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外加碳氮源对地衣芽孢杆菌S6降解羽毛蛋白的影响进行研究,碳源中麦芽糖对地衣芽孢杆菌S6降解羽毛特性的影响最显著,其酶活力达到224.5 U/ml,可溶性蛋白量达到30 672.07μg/ml,氮源中半胱氨酸对地衣芽孢杆菌S6降解羽毛蛋白的影响最显著,其酶活力达到101.55 U/ml,可溶性蛋白量达到582.46μg/ml,对提高羽毛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地衣芽孢杆菌S6固体发酵羽毛蛋白的条件:初始含水量为60%,接种量为108CFU芽孢,初始pH值为7.5,发酵无机盐水平为磷源(1.8/0.9)g/l,硫酸镁0.2 g/l,氯化钠0.3 g/l。利用地衣芽孢杆菌S6的芽孢固体发酵羽毛蛋白,在发酵进行96 h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3 236μg/ml,为更充分的利用羽毛蛋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筛选一株地衣芽孢杆菌M109(Bacillus licheniformis M109)进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筛选出最佳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其最佳的碳氮比。为了继续提高地衣芽孢杆菌M109的发酵水平,研究其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曲线、pH和溶氧(DO)水平的变化曲线,通过对发酵过程中生长参数的测定,优化了地衣芽孢杆菌M109最佳的接种量和最适pH。结果发现,溶氧限制是地衣芽孢杆菌M109生长的关键因素;在限定通风量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搅拌转速的方法来提高培养基中的溶氧水平,提高发酵密度;通过流加培养基的方法也能提高地衣芽孢杆菌M109的发酵水平。因此,通过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使地衣芽孢杆菌M109的发酵水平由最初的1.0×109 CFU/mL提高到1.2×1010 CFU/mL,芽孢形成率为88%。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剂型渔用芽孢杆菌制剂中优势菌株情况,本研究对市售4种不同类型、使用效果良好的芽孢杆菌制剂进行培养分离、革兰氏染色和16S r RNA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酶制剂中地衣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饲料添加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群,复合菌中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群,粬种中的主要菌群为地衣芽孢杆菌。据结果推测,地衣芽孢杆菌为目前水产养殖业较为普遍使用的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从纤维素含量丰富的地方进行取样,如稻秆堆积土壤、腐木堆积土壤等,以刚果红水解圈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从12份样品中筛选出6株产酶能力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2号为蜡状芽孢杆菌,5号为枯草芽孢杆菌,9号为巨大芽孢杆菌,10号为地衣芽孢杆菌,11号为微小杆菌,12号为绿色木霉。并把这些菌种用于固态发酵,选择麸皮和米糠两种不同的纤维质材料来进行发酵,用CMC法测量了发酵后的酶活力,发现地衣芽孢杆菌发酵后的活力最强,酶活值分别达到3 437 U/ml和8 541 U/ml,在生产上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温度、时间及含水量的初步优化,获得其固态发酵的最优化条件: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60 h,初始水分含量40%。试验为进一步利用此菌株进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芽孢杆菌可深层发酵羽毛生产角蛋白酶巴西里约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从家禽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LFB-FIOCRUZ1270、LFB-FIOCRUZ1273和地衣芽孢杆菌LFB-FIOCRUZ1274对以羽毛或羽毛粉作为单一碳和氮源生产角蛋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使用这3种芽孢杆菌可以在发酵7d后生产细胞外角蛋白酶和蛋白酶。  相似文献   

7.
