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肉嫩度是衡量肉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善肉质的嫩度,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通过非遗传因素来提高肉的嫩度成效不大[1],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标记辅助  相似文献   

2.
民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与肉的口感、嫩度和多汁性有直接关系.在保持低背膘厚(高瘦肉率)的前提下,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是可行的.然而,肌内脂肪的活体测定比较困难,筛选可靠的遗传标记,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改进IMF含量应是较为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3个血液酶活性标记对庄河大骨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多态性进行研究,并与大骨鸡的产肉性能和产蛋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用于大骨鸡产肉性能的优势遗传标记2个,产蛋性能的优势遗传标记1个,产蛋产肉兼用的优势遗传标记1个。  相似文献   

4.
羊肉作为人类膳食优质蛋白质来源,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肉品质包括肉色、风味、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其受营养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嫩度是感知肉类食用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剪切力评价,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状态的影响。风味也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因素,主要与肉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文章综述了影响绵羊肉嫩度和肉风味的营养因素(饲料种类、饲喂方式、饲料添加剂)与遗传因素(品种、年龄、基因),以期为生产优质羊肉绵羊的饲养管理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calpain3在肌肉组织中的特异表达,其活性显著影响宰后肉的嫩化。研究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首次克隆了猪CPAN3基因的内含子16~23,并利用PCR-SSCP方法在外显子1中寻找到1个插入/缺失突变和1个碱基替代,为进一步分析其变异和肉质的关系并进而确定遗传标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猪肉嫩度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献梅  陈代文 《养猪》2005,2(2):25-27
肉的嫩度是衡量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猪肉嫩度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此文就猪肉致嫩原理的理论基础及肌纤维的种类、结构和性质;结缔组织的性质和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和分布;肌肉组织中的蛋白降解酶和肌肉的持水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健康牲畜皮:皮的肉面淡色(皮肤血管内没有血液)。剥自肥胖屠宰牲畜的皮,肉面淡黄色;消瘦的牲畜皮,肉面是淡青色。这两样皮经盐腌和干燥保藏时,肉面颜色仍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对牲畜产品的需求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牛羊肉等制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驴肉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就直接推动了肉驴养殖产业的发展.肉驴养殖管理过程中提高繁殖母驴的繁殖能力是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但在肉驴长时间养殖管理过程中,由于近亲繁殖受到遗传...  相似文献   

9.
钙蛋白酶系统与肉嫩度关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蛋白酶系统是影响肌肉生长和宰后肉嫩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首先介绍了影响肉嫩度的因素,主要总结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分子结构及活性调节和生理学功能,特别是对肉嫩化的功能,并对该系统特别是其对提高肉嫩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与肉的口感、嫩度和多汁性有直接关系。在保持低背膘厚(高瘦肉率)的前提下,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是可行的。然而,肌内脂肪的活体测定比较困难,筛选可靠的遗传标记,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改进IMF含量应是较为有效的办法。H-FABP基因被认为是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主效基因之一,定位在猪的第6号染色体上,序列中含有1.6kb的上游调控区域和0.2kb的3′非翻译区,主要在心肌、骨骼肌和乳腺中表达。民猪因其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肌内脂肪含量达4.5%以上。因而,在民猪群体中进行H-FABP基因的多态以及其多态位…  相似文献   

11.
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质之一 ,它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的最常用指标 ,是主导肉质的决定因素和重要的感官特征 ,肉的嫩度是一种综合感觉 ,是肌原纤维蛋白和结缔组织蛋白 (胶原 )物理及生化状态的反映。人们为了提高肉的嫩度采用了许多方法 ,笔者就肉的嫩化方法及机理做以下简述。1 物理嫩化法1 1 机械嫩化法在肉类加工中 ,采用肉类嫩化器和滚揉工艺 ,是常用的嫩化方法。嫩化器是通过机械上许多锋利的刀板或者尖针压迫肉体 ,由于机械力的作用 ,肌纤维细胞和肌间结缔组织被切断、打碎 ,肉的正常结构被破坏 ,改变了肌肉组织的性能 ,增大肉的表…  相似文献   

12.
注入钙盐提高肉嫩度新法据《中国食品信息》1994年第9期报道:美国内用动物研究中心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可提高肉的嫩度的方法。他们是根据依钙(激活)蛋白酶在肉的嫩化过程中起作用的认识进行的这一试验。胴体在冷藏嫩化过程中,肉中原含有的钙集结,激活蛋白酶,使肉...  相似文献   

13.
钙蛋白酶在肉嫩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钙蛋白酶在宰后肉类成熟过程中通过降解肌肉蛋白质而提高肉嫩度.作者阐述了与肉嫩化有关钙蛋白酶的结构,在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的嫩化作用,宰后活性变化及影响钙蛋白酶活性的理化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肉的嫩度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肉质嫩度的研究现状,系统地总结了影响肉质嫩度的因素并对不同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同时对目前普遍使用的肉嫩化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畜禽肉嫩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嫩度是肉质性状的主要感官指标,通过现代育种手段培育肉嫩度较好的畜禽品种是目前育种工作的任务之一.论文综述了肉嫩度的物质基础,并从肌肉组成及屠宰后熟化过程的分析了影响嫩度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点,符合绝大多数人对肉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兔肉品质主要包括肉色、pH值、系水力、肌内脂肪(IMF)、风味和嫩度等几个方面。肉品质受到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遗传调控和营养调控来改善兔肉品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文章讨论了肌肉组成影响兔肉品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对改善兔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肉的嫩度是肉类最重要的感官指标,可以用来评价食用肉的品质,也是消费者十分重视的感官特征。肉的嫩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肉的硬度[1],而肉的硬度有本底硬度和肌动球蛋白硬度之分。前者是由结缔组织蛋白和其它基质蛋白决定,后者是由肌原纤维蛋白质决定。肉的嫩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2]:①肉对舌或颊的柔软性,即当舌头或颊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肉质遗传方面知识的现状,并联系实用猪育种方案讨论了应激敏感性。由于PSE肉和DFD肉是肉质问题中在经济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所以本综述不拟涉及多汁性、嫩度、风味等方面的问题。肉质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关系——应用一系列与PSE有关的标准,对许多品种猪的肉质遗传进行了遗传学研究,结果很一致,遗传力系数属中等在0.3左右。对DFD性状进行的研究较少,不过也显示出中等遗传力。因此,通过选择可以取得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进。经济地生产瘦肉的要求,促使猪的选  相似文献   

19.
双肌牛具有屠宰率高,瘦肉率高,优质高价肉比例大,肉质较嫩等优点,倍受消费者欢迎,本文概述了双肌牛的特征,双肌性状的遗传机制,旨在为提高家畜产肉量以及为瘦肉型动物育种工作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劣质畜肉的检验与卫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牲畜肉品检验时,常可发生由于牲畜自身固有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引起的肉质不良即所谓的劣质肉。食用劣质肉有害人体健康,为保证人们肉品食入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