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客车尾门的一阶模态频率和车身的固有频率相近,容易产生共振的问题,对某微型客车尾门进行模态优化和结构优化。首先采用CATIA建立几何模型,再导入HyperMesh,经过优化后得到尾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NX Nastran求解器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基于Hyperview获得尾门的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分析结果显示尾门的一阶模态频率和白车身的固有频率邻近,容易产生共振和车身的损坏,因此需要对尾门进行模态优化。选用灵敏度分析方法来快速获得影响尾门模态的关键部件,提出优化目标和方案。最终使尾门的各阶频率避开白车身频率,提升了尾门的模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同平台车的概念设计阶段,针对车身性能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详细接头结构的车身简化力学模型。运用接头灵敏度分析,筛选出对车身刚度影响较大的两个关键接头。运用HyperStudy软件,以接头的板厚及加强板形状为设计变量,通过多目标方法对车身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车身质量减少了0.16 kg,扭转刚度提高2.0%,一阶扭转模态提升2.3%,满足预期优化效果。最后分析了关键接头的刚度分布情况,当接头刚度分布比例减小时,表明接头刚度分布更加均衡,有利于提升车身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汽车车身设计后期的反复修改,开发了车身结构概念设计系统(VCDICAE)的多目标优化模块,设计了以车身结构刚度和模态为设计目标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可实现在车身质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车身总体结构性能,从而为概念设计阶段实现车身轻量化提供依据,节约时间和成本。最后结合具体车型的概念设计过程,对该车身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提高了该车身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一阶弯曲频率和一阶扭转频率,验证了多目标优化模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客车车身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该客车室内声腔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获得了该客车白车身前十阶模态频率及振型,通过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运用Radioss进行车身的模态频率响应分析,以此分析结果为边界条件,基于声学传递向量计算车内声场及板块贡献量,为车身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小型甘蔗收获机的结构刚度,避免共振的发生,同时满足轻量化的需求,对其车架进行多目标多水平拓扑优化。首先建立小型甘蔗收获机车架的三维模型与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验证有限元模态的准确性。其次对车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分别以最小柔度和最大动态刚度为目标进行拓扑优化,对优化的模型进行筛选后,再通过静力学分析校验优化结构的安全性。最后,根据优化后的模型加工出实物并进行动态性能测试。通过传递函数测试与振动试验的结果可得:以静力学为目标优化的车架,第一阶频率提高0.1 Hz、峰值频率得到略微改善,并且质量降低10.6%,各频率段的振幅均大于优化前的车架;以侧向支承梁优化的车架,第一阶频率降低0.3 Hz,质量降低21.77%,峰值频率得到轻微改善,1~3 Hz下的振幅略小于原车架;而以动力学为目标优化的车架,第一阶频率提高0.9 Hz,传递函数各项指标均降低,各频率段的振幅均小于优化前的车架,车架质量减少12%,充分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车架板梁结构的轻量化和动态特性提升。由验证模态试验得知:三种方式优化后的车架,各阶频率均避开发动机激励以及其他主要激励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基本理论,采用Catia软件建立了混合动力车GR417Z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并且对其进行了装配,将装配好的车身三维模型导入到Workbench软件,然后运用Workbench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前处理生成了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自由模态求解,得到了车身的前20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对模态分析结果与汽车内外部的激励源频率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出车身刚度不足区域,为下一步继续改进设计该车的动态特性、进行噪声场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2BYFGJ-4型玉米苗带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机机架为主要优化分析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出该机机架设计的薄弱环节。根据前几阶模态频率和振型,提出机架的优化方案,并以模态频率为衡量指标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可为下一轮样机制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一款旅游客车为研究对象,先在大型三维软件Catia中建立车身骨架三维模型,然后应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对整车骨架进行网格划分,并运用Radioss求解器对车身骨架的低阶模态进行了仿真计算,提取了前10阶非刚体模态频率及其对应的振型,借此评价该车身骨架的振动特性,为后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SUV四驱车加速过程中在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4050r/min时车身地板振动明显,严重影响车内乘坐舒适性。运用道路车内振动试验分析、模态试验分析、CAE分析等方法对地板振动的原因进行研究,确定该地板振动由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与发动机激励频率共振引起。通过优化传动轴管径提高传动轴固有频率,避免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与发动机频率共振,从而使车身地板振动得到明显改善,幅值降低1.5m/s2。  相似文献   

10.
以某轿车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HyperMesh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为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避免共振,通过对转向系统支架进行灵敏度分析与尺寸优化,提高转向系统一阶模态频率。为了在提高转向系统一阶模态频率的同时尽量控制总质量,在HyperStudy中建立了基于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和Kriging模拟法的转向系统近似模型。以转向系统一阶频率最大和总质量最小为目标,以各支架厚度为约束,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一组转向系统支架厚度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1.
