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OPN及FSHβ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了莱芜猪合成系及其育种素材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猪FSHβ亚基基因和ES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FSHβ亚基基因,莱芜猪合成系群体内AB基因型占多数,而在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群体内分别以AA基因型和BB基因型占绝对优势;FSHβ亚基基因的3种基因型中,以AA基因型的产仔数最高,但各基因型间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对于ESR基因,在3个猪种内,AA和AB基因型均占优势,BB基因型频率很低,且莱芜黑猪群体内未检测到BB基因型。由于ESR基因在莱芜猪合成系及莱芜黑猪和大约克夏猪均表现出极端的偏态分布及样本数量少,因此难以精确计算出各基因型在产仔数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对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共487头母猪进行了PRLR和FSHβ基因多态性检验,并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LSD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断奶窝仔数等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717和0.548,大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长白猪BB基因型断奶窝重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FSHβ基因在大白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3个猪种中B等位基因均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804、0.760和0.789,长白猪BB基因型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呈现BB>AA>AB趋势。因此,PRLR和FSHβ基因对荣昌猪场母猪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母猪繁殖性能分子选育的候选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4.
ESR、FSHβ及OPN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和长白猪猪群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卵泡促激素β亚基基因(FSHβ)和骨桥蛋白基因(OPN)等3个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白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BB型个体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高,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上高,OPN基因BB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少1.20头,差异显著(P<0.05);在经产母猪中,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ESR基因总产仔数、产活仔数规律与初产母猪相反。②在大白猪群体中,ESR基因的优势基因是A等位基因,FSHβ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是B等位基因;在初产母猪中,ESR基因AA型比BB型个体产活仔数和出生窝重高,OPN和FSHβ基因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在经产母猪中,ESR、FSHβ及OPN基因全都表现出BB型比AA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此研究发现,在淮猪新品系Ι世代中具有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和雌激素受体(ESR)基因的多态性。FSHβ基因中A基因频率(60.53%)高于B基因频率(39.47%);ESR基因中C基因频率(64.47%)高于D基因频率(35.53%)。不同基因型与初产产仔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淮猪新品系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中,AA基因型的产仔数最高(11.58头),比AB基因型高1.68头,比BB基因型高1.51头;FSHβ基因和ESR基因的合并基因型,以BBDD型和AACD型产仔数最高,分别为12头和11.83头。  相似文献   

6.
FSHβ基因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对小梅山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小梅山猪FSHβ基因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SH β基因3个基因型AA、AB、BB在小梅山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8500(AA)、0.0667(AB).0.0833(BB);PRLR基因3个基因型AA、AB、BB在小梅山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6441(AA).0.2881(AB).0.0678(BB).FSH β基因对小梅山母猪初产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影响显著,并呈现出AA>AB>BB的趋势;PRLR基因对小梅山母猪的各项繁殖性状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FSH-β和ESR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RFLP和PCR技术检测了大白猪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其对大白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BB、AB基因型母猪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AA型;FSH-β基因AB、BB基因型母猪窝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A型,其中AB基因型最高;在FSH-β和ESR合并基因型中,ABBB、ABAB型窝产活仔数均极显著高于AAAA基因型,BBBB、BBAB型均显著高于AAAA型。  相似文献   