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地衣芽孢杆菌S6产角蛋白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表明:(K2HPO4/KH2PO4)、NaCl和MgSO4最佳水平分别为1.4/0.7、0 3和0.1 g/L,响应面优化地表芽孢杆菌S6培养基最佳组成为麦芽糖0.03 mol/L、半胱氨酸0.02 mol/L和生物素28.17μg/L,与基础发酵培养基相比,角蛋白酶活力最高值提高了2 822 4倍,为210.55 U/mL.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1种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活菌计数方法,并探讨MTT-分光光度法用于活菌计数的可行性。试验筛选显色反应终止液最适浓度、最适反应波长、最适反应时间、最适菌液浓度等,考察不同培养基、培养液保存后和其他干扰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比MTT-分光光度法与稀释平板法测定发酵菌液中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最大吸收波长550 nm处测定OD值,反应时间为1 h,反应终止液为1.0 mol/L盐酸,MTT添加量为0.2 mL,新鲜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OD值>0.04。菌液浓度为108~109 CFU/m L时,OD550 nm值与稀释平板法得到的活菌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当菌液浓度<108 CFU/mL时对应关系不再成立。研究表明,活菌量>108 CFU/mL时,MTT-分光光度法不受地衣芽孢杆菌生长阶段的影响,可准确计量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量相对应的吸光度,从而快速、准确地检测活菌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的地衣芽孢杆菌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等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牛津杯抑菌试验等检测技术,对5株不同来源(鸡粪、羊粪、牛瘤胃内容物、猪肠内容物及土壤)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5株分离株B17(鸡粪)、B30(羊粪)、B32(牛瘤胃内容物)、B35(猪肠内容物)和B38(土壤)均可在LB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其中有3株不同来源的分离株B30、B35和B38菌落形态相同;镜检可见分离株均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均有近中生的孢子,符合芽孢杆菌的菌体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芽孢杆菌相符;PCR扩增均得到约为1 500 bp的目的片段;所有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地衣芽孢杆菌在同一簇,均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在5株地衣芽孢杆菌中,除猪源地衣芽孢杆菌B35外,其余4株均有抑菌作用,羊源及牛源地衣芽孢杆菌B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纸片法检测抗生素残留量的检出限,试验以嗜热乳酸链球菌(S.T)、地衣芽孢杆菌(B.S)、蜡样芽孢杆菌(B.C)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L)作为试验菌,选择3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了最适培养基、培养温度、细菌量的筛选以及抗生素最低检出限筛选的研究。结果显示:S.T、B.S和B.L均在LBM I培养基中生长较好,最适培养温度分别为49、49、58℃,最适细菌量分别为50、50、100μg/mL;B.C在NA培养基中生长较好,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细菌量为50μg/mL。用优化的检测条件得到:B.L检测庆大霉素残留量最低检出限为0.05μg/mL;B.S检测多西环素残留量最低检出限为0.12μg/mL;B.C检测替米考星残留量最低检出限为0.125μg/mL。试验菌种类和菌量对微生物纸片法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其次是培养温度和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角蛋白降解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筛选具有高效角蛋白水解活性的微生物,并对其降解羽毛角蛋白机制进行研究,为提高角蛋白生物降解率提供理论指导。采用透明圈和完整羽毛降解相结合的方法,从废弃羽毛中筛选角蛋白降解菌,并进一步研究其羽毛角蛋白降解过程。获得一株可高效降解角蛋白菌株,基于形态观察和16S rDNA分子鉴定,该菌被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CP-7,其5 d可将天然完整羽毛完全降解。CP-7发酵过程产生大量巯基、可溶性蛋白和亚硫酸盐。分离发酵48 h菌株胞内、胞外粗酶液,发现胞外酶液具有较高的角蛋白酶活性,而胞内酶液具有一定二硫键还原酶活性。胞内酶液能够极显著地促进胞外酶液水解角蛋白活性(P<0.01),但对酪蛋白水解活性无影响(P>0.05)。筛选菌CP-7为具有高二硫键还原能力的角蛋白降解菌,二硫键还原酶可能是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从实验室保藏菌株中筛选出可用于羽毛降解的菌株并优化其培养条件,应用于羽毛的生物降解.以酪蛋白培养基进行菌株初筛,以羽毛为唯一有机营养源制作的羽毛培养基进行菌株复筛;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进行菌株鉴定,并对所筛菌株在羽毛培养基中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酪蛋白培养基筛选出8...  相似文献   

13.
