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获得产淀粉酶的丁酸梭菌,本研究从鸡小肠表面黏液中进行丁酸梭菌的分离与筛选,首先对样品进行80℃水浴10 min除去非芽孢菌后,然后接种到TSN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显微形态初步观察,然后对疑似丁酸梭菌的菌株进行产酸能力和淀粉酶酶活检测,最后对既产酸又高产淀粉酶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C.B1,菌体呈短杆状,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芽孢,生理生化结果也符合丁酸梭菌的基本特征,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50 bp,与丁酸梭菌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因此确定该分离菌株为丁酸梭菌,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健康燕麦根际筛选能够拮抗燕麦根腐病致病菌(禾谷镰刀菌)的菌株,同时,将早期研究获得的生防菌株纳入筛选范围。采用透明圈法测定菌株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以及产铁载体的能力,对菌株进行复筛,并将产酶能力优良的菌株进行定量测定;利用酸沉淀法进行脂肽类物质粗提并验证其抑菌能力,对生防特性优良的菌株进行16S rRNA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共得到4株综合特性优良的菌株,抑菌率均达到65%以上;铁载体活性34.33%~59.57%、蛋白酶活性36.88~70.12 U·mL-1、纤维素酶活性7.68~22.28 U·mL-1、淀粉酶活性80.56~167.26 U·mL-1;菌株分泌的脂肽类物质对病原菌抑菌率最高为68%。通过16S rRNA鉴定,4株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和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本研究筛选的4株生防细菌均可分泌多种抑制菌物质,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丁酸梭菌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从而探索其工业化生产工艺,试验对丁酸梭菌进行200 L发酵中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丁酸梭菌菌粉,采用麦芽糊精作为保护剂,研究菌粉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活菌数可达1×109cfu/m L,芽孢转化率可达95%,菌粉活菌数可达2. 1×109cfu/g;菌粉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降低仔猪的腹泻率。说明丁酸梭菌菌粉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从鸡场病死鸡自然发酵堆肥中取样,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蛋白酶活性高(揺瓶培养基酶活为2000U/ml)的菌株,经过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本文通过不断优化该菌株的产芽孢培养基及其发酵工艺,最终确定了该菌在100~2000L发酵罐的发酵工艺,放罐芽孢数可达3.1×10~(10)CFU/ml,芽孢率≥98%。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从鸡的新鲜粪便和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到4株形态与丁酸梭菌相似的菌株,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出3株丁酸梭菌,分别命名为C1-001、C1-002和C1-003|研究3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发现:其均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宋内志贺氏菌等肠内致病菌有抑菌作用,C1-001抑菌性能最优|均能产丁酸、乙酸以及可促进饲料消化吸收的α-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除了脂肪酶外,C1-001产酸及产酶效果最显著|均可耐受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至少2.5 h,C1-001耐受性最优。 [关键词] 丁酸梭菌|筛选|鉴定|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筛选1株产阿魏酸酯酶的芽孢杆菌,研究其发酵玉米皮的效果。采用十字划线法和平板扩散法对产阿魏酸酯酶菌株进行初筛,结合酶活力测定进行复筛,将筛选得到的菌株利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确定种属关系。发酵玉米皮试验设4个处理组,对照组(C组)玉米皮添加等量蒸馏水发酵,T1组玉米皮添加2 U/g FW纤维素酶发酵,T2组玉米皮添加5×106 CFU/g FW的筛选菌株发酵,T3组添加2 U/g FW的纤维素酶与5×106 CFU/g FW筛选菌株发酵,每组5个重复,室温发酵15 d。结果显示,研究筛选得到12株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其中菌株A30酶活力最高,为177.1 U/L。经鉴定,菌株A3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A30能够提高发酵玉米皮的芽孢杆菌活菌数,对乳酸菌、霉菌活菌数以及物料pH值无影响,该菌株与纤维素酶协同处理对发酵玉米皮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均高于其他处理组。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A30在玉米皮发酵过程中,能够与纤维素酶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纤维素降解率,改善饲...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通过定向筛选获得能够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试验从生境中筛选到产纤维素酶较高的一株芽孢杆菌,通过菌株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对这株菌的耐模拟肠液性、产酶特性和抑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所筛选的芽孢杆菌B1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内切葡聚糖酶酶活为7.31 U/ml,纤维素外切葡聚糖酶酶活为5.26 U/ml,木聚糖酶酶活为32.46 U/ml,能够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耐模拟胃液能力较强,而耐模拟肠液能力较弱,不能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物质。结果提示,本试验筛选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13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并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为降低粮食加工副产物中纤维素含量、提高其利用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株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LG-1的筛选、鉴定及酶活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筛选得到了一株对木质素具有较高降解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LG-1。