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确定河南开封某猪场发生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的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病死保育猪肺脏、心脏和脾脏等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学检验和药敏试验,通过PCR/RT-PCR检测样品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感病毒(SI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和猪肺炎支原体(Mhp)等病原,并对核酸阳性病毒性病原的抗原结构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卫星现象观察和16S rRNA基因鉴定,从病死保育猪体内分离鉴定出1株副猪嗜血杆菌(Hps),药敏实验表明该菌株对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和四环素几种药物敏感。核酸检测PRRSV和PCV2核酸阳性,分别命名为PRRSV/HN-2019和PCV2/HN11-2019;进一步对PRRSV/HN-2019和PCV2/HN11-2019的结构基因分析发现,PRRSV/HN-2019与与NADC30分支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NADC30-like毒株;PCV2/HN11-2019与PCV-2d分支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PCV-2d分支。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该猪场存在PRRSV、PCV2和Hps的混合感染,为该猪场下一步的PRDC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上半年11省市规模猪场疫病监测与剖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近期发病猪场几种病毒性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RT-PCR和PCR方法,对2010年1月至6月期间,来自11省(市) 50个猪场共147份病料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并采用ELISA方法对其中26个猪场458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gE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CV2阳性率最高,为75.3%(70/93);PRRSV阳性率次之,为57.4%(78/136),HP-PRRSV阳性率为43.5%(54/124);CSFV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37.7%(52/138)和21.0%(21/100);伪狂犬gE野毒抗体阳性率为16.4%(75/458)。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样品占46.9%(69/147),其中以HP-PRRSV+PCV2、CSFV+PCV2及CSFV+HP-PRRSV+PCV2三种形式最为常见。PRRSV(50.0%)是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病原;CSFV(56.0%)和PCV2(48.0%)是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原;HP-PRRSV(53.5%)、CSFV(50.7%)和PCV2(48.0%)是保育猪发生高热症的常见病原。该检测结果为猪场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like毒株G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表达纯化的PRRSV NADC30-like毒株的GP5蛋白按常规方法免疫小鼠,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筛选出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命名为3E10),经3次亚克隆后制备腹水并进行纯化鉴定。结果显示:该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20代后细胞上清液的IFA效价仍不低于1:40。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浓度为0.204 mg/mL,亚类鉴定为IgM,且未发现有中和活性。特异性检测显示3E10单克隆抗体能与2株PRRSV NADC30-like毒株发生荧光反应,而与4株高致病性PRRSV疫苗毒株、2株经典株PRRSV疫苗毒株以及CSFV、PCV2、BVDV及Marc-145细胞均无荧光反应,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2022年10月中旬,湖南长沙某规模化猪场发生疑似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疫情。为探究发病原因,采集病料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常见病原荧光定量PCR(q PCR)鉴定。结果发现,病料样品中未分离得到细菌,q PCR检测结果显示组织病料为HP-PRRSV和NADC30-like毒株核酸阳性,其他病原核酸均为阴性。为进一步分析该猪场PRRSV流行株遗传变异情况,对PRRSV Nsp2基因序列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HP-PRRSV株Nsp2基因序列与Hu N4-F112株(PRRSV弱毒疫苗株)同源性最高,类NADC30株Nsp2基因序列与已知NADC30株同源性最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场疫情是HP-PRRSV和类NADC30株混合感染引起,其中HP-PRRSV可能为弱毒疫苗株。  相似文献   

5.
