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分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果实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柚皮素和维生素E这7种酚类物质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系,为探讨酚类物质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沙棘丰宁和向阳2栽培品种3个时期(绿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的果实为实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柚皮素和维生素E这7种酚类物质含量,同时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沙棘果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后将7种酚类物质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丰宁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向阳,且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绿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依次降低,而向阳在绿果期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变色期最弱;丰宁果肉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6种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向阳,其中,芦丁和杨梅素含量在3个不同时期均显著高于向阳(P0.05);另外,果实3个不同发育时期中槲皮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和杨梅素这4种物质含量在2沙棘品种中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芦丁、维生素E和山奈酚这3种物质在2沙棘品种中变化趋势不同。相关性分析发现: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6,而维生素E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系数仅为0.17。[结论]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杨梅素和柚皮素的含量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具有正相关性,有助于促进沙棘果实中羟自由基的清除。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松针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BHT作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针甲醇溶剂提取物(Pine needle extract,PMNE)在体外对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能力,同时测定了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结果显示,PMNE在体外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稍弱于BHT,还原Fe3+能力则比BHT稍强,提取物内总酚含量为10.5μg/mg,因此PMN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楸树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研究发现,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硅胶柱色谱结合清除 DPPH自由基法,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组分,并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 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清除 ABTS自由基能力作为考察指标,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和芹菜素(2)。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BHT和化合物2;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89,29.77和43.47μg mL -1;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合物2,主要因其在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的 B环上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木犀草素和芹菜素2个化合物首次从楸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双孢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双孢菇多糖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实验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即双孢菇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还原力测定及抗脂质过氧化等试验方法对山竹果皮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可溶部分、正丁醇可溶部分、水可溶部分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估,同时对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提取物的各分离部位以正丁醇可溶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总酚含量也最高。因此,山竹果皮提取物正丁醇可溶部分具有极佳的抗氧化能力,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红叶李叶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以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红叶李叶乙醇提取物,根据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胡萝卜苷(3)、羽扇豆醇(4)、熊果酸(5)、阿江榄仁酸(6)、Niga-ichigoside F1(7)、芹菜素(8)、山奈酚(9)、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0)、槲皮素(11)、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12)、金丝桃苷(13)、木犀草素(14)、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5)、芦丁(16)、没食子酸(1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叶李叶中分离得到。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所得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化合物11,14和17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32.18、34.65和34.12 mmol/L,活性强于Vc(IC50为55.22 mmol/L)。  相似文献   

7.
竹醋液与茶多酚协同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竹醋液与茶多酚复配后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考察了两种复配液(竹醋液与茶多酚的体积比分别为10∶1和5∶1)对DPPH、超氧阳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竹醋液与茶多酚复配液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单独竹醋液或单独茶多酚,即复合抗氧化剂具有协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见,竹醋液与茶多酚复配后,产生了协同效应,复配液抗氧化能力不仅与复配物本身性质有关,并且与复配物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杜仲雄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萃余相)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各相总酚含量的基础上,选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4项指标评价杜仲雄花各萃取(余)相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仲雄花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相(393.47mg·g-1)和正丁醇相(287.33mg·g-1)中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石油醚相(105.42mg·g-1)和水相(114.74mg·g-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5%和80.32%,接近于BHT和VC;正丁醇相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较高(80.47%);乙酸乙酯相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显著高于VC。杜仲雄花提取物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与萃取(余)相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这说明杜仲雄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生产保健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山杏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浸提、过柱、梯度洗脱和浓缩,制备山杏叶提取物,分别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黄酮含量。结果表明:4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最强,分别为88.11%和174.25 U·m L-1,与黄酮和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性;而纯水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与黄酮和总酚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澳洲坚果花的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类群的澳洲坚果品种‘NY2’和‘HAES 695’为试材,对花发育过程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花的发育过程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HAES695’。其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表现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且在花蕾伸长期表现出最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次则是花开放盛期;除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外,‘HAES695’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呈现出“降—升—降”的动态变化,且在花开放盛期表现出最低的总酚和总黄酮水平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花蕾初始期与花开放初期较高,抗氧化活性则以花开放初期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澳洲坚果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NY2’花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接骨木籽油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PPH清除法和普鲁士蓝法(总还原力)测定接骨木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接骨木籽油具有抗氧化活性,在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中,接骨木籽油显示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其清除能力和油脂浓度呈良好线性(R=0.9996)。此外,接骨木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是61.30±0.88mg/mL。在总还原力测定实验中,接骨木籽油具有还原能力,且其还原能力与油脂浓度呈正比,具有浓度依赖性。通过研究接骨木籽油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测定接骨木籽油的降血糖活性。主要是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在400nm下的吸光值判断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接骨木籽油的浓度在1.56~25mg/mL范围内,其有效抑制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在62.66%~85.22%。采用动物体内试验测定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活性。首先建立高血脂的动物模型,然后通过灌胃给药接骨木籽油,再测定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接骨木籽油低、中、高剂量3个实验组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TC、TG、LDL-C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接骨木籽油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的TC、TG、LDL-C的水平,有效抑制HDL-C的水平的降低,所以接骨木籽油可以降低小鼠血脂,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此外,比较这3个剂量实验组可以发现接骨木籽油剂量越大,小鼠血脂水平下降的效果越明显,说明接骨木籽油的降血脂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香椿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将香椿老叶甲醇提取物划分为4个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总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试值,确定香椿老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中的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该部位的总还原力相当于467.53mg/gVc的总还原值,FRAP值相当于10578μmol/g硫酸亚铁的FRAP值,质量浓度50mg/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84%,均比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甲基苯酚(BHT)强.相关性研究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在于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致.TLC和HPLC分析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4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13.