利用苯胺蓝平板脱色法从牛粪中初步筛选得到了14株降解菌株,利用管碟法复筛得到了1株对木质素降解活性较高的菌株LG-1,并对这株菌进行了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的观察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序列测定,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G-1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LG-1在发酵60 h时,木质素过氧化酶达到1 773.3 U/l,锰过氧化酶达到610.8 U/l。对玉米秸秆发酵16 d后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3.6%。枯草芽孢杆菌菌株LG-1是一株优良的木质素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分离到的菌株DL-01进行鉴定和生物学分析,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菌株;检测高温条件芽孢的存活率,对其代谢产物、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抗生素、胆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的耐受能力以及对致病菌的拮抗能力。结果显示:此菌株为丁酸梭菌;95℃处理10 min后,芽孢存活率达到95%;菌株代谢产生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酶等物质,产丁酸性能较好;连续传代30代,菌株形态不变,DNA谱带基本相同;此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猪胆盐浓度为0.35%时,菌株DL-01仍然能够生长;经过2.5 h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处理后,活菌数达99%以上;能抑制肠出血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生长。结果表明,丁酸梭菌DL-01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抗逆性等优良特性,这些优势有利于将其应用到动物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健康的7日龄樱桃谷鸭180只,根据体重均匀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CB组饲喂添加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BC+CB(1∶1)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1∶1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BC+CB(1∶2)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1∶2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BC+CB组(2∶1)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2∶1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益生菌制剂总添加量均为0.3%。预试期5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CB(1∶2)组的12~35日龄、12~49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C+CB(1∶2)组和BC+CB(2∶1)组的12~35日龄、12~49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各组之间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3)BC+CB(1∶2)组和BC+C...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筛选一株谷草青贮用耐低温产乳酸芽孢杆菌,首先通过溴甲酚紫平板扩散法和气相色谱法分离得到1株乳酸产量较高的菌株。再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发育树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对目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最后对目的菌株进行性质研究,包括pH耐受性、温度耐受性、抑霉菌试验、产酸时间。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了1株产乳酸含量较高的菌株F-1,该菌株在10℃、180 r/min培养48 h后乳酸产量为1328.9 mg/L,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性质研究发现,菌株F-1耐酸,在pH为3.0的条件下可以生长;该菌耐低温,在10℃时生长良好;对禾谷镰刀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摇床培养12 h菌株开始产酸,并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酸量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筛选一株高产有机酸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芽孢形成条件进行优化。从实验室保藏的200株芽孢菌株中筛选能够使溴甲酚紫平板变黄的菌株。利用液相色谱对筛选所得的菌株发酵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含量进行测定。根据目的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对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p 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对菌株芽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R42-16发酵液中乙酸、乳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221、174μg/ml。经鉴定菌株R42-1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本试验条件下,菌株R42-16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酵母浸粉2%、Mn SO4·H2O 0.01%、Ca Cl2·H2O 0.01%,培养基最佳初始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4 ml、p H值6、装液量50 ml/25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菌株R42-16的活菌数达到3.19×109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3.76%。  相似文献   

13.
