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鸽新城疫F基因重组质粒pMD-18T-PPMV-1-F中PCR扩增F基因,用EcoRⅠ和Not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酵母表达质粒pPIC9K进行双酶切,将F基因定向克隆到pPIC9K的EcoRⅠ和Not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PIC9K-PPMV-1-F,对重组质粒鉴定后用SalⅠ酶切使其线性化,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GS115菌中,影印接种法筛选G418抗性菌株,提取酵母染色体DNA进行PCR鉴定,筛选出鸽新城疫F基因的高拷贝重组菌株。  相似文献   

2.
应用RT-PCR方法从鸭源Ⅰ型副黏病毒DP1/02株中扩增F基因并克隆入pMD18-T载体,经序列测定、分析,DP1/02株F基因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国家标准强毒F48E9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随后将F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I-F,将阳性质粒体外转染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对真核质粒的表达进行鉴定,利用pCI-F质粒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I-F能够在Vero细胞中表达,雏鸭免疫14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二次免疫雏鸭后,对NDV强毒的攻毒保护率为73%。本试验为利用F基因构建的核酸疫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重组DNA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已克隆到的新城疫D26株F基因和鸡IL-2基因,经过载体改建,将他们共同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鸡IL-2的重组质粒,为探讨禽类重组基因疫苗的构建及鸡IL-2在基因疫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鹅源副黏病毒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特异性引物,从鹅源副黏病毒NA-1株中扩增出F蛋白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GEM-T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T-F。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pT-F,回收目的基因F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ZαA-F。用PmeⅠ酶切pPICZαA-F使其线性化,电击转化至感受态毕赤酵母GS115菌中。PCR法鉴定阳性重组子,10 mL/L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酵母菌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3 ku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可与NA-1株鹅源副黏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新城疫病毒F蛋白基因460 bp大小片段,而后利用PstⅠ和Bbe Ⅰ进行酶切,弱毒株酶切出120 bp和220 bp两个片段,而强毒株酶切出120 bp和340 bp两个片段,经敏感性、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强.用该PCR-RFLP检测了170份病料,检出强毒株5份、弱毒株1份,PCR阳性病料经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用MDT、ICPI试验测定其生物学毒力,并对它们的F蛋白基因克隆测序,通过MDT、ICPI和推导氨基酸裂解位点分析,确定其毒力的结果与PCR-RFLP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快速、特异、敏感,很适合于鸡群中新城疫快速诊断和新城疫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6.
H5-H7双价禽流感核酸疫苗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禽流感的高度变异性,免疫后不同亚型之间难以得到交叉保护,以致病毒得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多价核酸禽流感疫苗具有可以保护不同亚型病毒攻击的特点。本试验设计并构建了包含禽流感H5HA和H7HA1基因的双价真核表达质粒pV-H5-H7及单独表达H5HA和H7HA1的pV-H5和pV-H7HA1。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方法验证构建质粒的正确性和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0,21 d分别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设立双价疫苗组,单表达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后35 d用HPAIV H5N1进行致死性攻击。结果显示免疫组均可刺激机体产生H5特异性抗体,pV-H5-H7诱导产生的抗体对H5N1的攻毒保护率为80%,而pV-H5单表达的攻毒保护率也为80%。表明本实验构建的双价禽流感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单表达组相当(P>0.05),为多价禽流感核酸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植物组成型表达质粒pBin438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及FMDV VP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从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S质粒pU8—2质粒中扩增7S启动子,经HindⅢ和BarnHⅠ酶切,与经同样双酶切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pBin438大片段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构建完成。从FMDV VP1基因的pGEM—VP1质粒中扩增VP1基因,经BarnHⅠ和SalⅠ双酶切后,与p7SBin438质粒酶切后的大片段连接,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FMDV VP1基因已置于种子特异性启动子7S下游,成功构建了FMDV VP1基因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Bin438-VP1。通过三亲交配法,将表达载体p7SBin438-VP1导入根癌农杆菌,为研究FMD可饲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取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总RNA,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反应获得了约750bp的核酸片段,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所克隆的片段含有完整的VP1基因;将重组质粒与表达载体pcDNA3.1( )分别用Barn HⅠ和Eco R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宿主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命名为pcDNAV;用同样方法将IL-18基因插入pcDNAV中,命名为pcDNAVI。用pcDNAVI免疫豚鼠,2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周用ELISA检测豚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pcDNA VI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9.
