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抗病毒病中西药剂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与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化药治疗所以困难,是由于病毒与细菌 (后者一般寄生于细胞外液 )不同,是寄生于动物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与复制,然后自细胞释出,感染其它细胞,并散播体外感染其它动物。抗病毒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1)直接抑制或杀死体内病毒; (2)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3)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或抑制病毒释放; (4)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 1合成的抗病毒病药剂 [1, 2]  (1)病毒唑 (Virazole,三氮唑核苷 )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人流感与副流感病毒、痘病毒、腺病毒、肠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可用…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IBDV属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IBDV倾向于侵袭活跃的分离细胞,在鸡体内,主要侵害中枢免疫器官一法氏囊中的前体B细胞,使其发生凋亡和坏死,进而使成熟B细胞减少,导致免疫抑制,从而降低机体对其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ST细胞中增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孔板培养系统以及微载体和转瓶培养系统,研究了感染复数(MOI)、病毒感染时间(TOI)和病毒维持液对细胞生长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OI影响细胞生长速率和单位细胞病毒产量,TOI影响细胞对病毒的敏感程度以及胞内病毒的增殖速率;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有利于病毒效价的提高;采用微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系统生产TGEV,病毒效价可达11.3lgTCID50/0.2mL,北方瓶培养系统提高约100倍。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由德国学者Tischer从PK-15猪肾传代细胞系中分离获得。该病毒可长期持续感染PK-15却不表现细胞病变(CPE)。后来证实PK-15中存在的这种病毒来源于当初制备PK-15细胞的猪肾组织。该病毒基因组由一个单股圆环状的DNA链组成,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将其命名为圆环病毒。血清学调查发  相似文献   

5.
细胞自噬在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仍然没有鹅细小病毒(GPV)与细胞自噬关系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番鸭小鹅瘟病毒(MDGPV)PT株与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 M15株细胞适应毒感染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s)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自噬标记物LC3-Ⅱ特异绿色荧光聚集颗粒,借助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C3蛋白与p62蛋白的表达量,以及LC3-Ⅰ/LC3-Ⅱ蛋白转化分析,确定GPV感染能够促进细胞自噬发生。利用膜通透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阿洛司他丁、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调控自噬来研究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胞自噬有利于GPV在MDEFs中的复制。结果表明GPV感染能够诱导细胞自噬,同时细胞自噬有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不同启动子驱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强毒株ZJ-JX-2015感染性克隆拯救的各重组病毒的效率,本研究将ZJ-JX-2015株全基因组引入无义突变位点(C-G,形成Bst B I酶切位点)作为后期鉴定标签并分成4段经PCR扩增后,分别克隆至含CMV启动子的p SMART-BAC载体和含T7启动子的p WSK-29载体中构建感染性克隆质粒p SMART-BAC-CMV-r PRRSV和p WSK-29-T7-r PRRSV,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前者分别转染BHK-21和293T细胞;将后者转染BHK-21 (T7)细胞。48 h后收集上述各细胞上清液接种Marc-145细胞并连续传10代。通过观察细胞病变(CPE),收集不同代次Marc-145细胞上清液经PCR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拯救的各重组病毒。将拯救的各重组病毒以MOI 0.1接种Marc-145细胞,通过测定不同时间各病毒上清液的病毒效价(TCID50)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各细胞上清液[BHK-21、293T细胞及BHK-21细胞(T7)]在Marc-145细胞中传至第2代时均出现CPE...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囊泡(EVs)具有一种源自细胞质膜或多囊体(MVB)的脂质双分子层球状膜性结构,其外部结构和释放过程与部分病毒类似。本文介绍了EVs的结构、分类及其对病毒入侵宿主和病毒组装的重要影响。分析表明,EVs作为细胞内容物的运输工具,是调节局部细胞微环境和远距离信号传导的关键介质,并且对病毒入侵宿主和病毒组装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而病毒感染使EVs在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内发挥的作用更加复杂。本文旨在通过对EVs在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对病毒感染过程中EVs的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单链RNA(single-strandRNA,ssRNA)病毒是感染人和动物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部分ssRNA病毒感染宿主后会对宿主产生致命的影响,也有部分ssRNA病毒进入宿主后不会引发明显的病变和临床症状。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感染与抗病毒所产生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溶酶体/自噬应答均是动物机体在ssRNA病毒入侵后产生的一系列抗病毒活动。大量研究解析了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阻碍着抗ssRNA病毒研究的前进步伐。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笔者梳理并分析了ssRNA病毒与被侵染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研究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应答反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稳定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Delta冠状病毒(PDCoV)主要抗原的CHO细胞系,为猪病毒性腹泻三联疫苗的研发提供基础材料,本研究将PEDV的S基因的COE区域、TGEV和PDCoV的S基因的受体结合区域(RBD),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融合,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质粒pLV-EF1a-IRES-Puro中,包装得到重组慢病毒。