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辽宁盘锦蛤蜊岗四角蛤蜊与光滑河蓝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水系统对其滤水率和摄食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度(16、18、20、22、24、26、28、30、32、34)梯度下,两种贝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盐度32时,四角蛤蜊滤水率最大,为(0.265±0.032)L/(个·h),盐度(x)与滤水率(y)关系为y=-0.0041x2+0.0681x-0.0181(r2=0.9893);盐度30时,摄食率最大,为(3.12±0.89)mg/(个·h),盐度(x)与摄食率(y)关系为y=-0.0481x2+0.7965x-0.1862(r2=0.9975)。盐度30时,光滑河蓝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最大,分别为(0.112±0.029)L/(个·h)和(1.91±0.49)mg/(个·h),盐度与滤水率关系为y=-0.0016x2+0.0262x-0.0010(r2=0.9940),盐度与摄食率关系为y=-0.0326x2+0.5038x-0.0247(r2=0.9816)。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两种贝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摄食规律,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水温(20、24、28、32 ℃)、盐度(16、20、24、28、32)和体质量对魁蚶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0~32 ℃范围内,魁蚶滤水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4 ℃时滤水率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P<0.05),温度(x)与滤水率(y)间的关系可拟合为:y=0.054 8+0.045 0x-0.009 9x2,R2=0.734 3;在盐度16~32范围内,魁蚶滤水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28时滤水率达到最大,为(0.341 8±0.026 6)L/(g·h),与盐度24时,滤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盐度(P<0.05),盐度(x)与滤水率(y)的关系可拟合为:y=0.021 0+0.171 2x-0.029 7x2,R2=0.955 1;魁蚶的滤水率与软体干质量呈负幂函数关系,滤水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单位干组织质量的滤水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钝缀锦蛤形态性状和活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的150粒野生钝缀锦蛤作为试验材料,分别测量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和活体质量(y),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钝缀锦蛤的形态性状和活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壳宽与活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0.970)。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壳宽对活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677),其次为壳高(0.184),最小为壳长(0.151)。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一致,壳宽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估计活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160.195+0.726x1+4.307x2+0.894x3,r2=0.960。该研究结果为钝缀锦蛤的人工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和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于1997年12月,1998年3月、7月,1999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采用静水方法对9土0.1℃,16土0.5℃,22土0.2℃,26±0.6℃下菲律宾蛤仔的滤食率FR、清滤率CR、吸收率AE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9~22℃温度范围内蛤仔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2℃达到最大值,并且各温度间差异显著(ANOVA,P<0.05)。当温度达到26℃时,滤食率、清滤率、吸收率均有所下降,但和22℃值比较差异并不显著(ANOVA,P>0.2)。说明蛤仔对温度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2℃左右。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子对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滤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滤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盐度、pH值条件下的蛤仔滤水率差异显著;2、3龄蛤仔滤水率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设定的环境因子梯度下,蛤仔滤水率随着温度、盐度、pH值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滤水率分别出现在温度23℃、盐度30、pH值8.2。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企鹅珍珠贝清滤率、滤食率、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盐度28.3~29.1条件下,温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实验温度(14~32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29 ℃时均达峰值,分别为0.87 L/h、4.17 mg POM/h和84.01%;温度为32 ℃时,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较29 ℃时均下降,但3个生理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热带和亚热带品种,表现出对高温的较强适应性;23~32 ℃为企鹅珍珠贝较适宜摄食温度,29 ℃左右为该贝的最佳摄食温度。