手扶拖拉机扶手架的减振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对手扶拖拉机手把进行测量与评价,结果表明振动量值较大,危及驾驶员身体健康。为了减小振动,首先对扶手架进行模态分析,发现了第二阶模态频率与发动机一阶惯性力频率耦合。为使第二阶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一阶惯性力频率,文中对扶手架的质量、刚度进行局部修改,结果使手把振动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文中还对改进前、后构件的受力变形进行模拟,以检查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铺设阻尼层是目前降低车辆振动和辐射噪声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阻尼层的铺设进而研究其对变速箱振动和噪声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液力机械无极变速箱箱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频率响应分析,获取变速箱前5阶振动峰值频率。然后以最小结构模态应变能为优化目标,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获取到一个满足最小峰值响应的最佳阻尼分布情况。通过优化前后的结构性能对比,优化后箱体上阻尼层铺设面积为可用面积的30%,箱体的前5阶固有频率提高2%~10%,其中2阶固有频率从575.33 Hz提升至596.25 Hz,合理地错开共振频率且节省阻尼材料。本优化设计思路对于合理使用阻尼材料降低机械结构的振动频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某轻卡出现怠速时车身/驾驶室严重抖动问题。对怠速工况下原有动力总成悬置以及车身悬置主、被动端振动加速度的测试与分析诊断,得出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尚可,但车身悬置系统不能有效隔离怠速时制动系统打气泵的激励,以致引起车身低频大振幅抖动。因此需对原车身悬置系统模态频率进行优化配置,以避开怠速时打气泵激励频率,改善该轻卡怠速时车身抖动的问题。介绍一种在刚体模态及动刚度约束下的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流程,通过3次从宽到严地调整悬置动刚度约束范围,逐次对车身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并最终使新悬置系统刚体模态能够有效避开发动机与打气泵这两种激励源,且悬置3向动刚度均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驾驶室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该轻卡室内声腔边界元分析模型。基于模态分析理论,获得了驾驶室白车身前十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并多次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并确定后续分析采用的模型。以Hypermesh结构频率响应分析结果作为室内声场分析的边界条件,利用Virtual.Lab软件计算出驾驶员和乘客耳部的声压级、车身板件振动声学贡献量。基于此提出了降低该车车内噪声的车身改进意见,而这一结论可用来改进车身系统的声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铝合金材质的发动机罩板进行有限元分析,经过仿真得出发动机罩板的弯曲刚度,侧向刚度,扭转刚度及模态频率。将发动机罩板的铝合金材料改为复合材料,基于新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得出加强筋的最佳布局形式来提高罩板的刚度及一阶模态频率。在满足原发动机罩板刚度、一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达到减轻发动机罩板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柴油机缸体的试验模态分析,得到缸体的模态频率和振型参数,并对前10阶模态振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找出缸体的薄弱部位并为其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车身模态分析与振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对某车辆车身进行了计算模态分析,得到其计算振频以及相应的振型,并通过试验得到试验模态频率及振型,对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进行振型相关性分析,将有限元的动态分析与试验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验证了车身有限元模型,为车身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全铝车身纯电动客车装载电池包质量大,导致电池架结构笨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以全铝车身纯电动客车电池架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电池架刚强度性能及模态频率;利用Opti Struct对电池架拓扑优化,依据优化结果重新设计电池架;对优化前后的电池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经拓扑优化后的电池架质量明显减小,避免了共振现象的产生,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相对优化前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
以某款车身为研究对象,对已有焊点布置进行拓扑优化,在保证车身综合性能条件下进一步减少焊点数量。首先建立弯曲工况、扭转工况和模态工况,分析其刚度、强度以及模态,然后利用拓扑优化对焊点进行优化布置。焊点拓扑优化以车身焊点体积最小为优化目标,以保证原有弯曲、扭转以及模态工况下的性能为约束条件,设计变量为焊点单元密度。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基于拓扑优化车身焊点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车身焊点数量由3841降到3786,减少了55个焊点,基于拓扑优化后的车身综合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有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灵敏度和碰撞仿真的汽车车身轻量化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和侧面碰撞的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以车身结构零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以白车身的模态和刚度为约束条件,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分析了零件板厚关于车身模态和刚度的灵敏度。选取对车身模态和刚度以及抗撞性不敏感的车身零件的板厚,进行以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计算。优化结果使车身减轻14.8 kg。对轻量化后的整车和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了侧面碰撞的模拟计算,并与轻量化前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整车耐撞性和乘员的安全性进行对比校核,根据碰撞结果对车身零部件的厚度进行了再调整。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车身满足碰撞安全性的要求,假人的C-NCAP得分也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