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原代培养的仔猪睾丸支持细胞(SC)为试验模型,研究了FSH对SC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及其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添加FSH可促进GDNF蛋白表达,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GDNF蛋白水平随着FSH浓度的增加而升高,FSH浓度为50ng/mL时,GDNF水平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FSH(50ng/mL)作用30min,可显著促进GDNF蛋白的表达(P〈0.05),当FSH作用1h时,GDNF蛋白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FSH可以时间-剂量依赖性促进S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FSH(50ng/mL)作用30min时,PC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作用1h达极显著水平(P〈0.01),至2h时,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提示,FSH可在体外条件下通过刺激SC表达GDNF进而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2.
在25℃室温和37℃恒温台条件下,利用玻璃化冷冻溶液EFS30、EFS40、EDFS30或EDFS40,对小鼠4-细胞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以解冻后培养72h的囊胚发育率为其体外发育能力的考核指标,同时对解冻后培养1~3h的胚胎进行移植以判定其体内发育潜力。开放式拉长塑料细管(OPS)二步法冷冻保存,即胚胎首先移入预处理液(10%EG或10%EG+10%DMSO)中平衡30s,再移入玻璃化溶液中洗涤后吸入OPS管中,分别经35、30或25s后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一步法冷冻保存则无需预处理液处理。结果表明,小鼠胚胎4-细胞一步法和二步法冷冻后囊胚最高发育率分别为87.7%和88.6%,与对照组(93.0%)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最佳冷冻组获得的143枚胚胎移植于12只假妊娠50~60h的受体母鼠,结果有4只妊娠产仔17只,妊娠产仔率为42.5%(17/40),与对照组59.4%(19/32)差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张明  袁慧 《中国兽医科技》2007,37(3):251-254
将150只小鼠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0只。给4个处理组小鼠分别一次性注射氯化镉1、2、4、6mg/kg(按体重给药),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第3、6和9d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睾丸内生精细胞的凋亡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小鼠的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和时间-反应关系。bax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而bel-2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镉可以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基因上调和bcl-2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选用18只2月龄小尾寒羊,体质量约为(20±1.34)kg,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Mo 5.61mg/kg)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钼(mg/kg)构成加钼日粮(Ⅰ组Mo 0、Ⅱ组Mo 30、Ⅲ组Mo 60),试验周期120d,定期采血,剖杀取样,以化学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钼对绵羊肝脏细胞损伤的影响。与Ⅰ组相比:Ⅱ、Ⅲ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NO含量和相应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肝脏中的一致;Ⅱ、Ⅲ组肝脏细胞G0/G1期和凋亡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1),S期、G2+M期和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P〈0.01)。与Ⅲ组相比:Ⅱ组需要更长的作用时间引起机体抗氧化酶活性、NO含量和细胞周期发生相应变化。电镜观察,Ⅱ组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及线粒体肿胀,Ⅲ组细胞线粒体数目减少,严重空泡化。结论:日粮钼含量30mg/kg及其以上可引起绵羊肝脏抗氧化功能降低和NO含量升高,导致细胞增殖分化受阻,细胞受损程度与机体钼暴露剂量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
由于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并存的几率比较高,本研究以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呕吐毒素(DON)的叠加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试验选用AFB1、ZEA和DON三种毒素作为响应面Box-Behnke设计的三个因素,以AFB1:10、20、30 μg/L,ZEA:150、300、450 μg/L,DON:500、1000、1500 μg/L作为Box-Behnke设计的三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17组复合霉菌毒素组合,以其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作为参考指标,得到对细胞损伤程度最高和最低的霉菌毒素添加比例。结果表明:经方程预测后,得到细胞活力最低(霉菌毒素毒性最高)的AFB1、ZEA和DON组合为30、150 μg/L和1500 μg/L,经测定细胞活力为32.32%|得到细胞活力最高(霉菌毒素毒性最低)的AFB1、ZEA和DON组合为10、150 μg/L和600 μg/L,经测定细胞活力为53.01%。该结果为多种霉菌毒素叠加毒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IPEC-J2细胞|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核糖体RAN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核糖体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内的细胞器,直径为25-30mm,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含有50-60%的核糖体RNA(rRNA),其余的为蛋白质。本着重介绍了rRNA的合成、结构、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供生物进化、系统发育及分类等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Myeoplasma)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直径0.2um)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是生物制品细胞培养中较常见的污染物。目前,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30%.50%的细胞系(株)已受支原体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胞质内注射法进行猪体细胞核移植,对去核、激活和培养等关键技术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点压法、挤压法对卵母细胞的去核率明显高于盲吸法(三者分别为62.5%、64.6%、50.7%,P〈0.05)。对早成熟的卵母细胞(36-44h)进行去核可明显提高去核效率(P〈0.05),在36-38h、39-41h、42-44h去核率分别为60.9%、67.8%、64.3%,而45-48h为48.4%。(2)体细胞预激活有助于提高核移胚卵裂率(28.0%、20.1%,P〈0.05)。钙离子载体A23187单独或与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联合作用能使猪体细胞核移胚激活继续发育。(3)核移胚以胚胎培养液NCSU23及卵丘单层共培养体系进行分别培养,核移胚卵裂率无明显差异(30.06%、31.5%,P〉0.05)。但NCSU23培养4细胞后发育能力更高(13.5%、3.9%,P〈0.05)。