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花色苷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还原力和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均为0.5g/L时,花色苷、L-AA和 BHT的还原力分别为0.572、0.460 和0.121,花色苷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清除超氧阴离子IC50分别为6.94和3.68mg/L,表明花色苷还原能力强,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此外,紫甘薯花色苷能较好地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4.
香椿老叶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椿老叶总多酚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分别采用总还原力测定法、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法(FRAP)、1.1-二苯基苦基苯阱(DPPH)测定法和β-胡萝卜素褪色法对香椿老叶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总还原力法、FRAP法抗氧化实验结果分别在波长λ700和593nm下,香椿老叶的吸光值较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高,表明香椿老叶抗氧化能力高于BHT;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维持在90%以上,与Vc相当;β-胡萝卜素褪色法表明香椿老叶总多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总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刺玫果总黄酮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添加氯化钠)萃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刺玫果总黄酮的双水相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测试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亚硝酸盐、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自由基阳离子(·ABTS+)的清除率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27%、硫酸铵质量浓度0.21 g/m L、刺玫果提取液体积分数22%、氯化钠加入量为2.0 g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平均萃取率为91.81%。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ABTS+、·OH和O-2·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为0.12、0.30和0.60 g/L时,对·ABTS+、·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90.27、89.60%和96.73%,其清除能力均强于Vc;对DPPH·、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弱于Vc;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和VC.山杏种皮黑色素既可以作为氢供体,清除DPPH自由基,但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也可作为电子供体,其还原能力高于BHT和VC.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法优化元宝枫叶中黄酮类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元宝枫叶为原料,优化槲皮素、山奈酚的提取工艺。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宝枫叶提取槲皮素、山奈酚最佳工艺为:以20倍样品质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3 h。干膏得率1.02%,山奈酚质量分数为50.4 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槲皮素质量分数为48.2 mg/g,RSD为1.6%。该工艺可使样品中2种活性成分有效提取分离,且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18.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5个蓝莓品种‘灿烂’、"蓝月"、‘库帕’、‘伯克利’、‘布里吉塔’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采收后的果实中可溶性多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花色苷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其果实中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SOD的活性,同时分析比较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总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为给雷竹笋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有机溶剂法从雷竹笋中提取总黄酮和总甾醇,就雷竹笋总黄酮与总甾醇对清除羟基自由基(·OH)与DPPH的能力和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评价,并就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能力,总甾醇对这两者的清除能力均大于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1 mg·mL~(-1)总黄酮与0.13 mg·mL~(-1)总甾醇的效力相当;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1 mg·mL~(-1)总黄酮与0.60 mg·mL~(-1)总甾醇的效力相当。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均显著,其与VC、VE及柠檬酸的混合物具有协同抗氧化性,其与VC的协同抗氧化能力最强。雷竹笋总黄酮和总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总黄酮的抑菌效果比总甾醇的好。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材料,以新疆药用植物黑桑的根、枝、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为材料,进行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以及螯合 Fe2+测定。结果显示:果实(桑椹)提取物(EEMF)的总多酚含量(0.9438 mg· mL -1)以及总黄酮含量(0.1747 mg·mL -1)与叶提取物( EEML)、枝提取物( EEMB)和根提取物( EEMR)相比并不高,但 EEMF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 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96.46%,96.83%,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达到71.14%;此外,EEMF螯合 Fe2+能力也强于其他3种。表明黑桑4个部位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果实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