规模猪场4大疫病的血清学检测及免疫抑制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杭州、绍兴、嘉兴和湖州4个地区的规模猪场为试验猪场,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口蹄疫病毒(FMDV)抗体合格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阳性率,分析免疫抑制状况。同时,采取临床可疑病料,用RT-PCR技术检测PRRSV、PCV2、CSFV和伪狂犬病毒(PRV)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猪群中,PCV2抗体阳性率都在96.0%以上,而CSFV、FMDV抗体合格率及PRRSV抗体阳性率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母猪最高,哺乳仔猪其次,培育猪和肥育猪最低;在病原检测中,PRRSV和PCV2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4.3%和60.7%。另外,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明显,特别是PRRSV+PCV2+CSFV三重感染,阳性率达7.6%。本试验结果为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等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引起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毒性病原的感染状况,笔者应用PCR或RT-PCR方法对2015年-2017年齐齐哈尔地区规模化猪场147份病料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4种主要病毒性病原检测。结果显示,CSFV阳性率为4.72%,PRRSV阳性率为5.44%,PRV阳性率为1.36%,PCV2阳性率为9.52%。PRRSV和PCV2的混合感染呈上升趋势,CSFV和PRV趋于稳定。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关键是控制好PRRSV和PCV2的传播,根本是开展主要病原的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甘肃省地方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感染情况,对2015-2020年采集的20个猪场332份疑似PRRSV感染猪的样品,首先进行血清学检测,然后通过RT-PCR方法开展病原检测,扩增PRRSV的ORF5基因;测序后利用DNA Star软件分析获得的ORF5基因及其编码的GP5氨基酸与国内外不同PRRSV毒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率为93.07%,扩增获得的PRRSV ORF5基因,经核苷酸序列比对属于PRRSV美洲型,有NADC30-like毒株和NADC34 like毒株。结果表明,当前PRRSV不同流行毒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为甘肃省PRRS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近年来国内主要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ADC30-like谱系与猪2型圆环病毒(PCV2d亚型)共感染与继发感染后对猪的致病作用,使用本实验室分离的NADC30-like谱系PRRSV与PCV2d毒株感染PCV2抗体阳性断奶仔猪。选取30只5周龄PCV2抗体阳性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PBS、PCV2、PRRSV、PCV2-PRRSV、PRRSV-PCV2和Co-PRRSV-PCV2感染组。记录各组临床指征(体温、体质量、临床症状和存活率);检测特异性抗体及TNF-α、IFN-γ、IL-4和IL-10共4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并对主要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感染组在感染PRRSV后均出现体温升高、体质量减轻、咳喘、腹泻、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Co-PRRSV-PCV2、PRRSV-PCV2和PRRSV组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肉样变和淋巴细胞浸润;先感染PCV2可以延迟PRRSV特异性抗体的产生;PRRSV组表现出高水平的TNF-α和IL-10;NADC30-like PRRSV与PCV2d共感染与继发感染PCV2抗体阳性仔猪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西玉林市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情况及其与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混合感染情况,采用RT-PCR/PCR方法,对2016—2018年采集自玉林市存栏母猪300头以上规模化猪场的661份临床健康猪血清样本和896份表现呼吸道症状和繁殖障碍发病猪只的组织样本,进行PRRSV病原检测,并对检出的PRRSV病原阳性样本进行CSFV、PCV2、PRV病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8年收集的血清样本中,PRRS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6.86%、19.33%和10.17%,场阳性率分别为25.00%、46.67%和40.00%;PRRSV血清阳性样本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2.38%、65.22%和62.50%,以与PCV2、PRV混合感染为主。2016—2018年收集的病料组织样本中,PRRSV病原检出率分别为46.38%、48.24%和48.81%,场阳性率分别为42.11%、35.37%、37.10%;PRRSV病料阳性样本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0.00%、52.99%和52.35%,同样以与PCV2、PRV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中PRRSV流行广泛且呈加重趋势,与PCV2和PRV等病原的混合感染较严重。结果提示,玉林市规模猪场应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这些疫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湖南省原种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免疫抗体水平,2015—2019年对5个原种猪场,采集血清及对应扁桃体样品各1 000份进行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检测,其中对扁桃体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病原检测,对血清样品进行CSFV、PRRSV、PRV-gB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HP-PRRSV、PRV、PCV2和PP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0、2.1%、1.3%、9.5%、22.1%、28.9%;部分场PRV感染抗体(gE)反复出现转阳,多数猪场PCV2和PPV感染较严重;CSFV、PRRSV、PRV-gB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9%、99.7%、98.7%,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的最低标准。