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泽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福建产泽蛙的染色体组型。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臂数为肥,配成13对,分为二个组:大型染色体组(NO1-5),小型染色体组(NO6-13)。大型染色体组中除NO3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小型染色体组中NO6、7对的短臂上有明显次缢痕,除NO8、11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福建产泽蛙中期分裂相中见有B染色体一条,其形态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通过福建产的泽蛙与安徽、广东、四川及日本和菲律宾等地区泽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结果是差异明显,显示出泽蛙核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尼克红鸡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引引进品种尼克红鸡为研究对象,直接羽髓法制备染色体,报道了尼克红鸡的染色体核型(1)尼克红鸡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78,前10对为大染色体,后29对为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z(♂)/zw(♀)型;(2)根据前5对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值及着丝点指数的测量结果,各染色体的形态为:1,2号染色体和Z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4号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3号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t)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对家蚕突变系统嵌合体MO的染色体进行研究,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两条染色体分叉,一个细胞中含有明显异形二价体,推测为性染色体;并在第1、9、18、28号染色体上观察到次缢痕;由多倍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数推测其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4.
家蚕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研究家蚕遗传、变异和基因定位等的重要方法之一。用Luc ia染色体分析软件对家蚕品种大造卵母细胞粗线期染色体的长度和染色粒分布情况作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总长度差异较大,同一细胞内各染色体绝对长度也互不相同,而且不同细胞相同序号染色体之间的长度差异也很大,但不同细胞相同序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比较接近,差异较小,适合作为建立核型模式的参数。对家蚕粗线期染色体的染色粒分析表明:染色粒在整个染色体群的各条染色体中含量均较高,染色粒相对长度在1%~3%之间的染色体比例最大。综合4种参数,建立了一个家蚕粗线期染色体的核型模式图,初步反映粗线期每条染色体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屏边大围山原鸡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骨髓法制备云南屏边大围山原鸡染色体,并对其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屏边大围山原鸡染色体数目2n=78, 前10对为大染色体,后29对为微小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Z(♂)/ZW(♀)型;根据前5对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值及着丝点指数的测量结果,各染色体的形态为:1号、2号和Z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3号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4号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接2002年第4期)G组:包括21~22号二对染色体和Y染色体,体积最小,都有近端着丝粒。第21和22号染色体的长臂常呈二分叉状,短臂末端有时可见随体。Y染色体比21和22号略大,长臂的两条染色单体常常平行伸展,短臂末端无随体。以上的人类正常核型中,第1~22号染色体是男女所共有,称常染色体(autosome):X和Y染色体称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女性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核型写作46,XX;男性体细胞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核型写作46,XY。正常女性核型正常男性核型1.5.4染色体带及显带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片法,分析了番鸭、白羽蛋鸭及其杂种F1半番鸭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三种鸭的染色体数目2n绝大多数为78。番鸭的第1号染色体是亚中着丝点染色体(Sm),白羽蛋鸭是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第2号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性染色体为zz(♂)/zw(♀)型,番鸭的z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t),白羽蛋鸭为亚端着丝点染色体(st);其余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t)。番鸭和家鸭的第1号染色体和z染色体的核型不同是造成F1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河南斗鸡染色体核型及G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 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河南斗鸡的核型、G带进行了研究。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斗鸡染色体数目2n=78,1号和Z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m)染色体,2、7、W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sm)染色体,3、6、8、9、10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粒(t)染色体,4号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st)染色体。G带研究结果表明:前10对大型染色体可分为25个区,152条深带和浅带。  相似文献   

9.
家蚕属于雌杂合型生物,性别决定于胚胎细胞染色体组中W染色体的有无,凡有W染色体的个体均为雌性,记为ZW型,雄性为ZZ型。深度测序发现位于家蚕W染色体的雌性决定基因Fem通过piRNA途径决定家蚕性别,位于Z染色体的Masc基因调控雄性胚胎的剂量补偿与决定Bmdsx的雄特异性剪切。本文主要介绍家蚕W染色体上Fem基因的发现及作为性别决定初始信号的作用,以及雄性Z染色体存在的剂量补偿机制和几个性别决定基因的级联调控关系等,并简要分析了该领域仍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牙釉蛋白(amelogenin,简写为AML)基因是牙齿发育过程中丰富表达的多拷贝基因,AML基因的同源基因分别定位在XY染色体上。本试验利用x—Y同源的牙釉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牛AML基因序列的扩增片段长度:雌性为只有467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雄性为同时具有341bp和467bp的两条特异性扩增片段),应用PCR技术同时扩增X和Y染色体上的特异性片段,扩增产物用PAGE电泳分离技术,经硝酸银溶液染色及扫描分析进行妊娠奶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结果显示,从X染色体上扩增出467bp的片段.从Y染色体上扩增出341bp的特异性片段。由此可知,PCR扩增妊娠奶牛牙釉蛋白基因可以进行胚胎的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加入氨甲喋呤和胸苷使细胞分裂同步化并结合胰酶G带技术,分析了猪前中期染色体高分辨G带。单套染色体的G带数目,包括x和y染色体,前中期为503条,中期为300条。绘制了前中期和中期G带带型图。  相似文献   

