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分离,核酸探针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了PPV-DNA-C片段(PPV-RF-DNA,经Pst I/Hind Ⅲ的双酶切片段,称为C片段)及含C片段的PUC19重组质粒(PUP),利用地高辛标记,分别制备探针2和探针1。对猪细小病毒DNA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均为阳性,而对照的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PK-15细胞的核酸均为阴性。并且后一种探针的敏感性高于前者,两种探针的DNA检出限量分别为40pg和  相似文献   

2.
利用PSt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从重组质粒PUP中回收3.0kb猪细小病毒DNA片段。以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后制备探针。运用该探针对作者分离并鉴定的7株猪细小病毒及PPV-BM1株、四川株、Z株、广西株、天津株进行打点杂交,并以具有相同临床症状的猪病毒性疾病的猪瘟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以及PUP质粒、PK-15为对照。结果探针与猪细小病毒DNA、PUP质粒的杂交呈阳性反应,而对照病毒、PK-15呈阴性反应,探针的最低检出限量为40pgDNA。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猪细小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调查,广西猪群普遍存在猪细小病毒感染[1]。为了有效防制该病,本研究室已研制出能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弱毒疫苗(简称PPV-N株弱毒苗)。该弱毒苗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失败,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2]。我们用四批PPV-N株弱毒苗对广西多个流行该病的猪场的后备母猪进行免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PPV-N株弱毒苗本实验室研制,种毒按蒋玉雯等[2]的方法进行培养。1.2 试验动物500克左右健康青年豚鼠,并经PPV-HI检测为阴性。1.3 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4.
从疑似猪瘟病料中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ADL株和猪瘟病毒(HCV)Alfort株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BVDV引物和3对HCV引物。以从吉林、长春、哲盟3个地区经临床及病理学诊断为猪瘟的病料中提取的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以BVDV和HCV引物进行扩增。结果,用BVDV引物从哲盟地区的疑似猪瘟病料中扩增出大小约400bp的片段,而用3对HCV引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均未从该病料中扩增出相应大小的HCV基因片段。此外,用HCV的PE0/PE4引物从吉林、长春的病料中扩增出了HCV的基因片段,但用BVDV引物从这两个地区的病料中均未扩增出BVDV的基因片段。从哲盟疑似猪瘟病料中扩增出的片段经克隆、序列测定及计算机分析证实,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BVDV的同源性明显高于与HCV的同源性。将哲盟病料接种于MDBK传代细胞,出现典型而规律的BVDV样细胞病变。由此证明,从哲盟疑似猪瘟病料中检测出的是BVDV而不是HCV  相似文献   

5.
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暴发一种以保育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腹泻、消瘦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利用RT—PCR和PCR分别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和猪细小病毒检测,结果猪瘟病毒和猪蓝耳病病毒为阳性,其他病毒均为阴性。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为阴性。根据诊断结果紧急接种疫苗,提高疫病综合防控等措施,疫情最终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RT-PCR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RT PCR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E2基因 (囊膜糖蛋白gP55基因 )序列 ,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扩增片段的大小为 50 7bp ,用RT PCR技术对石门系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这对引物对标准株和 1 0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 50 7bpRT PCR产物 ,而对其他 6种猪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RT PCR可检出 1 0 0pg的猪瘟病毒RNA模板 ,对人工感染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对白细胞抽提的核酸样品检出率最高为 1 0 0 % (2 4 / 2 4 ) ,其次为扁桃体、脾、肾 ,检出率为 83 3 % (2 0 / 2 4 ) ,再者为淋巴结 ,检出率为66 7% (1 6/ 2 4 )。对送检的 1 9份疑似猪瘟的病死猪病料组织进行RT PCR检测 ,结果有 1 6份样品为猪瘟病毒阳性。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RT PCR阳性的 1 6份病料中 ,有 1 4份样品被判为含有猪瘟病毒 ,其他病料兔体交叉反应试验结果全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及圆环病毒病一直是对猪场造成严重损失的疾病,近期在山东某猪场爆发三者混合感染的情况,对猪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无菌采取病料3份,进行PCR检测诊断,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的3份病料的PCR结果均为阳性,猪伪狂犬病均为阴性,猪圆环病毒病的检测只有1份显示阳性,其他2份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地高辛标记PPV—DNA—C及PUP重组质粒探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的猪细小病毒复制型DNA的PstⅠ/HindⅢ双酶切片段C及被克隆到PUC19中的C片段形成的重组质粒PUP利用非放射性的地高辛标记后制备两种探针。分别对不同来源的猪细小病毒DNA及PUP重组质粒于硝酸纤维素膜上打点杂交,免疫呈色后均为阳性反应,而对照的猪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PK-15细胞的核酸均为阴性反应。通过对已知量的PPV-DNA检测发现C探针及PUP探针的最低检出限量分别为40pgDNA和4pgDNA。重组质粒PUP探针比双酶切后的C片段探针敏感10倍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细小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猪细小病毒(PPV)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16个核苷酸引物对首次完成了PPVDNA结构蛋白VP1编码区228bp片段的扩增。同样数目的另一引物对,也成功扩增了Vp2编码区158bpDNA片段。PPVBM-1株与其它国内分离株(广西株、天津株和哈尔滨株)均出现相同扩增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了特异条带(VP1228bp.Vp2158bp),而伪狂犬病病毒、犬细小病毒均未扩增,表明了本方法的特异性。同时,限制性内切酶分析(Vp1228bp及Vp2158bp分别含单一PvuⅡ、EcoRⅠ位点),也证实了特异性。本方法敏感性高,可检出10fg模板DNA。既可作样品的快速检测,又能检查细胞系的污染。具有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吉林省某地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阳性猪群的4头2日龄弱仔猪实质脏器中分离到2株PRRSV。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表明,PRRSV(LV.VR-2332)抗血清与2个分离株呈阳性反应;分离到病毒的弱仔猪血清与参考株(LV.VR-2332)也呈阳性反应;而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以上试验证明,我们已成功地分离到2株地方性PRRSV。进一步用六种PRRSV单抗(A~F)进行IFA试验,结果2个分离株与VR-2332的荧光反应谱相同。说明它们之间在抗原结构上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1.
猪瘟病毒流行株与疫苗株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7个省市1200多份可疑猪瘟病料中分离出9个猪瘟病毒(HCV)野毒株,编号分别为HCV-01-09。将9株野毒分别通过PK15细胞分别通过PK15细胞传6代,测其毒价,并提纯做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毒价范围在10^2-10^7TCID50,电镜观察均可清晰地见到直径为25-70nm,略呈圆形的病毒颗粒,具有较完整的囊膜和纤突结构。从9株野毒中选取5株经猪瘟阴性猪各传3-4代,测其毒力、病原性、致死性,结果表明:各毒株在传代中其上述生物学特性上有变化和差别。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分别对这5株野毒做免疫保护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攻毒后的疫苗接种猪100%保护,而攻毒对照猪100%死亡,且对照猪在攻毒1周后便出现猪瘟野毒感染,而免疫猪在整个观察期均未见到野毒感染。用不同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表明猪瘟兔化弱毒不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将猪瘟野毒株、石门系强毒株、兔化弱毒株及1982年分离的郑州野毒等毒株进行主要抗原编码基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可分2个基因组6个基因亚组,HCV-02、03、06、07等4个野毒株与国内的C株、石门强毒株、国外的C株、日本GPE株、ALD株、意大利Brescia株均属同一基困组,而HCV-08株及郑州株等2个野毒与法国的Alfor株同属另一个基因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山东地区猪瘟病毒的变异情况,将6份经RT-PCR方法鉴定为猪瘟病毒(CSFV)阳性的山东地区患病猪的病料接种PK-15细胞,分离得到6株猪瘟病毒.对该6株猪瘟病毒的Erns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测序,并经DNA 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与HCLV疫苗株、Shimei株及Alfort株E...  相似文献   