NDV长春株和四平株HN/F核酸疫苗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新城疫病毒(NDV)长春株和四平株HN插入pIRES1多克隆位点(EcoRⅤ)中,构建成核酸表达疫苗pIRcHN和pIRsHN,然后切除pIRcHN和pIRsHN的新霉素基因,将长春株和四平株F基因分辊手稿其中,构建成pIRcHNF和pIRsHNF,而后分别转染Hela细胞。经血凝效价测定、Western blot分析,弱毒株构建疫苗的血凝活性比强毒株高1个数量级,Hela细胞表达的HN蛋白量以pIRcHN最高,pIRsHN次之,pIRcHNF和pIRsHNF较低。将重组疫苗转染Hela细胞,用兔抗鸡IgY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中观察到了特异性的黄绿色荧光,证明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检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首先将pUCm—T—H5HA质粒用BamHⅠ及NotⅠ酶切,获得HA基因片段,同时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也用BamHⅠ及NotⅠ酶切,然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H5HA。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菌,在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H5HA。将Bacmid—H5HA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HA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病毒F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在宿主菌BL21(DE3)感受细胞中表达.以含有融合蛋白F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9T-F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F基因的F1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F1,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ET-F1转化宿主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将其在宿主菌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出了新城疫病毒F1基因片段序列852 bp.构建的pET-F1载体经PCR、双酶切、测序鉴定均无误,转化表达宿主菌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被成功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成功构建了新城疫病毒的融合蛋白F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后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F1重组蛋白片段.  相似文献   

12.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H、F和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扩增CDVH、F和N基因的3对引物,经RT—PCR分别扩增获得了CDV小熊猫株(LP株)H、F和N基因,并对H、F及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CDV LP株属于强毒谱系,与CDV流行株的亲缘关系近.H基因含有较多潜在的糖基化位点.F和N基因相对比较保守。将CDV LP株H、F和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栽体pVAX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CDV基因疫苗表达载体pVAXLPH、pVAXLPF、pVAXLPN,体外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用构建的3个表达质粒免疫小鼠,从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了抗CDV抗体.初步证实用CDVH、F和N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利用特异性引物从pBluemCAV中PCR扩增得到鸡贫血病病毒(CAV)vp1、vp2基因,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处理,纯化后,克隆至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处理的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PIC9K-VP1和pPIC9K-VP2。将pPIC9K-VP1和pPIC9K-VP2转化至毕赤酵母SMD1168中,在0.5%甲醇诱导下表达CAV-VP1、CAV-VP2蛋白,运用Westernblot和Dot-ELISA鉴定表达蛋白。结果表明,重组酵母菌株表达出约54ku和24ku的目的蛋白,与针对鸡贫血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将表达产物乳化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用ELISA、IF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均检测到抗体。  相似文献   

14.
为使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本实验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制备了突变体LTR72/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pLTR72/G192阅读框架正确,而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出突变体重组蛋白为约30 ku和10 ku的两个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量相吻合。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两个蛋白亚基均可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目的蛋白经纯化后进行ADP-核酸转移酶试验及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其酶活性与毒性,突变重组蛋白与野生型LT相比其酶活性和毒性均明显降低。纯化的目的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联合一起经滴鼻免疫鸡,ELISA结果显示,突变体LTR72/G192能辅助新城疫疫苗在血清和黏膜中产生较高滴度的抗新城疫病毒的IgG和IgA。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技术,从含有牛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基因Prnp的开放阅读框的克隆质粒BoPrnp—T中扩增出约420bp的目的基因(PrP猢基因)。将PrP^27-30基因和载体pPIC9K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NotⅠ进行双酶切,T4DNA连接酶作用后,转化至E.coli JM109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boPrP^27-30。pPIC9K-boPrP^27-30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lⅠ线性化后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中,经G418筛选后得到高拷贝的重组菌株GS115/pPIC9K-boPrP^27-30。GS115/pPIC9K-boPrP^27-30经1.0%甲醇诱导后,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牛PrP^27-30基因在毕赤酵母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27Ku,能够被单克隆抗体SAF-70识别。  相似文献   

16.
