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 Steindachner)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鳗目(Anguilliformes)、鳗科(Anguillidae)、鳗属(Anguilla),背鳍占体长的比例为68.9%,臀鳍占体长的比例为49.7%,头长占体长的比例为14.2%。2010年3月普林公司由澳大利亚引进澳洲长鳍鳗苗种2.5万尾,放养面积1 400m2。经过两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实现单产13kg/m2,效益414.2元/m2。1试验材料与过程1.1苗种来源与运输方式从澳大利亚引进苗种2.5万尾。入池前测定  相似文献   

2.
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是新近开发的优质养殖鳗类,目前仅在澳大利亚及我国个别地区开展人工养殖试验。该鱼体型较大,体长可达1.6m,体重可达20kg,且肉质细嫩,味美少刺,营养丰富,为滋补保健上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开发潜力。2009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澳洲长鳍鳗引进及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长体鳜、黑鳍鳈及塘鳢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俭 《水产学报》1989,13(1):52-58
本文报道了长体鳜(Coreosiniperca roulei)、黑鳍鳈(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nigripinnis)及塘鳢(Odontobutis obscurus)等三种鱼的染色体组型。长体鳜2N=46,其中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8对。黑鳍鳈2N=50,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1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塘鳢2=44,22对染色体全部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长体鳜的染色体组型图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黄海水域捕捞的131尾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为样本,在活鲜状态下,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并绘图;统计各鳍条数量,对可量比性状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发现:1)鱼体头部和背部在活体状态下呈深青灰色,腹部呈浅青绿色,趋于白色。死亡后,体色加深,转为墨绿色,鳍条保持蓝绿色为其外部形态的明显特征。2)体长为体高的1.5~3.3倍;体长为头长的3.1~4.9倍;头长为吻长的1.1~1.6倍。3)全长(Tl)/体长(Sl)相关性显著(R^2=0.96),雌雄无显著差异;尾柄长/尾柄高、体长/尾柄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相关性不显著,雌雄差异大。4)鳍式为背鳍Ⅱ,36~39;臀鳍34~37;胸鳍14~15;尾鳍1+10+1;腹鳍退化为一个腹鳍棘。5)鳞片绒状鳞,由基板和骨质凸起组成;具有体侧线和框下线。6)绿鳍马面鲀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0,染色体核型为2n=40t,臂数NF=40,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且无异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张涛  程宝林  张贤刚  柳凌 《淡水渔业》2008,38(2):76-78,59
对5尾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coo)87个中期分裂相进行了显微计数和测量。结果显示:澳洲宝石鲈染色体数目为2 n=48,其中有2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22对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 n=4 m+44 t,NF=52。澳洲宝石鲈染色体大小的绝对值为(1.19±0.16)μm~(3.37±0.28)μm,平均长度为(2.31±0.17)μm。24对染色体相对长度大小差异较显著,平均值为4.17±0.08。  相似文献   

6.
一、澳洲柔鱼生物学澳洲柔鱼(Nototodarus gouldi Mccoy)其胴体粗壮,逐渐呈尖状,肉鳍强壮,约占胴长45%,鳍角宽90°—110°(单鳍宽为45°~55°),触手较长。一般胴长20—30厘  相似文献   

7.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延绳钓渔业重要的目标鱼种。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8月我国金枪鱼观察员在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收集的长鳍金枪鱼样本和海洋环境数据,对其生物学组成和栖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叉长(FL,cm)与体质量(WW,kg)的关系为:WW=3×10-5×FL2.909 9(雌雄性,R2=0.915 3);体长(TL,cm)与叉长(FL,cm)关系为:TL=1.033 6FL+2.555(R2=0.961 4);叉长(FL,cm)与两背鳍间距(LD1D2,cm)的关系为:LD1D2=0.248 5FL+1.238 1(R2=0.815 1);利用各水层长鳍金枪鱼渔获率(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推测其主要的栖息水层为150~270 m,栖息水层温度范围16~22℃,盐度范围35.0~35.6,其中最高资源丰度主要分布在190~230 m的水层,对应的温度为18~20℃,盐度为35.2~35.4。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栖息环境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东澳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s(英文名Australian Longfin Eel),隶属鳗鲡科,鳗鲡属。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洛德豪岛、新喀里多尼亚。因其形体大,俗称长鳍鳗、龙鳗。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性情温和,易于饲养,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鳗,具有良好的养殖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养殖技术、扩大产业化规模,本研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以体重为依据,将获得的绿鳍马面鲀样品划分为3个不同规格(小、中和大),分别测量了体重与全长(FL)、体长(BL)、体高(BH)、头长(HL)、吻长(SL)、眼径(ED)、尾柄长(CL)和尾柄高(CH)8个形态性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各个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形态指标对于体重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最终建立依据形态性状估算体重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影响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体重的主要形态指标存在差异,小规格为体高、体长、眼径和尾柄长,中规格为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全长和尾柄长,大规格为体高、全长和尾柄高。小、中及大规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4.753+17.263X_(BH)+6.572X_(BL)–28.928X_(ED)–11.353X_(CL);Y=–325.824+20.321X_(BL)+94.047X_(CH)–11.425X_(HL)+15.713X_(BH)–7.218X_(FL)+15.744X_(CL);Y=–516.433+38.012X_(BH)+10.545X_(FL)+82.752X_(CH)。3个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之和均大于0.85,说明本研究得到的形态性状为影响绿鳍马面鲀体重的重点性状。本研究阐明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体重和形态性状的相关关系,对全人工养殖技术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蛇鳗科和新鳗科的4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蛇鳗科(Opichthyidae)和新鳗科(Neenchelyidae)的4新种。经鉴定分别定名为:横带小齿蛇鳗(Microdonophis fasciatus)、斑纹丽鳗(Callechelys maculalus)、短尾蛇鳗(Ophichthys brevicaudatus)、微鳍新鳗(Neenchelys parivipectoralis)。  相似文献   