(2) 在温度27.4~27.8 ℃条件下,盐度对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0.01);在实验盐度(19~37)范围内,随盐度的升高,企鹅珍珠贝的清滤率、滤食率和吸收率增大,盐度为31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36 L/h、1.87 mg POM/h和76.95%;盐度为34和37时均下降;盐度为34时,3个摄食生理指标仍呈现较高水平,表明企鹅珍珠贝属典型的狭盐性贝类,表现出对高盐的较强适应性;企鹅珍珠贝较适宜的摄食盐度范围为25~34,最佳摄食盐度为31左右。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室内静水法,测定了低温条件下(5~10℃)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软体部分平均干重为0.91±0.06 g)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摄食率(IR)和同化率(AE),其中蛋白核小球藻的浓度为(5.7±0.3)×104cells/mL。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对小球藻的摄食率和同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组之间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化率为42.95%~51.10%,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在低温下仍能生存。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饵料的种类、密度和质量对菲律宾蛤仔同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水温的升高,菲律宾蛤仔滤水率、摄食率、同化率以及净生长率均有明显的增加,经方差分析(ANOVA)显示,温度对它们的影响极显著。菲律宾蛤仔对新月菱形藻、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同化率基本相同。饵料的丰度和质量是影响菲律宾蛤仔同化率的重要因素,随食物中有机物含量(POM/TPM)的增加,同化率也增加;且随饵料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盐度对柄海鞘滤水率的影响。柄海鞘滤水率随盐度的升高有缓慢增加趋势,当盐度达到 31-35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盐度的增加开始下降。在各盐度下柄海鞘的平均滤水率与体重之间的回归方程经F 检验盐度与体重对柄海鞘滤水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鱼类养殖生产和苗种运输过程中溶解氧的科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采用密闭呼吸室法测定了20、22、24、26、28、30℃水温下额尔齐斯河银鲫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水温在20~30℃时,额尔齐斯河银鲫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水温为20℃时耗氧率最低,为0.263 mg/(g·h);水温为30℃时耗氧率最高,为0.571 mg/(g·h)。耗氧率与水温的拟合方程为:y=0.0093x^2-0.0027x+0.2604(R^2=0.9896)。额尔齐斯河银鲫幼鱼的窒息点在20~30℃水温下,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其中水温为20℃时窒息点最低,为0.947 mg/L;水温为30℃时窒息点最高,为1.713 mg/L。水温和窒息点的回归关系方程式为:y=0.0271x^2-0.0629x+1.0452(R^2=0.9116)。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26.4±0.79)℃、盐度11、14.5、18、21.5、25和28.5下,将壳长27~28mm泥蚶饲养在流水系统中24h,每一盐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和3个空白对照,以研究盐度对泥蚶摄食、代谢、碳收支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升高,泥蚶的滤水率、摄食率、吸收率和O∶N均先升后降,而耗氧率与排氨率先降后升,在盐度18~21.5时显著达到极值(P0.05),但盐度对泥蚶的耗氧率、排氨率和O∶N影响不显著(P0.05)。泥蚶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盐度18~21.5为泥蚶的适宜盐度范围,此时的能量代谢方程分别为:100C=26.12F+30.75R+5.78U+37.35P;100C=25.06F+32.03R+5.15U+37.76P。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江苏野生群体在不同条件下滤水率的差异并找出文蛤最佳滤水率条件,采用了试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进行滤水率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幼贝滤水率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著差异,但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野生群体;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 mL/(个·min)。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案,研究光照度、盐度、pH及三者交互作用对大竹蛏幼贝滤水率的影响,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探寻大竹蛏幼贝最适生长条件组合,构造大竹蛏幼贝滤水率模型。试验期为30d,试验光照梯度为2000lx、1000lx、0,盐度梯度为30、25、20,pH梯度为9.00、8.00、7.00。结果显示,光照度、盐度及pH三者对大竹蛏幼贝滤水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通过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得到大竹蛏幼贝滤水率y对编码自变量A(光照度)、B(盐度)和C(pH)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62+0.084A+0.04B-0.14C-0.38A2-0.65B2-0.68C2(r2=0.9821),软件模拟最适大竹蛏幼贝生长的条件组合为光照度1109.17lx,盐度25.12,pH7.89。  相似文献   

14.
