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反转录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各种可传染的肿瘤疾病.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宿主范围和囊膜糖蛋白的特性及其它一系列标准,将禽白血病/肉瘤群病毒划分为A到J 10个亚群,其中分离自鸡的有6个亚群(A、B、C、D、E、J).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是1988年Payne等[1,2]首次从商品代肉用鸡中分离到并鉴定出的鸡白血病病毒的一个新亚群.  相似文献   

2.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鉴定出来的新的ALV亚群,主要引起肉鸡的骨髓瘤白血病(myloid leucosis,ML)。2009年,J亚群禽白血病在我国呈高发态势。我国于1999年首先在肉用型鸡群分离鉴定出ALV-J的中国株,随后相关研究依次展开。论文就ALV-J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病毒变异、免疫抑制及与其他免疫抑制疾病共感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是一种能引起禽类多种类型肿瘤的反转录病毒,包括A-J等10个亚群。其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是20世纪80年代末Payne等首先从肉鸡中分离鉴定出来的亚群。自1999年我国首次分离ALV-J以来,ALV-J已从肉用鸡群向蛋用型鸡群和地方品系鸡群传播。本文对我国鸡群J亚群白血病流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及其防控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产生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禽J亚群白血病是由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引起的、主要侵害肉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1991年,Payne在肉种鸡中首次发现此病[1].1999年,杜岩等[2]在国内首次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检测到ALV-J,此后在蛋鸡、地方种鸡中也陆续发现ALV-J感染[3].  相似文献   

5.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引起的以造血组织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的特性可分为10个亚群(A~J).其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自1989年英国Payne[1]在肉鸡群中首次发现以来,在世界各地肉鸡群中陆续暴发了J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胡须鸡中是否存在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从广东某胡须鸡养殖场中无菌采集胡须鸡血样,采用DF-1细胞培养、ELISA抗原检测、PCR扩增等方法,成功分离鉴定出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GDHX01株。测序结果显示GDHX01株病毒基因组DNA序列全长为7616 bp,gp85基因全长919 bp。通过与其他禽白血病病毒参考毒株的基因组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GDHX01与国内外J亚群禽白血病参考毒株同源性85.3%~95.7%之间。进一步比对发现,GDHX01毒株的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ALV-J参考株CAUGX01的同源性最高为95.8%。结果表明,在胡须鸡群中存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正>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离株接种孵化后的商品肉鸡,会诱导肉鸡产生中和抗体,但仍有很高的病毒血症发生率(V+A+)。美国禽病与肿瘤学实验室与普渡大学兽医学院科研人员利用ALV-J分子克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中和抗体逃避变异利于其持续存在肉鸡中  相似文献   

8.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细胞瘤病.1988年,Payne等从肉仔鸡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即J亚群(ALV-J),1997-1998年间,禽白血病J亚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群感染ALV-J后造成广泛的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其它病毒和细菌的感染,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数年内,研究和控制禽白血病免疫抑制问题可能成为家禽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白血病的病原及其产生免疫抑制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且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了ALV-J引起免疫抑制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9.
J亚群禽白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中分离自鸡的有6个亚群,即A、B、C、D、E和J亚群。J亚群禽白血病(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引起的一类禽类传染性肿瘤疾病,是Pay L N及其同事于1989年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来的。根据病毒在不同遗传型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宿主范围、与相同或不同亚群成员的干扰谱、病毒诱导的中和抗体,将其定名为禽白血病J亚群。该病于1988年首次发现于英国,随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的报道,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国也于1999年首次分离到了ALV-J,而1999年~2002年是我国J亚群白血病的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为确诊疑似J亚群禽白血病病例,试验从湖北某养殖户送检的散养淮南王土鸡典型病变组织中,提取DNA,用分别针对A、B、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和针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Multi-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只扩增出与ALV-J对应的条带,而无MDV、REV、ALV-A、ALV-B对应条带,表明鸡群感染ALV-J。用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以抗ALV-J的单克隆抗体JE9为一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DF-1细胞呈现亮绿荧光,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到的病毒为ALV-J,这也是首次从淮南王土鸡分离到ALV-J。  相似文献   

