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河北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河北地区19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触酶试验、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细菌种属;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常见抗生素耐药性。结果显示,在检测的1 819份乳区乳样中,隐性乳房炎样本量为266份,阳性率为15%;在隐性乳房炎样本中,95份检出CNS,检出率为36%;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棒状杆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6%、6%、6%、5%和3%;CNS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87%,对克林霉素、头孢噻呋和头孢氨苄的耐药率分别为33%、29%和2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7%。结果表明,引起河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CNS,其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克林霉素、头孢噻呋和头孢氨苄也具有较高耐药性,其中部分菌株呈现万古霉素耐药性。本试验为河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中隐性乳房炎的针对性防控和治疗提供了数据支持,对牛乳房炎防控及牧场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徐州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生范围广,发病率尤其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临床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奶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通过SMT法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并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33.4%,乳区阳性率为17.97%;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头孢噻呋对3种菌株均高度敏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引发安达市的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对40份乳房炎乳汁进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其主要致病菌为无乳链球菌、肠球菌以及少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等敏感药物可作为该牛场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进行了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干乳期)治疗奶牛干乳期乳房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选择75头即将进入干乳期且体细胞数在40万~80万个/mL的奶牛,分为5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按照临床推荐剂量每个乳区注入1支(含500mg头孢噻呋)盐酸头孢噻呋乳房注入剂,对由乳房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牛乳中体细胞超标严重,严重影响该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引起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病原菌,筛选敏感药物给出治疗方案。本实验对该奶牛场中30份奶牛乳房炎乳汁进行乳样处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DNA提取和PCR扩增。通过DNA提取和PCR扩增确定其主要致病病原菌大多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肠球菌及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样中并未检测出支原体、乳房链球菌及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患病奶牛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敏感,对一种商品名为惠可宁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耐药性明显。最终得出该厂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分离出的细菌大多数为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和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本地区奶牛检测为乳房炎时,可首选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敏感药物治疗,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潍坊某奶牛场的奶样通过Accu Mast乳房炎病原菌快速诊断皿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根据药敏试验采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253例奶样中,分离出链球菌属117株,大肠杆菌82株,克雷伯菌42株。链球菌属对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卡那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2.05%,70.08%,67.52%,对氨苄青霉素耐药;克雷伯菌对头孢噻呋敏感,敏感率为73.81%,对氨苄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链球菌属乳头注射头孢氨苄和卡那霉素,对克雷伯菌乳头注射头孢噻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乳房炎先对其进行排空乳区法,进而乳头注射头孢氨苄和卡那霉素。其他细菌均采用乳头注孢氨苄和卡那霉素。大肠杆菌感染的乳房炎仅进行排空乳区法,使其自愈。对链球菌属治愈率为91.45%;对克雷伯菌治愈率为40.47%。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北京某区各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B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为22%,主要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呋钠、头孢拉定、氟哌酸、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经采取临床用药及改善挤奶方式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信阳市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个体奶牛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1.81%(129/249),个体饲养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高达68.49%(50/73),从12份被检乳汁中共分离出87株细菌,经生化鉴定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择80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乳管注入低、中、高剂量的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和盐酸头孢噻呋注入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的试验组、阳性对照组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为33.3%、71.4%、78.3%和76.7%,总有效率分别为57.8%、85.7%、87.0%和88.4%,治疗效果显著。建议盐酸头孢噻呋乳膏剂临床推荐剂量为,注入300 mg/乳管,1次/d,连用3d,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饲喂发酵饲料对妊娠母猪的产仔性能、肠道微生物发酵参数及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经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试验组饲喂发酵饲料。试验从母猪妊娠85 d开始,采集妊娠105 d的母猪粪便用于发酵参数测定及高通量测序,记录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饲喂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母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P<0.05),但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平均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2组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存在相似性。在门水平上,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Oscillospira和Fibr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P<0.05),对Blautia和Bacteroides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0.1)。