12.
During mammalian spermatogenesis, spermatogenic cells undergo mitotic division and are subsequently divided into haploid spermatids by meiotic division, but the dynamics of sex chromosomes during spermatogenesis are unclear in vivo.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sex chromosomes in the testis, we examined the localization of sex chromosomes before and after meiosis in mouse testis sections. Here, we developed a method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using specific probes for the X and Y chromosomes to obtain their positional information in histological testis sections. FISH analysis revealed the sex chromosomal position during spermatogenesis in each stage of seminiferous epithelia and in each spermatogenic cell. In the spermatogonia and leptotene spermatocytes, sex chromosomes were distantly positioned in the cell. In the zygotene and pachytene spermatocytes at prophase I, X and Y chromosomes had a random distribution. After meiosis, the X and Y spermatids were random in every seminiferous epithelium. We also detected aneuploidy of sex chromosomes in spermatogenic cells using our developed FISH analysis. Our results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sex chromosomes during spermatogenesis, which could help to elucidate a specific difference between X and Y spermatids and sex chromosome-specific behavior.  相似文献   

13.
秦川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川牛(12♂,3♀)染色体的核型、G带、C带及Ag-NOR_s的研究表明:秦川牛品种内Y染色体存在多态现象,Y染色体有中、亚中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中和亚中着丝点Y染色体G带和C带与普通牛(Bos taurus)相同,近端着丝点Y染色体G带和C带与瘤牛(Bos indicus)相同。根据Y染色体多态性,讨论了秦川牛起源的多元性。统计了2002个细胞的Ag-NOR_s数目,每细胞Ag-NOR_s数变化范围3~10个,平均5.473±0.316。  相似文献   

14.
剂量补偿是使X连锁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性间达到平衡的过程。哺乳动物是通过随机失活雌性的一条X染色体实现剂量补偿。X染色体失活开始于X染色体失活中心(XIC),然后传播到整条染色体。Xist基因定位于XIC中,参与X染色体失活的启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雄核生殖胚胎、雌核生殖胚胎和正常胚胎发育中X连锁基因表达,概括了X染色体失活(XCI)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作用,综述了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剂量补偿作用及其对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混合样本分析方法对滩羊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了 6 0种随机引物 ,结果发现OPB17 32 0这一扩增片段只出现在公羊的混合样中 ,进一步对 5 0只滩羊进行逐个检测 ,发现 2 1只公羊均出现了OPB17 32 0这一DNA片段 ,而 2 9只母羊无一出现此条片段 ,据此推断OPB17 32 0为滩羊公羊的特异性RAPD标记。这一发现为滩羊胚胎性别鉴定和Y染色体上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标记参考座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鼠体内发育的囊胚、扩张囊胚和从1-细胞期取出在CZB培养液中培养的囊胚、扩张囊胚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在各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出现显著性差异的同时,发现体外培养的比体内发育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短;体外CZB培养的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过氧化氢,发育至囊胚、扩张囊胚阶段,制作胚胎标本,观察胚胎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过氧化氢组比对照组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短。说明经过氧化氢处理之后存活下来的胚胎染色体相对长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牦牛染色体研究的情况,认为牦牛与普通牛在部分常染色体和Y染色体结构上的差异是导致犏牛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并指出我国牦牛染色体的研究,今后应以染色体带型标准化,染色体带型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牦牛与其它牛种染色体的比较研究等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提取秦川牛血液DNA样品,PCR扩增后,通过非变性PAGE电泳获得基因型,然后进行测序确定微卫星的基因型,研究Y-STR微卫星位点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UMN0103在秦川牛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176头无亲缘关系的秦川牛,公牛中在6个Y-STR基因座均有遗传多态。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UMN0103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2、2、5和4,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0.57、0.18、0.11,0.10、0.10、0.35、0.35、0.10,0.25、0.75,0.24、0.76,0.10、0.35、0.33、0.12、0.10,0.17、0.14、0.35、0.34;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61、0.73、0.38、0.36、0.73、0.71;共发现了5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4。表明UMN0929、UMN0108、UMN0920、INRA124、UMN2404和UMN0103 6个微卫星位点在秦川牛群体中有遗传多态性,在秦川牛的起源研究和个体识别以及亲子鉴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Y染色体重复序列作为雄性特异性引物,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内标引物建立多重PCR体系,进行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共设计四对引物—Y染色体重复序列外引物和内引物,其大小分别为534bp和480bp;肿瘤坏死因子外引物和内引物大小分别为357bp和272bp。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分别达到3个胚胎细胞,准确率100%,可以满足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牛Sty基因和Y染色体重复序列作为雄性特异性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多重巢式PCR体系,比较二者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扩增体系中的模板量为一个胚胎细胞的DNA量时,以Y染色体重复序列构建的扩增体系比Sry基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更适合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