8.
南江黄羊LHβ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江黄羊246个个体作为研究材料,利用GenBank中公布的牛、绵羊、猪等动物LHβ亚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并采用Sph I酶切分析山羊LHβ基因,比较不同基因型的繁殖性能。结果: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A和B构成3种基因型:AA型(4.065%),AB型(44.309%),BB型(51.626%)。序列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由第401位三碱基突变(G→A或C)引起。在各基因型间,山羊15胎的初生窝重和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第2胎开始AA型母羊的产羔数和窝重相对较大(P>0.05)。上述结果为首次测定并分析山羊的LHβ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FSHβ亚基基因与繁殖性能及胎盘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7头大白猪为研究对象,以FSHβ亚基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方法检测FSHβ亚基基因位点的多态性,检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和BB基因型。将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初生体质量(BW)和胎盘性状(PT)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在该位点上,就初产母猪而言,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TNB分别多3.25和2.37头(P0.05),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NBA分别多3.31和2.49头(P0.05)。就经产母猪而言,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TNB分别多2.71和1.60头(P0.05),AA和AB基因型比BB型个体的NBA分别多2.95和1.74头(P0.05)。AA基因型比AB和BB型个体的胎盘效率(PE)分别高16.28%和23.09%(P0.05)。总体而言,FSHβ亚基基因在该位点的A等位基因对TNB、NBA和PE均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雌激素受体(ESR)基因、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在太湖猪不同类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SR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中B基因频率较高,分别为0.629,0.762,0.649;FSHβ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中AA基因型频率较高,分别为0.875,0.881,0.833;PRLR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中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1,0.571,0.281;RBP4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猪群中AA基因型频率较高,分别为0.593,1.000,0.900。对不同基因的特性分析表明:ESR、FSHβ、PRLR和RBP4在3个类群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均不高,大多为中低等多态位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59-1963
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了猪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整合素β1(ITGB1)基因在试验猪群中的多态性,同时分析其对大白猪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RBP4基因AA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显著高于AB、BB型(P0.05),AA型健仔数极显著高于BB型(P0.01),显著高于AB型(P0.05)。ITGB1基因TT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高于TC、CC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RBP4与ITGB1基因9种合并基因型中AATT型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高于其他合并基因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227-2234
为比较繁殖性状主效基因对不同品系大白猪产仔性能的影响,以便在不同品系大白猪选种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促卵泡素亚基β(FSHβ)、催乳素受体(PRLR)、视黄醛结合蛋白(RBP4)、核受体辅激活蛋白Ⅰ(NCOA1)、瘦素(LEP)等5种与繁殖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英系、美系大白猪群体中进行了检测与关联分析。结果显示:NCOA1和LEP基因多态位点分别在英系和美系大白猪中未检测到BB基因型,其他基因多态位点均存在AA、AB、BB等3种基因型,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5个基因多态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而在英系大白猪群体中除在FSHβ、NCOA1、LEP基因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外,在PRLR、RBP4基因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1)。各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产仔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英系大白猪还是美系大白猪,FSHβ基因多态位点在窝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中均表现为BB型为有利基因型,在美系大白猪中BB型较AA型总产仔数高1.6961头(P<0.05),产活仔数高1.696 9头(P<0.05),但在英系大白猪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LEP基因在英系大白猪中BB型为有利基因型,分别较AA型母猪总产仔数高0.790 7头、产活仔数高1.409 3头(P<0.05),而在美系大白猪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PRLR、RBP4、NCOA1基因对产仔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豫南黑猪FSHβ亚基基因扩增后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国内外猪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豫南黑猪猪群中FSHβ亚基基因的A、B基因频率分别为0.3318、0.6682;基因型AA、AB、BB分别为0.0727、0.5182、0.4091,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451,属于中度多态;杂合度为0.4434,显示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豫南黑猪与民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二花脸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4.
在212头淮猪新品系母猪群中进行FSH β亚基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头胎产仔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淮猪新品系母猪群中,FSH β亚基基因的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为0.6085。在淮猪新品系母猪头胎产仔数性状上,FSH β亚基基因的AA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的头胎总产仔数比BB型高1.47头(P<0.01),AA型的头胎产活仔数比BB型高1.15头(P<0.05)。  相似文献   

15.
宋成义 《猪业科学》2006,23(8):54-55
采用PCR-RFLP,PCR-DSCP技术分析了苏太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 β)的基因型对断奶存活率(LW)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在初产母猪中,LW在ESR基因BB基因型和AA、AB基因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且BB基因型>加基因型>AA基因型.FSH β各基因型,在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中对LW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合并基因型对初产和经产母猪LW的影响显著(P<0.05),在初产母猪中,BBBB、AABB、ABBB基因型为优秀的合并基因型,且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高于各个基因效应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相对于传统的育种技术,在早期选择、选择准确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该研究以633头美系大白猪和963头法系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对fSHβ和RBP4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美系和法系大白猪中均检测到FSHβ和RBP4基因存在三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在美系初产和经产大白母猪中,FSHβ基因BB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在美系和法系大白猪中,初产和经产母猪RBP4基因BB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然而,FSHβ和RBP4基因研究结果与现有报道不尽一致,其用于大白母猪育种工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第10外显子AluⅠ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各基因型母猪的第1至第3胎次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及断奶成活率进行测定,进而分析PRL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个品种中均存在多态位点,且AA基因型都是其优势基因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大白猪AA基因型个体第1、2和3胎各繁殖性状均呈现出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趋势。在繁殖性能已经稳定的第3胎次AA基因型个体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断奶成活率比BB基因型个体平均分别高出0.31头、0.63头、0.02头、0.65 kg和0.43%,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雌激素受体(ESR)和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对丹系长白猪产仔数的影响,试验采用苯酚-氯仿抽提法提取241头长白猪耳组织DNA,经PCR反应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ESR基因的A基因频率高达89.6%,对产仔数的影响为BB>AB>AA,且AB基因型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FSHβ基因的B基因频率较高为74.7%,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为AA>AB>BB,AB和BB基因型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与AB、BB基因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ESR基因的BB型为优势基因型,FSHβ基因的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民猪FSHβ-亚基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方法,对108头民猪的FSHβ-亚基基因的2个基因座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的这2个基因座位在民猪内都存在AA、AB、BB3种基因型,A、B基因频率之间差异显著。本实验进一步证明了FSHβ-亚基基因在民猪内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2):1-5
为了给提高苏淮猪繁殖性能的选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选取经产母猪344头,检测了苏淮猪群体内雌激素受体1(ESR1)、卵泡刺激素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单个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ESR1基因中,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近,分别为0.541和0.459;AA型基因型频率为0.308,AB型为0.465,BB型为0.227;不同基因型苏淮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在FSHβ基因中,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48和0.852;AA型基因型频率为0.027,AB型为0.241,BB型为0.732,不同基因型苏淮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ESR1和FSHβ基因合并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重无关联(P0.05)。ESR1和FSHβ基因与苏淮猪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重性状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