11.
光唇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以头肾为材料,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50,核型公式:2n=14m+16sm+6st+14t,臂数(NF):80。  相似文献   

12.
哲罗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哲罗鱼(Hucho taimen)肾细胞为材料,采用胸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姬姆萨染色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哲罗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84,核型公式为:2n=18m 16sm 34st 16t,NF=118.  相似文献   

13.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两种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核型公式为2n=44,6sm+24st+14t,NF=50,用常规染色体染色的方法难以区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罗非鱼的常规核型差异不显著,在分类地位上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4.
刘鑫  张东  林听听  周丽青 《水产学报》2020,44(6):907-914
为了解灰海马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便于今后开展灰海马的种质评价与鉴定、规模化人工繁育、亲缘关系研究及人工选育等工作,实验以雌雄灰海马的背鳍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和常规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借助Photoshop图像软件,将同源染色体配对、拼贴,做出染色体核型图。采用Image J软件的自定义曲线测量功能,以着丝粒的中心位置为起点,顺着染色体弯曲的形态,到染色体臂末端为终点,测量线段长度,得出图片中染色体的臂长,根据相同放大倍数下标尺的测量值,换算出染色体的实际臂长。根据臂比值,将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类后,得出灰海马的染色体核型公式。结果显示,灰海马的背鳍组织可作为其染色体制备的理想材料,实验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此法简单、效果好,解决了海龙科鱼类染色体制备的难题;灰海马具有22对染色体,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4,雄鱼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sm+20st+22t,雌鱼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m+2sm+20st+21t,雌鱼存在性染色体异型的现象,因此灰海马的性染色体为ZW/ZZ型。  相似文献   

15.
星突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细胞体内培养法,经空气干燥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星突江鲽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包括4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两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对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 n=48,2 sm+46 t,NF=50.  相似文献   

16.
二、三倍体乌克兰鳞鲤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三倍体乌克兰鳞鲤为材料,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其核型分析结果:二倍体乌克兰鳞鲤染色体2n=100核型公式为:26m+30sm+30st+14t,染色体臂数NF=156;三倍体乌克兰鳞鲤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3n=150=39m+45sm+45st+21t,染色体臂数NF=234,二、三倍体染色体数之比为1:1.5.二倍体核型与已报道的鲤鱼染色体核型相似.未发现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条斑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法制备条斑星鲽染色体。实验鱼头肾细胞经体内短期培养,取出体外经低渗处理、卡诺氏固定液固定后,常规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Giemsa染液染色后获得中期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条斑星鲽有46条染色体,其核型为2n=46=2sm+44t,即有1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臂数为NF=48,尚未发现有多倍体的现象,也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金黄色乌鳢的细胞遗传学特性,便于今后对其种质进行评估与鉴定,以金黄色乌鳢为材料,通过活体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及秋水仙素,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研究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金黄色乌鳢染色体数为48,核型公式为2 n=4 sm+22 st+22 t,臂数NF=52.本试验中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及异形性染色...  相似文献   

19.
波纹唇鱼染色体制备及核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出于对波纹唇鱼这一濒危物种资源调查和保护的目的,探讨了活体状况下波纹唇鱼染色体制备的方法,并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剪取1龄波纹唇鱼的微量尾部鳍条及对应部位的愈合增生组织为材料,采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波纹唇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为2n=4M+10SM+32ST+2T,因所取鱼的条数有限,且均为雌性,所以尚不能确定是否有异型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淡水黑鲷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和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淡水黑鲷染色体为48条,核型公式为2n=48=4m+44t,NF=52;未发现随体、次级缢痕及异形性染色体;其核型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