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甲醛及β-丙内酯(BPL)对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07株进行不同时间的灭活处理,检验灭活效果,并将灭活后的病毒液乳化配苗,进行安全性和效力检验。结果表明:0.2%甲醛溶液37℃下作用16 h可将病毒液彻底灭活,血凝性降低;1∶2 000的β-丙内酯2~8℃下作用16~48 h可将病毒液彻底灭活,并保持良好的血凝性;将两种方法灭活的病毒液乳化配苗,接种SPF鸡,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效力检验:新城疫HI抗体分别为1∶2~(8.0)和1∶2~(7.7),用N07毒株攻毒,均能100%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用β-丙内酯对河南新乡市地方株XX08-NDV进行灭活,探索其对该株病毒的最适灭活浓度和时间,并制备不同病毒含量的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15日龄健康未免疫麻鸡,免疫后第14、28天分别检测其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经0.01%的β-丙内酯37℃灭活2h后的XX08-NDV尿囊液原液,稀释倍数为10倍,免疫注射剂量为0.5 mL/只时,可显著提高麻鸡的新城疫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3.
以鸭源NDV和EDSV适应株同时接种鸭胚,收获48一120小时鸭胚尿囊液,测其NDV和EDSV的HA价后,制成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130日龄蛋鸡,免疫后30天HI抗体达到高峰,免疫后180天ND—HI抗体≥8log_2,EDS—HI抗体≥6.5log_2,与进口和国产二联苗比较抗体水平相近,P>0.05无显著差异,疫苗保存6—9个月不影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热灭活、甲醛、β-丙内酯(BPL)三种不同灭活方法对新城疫病毒(NDV)血凝和RT-PCR试验结果的影响,将收获的NDV鸡胚尿囊液分别用浓度为0.1%~0.5%的甲醛37℃灭活24 h或4℃灭活48 h、浓度为0.02%~0.2%的BPL 37℃灭活9 h、60℃热灭活30~90 min,并于灭活前后进行血凝试验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用0.02%的BPL 37℃灭活9 h或0.1%的甲醛4℃灭活48 h,不影响NDV的血凝价;采用热灭活30 min或0.02%的BPL 37℃灭活9 h,不影响NDV核酸检测。本研究可为相关病原检测以及诊断制品制备过程中灭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用β丙内酯对新城疫病毒TS09-C耐热株进行灭活处理,探索该毒株的最适灭活条件,并对灭活后病毒的耐热特性和保存期进行检测,同时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2周龄健康SPF鸡,免疫后14d检测其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经0.25g/Lβ丙内酯37℃灭活2h,可彻底灭活TS09-C株,同时可保证其良好的HA血凝效价和耐热特性,灭活后的TS09-C株在42℃条件下保存60d,其HA效价未见显著下降,而灭活的La Sota非耐热株已经降为0。TS09-C株和La Sota株利用同样方法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后产生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分别为27.3和26.7。该研究为研发抗原稳定性强的新城疫灭活疫苗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过二次接种,HI抗体平均为8.9 log2,与SPF鸡组接种后42 d的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与一免后21 d的各组HI抗体效价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应用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免疫接种,必须进行二免方可达到理想免疫效果,而应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即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7.
将8日龄SPF鸡随机分组.分别接种rFPVHN、rFPVF、rFPVNHF重组禽痘病毒,接种量为每只鸡105PFU,另一组群用La Sota活苗经点眼、滴鼻接种10<'6>EID<,50>.于免疫后6d、12d和18d测定HI和微量中和抗体.结果发现,3种重组病毒均能刺激鸡群产生抗新城疫病毒特异抗体,但抗体产生时间比La Sota活苗缓慢,且抗体滴度亦低.然而共表达HN和F的rFPVNHF免疫鸡群的中和抗体水平明显比rFPVHN和rFPVF组群高.表明rFPVNHF的保护性免疫更优于HN或F单基因重组禽痘病毒.  相似文献   

8.