鹅肠道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在鹅肠道筛选1株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鹅肠道菌群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利用刚果红法(初筛)和摇瓶法(复筛)得到1株产酶活较高的纤维素分解菌E2.经16S rDNA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单因素试验得出菌株E2的产酶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与地衣芽孢杆菌配伍(复合菌)、粪肠球菌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42 g左右的1日龄健康AA+白羽肉鸡1 360只,随机分成10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0 g/t丁酸梭菌制剂、1 000 g/t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 000 g/t地衣芽孢杆菌制剂、400 g/t丁酸梭菌制剂+1 000 g/t地衣芽孢杆菌制剂、1 000 g/t粪肠球菌制剂。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能显著提高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粪肠球菌降低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增加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能提高白羽肉鸡毛利润,其增加值为枯草芽孢杆菌组>复合菌组>丁酸梭菌组>地衣芽孢杆菌组>粪肠球菌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筛选产高效抑菌蛋白的丁酸梭菌,并研究其体外生物学特性,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采用厌氧培养法进行菌种分离,孔穴琼脂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选取丁酸梭菌ZJU-1进行体外抗逆性和益生功能研究,采用试剂盒进行酶活测定,顶空-气相色谱发测定挥发性脂肪酸。结果表明:从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到6株丁酸梭菌,其中3株菌种对大肠杆菌K88、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目标菌株ZJU-F1经鉴定结果为丁酸梭菌。丁酸梭菌ZJU-F1具有较好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胆盐和抗生素耐受性;分泌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达2 515.43 U/m L和93.72 U/m L;并具有分泌挥发性脂肪酸的功能,其中乙酸和丁酸的分泌量分别达2.29 g/L和1.87g/L。本试验获得的丁酸梭菌ZJU-F1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益生功能,作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物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L24,C.L24)产蛋白酶的活性,试验对其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了探索。采用Folin酚法测定酶活,分别对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等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丁酸梭菌C.L24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酵母膏,最佳培养液起始pH值是7.0,最佳培养温度是37℃,最佳接种量是2%,最佳培养时间是48h。在此条件下,C.L24产蛋白酶的酶活最高可达68.35U/mL,比优化前蛋白酶活提高了39.9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体外评估益生菌丁酸梭菌的抑菌性能。试验采用牛津杯法,设土霉素、无菌蒸馏水及丁酸梭菌3个组,以抑菌圈直径(DIZ)比较判定丁酸梭菌对4类14个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判定标准:“不敏感”,DIZ=7.8 mm;“低敏感”,7.8 mm12.0 mm。结果显示:(1)肠道有害菌: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的抑制达“高敏感”,对大肠杆菌K99、产气荚膜梭菌为“中敏感”,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低敏感”。(2)肠道有益菌:丁酸梭菌对罗伊氏乳酸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的抑制结果为“不敏感”;相反,土霉素对罗伊氏乳酸杆菌有“高敏感”抑制。(3)饲料源有害菌:丁酸梭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达“高敏感”。(4)商业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对凝结芽孢杆菌的抑制达“高敏感”,对地衣芽孢杆菌为“中敏感”,对枯草芽孢杆菌为“低敏感”,对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判定为“不敏感”。综上,与广谱抗生素比,丁酸梭菌对畜禽肠道菌群的平衡有积极效应,同时丁酸梭菌与其他益生菌的拮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牦牛瘤胃中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种类,无菌采集10份成年麦洼牦牛瘤胃内容物样本,经80 ℃高温水浴20 min后分离得到耐高温芽孢菌.将分离菌株点种至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使用刚果红染液染色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扩增产酶菌株16S rRNA序列并测序,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10份样本中分离到64株菌,从中筛选出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共23株,其中蜡样芽孢杆菌1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7株.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共分为两大支,有一株菌单独聚为一支,另外15株菌聚为一支,其中这一支又分为五小支,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7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分布在一个大支上.该结果为了解牦牛瘤胃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种类和开发牦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芽孢杆菌属的一些菌株对动物和人类具有广泛的作用而被认为是益生菌,其中地衣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较具有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本文从健康的鸡、鸭、鹅、马、牛、羊粪便及周边土壤中分离出12株芽孢杆菌,并通过产总淀粉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筛选出6株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分析及分子鉴定,确定产酶性能最优的1株芽孢杆菌Bacillus6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这为后续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实验室保藏的多株菌种,对苹果渣进行三元混菌固态发酵产复合酶。以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活性大小为测定指标,对筛选出单菌活性较高的菌株,按照1:1:1进行3种菌混合发酵,确定混菌后效果较好的3种菌。考虑到试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3种菌的接种比例及接种时间间隔作为试验因素,通过正交表交互作用设计试验及分析,确定3种菌混合活性最佳时间间隔为菌种#1、#2、#3同时接种;接种#1体积1ml、接种#2体积2ml、接种#3体积1ml。混菌后酶活性比3种单菌的酶活分别提高了10.9%、2%、20%,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