使用重组慢病毒感染CHO细胞,经过嘌呤霉素和单克隆细胞筛选,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验证,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3种猪腹泻病毒抗原融合蛋白的CHO细胞系,为进一步研制PEDV-TGEV-PDCoV的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三方基序蛋白25(TRIM25)对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增殖的影响,在HEK-293T细胞上使用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TRIM25基因,并通过PCR测序和Western blot确认敲除效果,然后观察敲除细胞形态并利用试剂盒测定TRIM25缺失后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确认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无明显差异,用EMCV感染敲除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病毒滴定测定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病毒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感染EMCV后,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相比,显著促进了病毒的转录水平、病毒蛋白的翻译水平和子代病毒的毒力(P<0.05)。综上,在HEK-293T细胞上,成功构建TRIM25缺失细胞系,且试验表明TRIM25的缺失有助于EMC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后续TRIM25抗病毒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porclne Circovirus)于1974年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病毒;在ICTV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 (PC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AV)3个病毒归类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PCV)在1982年被发现,当时被认为是PK-15细胞系的一种污染物。血清学调查证实德国(1982)、加拿大(1989)、新西兰(1991)、英国(1994)、美国(1995)都有本病毒存在,可以说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3.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已知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核蛋白(NP)基因序列,选取其中保守区域设计出1时引物。以RT-PR方法扩增出543bp的NP基因片段,采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MDCK细胞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后,不同时间取样制备细胞涂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了禽流感病毒时MDCK细胞的感染。探讨了原位杂交的条件及其应用于检测AIV感染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感染24h后,原位杂交可检测出细胞内的病毒RNA,并且杂交信号的强度与感染时间的长短有关。研究表明。原位杂交检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很好地表现病毒和细胞的位置关系,而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禽流感病毒的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病毒(PRV)在Vero细胞上增殖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PRV在Vero细胞上的敏感性较高,这为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依据;降低血清含量,中性pH环境,适当高的细胞浓度有利于PRV在vero细胞上增殖。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细胞在内外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启动系列自身调节基因而发生的一种自主死亡过程。细胞凋亡中发生了系列不同于细胞坏死(necrosis)的形态学和生化事件,其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在病毒与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是影响全球畜牧业的一种重要病原。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可靠的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为解析PPRV致病机理、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复制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同时为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奠定必要的前期基础。通过提取PPRV Clone9株的RNA,采用RT-PCR分6段扩增出PPRV反基因组cDNA,通过酶切、连接出PPRV Clone9株全长反基因组,获得pB-PPRV,同时构建表达PPRV核蛋白(nucleoprotein, N)、磷蛋白(phosphoprotein, P)和大蛋白(large protein, L)的3个辅助质粒。将pB-PPRV与辅助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BHK-T7细胞。转染3 d后,冻融3次,感染Vero细胞。传至第二代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经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PCR和序列测定鉴定结果表明,拯救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拯救病毒(rPPRV-Clone9)在Vero细胞上可稳定传代,增殖动态与亲本病毒相似。本研究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病毒鲁A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省某些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及内脏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对其中一代表毒株进行了全面鉴定。该分离毒株在兔肾原代细胞(RK)上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传5代.均出现典型细胞病变.再接种于RK-13细胞、BHK-21细胞、Vero细胞、PK15细胞和143TK细胞,均出现典型细胞病变;在RK-13细胞上的TCID50为10^-0.52/0.1mL;在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伪狂犬病病毒粒子;对氯仿、乙醚敏感,56℃30min灭活;能被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中和;病毒接种于家兔和小鼠,均出现典型伪狂犬病症状与病变;提取所分离病毒的DNA作为模板。应用特异性引物,以PCR方法可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gD基因中272~534nt之间262bp长的特异性片段。上述结果证明,所分离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并将其命名为猪伪狂犬病病毒鲁A株。  相似文献   

18.
