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够检测生命系统中某一特定生物层次的所有代谢物的变化,并能够利用其特有的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对所得代谢物进行系统性度量。近年来,因其测试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代谢组学逐渐被应用于反刍动物的营养学研究中。本文从瘤胃代谢组学、肝脏代谢组学、乳腺代谢组学和血液代谢组学等4个方面对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借鉴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思路,对机体内所有内源性小分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探索内源性代谢物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分析对象多以分子质量1 ku以下的小分子。近年以来,代谢组学作为鉴定新的毒性生物标志物工具的巨大潜力已经被证实。通过非侵入性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哺乳动物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特别有价值的工作。论文从代谢组学的研究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及其在毒性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王郝为  吴端钦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12):4301-4307
代谢组学是对内源性代谢物的综合评估,可以实现来自生物样品的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的分离、检测、表征和定量,以此来反映生物机体的营养代谢变化、营养状况甚至一些疾病的发展程度等。然而,代谢组学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不过随着代谢组学研究平台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必将日渐突出。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特点、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揭示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牛乳代谢组分的影响,从乳汁代谢物的角度阐述酵母硒的生物学功能。选择20头健康荷斯坦妊娠后期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于预产期前21 d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 g/kg DM酵母硒,分娩当天停止添加。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采集2组奶牛的乳汁,基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乳汁代谢物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t检验、差异倍数)方法分析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21天乳汁中代谢物的差异性;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补饲酵母硒后,分娩当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L-苯丙氨酸、α-乳糖、半乳糖-1-磷酸及磷酸羟基丙酮酸等能量相关代谢物显著上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半乳糖代谢[通路拓扑分析的影响值(Impact值)>0.1且P<0.05];分娩第21天的乳汁中共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白三烯A4...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纰时代新兴的一种研究生物样品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就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有关样品制备、代谢产物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等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概述,并用一些典型实例介绍微生物代谢组学的应用,对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泌乳与哺乳是哺乳动物繁殖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乳腺分泌的乳汁不仅为新生幼仔提供营养,而且还为其提供免疫保护和代谢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410-1415
代谢组学作为研究机体内代谢物变化的一门新兴技术,能够从差异代谢物中筛选疾病标志物,并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与医学领域。本文首先概述了代谢组学的特点以及目前应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的常用技术,并对代谢组学在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精子生成、精液质量评价及睾丸生殖毒性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揭示了代谢组学对睾丸功能研究的促进作用,并就代谢组学如何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是生物体表型基础的代谢物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的统称.代谢组学是从整体上对细胞生物流体、组织或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观察生物体系在受到外部刺激后,其代谢路径及对应代谢产物与无刺激时产生的变化来研究的一门科学.代谢组学技术是对生物样本中的代谢物进行全面分析的一项技术,在疾病诊断、畜牧学、食品科学...  相似文献   

9.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鹿血与鹿茸血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鹿血与鹿茸血之间的小分子代谢物组分差异,为鹿血、鹿茸血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OPLSDA)对鹿血与鹿茸血的整体代谢物组分进行比较,并进行定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鹿血与鹿茸血在X变量上区分明显,表明两者在小分子代谢物层面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代谢物的峰值共筛选出28种显著差异表达代谢物,其中脂类、核苷酸及天然抗氧化剂-麦角硫因在鹿茸血中含量较高。鹿血与鹿茸血的代谢组学分析能够为鹿血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家养动物是我国农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满足人民的营养以及生活各方面需求的重要生物。代谢组学是根据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可能会为家养动物的科学饲养,疾病治疗提供帮助。本文阐述了家养动物(牛羊猪鸡等)关于代谢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今后科研人员对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除营养素外,还含有一系列其他非营养成分。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褪黑素最突出的特性是其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抗炎、抗氧化作用。哺乳动物乳汁中的褪黑素影响乳汁的功能与免疫活性。本文通过综述哺乳动物乳汁中褪黑素的节律变化以及其来源与功能,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乳汁中褪黑素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对鸡原代肝细胞代谢的影响,为探究叶酸调控家禽肝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其在家禽养殖上的合理有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选择新生雏鸡分离得到肝细胞,待细胞长至铺满板壁80%左右时更换处理培养基,试验分为对照组和叶酸添加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处理12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内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NEFA)和胆固醇含量,并采用GC-MS技术进行代谢组检测,建立OPLS-DA模型,筛选两组的差异代谢物,并基于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叶酸的添加显著降低了细胞内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游离脂肪酸的水平(P0.05),除此之外,共鉴定到23个上调和9个下调的代谢物,主要为小分子的糖、酸以及氨基酸等,富集到31条通路上,包括氨基酸类代谢、糖类代谢和脂类代谢等。综上所述,叶酸促进鸡原代肝细胞内的脂类分解,参与调控细胞内的糖、脂以及氨基酸代谢,为今后探究叶酸调控家禽代谢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作为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学、微生物、食品学、营养学、毒理学、药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随着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向宏观扩展和微观的深入,代谢组学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手段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将会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从代谢组学的提出、代谢组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对代谢组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在研究营养素与机体的相互关系中的应用、用于饲料营养对动物机体影响的评价、用于研究动物消化道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动物性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及代谢组学在发酵饲料开发中的应用5个方面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又称代谢物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借助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细胞、组织和其它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和体液中内源性代谢物整体组成并通过其复杂的、动态的变化,从整体上反应代谢物图。  相似文献   

15.