13.
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预防由PPV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效果良好,Joo等(1984)报告了灭活苗接种豚鼠可产生抗体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豚鼠接种PPV灭活苗后的抗体产生规律及特异性。我们用13批PPV灭活苗免疫39只PPV阴性豚鼠和猪,每批次各3只,免疫后阳性率100%,平均HI价豚鼠为320-1280,猪为20-320。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吉林省某地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阳性猪群的4头2日龄弱仔猪实质脏器中分离到2株PRRSV,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表明,PRRSV(LV.VR-2332)抗血清与2个分离株呈阳性反应;分离到病毒的弱仔猪血清与参考株(LV.VR-2332)也呈阳性反应,而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以上试验证明,我们已成功地分离到2株地方性PR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技术从带有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gE中扩增回收约304bp大小的片段,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gE基因核酸探针。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能与重组质粒DNA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的PRVBartha-k61株疫苗毒DNA、猪细小病毒(PPV)DNA、猪圆环病毒(PCV)DN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DNA、猪瘟病毒(CSFV)cDNA的杂交反应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对PRV野毒的最低检出量为4pg。应用该探针对11份繁殖障碍病料进行了杂交检测,共检出4份阳性病料,该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核酸探针可用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应用猪蓝耳病、猪瘟RT-PCR检测试剂盒对疑似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野猪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材料进行病原特征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病料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但不存在猪瘟病毒感染;对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株NPS2基因分析表明,野猪源蓝耳病病毒NPS2基因与家猪源同源性达95.2%以上,是存在基因缺失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研究结果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引起野猪发病,应采取相应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猪场繁殖猪群感染PPV和JEV后的繁殖性能指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驰  周淑兰 《养猪》1998,(1):38-39
猪群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原因素很多,主要有猪细小病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呼吸道-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布氏杆菌,衣原体。但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和危害最严重的是PPV和JEV两种,并且二者常以混合感...  相似文献   

18.
为确诊贵阳市某养猪场生猪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3头病猪的血液、肺脏、肾脏、脾脏、淋巴结病料,采用PCR、qRT-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在血液及组织样品中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在血液样品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组织样品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猪场病例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与血液样品相比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在病猪的组织病料中更容易检出。  相似文献   

19.
菌毒王消毒剂对猪细小病毒和猪瘟病毒的灭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毒王消毒剂对猪细小病毒和猪瘟病毒的灭活试验王在时(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受山东曲阜圣亚兽药有限公司和北京中龙生物科技总公司的委托,为检验两公司联合出品的菌毒王消毒剂对猪细小病毒(简称PPV)和猪瘟病毒(简称HCV)的灭活效果,根据农业部...  相似文献   

20.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11株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这些单抗仅与GPV反应,与其它细小病毒(PCPV、FPV、PPV)和其它禽病毒(NDV,IBDV,DHV、DPV)均不反应,腹水单抗的ELISA效价达10^-5-10^-7,琼扩沉淀效效价达1:20-1:512,鹅胚中和效价达1:30-1:122,鹅体中和效价为1:54--1:96。GPS1和GPG52株单抗对人工感染GPV的雏鹅具有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