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济宁青山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平均光密度和mRNA分子水平的表达规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ERα和PR在济宁青山羊乳腺内的分布;以GAPDH为内参基因,qRT-PCR方法检测ERα和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ERα和PR阳性染色主要见于乳腺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腺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偶见胞浆阳性着色,180日龄在腺泡上皮细胞亦可见PR阳性表达;ERα和PR平均光密度自出生~性成熟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性成熟期显著高于出生当天和初情期(P<0.05),但与180日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qRT-PCR结果显示,ERα mRNA的表达量自出生~性成熟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性成熟期最高,极显著高于出生当天和初情期(P<0.01),180日龄略有下降.PR mRNA表达量自出生当天~性成熟期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80日龄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的3组(P<0.01).济宁青山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ERα对腺管伸长和上皮分化以及PR对腺管分支和腺泡发育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相对定量RT-PCR检测接种M41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对蛋鸡输卵管各部分(蛋白部、峡部、伞部和子宫)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IBV早期感染(10 d)抑制蛋鸡输卵管发育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输卵管各部均有ER、PR和IGF-Ⅰ mRNA的表达,染毒组ER、PR 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IGF-Ⅰ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可见IBV可通过降低ER和 PR 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输卵管对雌激素的应答能力而影响输卵管的发育;而IGF-Ⅰ可能是以自分泌、旁分泌方式在输卵管局部起作用,是输卵管生长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3.
实验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及退化期崂山奶山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相应时期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在青春期的崂山奶山羊乳腺中高度表达,妊娠早期表达量进一步上升,妊娠中期达到最高值,妊娠晚期表达量急剧下降,在此后的泌乳期及退化期表达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青春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泌乳早期、泌乳晚期及退化期ERα基因的甲基化比率分别为5.0%、3.8%、3.8%、0%、9.4%、10.6%、10.6%。结果显示,DNA甲基化与ERα基因的表达呈现滞后性的强负相关关系(P<0.01,γ=-0.982)。可见,崂山奶山羊乳腺组织中ERα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营养应激对大鼠胃和小肠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本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标准营养、高营养和低营养条件下健康雄性SD大鼠胃和小肠内ERα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ERα阳性细胞在大鼠的胃和小肠内均有分布,以胃的黏膜固有层胃底腺区和小肠的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分布为主.低营养组ER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低营养恢复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小肠中ERα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营养组恢复到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中ERα表达量极显著减少(P<0.01),回肠无明显变化.表明ERα参与食物应激反应中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和免疫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胎儿性腺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是通过位于性腺的特异性受体,即雌激素受体(ER)来实现的。ER包括α(ERα)和β(ERβ)两种亚型。本文总结了此前关于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在胎儿性腺分布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物种,胎儿性腺雌激素受体的分布明显不同,而且即使是在同种动物,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部位其受体的表达强度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IBV-河北分离株与呼吸型IBV-M41)分别感染蛋雏鸡,通过测定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及子宫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水平,来探讨IBV早期感染(10d)对抑制蛋鸡输卵管发育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IBV感染降低子宫和蛋白分泌部ER mR-NA、PR mRNA的表达水平,即致子宫ER mRNA和PR mRNA的表达低于检测水平;蛋白分泌部ER mRNA和PR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M41的作用幅度较肾型IBV更为显著(P〈0.01)。结果表明,IBV可通过降低ER和PR的表达水平,抑制输卵管对雌激素的应答能力而影响输卵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研究葛根素对乳腺组织中孕酮激素受体基因和雌二醇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乳腺发育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孕酮受体基因和雌二醇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小鼠ER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葛根素试验组小鼠P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上调乳腺组织ER表达的作用,这是其促乳腺发育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及其受体调控卵母细胞成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很多女性受到不孕不育、自然流产和出生缺陷等诸多生殖相关疾病的困扰,其主要原因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雌激素不仅参与调控哺乳动物的发情和性行为,也参与调控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雌激素受体作为类固醇激素受体的一种,在介导雌激素发挥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雌激素受体调控卵母细胞成熟的报道多集中于硬骨鱼类,特别是新型膜受体GPR30,而在哺乳动物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作者介绍了雌激素核受体ERα、ERβ与新型膜受体GPR30的结构与分布,简述了膜受体GPR30的不同类型配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雌激素受体在调控卵母细胞发育中的相互作用,发现雌激素的核受体与膜受体在卵母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潜在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mRNA与睾酮合成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脂联素与睾酮生成的关系.