用PCR扩增麻鸡新城疫病毒SX-1株F基因和HN基因,并以由15个氨基酸构成的短肽为Linker将F及HN基因片段体外连接,与转座载体PFastBacⅠ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F—HN,并转化到DH10Bac宿主菌,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到Bacmid质粒中,经筛选获得的重组Bacmid F—HN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检测,表达产物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显示,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123000的蛋白特异条带,说明F-HN重组蛋白表达成功。将共表达蛋白进行进行动物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表明雏鸡免疫14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共表达蛋白二次免疫雏鸡后,对NDV强毒的攻毒保护率为80%,这一结果提示利用FHN基因构建的亚单位疫苗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堆型艾美耳球虫单链抗体-PE40重组免疫毒素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indⅢ对已构建的质粒pT-PE40和原核表达载体pET22-ScFv进行单酶切,回收纯化1 101 bp的PE40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pET22-ScFv载体中,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ET22-ScFv-PE40。将该质粒转化入感受态大肠杆菌J M109中增殖,提取质粒后用SalⅠ和NotⅠ进行双酶切鉴定,得到了1 114 bp和6 181 bp目的基因片段。测序鉴定PE40的插入方向,选取以PE40基因5′端与ScFv基因3′端连接的重组质粒,构建了抗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免疫毒素质粒pET22-ScFv-PE40。抗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质粒pET22-ScFv-PE40经1 mmol/L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约68 000的目的蛋白。使用抗PE多克隆抗体对目的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表达产物与抗PE多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证明融合基因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8.
应用RT-PCR方法从麻鸡副黏病毒ZH-1株中扩增F基因并克隆入pGEM○R-T载体,经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ZH-1株F基因与NDV国家标准强毒F48E9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随后将F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I-F,pCI-F体外转染Vero细胞,能在Vero细胞中表达,利用pCI-F质粒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免疫14 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pCI-F质粒二次免疫雏鸡后,对NDV强毒的攻毒保护率为73%,这一结果提示利用F基因构建的核酸疫苗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2.8kbgB基因,并且在其两端加上PstⅠ和NotⅠ位点。然后用PstⅠ/NotⅠ酶切回收gB片段,插入到转移载体pEFgpt12s复合启动子Spromoter的下游的PstⅠ/NotⅠ酶切位点处,构建了转移质粒pEFgpt12s-gB。将该质粒与鸡痘病毒(FPV)野毒282E4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MXHAT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蚀斑纯化,经PCR扩增证实重组病毒中含有gB基因。重组病毒和FPV野毒在CEF上形成空斑大小无明显差别,病毒效价分别为10^-5.43TCDID50/mL和10^-6TCID50/mL,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所构建的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余祖华  王红宁  周生  黄勇  丁轲 《中国家禽》2006,28(21):14-16,19
本试验根据已公布的IBV株S1基因序列及pPIC9K表达载体序列,去掉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后,设计一对IBV S1基因表达片段的PCR引物,利用RT—PCR扩增得到了IBV四川分离株的S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菌落PCR鉴定,证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测序分析片段长为1566bp,已经成功切除了由18个氨基酸构成的信号肽序列。将该基因亚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的SnaBⅠ和NotⅠ酶切位点,并通过菌落PCR、双酶切鉴定了该重组质粒的正确性,IBV S1基因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利用毕赤酵母表达IBV S1蛋白提供了基础材料,并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基因亚单位疫苗及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