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6):113-115
应用临床调查、肉眼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对送检病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同时应用PCR快速诊断技术确诊了病原。发现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进行性消瘦;剖检病鸡可观察到肝脏和脾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显微镜下肝脏和脾脏中有大量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PCR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PCR结果判定,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扬州某养殖户送检病鸡进行确诊,应用疾病调查、病理剖检、肉眼病变观察对送检病鸡进行了临床诊断,并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的制作对组织器官进行了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病鸡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羽毛松乱、排黏性带泡沫的白色稀粪,并混有绦虫节片;剖检病鸡可观察到肝脏和脾脏肿大,小肠内有大量虫体存在,肠黏膜严重出血;显微镜下可见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存在;部分肠绒毛层坏死脱落、固有层被淋巴细胞浸润。说明该鸡群感染了绦虫,并且绦虫对鸡的肝脏、肠等器官组织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2020年9月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院收到重庆市荣昌区某乌鸡养殖户乌鸡病料一份(1只),送本实验室进行病理学诊断。病鸡经临床诊断后处死,进行尸体剖检,采集有病变的组织器官用10%福尔马林固定,之后制作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型消瘦,胸肌菲薄,皮包骨头;尸体剖检病变表现为腺胃、肌胃和小肠内有数条蛔虫;肝脏、脾脏、肾脏和肠系膜表面均有大小及数量不等的白色结节;其他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鸡蛔虫病。  相似文献   

4.
鸡盲肠肝炎又称组织滴虫病、黑头病 ,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肝脏和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此病多发生于平养雏鸡 ,而笼养雏鸡、成鸡少发。1 临床变化1999年 6月 2 4日 ,我市某鸡场 32周龄笼养产蛋鸡连续死亡。病鸡食欲减退 ,饮水较多 ,排绿色稀粪 ;后期颜面皮肤淤血呈蓝紫色。其它临床症状不明显。2 剖检变化病变仅限于肝脏与盲肠。肝脏肿大 ,表面可见到大小不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圆形或菊花样坏死灶。盲肠肿大 ,壁肥厚 ,粘膜出血 ,有坚硬豆渣样凝固栓子堵塞肠管。3 实验室诊断采取新鲜盲肠内容物用温生理盐水稀释后镜检 ,可见一端…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由鸡球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性原虫病.可通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变化及病原形态学,对患病鸡群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病鸡精神状况较差,食欲不振,消瘦,血便,鸡冠肉髯可视黏膜苍白等.尸体剖检可见盲肠肿大明显,肠内充满红色内容物,肠黏膜可见暗红或黑红色呈条索状分布的斑点或斑块;小肠中部浆膜上可见圆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 2 0例海兰褐鸡的临床观察、尸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发现病鸡消瘦、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嗜眠、双翅下垂、排黄白色稀便 ;肾脏和脾脏充血、淤血 ,肝脏有多处灶性坏死 ;在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可见单核细胞浸润 ,法氏囊淋巴小结内淋巴细胞减少。该变化符合鸡白痢的病理特点。细菌培养长出圆形光滑菌落 ,用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检测 ,结果阳性。故将该发病鸡群诊断为鸡白痢  相似文献   

7.
鸡溃疡性肠炎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发病的溃疡性肠炎病鸡进行了病理学观察,该病的特征性剖检变化为肝脏肿大,在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坏死斑点,肝脏边缘有大片坏死区,小肠粘膜或盲肠粘膜有豆粒大,圆形的溃疡灶,其组织学变化以肝细胞和肠道上皮细胞的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有五个养鸡专业户的鸡发生了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等综合诊断,确诊为鸡盲肠肝炎病。该病又称鸡组织滴虫病,俗称黑头痛,是鸡的一种原虫病,虫体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内。该病多发生于4至8周龄的幼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但可成为传染源。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发于夏季。在卫生不  相似文献   

9.
火鸡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以外观精神沉郁,腹泻,剖检特征性病变发生在肝脏和盲肠的寄生性原虫病。2010年6月份,滨州城区一养殖户反映其饲养的火鸡群出现零星死亡现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症状观察和死亡鸡剖检,诊断为火鸡组织滴虫病,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7日龄肉仔鸡为试验动物,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氟苯尼考(200、400、800、2000 mg/kg饲料(以氟苯尼考计)),对试验性氟苯尼考中毒的肉仔鸡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中毒肉仔鸡表现腹泻,采食量减少,饮欲增加,腿无力,跗关节着地,站立不稳。剖检可见病鸡肠道大部分充血、出血,肝脏严重肿大,变性、坏死,呈土黄色,肾脏肿大、出血,腹腔有大量积液;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肝、肾等颗粒变性、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1.
山东菏泽市某乡养鸡专业户饲养“AA”肉鸡2000只,30日龄时出现下痢为主等症状,经临床诊断、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组织滴虫病。共发病319只鸡,死亡124只,病死率38.9%。一、临床症状与剖格变化:病鸡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厌食,头寄予翅下,羽毛蓬松、行走不稳,有时拉淡黄色或淡绿色粪便,有的出现血便,渐瘦、下痢,有极少数表现明显的“黑头”症状,经1~3周后死亡。剖检可见一侧或两侧盲肠壁增厚肿大,粘膜出血,内容物是干酪样,盲肠内发现有数量众多的鸡异刺线虫。典型的病鸡盲肠象“香肠样’。肝肿大,后变绿色或黄褐色微…  相似文献   

