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长白、约克夏和杜洛克猪群的RYR基因的多态性,分别分析了RYR基因与猪的产仔数(TNB)、初生重(LBW)、仔猪28日龄重(LWT28)、背膘厚(TheBackfatThickness)、死胎数(ND)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在约克夏、杜洛克猪群中,有氟烷基因存在;长白猪群中,未发现有该基因存在。通过对RYR基因分型研究,在约克夏和杜洛克猪群中,未发现有隐性纯合基因型(nn)个体,仅存在纯合基因型(NN)个体和杂合型(Nn)个体。不同氟烷基因型(NN,Nn)之间在产仔数方面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约克夏猪群中,比较了头胎的平均产仔数,结果发现,Nn个体的产仔数(TNB)比NN个体平均多1.7045头/胎;杜洛克猪群中,Nn个体的产仔数(TNB)比NN个体平均多2.5758头/胎;经产胎次中,平均产仔数分别多0.3898和0.9956头/胎。杂合型(Nn)个体显著高于纯合基因型(NN)个体(P<0.05)。在两层和三层膘厚检测中发现,在杜洛克猪群和约克夏猪群中,纯合基因型个体均低于杂合基因型个体,因此在背膘厚方面两种基因型(NN,Nn)个体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在仔猪28日龄重方面,杂合型(Nn)个体则低于纯合基因型(NN)个体,差异性显著(P<0.05);仔猪初生重方面,纯合基因型个体的仔猪初生重与杂合型个体差异不显著(P>0.05);死胎数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白毛调控基因KIT不同基因型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试验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分析基因KIT不同基因型(Ⅱ、Ii、ii)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携带隐性基因i的猪初生重比携带显性基因I的猪重,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间断奶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白毛调控基因KIT不同基因型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试验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分析基因KIT不同基因型(III、ii、i)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携带隐性基因i的猪初生重比携带显性基因I的猪重,且差异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间断奶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4,(7):32-36
为了分析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2个基因对猪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沈阳地区3个引进猪种(长白、大白和杜洛克)MSTN和MyoG基因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3个种群内MSTN和MyoG基因都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各基因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3个种群处于中度多态,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单基因分析表明:MSTN基因长白猪、大白猪BB基因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AB型(P<0.05);而对杜洛克猪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MyoG基因大白猪BB基因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AA型(P<0.05);而对长白猪、杜洛克猪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2个基因初生重的优良基因型是BB型。2个基因合并分析表明:合并基因型对长白猪、杜洛克猪的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大白猪的初生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合并后BBBB为猪初生重的有利基因型,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显著高于单基因型效应。单基因及合并基因分析均表明2个基因对3个种群的断奶重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2个基因的多态性对猪的初生重有着显著的影响,合并效应高于单基因效应之和。  相似文献   

5.
张冬杰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18-120
试验选择野家杂交猪(大白猪和野猪杂交)F1代猪群261头,采用PCR-RFLP法进行了PRL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仔猪初生重、30日龄体重和有效乳头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BB型个体仔猪的初生重、30日龄体重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CC型个体的有效乳头数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冬杰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18-119
试验选择野家杂交猪(大白猪和野猪杂交)F1代猪群261头,采用PCR-RFLP法进行了PRL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仔猪初生重、30日龄体重和有效乳头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BB型个体仔猪的初生重、30日龄体重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CC型个体的有效乳头数略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但差异均不显著。 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对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共487头母猪进行了PRLR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验,并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LSD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断奶窝仔数等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717和0.548,大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长白猪BB基因型断奶窝重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FSHβ基因在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804、0.760和0.789,长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呈现BB>AA>AB趋势。因此,PRLR和FSHβ基因对荣昌猪场母猪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母猪繁殖性能分子选育的候选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8.
瘦肉率是猪育种中重要的目标性状之一,其高低与骨骼肌的含量密切相关。抑肌素(MSTN)基因是与瘦肉率有关的基因。本研究运用PCR-SSCP技术对山西地方品种马身猪MSTN基因启动区上游383位点处的突变进行了SNP多态性分析,并分析该基因5′调控区的不同基因型与初生重(WB)、断奶重(WW)的关系。结果表明:马身猪MSTN基因启动区存在2个等位基因(A、B),3个基因型AA、BB、AB;不同MSTN基因型对WB影响差异显著(P<0.05),BB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的。MSTN基因在该位置的突变所产生的3种基因型与猪的断奶重关系不大,最小二乘均值AA>BB>AB(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对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共487头母猪进行了PRLR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验,并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LSD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断奶窝仔数等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717和0.548,大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长白猪BB基因型断奶窝重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FSHβ基因在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804、0.760和0.789,长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呈现BB>AA>AB趋势。因此,PRLR和FSHβ基因对荣昌猪场母猪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母猪繁殖性能分子选育的候选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10.
苏太猪ES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的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苏太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089、0.570、0.341;其中在初产母猪中,AA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NBA)和初生窝重(BLW)显著高于AB、BB基因型的个体(P0.05);在经产母猪中,AA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TNB)及断奶成活数(NW)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个体(P0.05),AA和AB基因型与BB基因型之间的断奶窝重(WWL)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苏太猪ESR基因PvuⅡ3种基因型个体的繁殖性状存在AAABBB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16.
锌硒对后备猪繁殖性能及仔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锌硒对后备公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在2月龄公母猪和哺3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锌和硒,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母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旨在比较安静型和紧张型湖羊在行为和生长及屠宰性能上的差异,并进行生长及屠宰性能和行为指标的关联分析。试验通过Pen Score法筛选安静型和紧张型各5只湖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安静型湖羊的采食时间(3.17 h/d)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2.63 h/d)(P<0.05),但舔毛次数(0.33次/d)却显著低于紧张型湖羊(0.73次/d)(P<0.05)。安静型湖羊的胴体重(21.68 kg)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9.44 kg)(P=0.05),且眼肌面积(21.11 cm^2)也显著高于紧张型湖羊(14.63 cm^2)(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试验羊的采食时长与胴体重、干物质采食量、眼肌面积、平均日增重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料重比与舔毛次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安静型湖羊较紧张型湖羊具有更好的生长及产肉潜力,而且采食时长和舔毛次数等行为与生长及屠宰性能有一定的关联,可用于进一步探究动物性情与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20.
鸡养殖中禽霍乱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鸡只出现急性败血症和机体炎症反应等,慢性型感染会导致鸡只出现皮下及机体内脏器官、关节等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禽霍乱疾病在鸡养殖全年均会出现,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更高。禽霍乱疾病在急性爆发的情况下病死率相对较高,同时短期内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鸡养殖户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对鸡禽霍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