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力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强力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中恩诺沙星和硫酸小檗碱的含量。线性范围恩诺沙星2~10(μg/m1),γ=0.99999;硫酸小檗碱8~16(μg/m1),γ=0.9995;平均回收率为:恩诺沙星99.4%(n=5),RSD为0.21%;硫酸小檗碱99.5%(n=5),RSD为0.26%。  相似文献   

2.
采用RP—HPLC法测定双黄败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样品用70%乙醇超声处理,以C18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280nm为检测波长,用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含量。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16—0.96μg,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1.57%(n=9)。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成分因其具有多样生物活性成为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本实验探讨了聚酰胺-UV法作为蜂花粉总黄酮测定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以360nm为检测波长,用聚酰胺-UV法检测蜂花粉总黄酮在0.005-0.025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8,回收率、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理想,其RSD分别为2.48%(n=3),2,12%(n=3),0.49%(n=3)、0.88%(n=5)。该法检测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1.54%。  相似文献   

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泛酸钙中的钙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泛酸钙中的钙含量。以氯化钾溶液(0.1%,m/V)配制泛酸钙检测液,可消除空气-乙炔火焰的电离干扰作用。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4.00μg/mL(r=0.9992),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46%(n=9)。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复方磺胺氯达嗪钠粉中甲氧苄啶含量。试验表明,在10—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n=5)为99.7%;RSD=0.55%。用永停滴定法测定复方磺胺氯达嗪钠粉中磺胺氯达嗪钠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49%。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牛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滤法结合双缩脲比色法测定牛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含量,并测定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回收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0146x+0.0093,R^2=0.9955,检测精密度为1.34%-2.12%,回收率为96.16%-109.15%,平均101.63%。本研究表明用双缩脲法快速测定牛乳中的未变性乳清蛋白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利用锌元素的特征谱线(锌原子从基态到激发态在213.8nm处有最大吸收),创建了原子吸收法测定杆菌肽锌预混剂中锌的含量,并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锌离子浓度为0.25~1.00μg/mL的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401x+0.0437相关系数r=0.9975,且精密度高、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2.0%。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肤康安洗液中丁香酚和三白草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丁香酚和三白草酮分别在0.6192-9.2887μg(R2=0.9998)、0—3.2040lug(r2=0.1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5%、98.92%,RSD分别为l。27%、1.03%(n=6)。结论:肤康安洗液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肤康安洗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中酒石酸泰乐菌素和盐酸多西环素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酒石酸泰乐菌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42%n=5);盐酸多西环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为0.74%(n=5)。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莫能菌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莫能菌素含量的方法。检测波长560nm,以无水甲醇为溶剂,3%香草醛溶液为显色剂,显色温度45℃,显色时间20min,莫能菌素浓度在20~140u/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6(n=7),回收率为100.2%,RSD为0.747%(n=9)。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血液中蓖麻碱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用三氯甲烷提取蓖麻碱,除去蛋白质和脂肪后,用HPLC法对其进行测定。采用Hypersil ODSC C18色谱柱(250mm×4.6mm,25μm),水-乙腈(9:1,V/V)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显示,在0.26—5.2μg范围内,蓖麻碱峰面积与质量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57×10^4 x-4.93×10^5,r=0.999,RSD=3.82%。牛血中蓖麻碱平均回收率为72.1%,RSD为2.54%(n=5)。饲喂蓖麻粕的牛血液中蓖麻碱的含量为0.512μg/mL。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UV法测定生乳中L-羟脯氨酸的量的方法,在浓度0~2.0u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范围为87.3%~107.9%,批内变异系数≤5.9%,批问变异系数≤5.6%。该方法回收率高,检出限低,工作曲线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猪血浆中的SMM、SMZ和TM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SMM、SMZ和TMP血药浓度的HPLC方法。采用Waters HPLC系统,Waters ODS2柱,以乙腈:0.017mol/L磷酸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SMM、SMZ在0.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8),TMP在0.01~2.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9)。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4.5%、98.6%和86.8%。最低血浆检测浓度分别为SMM0.15μg/mL、SMZ0.15μg/mL,TMP0.03μg/mL。该法采血量少,样品预处理简单,检测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4.
RP-HPLC法测定博落回总碱中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博落回总碱中白屈菜红碱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日本资生堂ODS—MG C18液相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45:55)(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峰形对称,拖尾因子低于1.5;在0.1μg~0.9μg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在80%、100%、120%三种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RSD:0.7%,n=3)、98.6%(RSD=0.1%,n=3)、99.5%(RSD=0.8%,n=3)。利用该法测定博落回总碱中的白屈菜红碱,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博落回总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薄层色谱荧光扫描法测定双黄败毒颗粒中小檗碱的含量并鉴别黄连药材。样品经提取、点样、薄层展开后,采用荧光扫描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6:3:1.5:1.5:0.5(V/V)的混合液;激发波长λ=366nm。实验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41~0.369μg(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56%),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经济,可作为本制剂主药黄连的定性鉴别及小檗碱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章定生  章琦 《中国蜂业》2009,60(10):38-39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及其制品中的黄酮含量,检测波长λ=415nm,结果黄酮含量在0.4000-24.000μg范围内,与其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202x+0.056,r=0.9998(n=6)。此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与RP—HPLC法测定结果比较,RSD≤3.0%,两者测定结果相近。但该法使用标准品少.检测仪器较为便宜,检测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大田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BALB/c小鼠腹水大量制备抗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单克隆抗体,并以此抗体为探针建立了0A的快速、灵敏、简便的ELISA检测方法——直接和间接竞争抑制性ELISA方法,2种检测方法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38.678χ+130.01,R^2=0.9886和y=-34.212x+83.49,R^2=0.9784,线性范围为1.56~75μg/L和0.4425μg/L,对OA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6μg/L和0.18μg/L。并利用所建立的2种ELISA方法对贝类模拟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了检测,样品回收率分别为84.72%和98.38%。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满足海产品中贝类样品0A限量标准检测。  相似文献   

