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G株和澳大利亚的T株)抗原性相同;与IBV标准株M41抗原性不同。初步鉴定分离株NB90是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死亡率达30%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BI)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IB病毒(IBV),命名为NB_(90)株。该株可使鸡于接种后48小时80%发病,20%死亡。鸡胚接种试验和电镜形态学观测证明该分离物为IBV,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与国外肾型IBV标准株(美国的G株和澳大利亚的T株)抗原性相同;与IBV标准株M_(41)抗原性不同。初步鉴定分离株NB_(90)是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3.
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PF鸡胚连续快速传代,从自然发病雏鸡脑组织中分离出一株食脑脊髓炎病毒(AEV),经鸡胚接种,雏鸡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电镜观察,初步鉴定该株病毒为AEV,暂命名为AEV-SD961株。  相似文献   

4.
从死亡率高达55%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的病例中分离到一株IBD强毒。该强毒可使人工发病鸡36小时发病,发病率100%,死亡率60%。剖检可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理变化,如肌肉、心脏、腺胃出血,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免疫保护性试验、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均证明该分离物为IBD病毒。并排除了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从而表明,我国鸡群中存在不同于经典IBD病毒的超强毒变异株。  相似文献   

5.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山东省的潍坊、烟台、青岛、淄博、滨州、东营、聊城、济宁、临沂、日照、德州等地分离到32株有血凝性的病毒,经HA、HI试验及血清中和接种鸡胚试验,27株被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其中25株来自于发病鸡群.2株来自从发病鸡场中捕捉的麻雀。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毒力判定标准及其方法,测定27株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为37.6~56.8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74~1.92;6周龄鸡静脉注射致病指数(IVPI)为2.11~2.70。测定结果表明:27株新城疫病毒为新城疫强毒。用27株分离的新城疫病毒接种14日龄新城疫非免疫鸡,其发病率为100%,病死率为70%~90%。调查统计发生鸡新城疫的肉仔鸡群的有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鸡新城疫在山东省的潍坊、烟台、青岛、淄博、滨州、东营、聊城、济宁、临沂、日照、德州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且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其中冬天出现的频率最高(12/25)。多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鸡新城疫,其主要的发病日龄为20~40日龄,10日龄以内的雏鸡亦可发病,死亡率有时超过70%。而且发病鸡的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从两个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的肉雏鸡群采集病料,用5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到两株病毒(SGAE9401和SGAE9402),经中和试验,琼扩试验,雏鸡感染试验及鸡血清学保护试验,确诊所分离到的病毒为禽传当性脑脊髓炎病毒,从而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该病在四川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采集疑似鹅副粘病毒病的鹅病料,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分离到1株病毒(HZ株).该分离病毒经鸡红细胞凝集(HA)试验、凝集抑制(HI)试验、电镜形态学观察等,结果表明与NDV极为相似,属禽Ⅰ型副粘病毒.经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说明分离到的副粘病毒为临床疫病病原,毒力较强,能使15日龄的鹅、鸡、番鸭等禽类感染发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采集自北京平谷某养殖场发病鸡中出现心包积液综合征症状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将病料接种LMH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在LMH上连续传代,取C5和C15代细胞毒分别接种3周龄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根据分离病毒在LMH上的CPE特征、病毒血清中和试验、Hexon基因序列比对分析、SPF鸡致病性回归试验,表明从发病鸡病料中分离的一株病毒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毒在LMH细胞盲传3代后,就能很好地适应细胞培养,出现禽腺病毒典型的CPE;培养至第10代,病毒在接种后72 h,病毒含量即可达到107.4TCID50/0.1m L的峰值滴度;接种细胞毒的SPF鸡出现4型禽腺病毒导致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特异性剖检病理变化,两组接种鸡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70%。结果表明,研究分离到的4型禽腺病毒毒株对SPF鸡具有高致死率,但病毒经过细胞连续传代后对鸡的致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鸡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及其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安徽凤阳某患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HI试验及知清中和接种鸡胚试验,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力判定的标准及其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鸡胚是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44h、1.74和2.39。表明该分离株具有与新城疫病毒发型相类似的毒力,属强毒力毒株。用该分离株对16日龄的鸡、鹅、鸭分别进行了人工试验感染,其发病率均为100%,而死亡率为分别为40%-80%、40%-60%和0。  相似文献   

10.
王妍 《水禽世界》2013,(3):34-38
从本试验是对山东招远地区采集疑似鸭肝炎的发病濒死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传代方法分离到一株病毒,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检验、PCR检测、理化特性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是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我们将这株病毒命名为DHV—ZY株。  相似文献   

