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禽骨质特性是家禽重要的经济性状指标,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类及动物骨代谢有显著影响。为了揭示影响家禽骨强度的主效基因,研究以体重较轻、体型较小的大围山微型鸡以及大型鸡种武定鸡为研究对象,和艾维因肉鸡作对比,通过检测骨强度以及骨骼中TNF-α基因的表达量,研究TNF-α基因的表达量对大围山微型鸡和武定鸡股骨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4~16周龄大围山微型鸡股骨强度均显著高于武定鸡和肉鸡(P0.05),且武定鸡股骨强度高于肉鸡;每一阶段大围山微型鸡股骨软骨中TNF-α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两个鸡种(P0.05);相关分析显示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股骨强度指标呈负相关。可见,TNF-α基因对家禽的骨强度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家禽骨强度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代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和体外诱导成骨能力。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含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的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利用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结果表明骨髓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增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第5、10、15、20代BMSCs及ADSCs经诱导培养后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并且出现"矿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强,随着细胞代次的递增,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递减趋势;诱导后的两类细胞传代后细胞仍能继续分化,并形成正常的"矿化"结节,且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弱于初次诱导。结果提示,BMSCs及ADSCs易于分离培养及体外扩增,诱导条件下成骨能力强且成骨细胞传代培养仍具有成骨能力,适合作为再生医学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2周龄雏鸡的肺脏间充质干细胞(MSCs)。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培养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表型上,这些细胞表达对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功能性至关重要的CD44、CD90、CD105和转录因子PouV。鸡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性显示其能够被诱导分化成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与鸡骨髓MSCs和哺乳动物MSCs相同,鸡肺脏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并能严重抑制T细胞受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增殖。进一步检测了这些细胞对禽流感病毒(AI)H1N1和H9N5的易感性。鸡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表达已知的α-2,3和α-2,6唾液酸受体,且H1N1和H9N5这2个禽流感毒株都能在其中复制增殖。病毒感染MSCs能引起细胞裂解和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产生。对鸡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肺间充质干细胞(MSCs)特性的进一步鉴定将有助于理解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肺损伤修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诱导鸡胚精原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外培养的鸡胚精原干细胞(SSCs)的多向分化潜能,取孵化18~20 d的鸡胚睾丸,无菌获取SSCs,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诱导鸡胚S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钙结节Von Kossa s法、改良的钙钴法及免疫组化法进行成骨细胞鉴定。结果显示SSCs被诱导15~21 d后分化为成骨细胞,诱导形成率为75%~80%;诱导后的细胞Von Kossa s染色可见细胞间布满黑色颗粒,提示有矿化基质沉积;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呈深棕色或深黑色,免疫组化法染色细胞呈阳性。因此可以得出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SSCs体外可被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体外定向诱导鸡胚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钠+维生素C组成的诱导液对鸡胚精原干细胞进行诱导,利用Von Kossa's法、改良的钙钴法及免疫组化I型胶原(CollagenⅠ)进行成骨细胞特性鉴定。结果表明:诱导后成骨细胞形成率达到82%,诱导后的细胞经Von Kossa's染色可见细胞间布满黑色颗粒,提示有矿化基质沉积;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呈深棕色或深黑色,免疫组化法染色细胞呈阳性。因此可以得出:鸡精原干细胞(SSCs)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本试验取犬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分别利用组织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犬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比观察不同来源细胞的形态和增殖特征,并通过诱导液促进细胞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方向分化,检测其分化潜能。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培养法培养的青年犬脂肪组织,可获得大量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生长旺盛,形态均一,可分化为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成骨细胞和油红O染色阳性成脂细胞。组织培养法分离培养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操作简单,可为细胞移植治疗等研究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血清对干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结果表明,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结合使用可以分离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脂肪样细胞的潜能,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鸡种骨骼肌卫星细胞生肌决定因子5(Myf5)基因表达差异,试验通过提取大围山微型鸡和艾维茵肉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并进行两个鸡种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差异及Myf5基因表达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两个鸡种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大围山微型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速度较低;在分化过程中,艾维茵肉鸡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能力高于大围山微型鸡,且艾维茵肉鸡骨骼肌卫星细胞的Myf5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P0.05)。本试验表明:Myf5基因是影响家禽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且细胞体外培养对家禽分子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证明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为后续移植试验提供活性良好的种子细胞,试验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表面标记流式分析、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集落样生长,表面标记CD44呈阳性,CD34、CD45呈阴性,能够向成骨细胞和心肌样细胞分化。说明全骨髓贴壁法便捷可行,获得的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增殖旺盛,分化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优化组织培养法分离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为研究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奠定基础。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仪器检测所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利用CRISPR-dCas9系统在快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前提下观察其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并通过生化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学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种3~5 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为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细胞,且形态单一均匀,具有较高的爬出率,可以大大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效率;通过CRISPR-dCas9系统激活Runx2和Osterix基因后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CRISPR-dCas9系统可以同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通过CRISPR-dCas9-KRAB系统同时抑制成骨相关基因Runx2和Osterix后可以促进成脂分化。本研究利用组织贴壁法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能力;利用CRISPR系统可以同时过表达Runx2和Osterix两个基因,可以在进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成脂分化,表明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的相关性,为基因编辑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是成骨细胞发生和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p56能激活T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Cbfa1/p57的超表达能诱导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并激活骨钙蛋白、I型胶原蛋白、骨桥蛋白、骨唾液蛋白等成骨基因转录。