11.
鸡J亚群白血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禽白血病病毒(ALV)可被划分为A、B、C、D和E5个亚群,A、B、C和D亚群是外源性的白血病病毒,而E亚群则主要以前病毒的形式而无处不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到80年代中期,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消除了这类经典的外源性白血病病毒的感染。在1988年,英国的Payne等人从肉用型鸡群中分离出一株新的ALV,根据病毒感染宿主的范围,病毒干扰及交叉中和试验等确定这是一类新的ALV,称之为J亚群(ALV-J)。短短十几年间,该病毒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在1999年由杜岩等人从市场上的商品代肉鸡中分离检测到ALV-J。本文就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学诊断、免疫学检查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J亚群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2.
1.病原及临床症状 J亚群禽白血病(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是由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引起的一类禽类传染性肿瘤疾病,病原属于反转录病毒,与过去已经发现的ALV亚群A、B、C、D、E中的任何一种都不相同,ALV-J核衣壳的蛋白质由gag基因编码,包括主要的群特异性抗原;包膜由env基因编码;逆转录酶由pol基因编  相似文献   

13.
禽白血病病毒与免疫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细胞瘤病。1988年,Payne等从肉仔鸡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即J亚群(ALV-J),1997-1998年间,禽白血病J亚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群感染ALV-J后可造成广泛的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其它病毒和细菌的感染,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未来数年内,研究和控制禽白血病免疫抑制问题可能成为家禽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就白血病的病原及其产生免疫抑制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且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了ALV-J引起免疫抑制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对疑似患有禽白血病的广西麻鸡进行病理剖检、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及对细胞培养上清进行p27抗原检测、细胞培养物进行PCR扩增,并对分离到病毒的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该病鸡同时分离到了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ZS14-A株、ZS14-J株。对ALV-A gp85、ALV-J gp85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ZS14-A与6株国内外A亚群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6.3%~87.8%,其中与国外株MAV-1同源性最高,为87.8%。ZS14-J与7株国内外J亚群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3.4%~96.1%,其中与J亚群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最高,为96.1%。  相似文献   

15.
我国禽白血病病毒生物学特点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流行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总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和病毒生物学特性,并阐述了ALV-J常用的分离鉴定方法,提出了控制和根除ALV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均为肿瘤性疾病.禽白血病属反转录病毒科,禽C型反转录病毒属,划分为A~J 10个亚群[1].1991年Payne首次报道,从商品代肉用鸡中分离得到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主要引起肉鸡的髓细胞瘤[2].……  相似文献   

17.
近30多年来,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从最初的肉鸡,到蛋鸡,到地方优质鸡,对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从miRNA调控机制入手研究ALV-J的致病机理和肿瘤形成机制,为防控J亚群禽白血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对gga-miR-375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致瘤调控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于2014年4月2日发表于《PLoS ONE》杂志,本文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52-1455
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于gp85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分离株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94.6%),而与A、B、C、E亚群ALVgp85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仅在50.6%~54.5%之间。这是江西地方鸡品种分离和鉴定ALV-J的初次报道,对于我国江西省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净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家禽血管瘤的发生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与J亚群白血病病毒相关的禽白血病在我国禽群中广泛流行,其中,与禽白血病J亚群病毒(ALV-J)密切相关的血管瘤性疾病在我国蛋鸡群中呈蔓延趋势.本文就血管瘤的病原及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制的相关知识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广西鸡群中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临床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的三黄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从1只病鸡同时分离到了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HG01-A株和HG01-J株。ALV-A gp85与7株A亚群氨基酸同源性为85.8%~87.5%,与A亚群美国株MQNCSU同源性最高为87.5%,与A亚群原型株RSA同源性为86.9%。而ALV-J gp85与7株毒株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4.0%~93.8%,与广东株XX2-08以及四川株SCSM01同源性最高为93.8%,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为90.2%。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HG01-A与各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远,HG01-J与SCSM01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从同一只广西三黄鸡中同时分离到ALV-A及ALV-J,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