南疆某乳品企业生产的奶粉偶尔会出现异味、凝固、微生物检验超标等问题。为研究品质异常奶粉是否存在芽孢杆菌污染,试验将品质异常奶粉通过水浴80℃处理20 min后,接种于锰盐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嗜冷培养基,分别于高温(55℃)、中温(37℃)和低温(4℃)3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分离培养后,通过革兰染色和芽孢染色后,对镜检有芽孢的单菌落进行菌体扩增、DNA提取、16S rDNA序列PCR扩增、克隆、鉴定后送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品质异常奶粉中分离鉴定出3株短小芽孢杆菌和7株地衣芽孢杆菌。对地衣芽孢杆菌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该菌与登录号为KU986668、CP025226、MK063874、MN493780、MG97702的地衣芽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且同源性为100%。对短小芽孢杆菌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登录号为FJ641024、MT367713、FJ641028、KU662344、DQ275671、KR780437、KF463141的短小芽孢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且同源性为100%。该检测结果为企业建立科学、准确、高效的微生物污染防控体系,从源头分析和控制微生物的污染途径,提高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通过异源表达获得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P-16的脂类水解酶,并探究其在羽毛降解过程中的作用。试验以地衣芽孢杆菌CP-16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脂类水解酶基因,转化入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酶L-4。研究重组酶L-4的适宜p H、p H稳定性、适宜温度、温度稳定性以及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对其相对活性的影响,同时探究其对角蛋白酶K水解天然羽毛角蛋白的作用。结果显示,获得的脂类水解酶基因大小为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重组酶L-4,其分子质量约为28.3 ku,酯酶活性为0.42 U/m L,适宜p H为6.5,适宜温度为50℃;在p H 6.5~9.5条件下处理30 min相对活性保持80%以上,在低于50℃温度条件下处理30 min相对活性保持70%以上。二价铁离子(Fe~(2+))、钠离子(Na~+)、锰离子(Mn~(2+))、钙离子(Ca~(2+))对重组酶L-4相对活性具有激发作用,钡离子(Ba~(2+))、锌离子(Zn~(2+))、铜离子(Cu~(2+))、镍离子(Ni~(2+))对重组酶L-4相对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当有机溶剂浓度为30%时,重组酶L-4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甲醇中保存97%和85%的相对活性,在丙酮、乙醇中保存45%以上的相对活性,在异丙醇中保存不到20%的相对活性,而在乙腈中相对活性基本完全丧失。用重组酶L-4预处理天然羽毛底物,可提高角蛋白酶K对底物的水解效率,促进率为4.32%。由此可见,脂类水解酶可降解羽毛表层脂质,可在促进角蛋白酶水解羽毛角蛋白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健康猪生长的发酵床垫料中筛选到1株耐高温的高效降解菌Y34,把其接种到猪粪水中反应25 d后,对COD与NH3 N降解率分别为84.7%,83.5%。生长特性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0 ℃。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Y34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似性为99.0%。对此菌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培养条件下,菌株Y34能够分泌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具有用于研制发酵床微生物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利用Blue Light Broth "Nissui"和MRS培养基对门源县饲喂羊的青贮饲料中的菌种进行了分离分纯和16S rRNA序列通用引物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分离分纯得到12株菌,其中8株为地衣芽孢杆菌,1株为单纯芽孢杆菌,2株为干酪乳杆菌,1株为副乳杆菌。  相似文献   

17.
猪源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自然生长的健康猪肠道中分离到13株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其中9株为枯草芽孢杆菌,2株为巨大芽孢杆菌,1株为地衣芽孢杆菌,1株为凝结芽孢杆菌;对这13株芽孢杆菌分别进行了耐酸性试验、耐胆盐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和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株地衣芽孢杆菌B7株和1株枯草芽孢杆菌B9株均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能力,且均安全无毒,可作为动物用益生菌制剂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地衣芽孢杆菌的抗逆性与益生性,研究通过5个试验评定地衣芽孢杆菌的耐高温、耐酸性、耐胆盐、抑菌性和黏附性,于85℃水浴分别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5 min、7.5 min模拟制粒条件;利用pH值分别为2,3,4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的胆盐模拟肠液环境;抑菌试验测定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以蛋鸡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85℃处理地衣芽孢杆菌2.5 min后活菌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25%(P>0.05);用pH值为2,3,4的胃液分别处理,与对照组相比活菌数分别提高0.77%(P>0.05)、1.54%(P>0.05)、1.34%(P>0.05);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和16.16 mm;在黏附性试验中,每100个蛋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平均可以黏附27个地衣芽孢杆菌。说明制粒过程、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影响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地衣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不能在蛋鸡消化道内定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公母各1/2,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由代乳粉、开食料和羊草组成)、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B组)、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C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D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1).每头牛食入益生菌总数为2×1010 CFU/d.试验期共8周,分0~2周龄、2~4周龄、4~6周龄和6~8周龄4期.每2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采血1次,每天记录采食量和粪便评分情况.试验0~8周龄,B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各组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8周龄时,B组和D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各组采食量和犊牛粪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不受本试验处理因素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单菌提高了犊牛0~8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和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提高了犊牛8周龄的体躯指数,添加益生菌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