结果表明,这5个原种猪场的CSFV、PRRSV、PRV抗体保护水平良好,且猪瘟基本达到了免疫无疫状态,但部分原种猪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PRRSV、HP-PRRSV、PRV、PCV2、PPV感染,其中PCV2与PPV感染较为严重,需通过免疫、监测、生物安全控制等综合措施,加强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某规模猪场的保育猪在转至育肥舍10 d后(约80日龄)陆续出现发病死亡情况。为确诊病情,查找病因,采集不同年龄段的猪血清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检测,同时对4头发病猪进行剖检观察,并采集病料进行CSFV、PRRSV、PCV2病原检测以及细菌分离、药敏分析。结果显示:疫病发生前后的生猪CSFV抗体均不理想,无高抗体水平个体出现,但病原检测为阴性;生猪PRRSV、PCV2抗体整体上均经历了母源抗体下降、发病时抗体又上升的阶段,且病原检测均有阳性样本存在;在病料中分离到葡萄球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由此推断,该次生猪发病原因可能为PRRSV、PCV2以及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结合病因推测,制定了防治方案,并有效控制了病情,也验证了此次发病的原因推断。本起疫情的诊断和防治为猪场多病原混合感染防控提供了参考,也提示规模猪场需要开展疫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5,(5)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群中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蓝耳病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与分布情况,研究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分别对2013—2014年采自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部分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的882份发病猪血清样品进行CSFV、PRV、PRRSV、PCV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两年CSF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8%,PR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6%,PRRSV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8.5%,PCV2平均抗体阳性率为61.5%。CSFV、PRV、PRRSV抗体阳性率2014年较2013年有下降的趋势,PCV2抗体阳性率2014年较2013年有略微上升的趋势,CSFV、PRV、PRRSV、PCV2的2种、3种及4种病原混合感染抗体阳性率2014年较2013年有上升的趋势,表明我国猪群中CSFV、PRV、PRRSV、PCV2的混合感染现象日益突出,应引起对这4种猪病的重视,加强这4种猪病疫苗的免疫接种,有效控制猪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某规模化猪场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抗体水平,便于及时发现猪场潜在的疾病风险。本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某规模化猪场各阶段猪群进行猪瘟病毒(CSFV)抗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O)抗体,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与gE蛋白抗体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场的CSFV、PRRSV、PCV-2、FMDV-O、PRV-gB蛋白、PRV-gE蛋白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57%、90.56%、90.29%、71.86%、82.84%、18.29%;不同类别猪群间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种猪群的PRRSV抗体阳性率仅为52.63%,保育猪群的CSFV抗体阳性率仅为44.12%,育肥猪群的PRV-gB抗体阳性率为30.00%,种公猪的PRV-gE抗体阳性率为30.00%,育肥猪群的FMDV-O抗体阳性率为6.25%,基于以上试验结果,为该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及逐渐净化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省鲁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状况,从而全方位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2017年全年在鲁北地区的9个县采集295份病料样品,对病料中的PRRSV进行扩增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总平均阳性率为48.4%,PRRSV以单一感染数为主,占阳性样品总数的79.7%),且于CSFV、PCV2和PRV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然后对PRRSV阳性病料进行分型检测,结果显示,HP-PRRSV阳性率为48.3%,类NADC30阳性率为39.9%,经典毒株阳性率为7.7%,HP-PRRSV毒株和类NADC30毒株混感的比率为4.2%。从而为鲁北地区更好的开展PRRS的防控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猪场蓝耳病病毒(PRRSV)抗原阳性率为414%,样品阳性率为302%;临床二重感染以PRRSV+PCV3(圆环病毒3型)与PRRSV+PCV2(圆环病毒2型)为主,三重感染以PRRSV+PCV2+PCV3为主;而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36%,免疫群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4%,比不免疫群体高30%;各个饲养阶段对比看,以公猪、60日龄猪抗体阳性率偏低。虽然PRRS(蓝耳病)防控技术不断进步,但彻底解决猪场PRRS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技术,结合,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对福建省不同地区断乳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发病猪群采集的病料进行多重病原检测与分离。结果表明50份病料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阳性率分别为40%、26%、4%、0,不同地区各病原检出率差别不大。病毒性混合感染以PCV2和PRRSV为主,感染率为22%;PCV2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RRSV与CFSV混合感染率为4%;PCV2、CFSV、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4%。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大部分地区猪群PMWS的发生是PCV2、PRRSV、CSFV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主要病原为PCV2,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地域性。  相似文献   

17.