犬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通过胎盘和初乳转移给仔犬。初生犬一周内血清中母源抗体HI效价为1:128~1:256,6用龄时HI效价降至1:8~1:32。母源抗体效价>1:16时接种犬细小病毒灭活苗。仅有33%的犬产生免疫应答;HI≤1:16时,对接种灭活苗或弱毒苗均产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FNF-8株制备的甲醛灭活和BEI灭活细胞苗免疫接种猫、貂和犬是安全的;犬能获得4/4保护;猫血清HI抗体增长4~7个滴度,且能持续到175天以上;貂一次接种后的血清HI抗体能增长1~4个滴度。BEI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甲醛灭活苗。间隔2周以上的两次接种比一次接种的血清HI抗体增长幅度大而显著。灭活苗在4℃冰箱至少可保存6~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携带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疫苗的重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的口服免疫原性,将携带NDV HN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HN电转化减毒鸡白痢沙门菌ΔcrpC79-13,构建重组疫苗菌株ΔcrpC79-13(pcDNA3-HN)。将重组菌株ΔcrpC79-13(pcDNA3-HN)以1×10~9 CFU·只-1口服免疫7日龄雏鸡,同时设PBS、ΔcrpC79-13(pcDNA3)和NDVⅣ系疫苗免疫对照,于免疫后7、14、21、28、35d测定免疫雏鸡诱导的抗NDV的HI抗体、鸡白痢沙门菌IgG抗体和肠道黏膜IgA抗体动态水平,同时测定免疫雏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携带NDV HN基因疫苗的重组菌株Δcrp C79-13(pcDNA3-HN);在免疫后14~35d,可诱导产生抗NDV的HI抗体,且在免疫后21d时达到最高值;可诱导产生抗鸡白痢沙门菌的IgG抗体,且在免疫后28d达到最高值;Δcrp(C79-13pcDNA3-HN)组肠道黏膜IgA抗体含量最高值略高于Δcrp C79-13(pcDNA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免疫28d以后,Δcrp(C79-13pcDNA3-HN)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极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ΔcrpC79-13(pCDNA3)组(P0.05)。用103EID50 NDV F48E9株攻毒,保护率达67%(10/15),用108 CFU鸡白痢沙门菌C79-13攻毒,保护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ΔcrpC79-13(pcDNA3-HN)具有良好的口服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四种不同灭活剂对新城疫病毒的灭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甲醛、β-丙内酯(BPL)、二乙烯亚胺(BEI)和盐酸聚六亚甲基胍(PHMG)对新城疫病毒(NDV)的最佳灭活条件,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甲醛、BPL、BEI和PHMG对NDV进行不同时间的灭活处理,通过血凝(HA)试验、无菌检验和灭活检验确定灭活效果。结果显示,37℃下,NDV的最佳灭活条件为0.1%~0.2%的甲醛灭活22~24h、0.02%~0.025%的BPL灭活9~10h、2%~3%的PHMG灭活16~20h,该研究为筛选规模化生产ND疫苗所需的理想灭活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获得鸽新城疫(ND)疫苗株,本研究构建了鸽NDV/Pi/CH/LHLJ/110822株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拯救得到2株亲本病毒株r0822-21A、r0822-17A,以及1株F蛋白裂解位点突变为La Sota相应位点的病毒株r0822-FCS。HA/HI试验结果显示r0822-FCS毒力已致弱,将其灭活乳化后免疫SPF鸡可刺激其产生高滴度HI抗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良好,但接种14 d时SPF鸡的HI抗体滴度仅达3 log2,对基因Ⅶ型鸡源强毒CK/CH/HLJ/01/06攻毒保护率小于50%;免疫效力试验显示,r0822-FCS分别以10~5EID_(50)/0.1 mL、10~6EID_(50)/0.1 mL剂量接种14日龄SPF鸡,未检测到明显的抗体阳转。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3株拯救病毒均在L基因的不同位置与新城疫病毒(NDV) V4株高度同源的外源基因片段重组,推测在实验条件下的细胞内拯救病毒过程中,病毒L基因与辅助质粒中的L基因发生了随机同源重组。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的r0822-FCS株作为弱毒疫苗效果不佳,但可作为鸽ND灭活疫苗候选株。此外,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反向遗传操作实验条件下,NDV基因组与V4株辅助质粒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且L基因是决定病毒复制的关键基因。此次基因重组现象应为实验条件下的偶发事件,其机制和风险尚需后继实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全病毒灭活苗和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种预防新城疫(ND),虽然这两种疫苗都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新型高效疫苗用于防制该病。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着ND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NDV—F、HN基因在多种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力。本实验室已构建了表达NDV F18E8株F、HN基因的重组疫苗rFPV—F、rFPV—HN。