综上所述,饲喂发酵饲料可改变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后肠发酵,有助于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但对母猪的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快捷、准确、高效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以副溶血弧菌种属特异性基因toxR和毒力因子tdh、trh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及相应TaqMan探针,并在toxR、tdh和trh基因的3个探针的5'端分别标记FAM、HEX、CY5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BHQ1淬灭荧光基团,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参数,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建立一种基于Taq Man探针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本试验所建立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达到了10 CFU/m L,重复性试验中每组变异系数均小于1%;检测人工染菌的虾肉和贝类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亦达到10 CFU/m L,且整个检测扩增时间大约为1 h。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且耗时短,是高通量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2017年冬季上海临床接诊犬的流感病毒感染情况和病毒变异趋势,收集上海某动物医院疑似犬流感样品进行RT-PCR检测,构建HA、NA的重组载体并测序,对获得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氨基酸变异分析,综合我国同亚型犬流感病毒HA序列进行进化率分析。结果显示:23份疑似样品中检出5份阳性样品,获得5个H3亚型的HA序列、2个N2亚型的NA序列,上述序列在进化树中已经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韩国、广东毒株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比对表明,HA和NA在重要位点发生许多一致的突变,如抗原位点区域、糖基化位点等,NA茎部未见氨基酸插入;对2007年至2017年中国南方地区分离的H3N2犬流感病毒HA片段进行进化率、变异率分析显示,年平均进化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变异不断积累。研究表明,开展犬流感病毒变异监测,掌握病毒变异和进化方向,对防控该病、防止病毒向人群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null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调查了中国西北和东部地区不同生境的拂子茅属Calamagrostis植物中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分布。采样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江苏、安徽、浙江、上海7省(市、区),共采集拂子茅属植物样品426株。调查发现西北3省(区)所有276个拂子茅属植物样品中都不含有内生真菌;而采集自东部的样品中,南京的无性系拂子茅属植物和黄山的拂子茅C. epigeios含菌率为100%。但是,采自南京抽穗的拂子茅却完全不含内生菌。通过研究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发现南京与黄山的菌株都具有Neotyphodium属内生真菌的典型特征,而它们之间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孢子大小等方面又存在较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我国拂子茅属植物及其中的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拂子茅属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含量受地理环境以及宿主植物种类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发达,蚕桑历史悠久,丝绸闻名全国,留有许多与蚕桑有关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盛泽与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等大城市距离很近,具有旅游的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江苏华佳集团,从蚕种制造开始,一直到丝绸服装生产和销售,是我国蚕丝一体化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以高校为技术依托,开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等工业旅游,百桑园、果桑园、养蚕室等农业旅游,合理利用当地的名胜古迹和蚕文化,开发蚕丝系列产品,将盛泽打造成长三角的蚕桑旅游重镇。华佳集团开发的旅游项目在整个集团中只能处于从属位置,但其却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在国内外常引起食源性疾病。为解决食源性疾病中的微生物检测问题,本研究将免疫磁珠技术和ATP发光技术联合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选择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检测对象,建立快速检测这3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富集及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在显著缩短预增菌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免疫磁珠的富集作用获得与常规增菌时间同样的效果,样品中的微生物浓度增加了10倍,大大提高了样本检出率,缩短了检测周期。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富集后联合ATP发光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和低廉的优点,可用于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日粮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苏淮猪最适宜的脱脂米糠替代玉米水平。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62.90±0.78)kg、健康的苏淮阉公猪3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5个处理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预饲期10 d,所有猪自由采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试期28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以7%、14%、21%、28%的脱脂米糠替代等量玉米的日粮。5组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分别为8.89%、11.80%、12.93%、14.35%、17.94%。正式期所有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每天纪录所有试验猪的采食量和体重;分别于试验期第0、14天采集粪样,试验第28天采集直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屠宰全部试验猪,测量计算胃肠道相对质量和相对长度。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间猪的初始体重、第14天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第0~14天平均日增重、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试验Ⅰ~Ⅳ组的第14~28天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0~14天平均日增重(P<0.05)。生长拟合曲线显示,各组猪生长曲线拐点分别是第18.51天(75.87 kg)、第15.92天(73.61 kg)、第17.39天(75.91 kg)、第17.58天(75.45 kg)、第16.29天(76.15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较早到达生长曲线拐点。但各组生长趋势差异不明显。2)饲喂不同纤维水平的日粮对各组猪胃肠道相对重量、长度及大肠的重量、长度占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期第14、28天,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组ND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P<0.01)、二次方(P<0.01)和三次方(P<0.01)降低;试验期第14天,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趋于二次方降低(P<0.10)。4)根据三次方程模型预测,分别以ADF、CP表观消化率为因变量,得到适宜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水平分别为12.77%、14.78%。在各组日粮消化能和粗蛋白均满足且一致的情况下,增加日粮纤维水平对苏淮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N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对ADF和CP的表观消化率。本试验的脱脂米糠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替代比例以12.77%最佳。  相似文献   

18.