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重庆市动物卫生检疫站(630020)钟奇兴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htibody)由克隆(一个细胞增殖成一个群体)B细胞杂交瘤产生抗体。单克隆抗体针对单一决定簇只要有抗体就易区别两种近似质的差异。如不同菌(毒)株的鉴别,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vero细胞增殖的IBDN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定量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体。该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同时,通过30份血清样品ELISA致价(ET)的对数值,(logET)与血清P/N值(待检血清OD也与阴性血清OD值之比)的线性回归分析,得直线方程y=3.0589+0.0739x(r=0.9174),从而血清样品的ET可通过血清单一稀释度的P/N值来计算。用不同抗原来源作ELISA表明,从vero细胞增殖的抗原比从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增殖的抗原可提高检测血清OD值近20%,表现出异源抗原县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麦冬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兼备保健和治疗作用.为了探究麦冬能否应用在宠物食品中,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麦冬水提物(3.91~8000μg/mL)为受试药物,从细胞的形态、增殖、凋亡及周期4个方面对猫肾细胞(F81)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麦冬水提物没有抑制F81的增殖,且在3.91~62.5μg/mL的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干细胞因其自身的许多特性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 ,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学、药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干细胞的研究对于科学家重新认识细胞生长、分化、生物发育机制等基本生命规律也将起到重大作用。虽然干细胞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大的研究进展 ,并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但仍存在不少技术难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文章就干细胞的概念、特性、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研究动物子宫内膜生理功能、繁殖障碍疾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筛选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论文就国内外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中常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等方法以及该细胞体外模型相关应用进行综述,为探索简便、高效的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国内有关奶牛子宫内膜生理病理的分子细胞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鸭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Nissl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 ,研究了 3 0日龄北京鸭 (P3 0 )视网膜节细胞层 (ganglion cell layer,GCL )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度分布。结果表明 ,北京鸭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形态多样 ,有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等。不同区域细胞大小差异显著 ,由视网膜中央区向周边部逐渐增大 (CA为 (53 .3 2± 2 0 .53 )μm2 ;NP 为 89.73± 53 .0 1 μm2 ;TP 为1 4 8.71± 86.2 1 μm2 )。细胞数量分布很不均匀 ,在视网膜中央有一个高密度区即中央高密度区(CA约为为 1 0 660个 / mm2 ) ,且由视网膜中央部向视网膜周边部细胞密度逐渐降低 (TP约为53 40个 / mm2 ;NP约为 583 0个 / mm2 )。可见 ,节细胞层细胞由中央区至周边部由小至大递增而细胞密度梯度呈现递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异荭草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含有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异荭草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不仅可以抗氧化、抗炎、抗病毒,还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异荭草素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控活性氧水平、诱导肿瘤细胞自噬、阻碍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将异荭草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野牦牛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效果,研究了组织保存方法、原代培养方法、培养液类型、添加细胞生长因子和冷冻保存液配方对野牦牛体细胞分离培养与传代的作用。结果表明,PBS、D/F12和TCM199适合野牦牛皮肤组织的保存,D/F12和TCM199培养液适合组织块培养,组织块成活率达到(86.29±4.62)%,组织块法适合野牦牛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D/F12培养液培养野牦牛成纤维细胞效果较好,群体倍增时间和平台期密度分别为38.47 h和2.075×106/mL,正常二倍体核型百分率为84.33%;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产生了较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平台期细胞密度明显增加;2种冷冻保存液(D/F12添加胎牛血清和二甲亚砜及胎牛血清添加二甲亚砜)均能用于野牦牛细胞冷冻,细胞存活率分别是87.33%和89.00%。  相似文献   

17.
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Dolly)的诞生,表明成年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基因组的全能性。本文从“多莉”诞生的背景、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的核质互作、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制作转基因动物上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培养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笔者综述了干细胞分类、分型及诱导定向分化,并探讨了细胞定向分化机理,为组织器官的替代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哺乳动物核移植供体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细胞类型、细胞年龄和细胞所处的周期时相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目前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应于口蹄疫疫苗生产的最佳细胞株,用自制的GMEM培养基,以30mL/L血清浓度,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了3种不同来源的BHK-21悬浮细胞培养特性。结果显示,这3种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的差异,在显微镜下不易区分;在培养过程中,BHK-21-L细胞株在最短时间内可达到最大培养密度,细胞生长速度快,细胞活性较高,DNA合成旺盛;BHK-21C13-2P细胞株最大密度较低,在72h~96h被完全阻止在G0/G1,放大比例较小,为1∶1.5~1∶2;BHK-21-B细胞在72h~96h停止增殖,可放大较大比例,但易出现细胞结团、易贴壁的现象,影响细胞的增殖。可见,BHK-21-L细胞是生产口蹄疫疫苗可供选择的最佳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