环形泰勒虫感染宿主淋巴细胞可使其获得类似肿瘤细胞样的无限增殖能力,而细胞转化现象会伴随虫体的消失而终止,该寄生模式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环形泰勒虫和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型。本研究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环形泰勒虫感染对宿主细胞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揭示其转化机制奠定基础。以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为试验材料,设置布帕伐醌(buparvaquone,BW720c)药物处理组、DMSO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不同处理对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并在72 h时收集细胞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样品进行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检测,再运用能量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变量进行化合物种类鉴别,使用最小判别二乘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对转化细胞的药物试验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在24 h内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从36 h开始试验组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72 h时两组间的活细胞数量相差最大。PLS-DA分析发现,代谢物变量可将药物处理组及DMSO对照组之间聚类区分,并筛选到21种组间差异的代谢物,药物处理组中有8个代谢物上调,13个代谢物下调。经富集分析发现这些代谢物主要是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如谷氨酰胺、L-乳酸、苹果酸、丙酮酸、异柠檬酸等。同时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后发现,谷氨酰胺、L-乳酸及丙酮酸的含量在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与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的结果一致。本试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环形泰勒虫感染细胞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说明环形泰勒虫感染可显著影响感染细胞的能量代谢,为进步阐明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的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选择抗脓病家蚕品种白玉N和敏感品种白玉为研究对象,运用GC-MS技术对添食接种高浓度BmNPV前后2个品种5龄幼虫的4种脂肪体组织样品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受到BmNPV胁迫后脂肪体组织在代谢组水平发生的变化,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一步分析差异代谢通路.结果 显示:抗性品种白玉N和敏感品种白玉的幼虫脂肪体中共检出各类差异代谢物407种,主要包括氨基酸、糖类、核苷酸、醛和酮等小分子物质,其中胱氨酸、正缬氨酸、香芹酮、岩藻糖等24种代谢物特异性地出现在某一个参比样品中.根据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再对每个参比组中差异最显著的10条代谢通路进行功能聚类,获得可能造成不同品种间抗病性迥异的3条代谢通路,即嘌呤代谢、嘧啶代谢以及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这些代谢通路与家蚕的能量代谢和供给、体内DNA和RNA合成以及氮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蛋鸡日粮含苏丹红Ⅳ的鸡蛋内源性代谢物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分辨Agilent 6530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喂食日粮中含苏丹红Ⅳ(0、100、150、200 mg/kg)的海兰褐蛋鸡的鸡蛋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即对喂养28 d后的鸡蛋样品分别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并通过相关代谢组学统计分析软件(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对采集到的谱图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获得蛋鸡食用苏丹红Ⅳ后鸡蛋中的代谢物信息。结果表明,该液质联用技术可将空白对照组与喂食苏丹红Ⅳ组进行明显的区分,并可借助数据库中23000种代谢物信息对发生显著变化(P<0.05, 倍数变化≥2)的差异性代谢物组分进行初步的鉴定。研究结果为深入进行苏丹红Ⅳ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腺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乳腺免疫的机理泌乳与哺乳是哺乳动物繁殖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乳腺分泌的乳汁为新生幼仔提供营养、免疫保护和代谢信息。乳腺的健康是其发挥正常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乳腺免疫体系的活性反映了乳腺的健康状态。长期以来人们对于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是检测低分子质量(通常分子质量小于1 000u)代谢物的变化,并以此来研究生物体受到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后所产生代谢产物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后基因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各个领域,但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从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入手,综述了目前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疾病、热应激、牛奶质量与奶品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是影响宿主健康的关键介质。肠道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分解各种膳食营养素而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有益于宿主健康。微生物产生的色氨酸与宿主多种不同生理过程紧密关联,如宿主的生理防御、内稳态、肠道屏障免疫以及炎症性疾病等,但还不清楚这些色氨酸代谢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或竞争关系。因此,明确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色氨酸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肠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与色氨酸代谢的特点及其代谢产物在肠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色氨酸代谢物作为关键信号分子在不同的肠道炎症疾病中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色氨酸代谢物在宿主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旨在探讨肠道微生物的色氨酸代谢物对宿主健康的潜在影响,为今后肠道微生物代谢与哺乳动物健康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