不同藻类及浓度对青蛤滤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24℃水温下,研究了饵料生物种类及浓度对不同规格青蛤滤水率(FR)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蛤的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符合幂函数回归关系:FR=0.5725WD0.705 3(R2=0.9987),单位质量的滤水率(FR/WD)随着青蛤规格的增大而减小。(2)FR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异胶藻浓度达到8×105ind/L时,开始迅速下降。(3)FR受不同饵料种类的影响,青蛤对牟氏角毛藻的平均滤水效果最好,达到0.6左右,滤水效果最差的是异胶藻,平均FR只有0.3左右。  相似文献   

15.
倒刺鲃的胚胎发育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倒刺鲃的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跟踪观察,并探讨了水温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5±0.5)℃时,孵化时间为53.43 h;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克氏囊。水温21~33℃条件下,倒刺鲃的胚胎均能孵化,水温(x)与孵化时间(y)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y=235.72 e-0.056 6x,P<0.01;水温与积温的关系为:y=7 519.4x-0.519 2,P<0.01。孵化率(y)与水温(x)相关关系式为:y=-1.665 5x2+88.621x-1 091.5,由曲线方程可以推算出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3.4~29.8℃,通过曲线求导数推算极值的方法,求得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6.6℃。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黑鳍棘鲷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体重为240.9±27.1 g的黑鳍棘鲷在不同水温(10℃、15℃、20℃、25℃、30℃)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黑鳍棘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水温超过一定值后,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实验条件下,黑鳍棘鲷的耗氧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489 7X2+27.39X-147.39;排氨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Y=-0.009 3X2+0.508 2X-1.247;耗氧率的最大值为235.61μg/g.h(温度为28.0℃),排氨率的最大值为5.70μg/g.h(温度为27.3℃)。黑鳍棘鲷快速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为25~28℃。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盐度对龙虎斑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S)对体质量为(98.8±4.3)g龙虎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呼吸和排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S对龙虎斑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有显著影响(P0.05)。在水温15-35℃范围内,龙虎斑的RO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最大值,为(0.228±0.011)mg/(g·h),但RN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30℃时达到最大值,为(3.985±0.094)μg/(g·h)。S为5-35时,龙虎斑的RN随着S的升高而降低,其关系式为RN=3.689e-0.067S(R2=0.963);在S处于5-15和25-35范围内,RO随S升高而下降,但S在15-25范围时,RO则随S升高而升高。在S为28,水温15-35℃范围内,龙虎斑代谢的O∶N范围为44.416-73.667;在水温28℃,S为5-35时,O∶N值为59.577-275.034。  相似文献   

18.
水温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吉桥 《水产学报》2004,28(2):161-166
用室内生态实验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幼虾在不同盐度(5,15或25)和水温(20~23℃,25℃,30℃或33℃)下摄食水丝蚓的能量收支方程。在盐度5~25时,随盐度降低,对虾的能量转换效率升高,同化率降低。在盐度为5时,K1最高(29.02%),同化率最低(77.89%)。对虾具补偿机制来补偿调节渗透压的能耗。盐度对同化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代谢实现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y)(%·d-1)随水温(X)(℃)上升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0.0168LnX 0.0831(R2=0.9324)。对虾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快,主要是增加绝对摄食量,提高吸收效率,减少粪便排泄量。在相同温度下,变温时对虾的摄食量高于恒温时。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水流对扁吻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温度及水流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15~25℃条件下,扁吻鱼胚胎发育均可以完成,并且温度x与发育时间y呈负相关关系,y=667.72 e-0.0996x,R2=0.9829;与积温的关系为y=-91.017x+3662.3,R2=0.7996。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为15~23℃,最适水温为15~21℃。孵化期间辅助于一定的充气条件可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降低畸形率。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奥尼罗非鱼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在盐度为5不同温度(22、24、26、28、30、32和34℃)下,比较观察奥尼罗非鱼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初孵的奥尼罗非鱼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32℃,受精卵孵化率较高(84.3%~91%),温度高于34℃和低于22℃时,孵化率较低。温度与培育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为y=0.3607x2-26.836x+553.5,R2=0.973。仔鱼生存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的温度是24~26℃。温度为22℃时,SAI值分别为19.9,但是仔鱼发育的缓慢,部分仔鱼的身体色素一直没有出现,不适合仔鱼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