旨在通过乳头灌注脂多糖(LPS)体外模拟奶牛急性乳腺炎,研究奶牛乳腺组织及机体免疫活化状态。选用4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16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2 d,试验间隔10 d,试验组乳头管乳头灌注LPS 0. 1 mg,对照组乳头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灌注LPS后,奶牛体温值和乳汁中体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升高,而奶牛血液中白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乳腺组织的腺泡腔内充斥大量炎性细胞,部分腺泡组织萎缩甚至崩塌;试验组灌注LPS 12 h后奶牛血清中的髓过氧化物(MPO)活性极显著下降(P<0. 01),而乳腺组织中的MPO活性则极显著上升(P<0. 01);奶牛血清及乳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蛋白含量明显上升(P<0. 01);乳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极显著上升(P<0. 01)。研究表明,LPS能够诱导奶牛发生乳腺炎,使乳腺组织发生损伤,并激活机体的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的表达,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试验,评估小麦-大麦和玉米浸泡后或干日粮添加植酸酶对植酸含量和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试验1中,小麦和大麦以1:1混合或小麦-大麦-玉米以1:1:2混合后浸泡0、2、4、8和24 h,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中添加1250 FTU/kg植酸酶。结果显示,日粮类型与浸泡时间对植酸盐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植酸盐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小麦-大麦日粮和玉米日粮,植酸降解K值分别为8.7、15.8、24.4和303.4 h。小麦-大麦日粮或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后,植酸盐含量的估计值提高0.17、0.34、0.42和0.5 g/kg,显示出非加性效应。在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时,较单独浸泡的玉米植酸盐的降解高0.15、0.30、0.42和0.49 g/kg。试验2选择24头仔猪,每窝均重为(47±2)kg,猪被关在代谢笼中,饲喂试验1中的4种日粮,为期12 d(5 d预饲期,7 d样品收集期)。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最高,其次是小麦-大麦日粮组、小麦-大麦-玉米日粮组和玉米日粮组(P <0.05)。玉米日粮中磷表观消化率较小麦-大麦混合日粮低27%(P <0.05)。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较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13%(P <0.05)。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较玉米日粮提高14.6%。综上所述,小麦和大麦中存在的植酸酶是非特异性的,其与玉米以1:1:2混合浸泡后可以降解植酸磷。因此,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浸泡后对植酸的降解水平不具有加性效应。用混合日粮饲喂猪,磷表观消化率也无加性效应。因此,在制定猪日粮配方时需要考虑磷消化率值非加性,以保证磷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致仔猪脑膜炎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脑膜炎症状仔猪的脑组织及其他脏器中分离鉴定病原菌。采集患病仔猪脏器分离病原,通过PCR及血清凝集试验鉴定其种属及血清型;透射电镜观察分离株的超微结构;经多序列位点分型分析,鉴定其ST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分析其耐药性;经小鼠攻毒试验分析其毒力。结果:最终从患脑膜炎仔猪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血清型为9型,将其命名为WH1609。电镜结果显示WH1609有荚膜结构。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表明WH1609属于一个新的ST型。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WH1609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敏感。BALB/c小鼠毒力试验测得LD50为1.89×10~2 CFU·mL-1,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WH1609感染小鼠可出现明显的脑组织病变。本研究从患脑膜炎的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9型强毒株,其在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已发现的猪链球菌强毒株的10~5倍以上,对猪链球菌致脑膜炎分子机制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