12.
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通常多发生于火鸡,对其危害性也最大。但鸡、鹌鹑、孔雀、野鸡等也可感染发病。笔者曾收检某养殖场正在发病的9只小鹌鹑,经过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原体检查,确诊为组织滴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某养鸡户于 2 0 0 3年 5月 6日购进雏鸡 10 0 0只 ,于30 0 m2的鸡舍中平地散养、舍内地面垫料以锯末为主 ,根据垫料的潮湿程度 ,而更换垫料 ,定期投喂些预防鸡白痢等药物 ,当养到 2 4天时 ,部分鸡出现呼吸道症状 ,经观察和剖检 ,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育成鸡组织滴虫病。1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鸡冠呈兰紫色、经常缩颈呆立 ,呈嗜睡状。发病初期排淡黄色或淡绿色带泡沫的稀便、有的排血便。后期排褐色恶臭稀便。末期有的病鸡鸡冠呈暗黑色。2 剖检变化 共剖检 8只病死鸡 ,病鸡共同表现盲肠明显肿大 ,多为单侧 ,少…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初,河南省某父母代肉种鸡场15周龄左右鸡出现疑似马立克氏病,患病鸡消瘦,鸡冠苍白,干缩,精神沉郁。剖检病理变化为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心脏显著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腺胃肿大,呈圆球状;胃壁增厚,胃黏膜有出血和溃疡灶。组织学病理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腺胃、法氏囊、胸腺等组织中大量多形态肿瘤细胞呈弥散性浸润或灶状聚集,正常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呈阳性反应。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组织学病理变化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确诊该场发生的疾病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5.
鸡组织滴虫病又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易患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在鱼台县有发生。1983年谷亭镇和县食品公司养鸡场从济南、胶县等地引进星杂“288”鸡,育雏后期,相继发现了以肝脏坏死和盲肠肿大的病死鸡,从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料鉴定诊断为组织滴虫病,自此之后,每年都有该病的发生。一、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 1983年引进星杂“288”鸡,在全县十几个养鸡专业场、户中发生了组织滴虫病,其中以县食品公司养鸡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鸡场1983年5月份从济南引进星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广东某麻黄种鸡场疑似禽白血病的患鸡进行确诊,试验采用了剖检、反转录PCR(RTPCR)、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患鸡剖检可见皮下、心脏、肾脏、肺脏、胰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灰白色肿瘤结节,肝脏、脾脏、肾脏严重肿大,质地变硬,颜色变淡;随机收集该场5只疑似病鸡的病料进行PCR检测,4只病鸡的病料可扩增出目的条带;采集病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气管、肾脏、脑、肠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内脏器官和软骨组织的骨化部分中含有数量不等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呈单个散在或局灶样分布,大脑有单个散在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出现,小脑组织轻度水肿。综合以上结果确诊该鸡场病鸡所患疾病为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17.
近期诊治了一起放养鸡在临床上以排血样便为主,以肝脏坏死、盲肠溃疡为主要特征性病变的病例。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分析,初步诊断为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经甲哨唑饮水5 d后,病情得到控制。鉴于本病在本地少发,发生情况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体温下降,呆立、怕冷、嗜睡、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深绿色。严重时粪便带血或血样便,头部皮肤呈蓝紫色或黑色,故有"黑头病"之称。病程通常为1~3周,病死率为50%左右,5~6月龄以上的鸡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病理实践,掌握不同疾病的鸡肝脏病理变化的特点,对鸡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动物尸体病理剖检是临诊检疫的组成部分,可方便快速、直接客观地为进一步诊断和研究提供方向。下面例举12种鸡病在临床剖检时肝脏的不同病理特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原虫病。该病的特征是鸡只出现坏死性肝炎和坏死性盲肠炎。病鸡冠髯暗红,多发生于火鸡、雏鸡,成年鸡也可发生,但病情较轻。鸡的组织滴虫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要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点和主要病理剖检变化进行科学的诊断,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以盲肠芯和肝脏坏死为特征,可对养鸡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各种禽类中,火鸡的易感性最强。组织滴虫可以在鸡的盲肠及肝脏引起非常典型的特征性病变,因此,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另外,也可通过病理切片镜检、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寄生虫培养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等,对本病进行确断。1组织滴虫病近年来在黄羽肉鸡和白羽肉种鸡中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