2016年董雅琴等[1]调查我国猪群的PCV2、PRV、PRRSV、CSFV、PEDV、HPS、E.rhusiopathiae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3.66%、11.81%、24.69%、6.7%、38.45%、13.02%、5.59%。2014年郭龙等[2]对21个省市送检的12 452份临床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3 926株致病菌,其中,SS、HPS、E.rhusiopathiae的占比依次为37.42%、22.49%、2.39%。2009-2010年廖启顺等[3]报道云南地区猪群中PCV2、PRV、PRRSV、CSF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30%、46.99%、26.23%、22.46%。2011-2012年师保浚等[4]报道安徽和江苏两省猪群中PCV2、CSFV、PRRSV、PEDV的感染率分别为37.1%、10.6%、27.6%、46.67%。2013年王洪光等[5]对贵州的部分猪场进行HPS、SS、E.rhusiopathiae鉴定,阳性率分别为25.5%、32.3%、9.5%。本次调查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病原为PCV2(40.52%)、PEDV(38.28%)、SS(21.67%)、PRRSV(19.28%)和PRV(17.37%),尽管检出率与相关报道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但同全国大部分地区相似,安徽地区猪群中普遍存在着PCV2、PEDV、SS、PRRSV、PRV的感染,且为主要病原。而TGEV、HPS、CSFV、E.rhusiopathiae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7.69%、5.78%、2.91%、1.81%,均低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报道,尤其是HPS的阳性检出率仅为5.78%,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该菌十分娇嫩,分离培养成功较难,故其真实感染率应比实际检出率高10倍之多。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2016年广西猪群主要疫病的感染情况,从发病猪场和屠宰场共采集猪组织样品340份,应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应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结果显示,发病猪场中的CSFV、PRRSV、PEDV、PCV2和PRV感染率分别为1.97%?16.45%?0.00%?34.21%和3.95%,而屠宰场猪的感染率分别为0.53%?11.17%?0.00%?43.09%和0.00%?对猪群的混合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PCV2和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率最高?其中,发病猪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为“CSFV+PCV2”,为3.95%;其次为“PRRSV+PCV2”,为3.29%?屠宰场二重感染率最高的是“PRRSV+PCV2”,为2.66%?结果表明:临床健康屠宰猪群和发病猪群中的PCV2和PRRSV感染率较高,其中PCV2感染率最高,且常与CSFV和PRRSV发生混合感染;PRV和CSFV主要在发病猪中被检出;加强PCV2和PRV的监控,对控制猪群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来净化PRRSV和PRV?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2016—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中主要病原的感染情况,本调查采用了PCR方法结合细菌分离鉴定法,对1 224份临床受检样品进行主要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总阳性检出率为46.98%,其中PCV2、PEDV、SS、PRRSV、PRV、TGEV、HPS、CSFV、E. rhusiopathiae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40.52%、38.28%、21.67%、19.28%、17.37%、7.69%、5.78%、2.91%、1.81%;混合感染率为15.65%,以“PCV2+PRRSV”为主要感染模式(22.22%);PRV、PEDV的阳性检出率有所下降,PRRSV则有所上升;PCV2、PRV、PRRSV、PEDV、HPS、SS在四个季度中均有检出,其中PEDV在腹泻类样品中检出率最高(38.78%),PCV2在呼吸系统症状类样品中检出率最高(50.29%),PRV、PCV2在神经症状类样品中检出率均较高(50%、37.21%),PCV2、SS在繁殖障碍类样品中检出率均较高(31.88%、18.75%)。结果表明,2016—2017年安徽地区猪群中普遍存在PCV2、PRV、PRRSV、PEDV、SS的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且其程度有所加重;PRRS、PED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是PCVD、PR的高发时段;腹泻、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分别是危害产房仔猪、保育猪和种猪的主要问题;PCV2是重要的感染病原,易导致SS的继发或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广西某猪场猪瘟(CSF)、口蹄疫(FMD)、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猪细小病毒病(PPI)及猪乙型脑炎(JE)7种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155份商品猪和种猪的血清,利用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猪群猪瘟病毒(CSFV)、O型口蹄疫病毒(FMDV-O)、猪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PRV-gB)、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PRV-g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81.3%、96.8%、0%、52.3%、76.1%、84.5%、69.7%,表明该猪场CSFV、FMDV-O、PRV、PCV2、PPV免疫效果较好,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70%);PRV-gE抗体阳性个体总数为0,表明无伪狂犬野毒感染。从各阶段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析,商品猪存在PRRSV、PPV、JEV野毒感染,其中PPV野毒感染较为严重,提示该猪场应加强商品猪PRRSV、PPV和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