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培养鸡IBDV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用鸡胚法氏囊奈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感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  相似文献   

2.
将分离于河南省的YX08、YX12和YB02野毒株的第10代鸡胚传代毒作为种毒接种鸡胚,用收获的鸡胚绒毛膜尿囊液试制出三价油乳灭活苗,并对其进行检测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三价油乳灭活苗和三价油乳灭活苗与活疫苗联合免疫效果均明显优于活疫苗免疫组,平均AGP效价分别达到2^2.8和2^3.0;当活疫苗免疫组鸡血清中已无可测性抗体时,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仍具有2^1.8和2^1.2的AGP效价。在接种后第30,60天,分别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株BC6/85、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进行攻毒试验。在接种后第30天,三价油乳灭活苗和联合免疫疫苗对这4个毒株的攻击可提供93.3%~100%的保护;单独的活疫苗可提供60.0%~80.0%的保护;在接种后第60天,三价油乳灭活苗、联合免疫疫苗和活疫苗分别能提供80.0%~93.3%、80.0%~93.3%和40.0%-53.3%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 Virus,IBDV)的超强毒株GX8/99经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盲传23代后,细胞适应毒株GXC23时鸡的致病性显著减弱,对4~6周龄SPF鸡的致死率从85%~90%减为0~5%.GXC23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经2次无限稀释法后得到3个克隆病毒.经SPF鸡回传20代后,相应的毒株GX-2820、GX-4820、GX-5820对SPF鸡的致死率仍维持在0~5%.序列比较表明,GX8/99在传代过程中,其细胞适应毒GXC23有8个碱基突变,其中5个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改变.bp#2 T→C突变,导致传代毒ORF中的起始编码子后移了4个氨基酸.而3个克隆化病毒回鸡20代后致病性不变,这几个位点也保持不变,且与3个疫苗株完全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有4个超强毒株和4个强毒株的VP5基因的5个位点与GX8/99原始毒相同,而另3个超强毒及6个强毒株与细胞适应毒GXC23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超强毒GX8/99在细胞传代过程中VP5基因上5个氨基酸的变异主要与适应细胞培养相关而与致病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将共表达NDVF和IBDV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5.
适应Vero细胞传染性腔上囊病毒(IBDV)X毒株,通过对鸡胚的致死作用、病理变化的结果表明,IBDV X毒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后,各试验代次毒株均能适应鸡胚,并引起鸡胚死亡,对鸡胚的致病性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6.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7.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及其致弱疫苗毒Gt为对象,研究超强毒与弱毒株在鸡体主要免疫器官内的复制情况,以探讨两类毒株表现不同生物特性的原因。分别利用鸡胚半数致死量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半数感染量对超强毒Gx和疫苗株Gt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再利用荧光定量RT-PCR对两类毒株进行病毒量的校准。以相同量的病毒对2周龄SPF鸡进行攻毒。攻毒试验表明超强毒Gx能造成47.5%的死亡,法氏囊、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均严重损伤;而疫苗毒Gt无致死,且未能造成任何病理可见的损伤。病毒的体内复制情况表明超强毒相对于疫苗毒复制更为迅速,病毒载量更高。  相似文献   

9.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鸡胚组织毒或法氏囊组织毒直接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盲传3~13代后。能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在含65℃灭能30分钟的犊牛血清的细胞生长液制备的CEF上传代,比在含有56℃灭能的犊牛血清的生长液制备的CEF上传代能早3~5代出现CPE,而得到适应;鸡胚高代毒比鸡胚低代毒更易适应CEF;法氏囊组织毒和鸡胚低代毒对适应CEF的进程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弱毒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3个变异野毒株JD1、JD2、HB)和2个经验血清型1毒株、SC)直接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传代,均能不同程度地产生细胞病毒效应(CPE)。将5个毒株21代细胞毒连续回归鸡体5代,除JD1外,其余毒株均能不同程度导致法氏囊病谱。HZ141、JD136、SC38、JD237、NB38代细胞毒在鸡体内回归5代,均未见法氏囊的眼观病变和组织学变化,囊指数保持稳定,说明HZ1、SC、JD1、  相似文献   

11.
12.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犬作为一个新型的工作犬犬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军队、公安、武警、海关、企业、农场等部门广泛应用,使用方向主要是追踪、鉴别、缉毒、搜爆、巡逻、守侯、警戒、护卫、消防、地震救援等。一、昆明犬的应用情况(一)推广与应用1、专业  相似文献   

13.
14.
规范饲料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年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近年来 ,饲料产品的安全问题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党中央、国务院对饲料安全工作十分重视 ,国务院领导多次指示要加强饲料安全管理。国务院 1 999年 5月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农业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2 0 0 0年 1 2月已开始启动饲料安全工程。这无疑对提高我国饲料产品质量、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将起到积极作用。狠抓饲料管理 ,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5.
16.
窦红  田雨泽 《中国奶牛》2006,(12):58-58
养牛者经常被告知在犊牛出生后12h内应尽快尽早饲喂初乳,而且饲喂的时间越早越好;然而初乳究竟是如何对犊牛起到保护作用的呢?在这里笔者拙见,仅供养牛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Hormones as indicators of str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imal welfare is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and absence of chronic stress is one of its prerequisites. During stress, various endocrine responses are involved to improve the fitness of the individual. The front-line hormones to overcome stressful situations are the glucocorticoids and catecholamines. These hormones are determined as a parameter of adrenal activity and thus of disturbance. The concentr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or their metabolites) can be measured in various body fluids or excreta. Above all, fecal samples offer the advantage that they can be easily collected and this procedure is feedback free. Recently, enzyme immunoassays (EIA)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successfully tested, to enable the measurement of groups of cortisol metabolites in animal fec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metabolites in fecal samples is a practical method to monitor glucocorticoi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e Veterinary record》2010,167(23):891-894
Parasitic bronchitis in cattle; sudden deaths due to hypomagnesaemia in adult cattle; louping ill confirmed in adult cattle and young sheep; copper poisoning in Lleyn ewes associated with access to clover herbage with high copper and low molybdenum; polyarthritis due to Mycoplasma hyorhinis in growing pigs. These are among matters discussed in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report for September from SAC Consulting: Veterinary Services (SAC C V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