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编码非结构蛋白的3D基因合成一对引物进行口蹄疫病毒RT-PCR扩增,不同血清型病毒的RNA样本均显现一条457bp的目的带,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符合。在敏感性试验中,O型、A型和AsiaⅠ型病毒的最小RNA检出量分别为0.8ng、8ng和8ng。根据GenBank发表的口蹄疫病毒VP1和2A基因序列,采用多重RT-PCR鉴别口蹄疫病毒血清型,O型、A型和AsiaⅠ型病毒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分别为200bp、340bp和500bp。对9份乳鼠感染病料进行检测,确诊为O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1病原禽流感病毒是属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的流感病毒,在已知的A、B、C三个血清型中,A型能感染人、猪、马和家禽,B、C型仅能感染人。禽流感病毒粒子呈草杆状或球状,直径约80~120nm,病毒能在鸡胚中生长,有些毒株接种鸡胚尿囊腔后可引起鸡胚死亡。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毒对热比较敏感,而对低温抵抗力较强,低温冻干或甘油保存可使病毒存活多年。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的病毒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囊膜结构,所以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  相似文献   

3.
<正>口蹄疫是偶蹄动物感染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黄牛、水牛、猪、骆驼、羊、鹿等动物最易感。口蹄疫病毒分为O、A、C、SAT1、SAT2、SAT3(即南非口蹄疫病毒1、2、3型)和Asia I(亚洲I型)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几乎没有免疫保护力,感染了口蹄疫病毒某一血清型的动物仍可感染其他血清型病毒而发病。近两年,周围规模化猪场O型  相似文献   

4.
1口蹄疫的流行及危害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类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根据动物交叉保护和血清学试验,口蹄疫病毒可分为O、A、C、SAT1、SAT2、SAT3和亚洲I共7种血清型,血清型问无交叉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参考GenBank中各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3D、vp1、2A基因的标准序列,设计引物P1/P2和S1/S2。建立用于检测口蹄疫病毒及其利用引物S1/S2克隆片段同源性比较而确定血清型的RT-PCR方法。通过敏感性试验检测,2对引物均可以检测到10TCID50的病毒量;特异性试验的检测,2对引物对正常细胞、牛黏膜病病毒、猪瘟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利用该方法对病牛的流涎液体、水疱液体、舌皮组织、感染犊牛心脏等组织进行检测初步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对O型和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能够用于口蹄疫急性及亚临床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北方牧业》2012,(15):10
<正>口蹄疫病毒有七个没有交叉保护的血清型,并且病毒容易变异,因此该病的防疫一直是养殖企业的难题。近两年的国际OIE数据显示,A型血清型感染率呈迅速上升趋势,2011年全球A型感染率是2010年的3倍,而O型则趋缓。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口蹄疫病毒研究专家赵启祖认为,上述情况与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口蹄疫病毒的流行毒株有明显区域性。根据国际OIE的最新数据,这两年流行的血清型有所变化:A型流行渐广,从2010年仅8.3%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没有交叉免疫。已经证实,猪、牛、羊可以混合感染O型、亚洲I型,亚洲I型或O型也可以引起猪、牛、羊同居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程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没有交叉免疫。已经证实,猪、牛、羊可以混合感染O型、亚洲I型,亚洲I型或O型也可以引起猪、牛、羊同居感染。  相似文献   

9.
1流行病学 多种动物呼肠孤病毒都可以人工接种感染易感猪,但在自然条件下较少发生种间感染,猪呼肠孤病毒对猪的感染才是主要的。在普通饲养猪群里,3个血清型猪呼肠孤病毒分布特别广泛,有些地区80%猪体内检出3个血清型的病毒抗体。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可经胎盘感染。公猪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但是否可以引起生殖道感染尚未可知。排毒方式主要是通过病猪的粪便、鼻分泌物及精液,尿液未查出病毒。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猪舍可长时间存活病毒,为猪群的感染创造了条件。猪只感染病毒后较少发病的原因,可能与体内已有免疫状态相关。感染后很快出现抗体转阳,并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维持终生。新生猪被动获得性免疫抗体可存在11星期,继而抗体消失,成为对猪呼肠孤病毒易感猪,成年猪多数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0.
<正>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毒现列为"生物安全4级"病原。该病毒有4个血清型,不同型别的病毒毒力差异较大,其中以EBV-2型的毒力最强,人感染后死亡率可达80%以上(但第二、三代病例的死亡率显著下降),该型病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其中以猪牛感染多见。该病毒有7个血清型:O、A、C、AsialⅠ、SAT1、SAT2、SAT3以及多个亚型,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存在差异,彼此之间也不会发生交叉免疫现象,但它们所引起的症状都基本相似。现将猪牛口蹄疫的发生、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早期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暴发本病。在病毒学上,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禽流感病毒根据血凝素(HA)分为16个亚型(分别为H1-H16);根据神经氨酸酶(NA)可分为10个亚型(分别为N1-N10)。临床上常见的血清型毒株有H9N2、H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宿主范围广,发病率高,主要侵害猪、牛、羊等70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对其也敏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有8 500个核苷酸,病毒衣壳由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和VP4)组成,其中VP1和VP3是主要免疫性抗原。口蹄疫病毒具有7个血清型,即O、A、C、SAT1、SAT2、SAT3和AsiaⅠ,每个血清型又  相似文献   

