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缩写为DSM,又称电力负荷侧管理),是国际上推行的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指通过政  相似文献   

2.
主要分析中山市用电结构,论述了近几年电力供应紧张期间,中山市电力的调度与需求侧工作以加强负荷预测管理为重点,并开展地方源侧管理及客户侧的错峰用电工作,在全市开创错峰用电预警系统,使得90%—95%的客户自觉参与错峰轮休,日错峰负荷达到4~30万千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拉闸限电的可能性,减小了错峰用电对中山市经济生产活动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佳莲 《农电管理》2008,(12):58-59
作为县级供电企业,要通过优质服务扩大电力市场占有率,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电能充足。因此如何能够合理的调度用电负荷、将有限的电能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使供电企业得到最大利益,就需要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进行负荷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负荷作为一种分散式的负荷,具有可中断、可调节的特性,同时电动汽车负荷又具有分布式储能资源的潜力,如果可以被充分利用于电网需求侧管理,可节省大量的电网投资和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提升了对电网设备和用户侧的充分连接和感知能力,对电动汽车负荷潜力的利用就具备了基础条件,文章提出了测算电动汽车负荷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逐级电网安全的电动汽车有序用电策略和系统框架,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湖北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成立2022年9月21日,湖北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是湖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研究的支撑机构,将按照“政府主导、电网企业组织,政企协同、用户实施”的原则,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市场+行政”电力需求响应政策支撑体系;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用户负荷分析、节能降耗等电力负荷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需求侧负荷的调节功能,推动负荷管理向友好柔性、市场调节型的“科学用电”转型;通过电力需求响应模式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确保客户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6.
启事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通过政府、电力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优化用户的电力使用状况或方式,降低高峰负荷,节约电能,实现最低成本的电力服务,使电力企业和用户双方都能够获得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电管理》2003,(5):1-1
电力需求侧管理(简称DSM),是指电力企业为了影响或改变用户电力消费.使其产生企业希望的负荷形态(时间特性及数量),而计划和实施的措施。包括负荷管理、新用电服务项目、战略性节能、电气化、用户自备电站和用电市场调整等内容。DSM专指那些为改变负荷形态而由电力企业主动介入用电市场的活动。而用户自身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而购买节能电器之害的活动不属于DSM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1昆山负荷管理系统建设背景随着昆山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电力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电力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在相当长时间内昆山区域局部出现相对失衡是不可避免的,这对电力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供电部门尽快提高需求侧电力负荷管理水平。"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实现有序用电、节约用电和  相似文献   

9.
需求侧管理在电网调峰中的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求侧管理是电力部门采取有效的激励、诱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与用户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改变用电方式,为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开展需求侧管理.通过技术、财政、诱导、行政等四种手段的结合使用,可以取得理想的调峰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需求侧管理技术的降损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加强电力负荷的监控管理是提高电网负荷率、降低网损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电网的建设规划、电网布局和供电电压等级,以及改善电压质量的工作基础,从而达到降低技术线损,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状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从1990年电力企业逐步开展了负荷管理、集中抄表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试点建设与应用,在负荷预测分析、电费结算、需求侧管理、线损统计分析、反窃电分析及供电质量管理等业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统计数据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类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地市以上城市及东部区县应用较为普遍,但  相似文献   

12.
供电企业特别是农电企业,在对供电电源侧管理的同时必须对需求侧进行管理,即对用电户或供电终端进行管理。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合理的调整终端用户和电源侧的电压,降低供电过程中的损失,同时也是发挥供电端和用户端的资源,合理配置以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是全国缺电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昆山市所在的苏州地区又是江苏省缺电最严重的地区。2004年昆山市夏季供用电最大缺口为30万千瓦。在如此巨大的缺口面前,能够保持有序用电又获得如此高的电量增长,有效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是重要原因。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几个要点政府重视是关键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科学规划、完善法规、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方面,各级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当政府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充分认识到在当今严重缺电的严峻形势下,唯有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才是解决供电缺口的最佳良策时,该项工作才能顺利实施。当…  相似文献   

14.
●需求侧管理与综合资源规划●需求侧管理的主要手段●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电管理》2003,(5):6-8
世界上有电力改革主要有两项:一个是电力体制改革,打破垄断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另一个是电力需求侧哲理和综合资源规划,由供应侧管理走向供应侧和需求侧双向管理:由单纯的供应侧规划走向综合资源规划。这两项改革都很重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电力工业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初夏时节,各地供电形势随着气温的升高再次趋紧,需求侧管理(DSM)的话题总是引人注目。调整价格等经济手段,是近年需求侧管理当之无愧的热点,而事不过三,在电荒持续3年之久的今日,是继续忙于各种“术”的应对,还是应该开始一些“道”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电力行业引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到目前对需求侧管理有了总体认识,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总体的战略规划,缺乏战略构思。因此,制定需求侧管理长远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制定需求侧管理长远规划必须明确目标,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远期规划,长期发展,体现出未来意识和超前意识。认清需求侧管理战略与战术的相互关系战略与战术两个词语,最早用于战争。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战争问题的筹划与指导;战术,是指具体战斗的方法。在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引入战略和战术的…  相似文献   

18.
马芸 《农电管理》2011,(12):26-29
2010年11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这是继2004年发改委联合电监会印发《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后,中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方面又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可见,从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系统资源利用最优出发,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开发,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负荷控制装置(本文简称负控装置)是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负控装置用户设备侧接线端子无法像电能表计接线端子侧一样牢固加封,用户可以随意地将负控装置二次线退出而导致负控装置失效。用户破坏负控装置后,虽然供电企业能够依据电力法律法规和供用电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这样做不仅无法弥补所造成的各种损失,而且容易引起客户的不理解和不满,破坏供用电双方关系。因此,加强负控装置管理,特别是做好用户破坏负荷控制装置的事前预防工作,是规避此类违章用电的有效手段。以安徽省繁昌县为例,繁昌供电公司对用户进行  相似文献   

20.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电力控制技术为基础,以需求侧管理、用电检查、电度计量、营业电费等业务知识为支撑的信息处理和实时监控系统。是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采集客户端实时用电信息的基础平台。能否利用和如何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搞好农村配网设备的安全管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