11.
从黑龙江大庆某猪场采集流产死亡的仔猪大脑、扁桃体等病料组织接种BHK-21细胞,分离到1株病毒,经PCR检测、直接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和试验,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伪狂犬病毒,命名为PRV DQ株,该病毒经克隆纯化后测得其毒价为108.36TCID50/ml,对热、胰蛋白酶、氯仿、乙醚敏感,15日龄哺乳仔猪接种该分离株后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2.
鹅副粘病毒强毒YNG-1株的分离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云南省某鹅场发生烈性传染病的鹅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HI试验,鸡胚接种试验,血清中和鸡胚接种试验,确定所分离病毒为副粘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8.57/0.1ml。参照国际上规定的新城疫病毒毒力制定标准及其方法,测定该分离株的鸡胚是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54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灵敏(ICPI)为1.71,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36。表明该分离株具有与新城疫病毒速发型相类似的毒力,为强毒株,命名为YNG-1株。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6日龄鹅及16日龄鸡致死率均为100%,对6日龄肉鸭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一株类4/91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鸡胚接种、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气管环交叉中和试验等,初步确定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命名为A2。外源病原检查结果为阴性。攻毒试验:在气管、肾以及肌肉等组织均有明显的病变;病理组织观察;在气管、肾脏和肌肉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病理变化。利用电泳对传统的病毒株和分离株进行了病毒结构蛋白分析,A2株出现了31kD的特殊蛋白条带。气管环交叉中和试验表明A2株与4/91病毒为同一血清型;临床的动物免疫试验结果表明,4/91疫苗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发病兔场兔的死亡病因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分析,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纯净性检测、血凝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以及qPCR和测序鉴定,用病死兔病料组织接种健康易感家兔,成功分离到1株兔出血症病毒。分离株病毒不含细菌、霉菌、支原体;对人"O"型红细泡的血凝效价为1∶1024;分离株病毒能够使健康易感兔在96h内全部死亡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具有中和作用;用分离株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离株病毒通过qPCR测序鉴定为RHDV毒株。  相似文献   

15.
从河北省6个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鸡群中,分离到6株强毒,均能使易感鸡36小时发病并死亡,发病率达60~100%,死亡率10~70%。人工感染鸡能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变。经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电镜观察均证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其中有的毒株,毒力非常强。利用其中毒力最强的1株病毒,经鸡胚多次传代培养育成1株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免疫效果容易监测的弱毒株,经野外试验证明,该毒株是防治IBD的一个很理想的毒株。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接种鸡胚法从南京地区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血清学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等研究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该分离株可人工感染鸡,接种20日龄鸡后第2 d即开始发病,于第4 d出现死亡高峰,病死率达70%。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该病毒制成的灭活苗对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7.
鸭瘟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对养鸭业危害极大。为了对吉林省德惠市一例疑似鸭瘟的送检病例进行确诊,将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PCR检测。结果分离出1株病毒(JLSY),经动物回归试验,接种JLSY毒株能使14日龄雏鸭于接种一周后全部发病,再经一周全部死亡,出现与自然感染病例相同的症状、病变。经PCR扩增肝脏病料,分离毒株尿囊液、标准毒株尿囊液均出现1条约376 bp的特异性条带,与引物设计时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相吻合。结果表明所分离毒株为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18.
鸭瘟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对养鸭业危害极大。为了对吉林省德惠市一例疑似鸭瘟的送检病例进行确诊,将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PCR检测。结果分离出1株病毒(JLSY),经动物回归试验,接种JLSY毒株能使14日龄雏鸭于接种一周后全部发病,再经一周全部死亡,出现与自然感染病例相同的症状、病变。经PCR扩增肝脏病料,分离毒株尿囊液、标准毒株尿囊液均出现1条约376bp的特异性条带,与引物设计时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相吻合。结果表明所分离毒株为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19.
致病性水貂肠炎病毒MEV-ZJ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临床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发病貂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病毒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检测、血清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动物试验鉴定表明,该分离毒为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命名为MEV-ZJ1株。用分离毒接种水貂,试验动物均表现出典型水貂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研究表明,MEV-ZJ1分离株对水貂具有致病性,是1株强毒,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免疫与诊断检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山东多个疑似新城疫的鸡群中,分离到13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与多种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叉试验。确定11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病毒。为评价ND分离株的致病特性,对此11株病毒的毒力进行了测定,具体包括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6周龄雏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和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