14.
1病原区别口蹄疫病毒(FM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病毒无囊膜。PH值6.7~10.5,表现稳定。有7个血清型,A型;O型;C型;南非(SAT)Ⅰ、Ⅱ、Ⅲ型;亚洲Ⅰ型。多变种或亚型存在于每个血清型里。水泡病病毒(SVD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无囊膜。PH值3~5,表现稳定,对环境抵抗力较强,50℃、30分钟仍不失感染力。2流行病学区别  相似文献   

15.
<正>禽流行性感冒(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致死率很高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19世纪曾称"真性鸡瘟",又称"欧洲鸡瘟"。1病原及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为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成员,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血清型,A型能感染多种动物包括人、禽、猪、马、海豹等。B、C型主要感染人。迄今为止A型禽流感病毒的HA已发现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俗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全身性或呼吸器官性传染病,OIE把该病定为A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隶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典型的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80~120nm,有时呈丝状体等多形态,至今A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已发现有16种,神经氯酸酶有10种,其血清型较多,容易变异。病毒主要通过病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尸体等污染饮水和饲料,经消化道或伤口传染,易感动物包括各种家禽或野禽,例如鸡、鸭、鹅、火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而对家养的鸡和火鸡引起的危害最为严重,甚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省景洪市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2019年在景洪市勐罕镇设立了3头哨兵动物牛,定期采血进行虫媒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共获得7株病毒分离物。经病毒核酸的RT-PCR鉴定,分离到2株血清型分别为6型和7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2株血清型分别为4型和5型的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株帕利亚血清群病毒(palyam serogroup virus,PALV)中的D’Aguilar virus(DAV)血清型病毒和2株未鉴定出的环状病毒。经病毒Seg-2、Seg-3序列ORF区的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7株病毒的地域型均为Eastern型,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3头哨兵动物的血液和血清,经病毒核酸及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证明3头动物均被相应的病毒感染。动物感染病毒后,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迅速上升,3~4周后达最高点并能够在该水平维持较长时间,而血液中病毒核酸含量2~4周到达最高点后则呈迅速下降趋势。本研究报道了景洪虫媒病毒的分离、毒株序列特征以及在动物上的感染特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牛虫媒病毒提供数据支撑,同时3头牛分离获得7株病毒,提示当地可能还存在更多种类的虫媒病毒。  相似文献   

18.
猪口蹄疫的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太明 《猪业科学》2009,26(2):68-69
1 口蹄疫病毒特征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牛、猪、骆驼、羊、鹿等,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较低.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区也有散发病例.该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的特点.口蹄疫病毒有O、A、C、Asial、SAT1、SAT2、SAT3等7个血清型和60多个亚型.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病毒抗原位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抗原位点是在空间结构上相互独立的蛋白结构域,并决定了蛋白的抗原特性。口蹄疫病毒有A、O、C、Asia1、SAT1、SAT2和SAT3型7个血清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血清型有着不同的抗原位点,并且存在广泛的抗原变异。对口蹄疫病毒的抗原位点进行分析一直是口蹄疫病毒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推动新型疫苗的研制。文章对病毒的基本特性、抗原位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1认识禽流感已知的流感病毒分A、B、C3个血清型。A型的为人畜(禽)共患,B、C型仅对人致病。禽流感则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按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不同分为3类:高致病性毒株如H5N1、中弱毒株如H9N2和无毒株。虽然禽流感病毒血清型很多,分离毒株上千株,但有致病性的毒株占极少数,大多数为无毒株,只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才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