18.
蛋品中氯羟吡啶残留量检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方法是经过提纯、净化、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色谱条件是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0:10)作为流动相;C18柱作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线性方程为y=22147x 951,在0.5μg-100μg/m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8;4个不同浓度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3.3%、89.9%、85.4%、84.2%,变异系数均低于5%。空白鸡蛋无氯羟吡啶,最低检测限为0.02mg/kg。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确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肉、鸡肝、鸡皮加脂肪中脱氧土霉素进行含量测定。Mcllvain缓冲液为提取溶剂,甲醇-乙腈-0.01摩尔草酸(150:80:400)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549纳米。脱氧土霉素在0.05~2.00微克/毫升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鸡肉78.5%~85.0%,鸡皮 脂肪89.8%~96.2%,鸡肝56.0%~67.2%。本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鸡肉50微克/千克,鸡肝70微克/千克,鸡皮 脂肪70微克/千克。  相似文献   

20.
用线性回归法(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ique,REG)测定生长公猪内源钙、磷排泄量和豆粕钙、磷的真消化率。选用6头大白×长白生长阉公猪为试验动物,平均初始体重为(28.6±1.76)kg。采用6×6拉丁方设计,以豆粕-玉米淀粉为基础,配制6个不同钙(0.04%、0.09%、0.13%、0.17%、0.22%、0.26%)、磷(0.09%、0.18%、0.27%、0.35%、0.44%、0.53%)水平的日粮。试验共6期,每期8d,预饲期6d,采样期2d。结果显示,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钙的排泄量随日粮钙的摄入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02〈0.01),通过回归曲线法得出内源钙排泄量为0.6225g/kgDMI,豆粕钙真消化率为44.34%。以日粮干物质采食量(DMI)为基础,粪磷的排泄量随日粮磷的摄人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P=0.025〈0.05),内源磷的排泄量为1.0771g/kgDMI,豆粕磷的真消化率为48.78%。结果表明,不同钙、磷水平的豆粕日粮,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变化较大,真消化率相对稳定。钙表观消化率平均比真消化率低41.50%,磷表观消化率平均比真消化率低35.51%。日粮配制时用钙、磷表观消化率会低估钙、磷生物学效价,造成钙、磷的过量添加和猪粪钙、粪磷排泄量的增加。因此,日粮配制时用钙、磷真消化率来评定钙、磷的生物学效价更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