本研究对这两种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对SPF鸡和商品鸡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价表达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12LSHN)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和加强免疫对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用rFPV-12LSHN活疫苗免疫14日龄SPF鸡,103PFU/羽,7d即可检测到NDV HI抗体应答,对NDV强毒F48E8株攻毒保护率达100%。一次免疫18周后,对NDV强毒攻击依然提供完全保护。鸡痘病毒(FPV)疫苗免疫4周,再接种rFPV-12LSHN活疫苗,攻毒保护率降低至50%。相反,rFPV-12LSHN免疫4周,随后二次免疫可显著提高对NDV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P〈0.01),对ND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仍然为100%。结果表明,表达NDV 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12LSHN)活疫苗,能够快速建立坚强免疫力,免疫持续期至少可达18周,rFPV-12LSHN的二次免疫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亚单位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培养72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冻融3次,用HA-HI实验和HN单抗中和试验测定表达产物的活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鸡,用间接ELISA和HI试验测定鸡体内抗体效价,免疫后第15d用国家标准强毒NDVF48E8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表达的NDVHN重组蛋白能够诱导鸡体产生抗NDV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实验Ⅰ组(四平株)雏鸡保护率为65%,实验Ⅱ组(长春株)雏鸡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JS/17病毒株的HN重组蛋白和活病毒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并通过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筛选,制备了3株特异性识别H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其中,MAb1D4和4D9具有病毒中和活性(VN)及血凝抑制作用(HI),可以识别多种基因型的Ⅱ类NDV,但与Ⅰ类NDV病毒株无反应。MAb 2G8识别线性表位131DYIGGIGKE139,该表位在各病毒株中高度保守。获得的3株MAb可以用于NDV的鉴定及HN蛋白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选取1日龄商品蛋用雏母鸡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接种ND疫苗)和试验组(接种NDV4.CTB苗),每组50只,免疫后1周、2周采取两组的血清和泪液,检测ND的抗体效价(HI抗体滴度)。结果显示:接种NDV4-CTB的雏鸡,血清ND抗体效价持续升高,并且泪液的ND抗体效价升高的快而持续。表明接种NDV4-CTB的雏鸡体液免疫和局部(哈氏腺)免疫都得到增强,有利于抵抗ND病毒的感染。CT-B对雏鸡具有抗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接种的鸡胚含毒尿囊液,经灭活、透析和浓缩后,研制出琼脂扩散(AGP)抗原。应用AGP和HI试验同步检测不同免疫状态的鸡血清样品977份。试验表明,HI抗体效价≥16的被检血清,AGP阳性率为98.5%(268/272);HI抗体效价=8的,AGP阳性率为79.3%(142/179);HI抗体效价≤4的526份血清,AGP试验均为阴性。抗原经2次冻融,或在4℃和-3℃保存10个月以上,其效价未见降低。AGP抗原可用于ND的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N99株对新城疫病毒(NDV)增殖的干扰作用,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IBV标准株M41和地方株HN99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按不同接种顺序同胚增殖,利用病毒血凝试验(HA)测定NDV的效价,观察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从而为检测IBV地方株HN99提供方法,也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株HN99对NDV的干扰作用与其浓度和接种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20.
虽然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株可以应用于1日龄雏鸡,但是在孵化前3 d卵内注射该活疫苗株后,可对鸡胚有致病性。以反向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在疫苗株Clone30内引入特定突变的融合(F)蛋白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作者获得了重组NDV(rNDV),Mast等(2006)的研究建议采用该方法减弱目的疫苗变异株的毒力,进而获得rNDV49。另一个重组株(rNDVGu)是通过改变rNDV和NDV疫苗株Clone30之间的差异序列而生成的。与NDVClone30相比,rNDV、rNDV49和rNDVGu重组病毒已经降低了毒力,且脑内接种致病指数降低,平均死亡时间升高。卵内注射后,所有感染组的孵化率差异很大。但是经过21 d的观察期,NDV Clone30组只有一只鸡存活;然而,接种重组NDV组的孵化鸡的存活率为40%~80%,且rNDVGu是最高致病性的病毒。另外,孵化后21 d内,重组病毒可诱导产生抵抗NDV强毒感染的保护力。重组病毒诱发不同抗体反应结果显示,免疫原性与毒力相关。总之,研究结果表明,点突变可以降低NDV的毒力,然而通过卵内注射后对鸡致病力的研究显示,rNDV的F和HN蛋白的特定氨基酸的改变并没有引起其毒力进一步的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