验通过研究内毒素对肉鸡血浆(清)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来探讨内毒素发病的机制,为鸡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脂多糖(Lps)是一类具有高度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可依赖LBP/CD14系统作用于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S)等通过一系列胞内信号传导系统诱导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TNF-α,白介素,前列腺素等,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可激活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机体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病理反应,引起发热,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功能严重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引发致死性休克,因此全面了解内毒素的作用机制,研究有效的内毒素拮抗剂,对预防和治疗内毒素(ET)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91味中药及复方进行体内抗内毒素试验研究。方法:将筛选到的以牡丹皮、贯众等为主的3个中药复方分别对小白鼠灌胃给药,后进行内毒素攻毒试验,研究不同组方对内毒素攻毒后小白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方2、方5、方6对内毒素攻击所致小鼠死亡有非常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方2。结论:以牡丹皮、贯众等为主,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凉血止血功能的复方中药具有极显著的体内抗内毒素作用,可望为猪高热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9.
注射内毒素引起的临床和血液生化变化与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败血症基本相似。在反刍兽的某些疾病(如酸中毒、生产瘫痪等),为了评估有无内毒素血症,需要对某些指标加以了解。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母牛呈现内毒素血症后的血液和临床特征,以便作为反刍兽某些综合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兔舍内气载内毒素的含量介于65 ̄217 EU/m 3;需氧革兰氏阴性活菌的含量介于0.7 ̄1.6×103 C FU/m 3空气之间,占优势的是肠杆菌,其中大肠杆菌最为常见;需氧菌含量介于3.3 ̄7.8×103 C FU/m 3。气载内毒素与需氧革兰氏阴性活菌含量和需氧菌总数在数值上存在弱的正相关(r=0.23;r=0.20)。结果表明:不能通过测定气载革兰氏阴性细菌或细菌总数来估计气载内毒素的含量。气载内毒素含量与粪便和饲料中内毒素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0.71;r=0.58),证明饲料和粪便是气载内毒素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