Cbfa1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则阻止OB分化和骨化形成,如果Cbfal基因缺失,将导致形成以破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为主而缺乏成骨细胞的骨骼系统。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和l,25(OH)2D3等因子可上调或抑制Cbfal的表达,在骨的发育和组织钙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相同条件下饲养的4、8、12周龄的大围山微型鸡和科宝肉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免疫球蛋白含量(IgA、IgG、IgM)及胸肌、肝脏、小肠中的CATH-2 mRNA表达量,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围山微型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总体上低于科宝肉鸡,两个鸡种随着日龄的增加IgA、IgG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IgM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且两个试验鸡种在4周龄时IgA、IgM、IgG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8、12周龄。CATH-2 mRNA表达量在两个鸡种间存在差异,大围山微型鸡胸肌和肝脏中CATH-2 mRNA表达量均低于科宝肉鸡,而小肠中CATH-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科宝肉鸡。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大围山微型鸡免疫机能强于科宝肉鸡,具有潜在的较强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l),是成骨细胞发生和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l/p56能激活T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Cbfal/1357的超表达能诱导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并激活骨钙蛋白、Ⅰ型胶原蛋白、骨桥蛋白、骨唾液蛋白等成骨基因转录。Cbfal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则阻止OB分化和骨化形成,如果Cbfal基因缺失,将导致形成以破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为主而缺乏成骨细胞的骨骼系统。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和1,25(OH)2D3等因子可上调或抑制Cbfal的表达,在骨的发育和组织钙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冷丽  程博涵  李辉 《中国家禽》2012,34(9):21-24
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7,BMP7)是一类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的酸性多肽,属于TGF-β超家族,能够诱导血管周围及结缔组织中的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方向分化。近期研究结果表明,BMP7在哺乳动物棕色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还没有关于鸡BMP7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本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高脂系肉鸡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BMP7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发现BMP7在鸡2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BMP7基因在高、低脂系肉鸡脂肪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发现BMP7基因在高脂系肉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BMP7基因与鸡脂肪组织发育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优化组织培养法分离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为研究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奠定基础。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仪器检测所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利用CRISPR-dCas9系统在快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前提下观察其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并通过生化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学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接种3~5 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为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细胞,且形态单一均匀,具有较高的爬出率,可以大大提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效率;通过CRISPR-dCas9系统激活Runx2和Osterix基因后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CRISPR-dCas9系统可以同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通过CRISPR-dCas9-KRAB系统同时抑制成骨相关基因Runx2和Osterix后可以促进成脂分化。本研究利用组织贴壁法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能力;利用CRISPR系统可以同时过表达Runx2和Osterix两个基因,可以在进成骨分化的同时抑制成脂分化,表明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的相关性,为基因编辑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建立蒙古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体外分离、纯化、增殖方法,诱导其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化。穿刺法抽取蒙古羊骨髓组织,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BMSC,增殖,并测定其生长曲线及细胞倍增时间。对第3代蒙古羊BMSC进行成脂、成骨及成软骨诱导,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采用油红O、茜素红、HE等染色法在组织学水平对BMSC进行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鉴定。结果显示,蒙古羊BMSC呈现均一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生长曲线呈S型,生长增殖能力良好。在不同分化诱导之后,细胞呈现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的表型特征。表明获得的蒙古羊B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所分离细胞确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藏鸡和肉鸡在耐低氧性状上有明显的差异,但对品种间这种差异的机制研究还未见报道。试验通过RT-PCR对高原低氧孵化的藏鸡和常氧孵化的肉鸡(科宝500)14日胚龄鸡胚卵黄膜、尿囊膜(CAM)HIF-2α和VEGF m 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不同品种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藏鸡鸡胚卵黄膜和CAM组织中HIF-2α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肉鸡鸡胚卵黄膜、CAM内表达(P0.05)。藏鸡鸡胚CAM组织中VEGF m 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肉鸡CAM内表达(P0.05),而卵黄膜组织中VEGF m RNA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藏鸡与肉鸡卵黄膜、CAM组织中HIF-2α和VEGF基因表达量均不相关。结果提示,HIF-2α基因在藏鸡鸡胚卵黄膜、CAM均高度表达,可能是藏鸡对低氧适应的结果;而VEGF基因在藏鸡CAM高度表达,这可能更有利于藏鸡鸡胚CAM血管的形成,进而提高藏鸡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藏鸡与肉鸡鸡胚卵黄膜、CAM组织HIF-2α和VEGF基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鸡KLF3(Gallus gallus Krüppel-like factor 3,gKLF3)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qRT-PCR检测了其在肉鸡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并利用基因过表达技术研究gKLF3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gKLF3在2~10周龄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持续表达,10周龄高脂肉鸡腹部脂肪组织gKLF3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肉鸡(P0.05);gKLF3在鸡成熟脂肪细胞的表达量低于前脂肪细胞(P0.01);体外培养的鸡前脂肪细胞经油酸诱导分化后,gKLF3基因表达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过表达gKLF3基因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抑制C/EBPα、FAS基因表达(P0.01)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gKLF3基因在鸡腹部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C/EBPα、FAS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索一个高效分离和扩增蒙古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通过形态学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抽取蒙古马骨髓标本,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贴壁法分离MSCs,体外扩增后传代,进行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在地塞米松、IBMX、胰岛素及罗格列酮的作用下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以及在地塞米松、VitC、β-磷酸甘油等作用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显示原代和传代细胞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外观,生长增殖能力良好.经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分别呈现脂肪细胞、成骨细胞的表型特征.证明所纯化的细胞为尚未分化的基质细胞,而不是组织的成体细胞,它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