本研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0、30、45、90和180 d等不同日龄(各日龄样本数5头)皖南花猪睾丸组织脂联素受体(AdpR1、AdpR2)和LHR、CYP11A1、StA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dpR1、CYP11 A1和StAR mRNA的表达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1),AdpR1 mRNA的表达先增加后降低,45 d达到最大值;CYP11A1和StAR mRNA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45 d达到最大表达量.LHR mRNA的表达也有显著的发育性变化(P<0.05),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AdpR1与CYP11A1 mRNA的表达量显著相关(r=0.587,P<0.05);LHR与CYP11A1、StAR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显著相关(r=0.528,P<0.05;r=0.552,P<0.05);CYP11 A1与StAR mRNA表达量极显著相关(r=0.709,P<0.01).AdpR1mRNA在睾丸组织的高表达提示脂联素可能通过AdpR1介导对睾丸的调节作用,其发育性变化和CYP11A1 mRNA呈正相关,提示脂联素对睾酮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慢性砷暴露小鼠动物模型,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慢性砷暴露小鼠乳腺组织中ER、PR 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对照组mRNA表达量ER为0.0025±0.0011、PR为0.0190±0.0150;(2)0.05mg/L组ER为0.0085±0.0080、PR为0.0470±0.0180;(3)0.1mg/L组ER为0.0027±0.0003、PR为0.0210±0.0200;(4)0.2mg/L组ER为0.0037±0.0025、PR为0.0390±0.0130;(5)0.4mg/L组ER为0.0029±0.0018、PR为0.0072±0.0031。与对照组比较,各组砷暴露小鼠ER表达均升高,其中0.05mg/L组ER表达差异显著(P0.05);除0.4mg/L组表达降低外,其他各暴露组PR表达也升高,0.05mg/L组PR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0.2mg/L组的PR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慢性砷暴露小鼠乳腺组织中ER、PR表达量较对照组发生改变,可能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发挥雌激素效应进而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检测成年雌兔背根神经节中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R)与M2型乙酰胆碱受体(M2mAchR)的分布与共存,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法对ER与M2mAchR在背根神经节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成年雌兔背根神经节中:(1) ER分布主要以神经元为主。其中,ERα主要表达于中小型神经元,而ERβ则多分布于大中型神经元。(2)相较ER而言,M2mAchR分布更为广泛,除神经元外,神经纤维等组织上也有弱阳性表达。(3)两种ER与M2mAchR均有共存现象,但共存情况存在差异,ERα/M2mAchR主要共分布于中小型细胞,ERβ/M2mAchR主要共分布于大中型神经元。结果表明,首先,雌激素具有通过影响背根神经节部分神经元的活动而实现对躯体内脏感觉活动间接调节的条件。其次,在此影响的机制中,雌激素除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受体之外,还具有与共表达的M2mAchR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条件。为研究雌激素影响神经系统调控活动的机制以及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旨在揭示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分布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集泌乳中期(分娩后3~4个月)和静止期(断乳后1个月)各5头健康牦牛的乳腺组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ERα和ERβ在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的分布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乳腺组织内的ERα和ERβ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多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少部分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静止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量分布于结缔组织中脂肪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少数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泌乳中期ERβ大多分布于乳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及脂肪细胞的细胞核中,但着色较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浅。静止期ERβ广泛分布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小叶间结缔组织内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也有表达,但较泌乳中期阳性细胞数少。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静止期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静止期与泌乳中期乳腺组织内E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不同发育期牦牛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牦牛乳腺发育及泌乳生物学中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将吉林大学小动物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35例犬阴道肿瘤,根据临床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为传染性性病肿瘤、阴道增生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3种,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二醇受体α(ER-α)和孕酮受体(PR)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anine transmissible venereal tumor,CTVT)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缺失。阴道增生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发情前期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与正常阴道组织相比阳性表达率相似,并未随发情前期血浆雌二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Vagin al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VASPS)雌二醇受体表达为阳性,表明犬阴道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生成、发展可能与生殖激素有关,具有激素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例犬乳腺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犬乳腺肿瘤病理形态学特点,ER、PR、Cerb B-2表达与乳腺肿瘤的关系。