鹦鹉喙羽病病毒(Beak and Feather disease virus,BFDV),鸽子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 GoCV)猪圈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共同组成了圆环病毒科(Circovirdae),均属圆环病毒属(Circovirus)成员。由BFDV、PiCV和GoCV引起的相关疾病与PCV-2引起的仔猪断乳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是相同的。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内葡萄簇样包涵物及淋巴细胞的减少是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在每一个病例中,对以T、B淋巴细胞减少,其健康状况不佳的动物易受二次感染,这些动物正处在免疫的抑制状态。尽管对禽病相对研究得较少,但在PMWS的研究方法可直接的应用于对本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及疾病控制研究等领域。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aemia virus,CAV)能引起与本病相似的相关疾病,它作为环病毒属(Gyrovirus)唯一的成员,在分类学上有所不同,主要由于它所引起的疾病在组织病理学上与其他圆环病毒相关的疾病有所区别。最显著的是,鸡贫血病毒(CAV)的靶细胞已确认为成血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伴随着T淋巴细胞的减少,这种减少发生在被病毒直接感染的细胞内。但是,鸡贫血病毒(CAV)是研究圆环病毒交互感染的最佳病毒,并为病毒所诱导的免疫抑制及病毒与病毒之间的交互感染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所以,CAV所诱导的疾病的研究可提供间接的有价值的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19.
将猪细小病毒S-1A株在不同的细胞中培养,测定病毒含量,以确定适合猪细小病毒S-1A株增殖的细胞。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S-1A株能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猪肾原代细胞(PK)、猪睾丸细胞(ST)和仔猪肾细胞(IBRS-2)中生长增殖,不能在幼仓鼠肾细胞系(BHK-21)、绿猴肾细胞(Vero)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增殖;当ST细胞生长至2/3单层时,将猪细小病毒S-1A株种毒液100倍或1000倍稀释后接种ST细胞,37℃培养96~144h,获得的病毒载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用在两个牛群中有呼吸道症状的18头牛的鼻涕接种于 Vero 细胞和牛肾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细胞传代至第3代,各代观察14天。与此同时,将上述18头牛的鼻涕接种于 Vero 细胞,用市售的人呼吸道合胞体(RS)病毒萤光抗体检测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结果分离到牛 RS 病毒。病毒分离率:用牛肾(BK)细胞者为3/18(16%)。用 Vero 细胞者高达11/18(61%)。且后者细胞变性效果明显。牛 RS 病毒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是在接种后的第一天,最早在 Vero 细胞检出,在第四天检出率最高,达10/18(55%)。牛 RS 病毒对外界各因素抵抗力非常低,以分离病毒作出诊断是困难的。因此,该病毒感染症的诊断,通常用双份血清抗体有明显升高为指标,但这个血清学诊断方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者在1978年以及1982年,以牛上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引起的病牛鼻涕为试验材料。用 BK 细胞和 Vero 细胞做比较试验。其结果是用Vero 细胞比用 BK 细胞对 BRSV 的分离率为高。同时,接种鼻涕材料的 Vero 细胞以萤光抗体法检查,能够早期检出 BRSV 特异性萤光抗原阳性细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