结果显示,20例犬乳腺肿瘤,70%为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和纤维性瘤,恶性肿瘤有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小叶原位癌,癌肉瘤,腺癌,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良性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PR在良性肿瘤的表达率均高于恶性肿瘤,P<0.05,差异显著;C-erb B-2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P<0.05,差异显著。提示,犬乳腺肿瘤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ER、PR、C-erb B-2对犬乳腺肿瘤发病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取健康成年雌雄猕猴各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ER)在脾脏中的分布,观察猕猴脾脏中ER的表达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脾脏红髓区,脾小结相对较少,而动脉周围淋巴鞘、血管内皮、脾小粱等组织结构内仅有少量分布.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部分存在于胞浆和胞膜上.雌性猕猴脾脏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雄性,表达强度也较雄性强.这表明,ER参与雌激素对脾脏的免疫功能调控.ER阳性产物分布特点表明雌激素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经典基因组机制,同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而ER表达的明显性别差异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对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功能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67-2471
旨在研究纯中药制剂"益母散"是否对小鼠子宫有直接作用并影响小鼠的发情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性成熟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术去除小鼠卵巢,用"益母散"进行灌胃试验,试验期间每天进行阴道涂片,检测小鼠的发情情况,试验结束后取出子宫,测子宫质量,同时对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子宫的组织形态,通过PCR检测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并测定发情期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益母散"可明显抑制去卵巢小鼠子宫的萎缩(P0.01),并能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发育、维持子宫正常组织形态、促进雌激素受体ERαmRNA表达,使去卵巢小鼠出现发情表现。这表明"益母散"具有一定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可通过上调雌激素受体表达,使去卵巢小鼠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出现发情表现。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受体和雌性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ER)在雌性生殖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是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目前认为存在2种亚型:即经典的ERα和新发现的ERβ。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表明,ERα和ERβ对于卵巢的发育不是必需的,但ERα可通过负反馈回路调节排卵,而ERβ通过卵巢内和卵巢外2条途径调节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两者共同作用以维持雌性性征、卵泡发育和排卵等生理活动;在子宫中,ERα占主导作用,在子宫成熟和胚胎附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Rβ则能以反应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调节ER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子宫是一个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分子作用靶器官,类固醇激素对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试验通过RT-PCR、Western blo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怀孕猪整个妊娠期(交配后10、18、32、50、71、90 d)的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mRNA和蛋白质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首次发现,猪的整个妊娠周期中都有雌激素受体蛋白存在。ERα存在于怀孕猪子宫的腔上皮(LE)、腺上皮(GE)细胞和子宫肌层的肌细胞中,而且在妊娠的不同阶段染色的强度并不相同;在怀孕猪妊娠周期内LE和GE细胞中均可检测到ERβ,但子宫肌层上仅只有少许细胞中存在ERβ,并且染色结果显示弱免疫反应。Western bloting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期内都能检测到ERα和ERβ蛋白。RT-PCR结果显示,在妊娠期的每一阶段都有ERα和ERβ的mRNA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相对ERβ而言,妊娠猪子宫中ERα含量更丰富,且占主导地位;怀孕猪整个妊娠周期内都能发现ERα和ERβ,并且可能对雌激素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起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女性受到不孕不育、自然流产和出生缺陷等诸多生殖相关疾病的困扰,其主要原因为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雌激素不仅参与调控哺乳动物的发情和性行为,也参与调控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雌激素受体作为类固醇激素受体的一种,在介导雌激素发挥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雌激素受体调控卵母细胞成熟的报道多集中于硬骨鱼类,特别是新型膜受体GPR30,而在哺乳动物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作者介绍了雌激素核受体ERα、ERβ与新型膜受体GPR30的结构与分布,简述了膜受体GPR30的不同类型配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雌激素受体在调控卵母细胞发育中的相互作用,发现雌激素的核受体与膜受体在卵母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雌激素及其受体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潜在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性成熟前与性成熟波尔山羊和沂蒙黑山羊卵巢内α、β雌激素受体(α/β-ER)表达的差异规律,根据已发表波尔山羊α/β-ER基因序列,设计不同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检测2种山羊卵巢雌激素受体mRNA含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对性成熟前后2种山羊卵巢组织中α/β-ER mRNA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性成熟前2种山羊卵巢α-ER和β-ER mRNA表达含量较性成熟山羊低;而且这2种山羊无论性成熟前还是性成熟后,α雌激素受体表达均显著低于β雌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