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天津地区发病猪分离到一株病毒SJ,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鉴定,并与PRRSV美国分离株P进行了比较.分离株在Marc-145上连续传4代后,开始出现规律性的病变,在vero,BHK21细胞上不出现CPE.电镜下可见典型的PRRS病毒粒子.特异性的免疫荧光试验和病毒中和试验表明分离毒为PRRSV.分离回归30日龄仔猪可出现高热和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湖北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猪高热综合征的原发病原,对采自湖北省患有明显呼吸道临床症状和高热死亡的仔猪组织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分离到3株病毒。经电镜观察、免疫荧光试验、RT-PCR鉴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病毒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GP5及NSP2基因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有97%~99%的同源性。人工猪体感染发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均可引起仔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死亡,证实湖北省已经出现临床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临床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料,经处理后进行细胞培养、电镜观察、半数细胞感染量测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动物回归试验以及RT-PCR检测,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上连续4代后出现特异性细胞病变;电镜观察到直径50~80 nm的病毒粒子,有囊膜;TC ID50为10-4.7/0.1 mL;与美洲型PRRSV阳性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见特征性荧光;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回归40日龄血清阴性仔猪可出现PRRSV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且可检测到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分离株为PRRSV,命名为PRRSV-SCH07。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江苏省某猪场患有明显呼吸道临床症状和高热死亡的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病毒基因鉴定,确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人工猪体感染发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以引起商品仔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死亡,证实我国已经出现临床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从高度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猪内脏中分离得到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的类型,试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血清学分析、免疫学分析、RT-PCR扩增等一系列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从疑似病料中分离获得的病毒可以使Marc-145细胞产生明显病变,而在Vero和PK-15细胞上不出现细胞病变,从而确定试验获得的病毒为PRRSV,命名为ZB株。  相似文献   

6.
采集菏泽地区某猪场PRRS疑似病料,在Marc-145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得到一株病毒HZ0622,通过免疫荧光试验初步鉴定分离病毒为PRRSV。对ORF5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利用DNAStar软件将测定序列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分离株HZ0622 ORF5基因与美洲型代表毒株VR-2332的同源性为89.55%,与LV株同源性为61.17%,与中国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HEB1、SY0608、SD-4的同源性分别为98.84%、98.34%、99.00%、99.34%;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HZ0622和高致病性PRRSV在同一进化分支,且与2007年分离的SD-4有更近的亲缘关系。HZ0622分离株属于美洲型毒株,可能属于高致病性PRRSV。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分离并鉴定从发病猪场分离的一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从某疫情猪场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经细胞传代培育成功增殖性能稳定的新毒株,命名为PRRSV-CHD。该毒株接种细胞后能够产生细胞病变(CPE),病毒滴度达10-6 TCID50/0.1 mL,在Vero与BHK-21细胞上不出现细胞病变。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毒抗原分布在细胞浆中。与VR2332、CH-1a、HUN4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美洲型PRRSV;与PRRSV VR2332、CH-1a等比对,Nsp2基因序列在2780—2782 nt有3个核苷酸小缺失和2933—3019 nt的87个核苷酸大缺失,属PRRSV变异株。  相似文献   

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M株的分离鉴定及其Nsp2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从广东省某猪场患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利用RT-PCR、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美洲型PRRSV,命名为TM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相比,该分离株在481位和532位~560位共有30个氨基酸缺失;此外,与近年来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相比,在22位~42位有21个氨基酸的独有缺失。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引起仔猪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证实我国已经出现新缺失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9.
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采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培养对国内暴发流行PRRS的某地猪场进行了病毒分离,从流产胎儿分离出特征性致细胞病变因子。用PRRSV SDOW-17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证明从4头流产胎儿分离出4株PRRSV(CH-la,CH-lb,CH-lc,CH-ld)。这4株毒均可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特征性CPE变化。用PRRSV美国分离毒株VR-2332和NVSL抗血清分别对4株CH-1、VR-2332和NVSL毒株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4个CH-l毒株近似于美洲型PRRSV。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4个CH-l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本文首次报道在国内暴发生殖和呼吸道综合征猪群分离到PRRS病毒。  相似文献   

10.
从辽宁某猪场采取病料,经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PRRSV分离,结果有2份病料在该细胞上盲传后可见典型的CPE,经测定其毒价为10-6.5TCID50/mL。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见黄色荧光,用电镜对纯化的病毒进行观察,可见有囊膜包裹的圆形病毒粒子,直径约为50~70 nm。该病毒对氯仿、紫外线、酸碱度变化和热敏感。对有CPE的细胞培养物进行RT-PCR,结果为阳性。接种试验动物出现典型的PRRS临床症状和死亡。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PRRSV。  相似文献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该病自发现以来已经给各主要养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列。1998年我们从重庆地区发病猪场的母猪血清中分离到PRRSV—SCQ毒株,经鉴定属美洲型毒株。因为用分离株进行病理机制研究方面的报道则更少。本试验以PRRSV重庆分离株人工感染易感仔猪,以复制出PRRS病症,研究病理变化特征和确定病毒抗原在仔猪体内的定植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有效预防该病提供理论参考,也为进一步确证分离到的SCQ毒株属PRRSV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2.
1991年,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Wensvoort博士用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首次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命名为Lelystad病毒(PRRSV欧洲型代表株)。次年,美国科学家Collins和Benfield等用CL2621细胞也分离到一株PRRSV并命名为VR-2332(PRRSV美洲型代表株)。PRRSV属于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ms)成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细菌混合感染的情况,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不同猪场采集的样品进行PRRSV检测,并进一步对PRRSV阳性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经BIOLOG细菌鉴定仪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suis).利用分离获得的2株PRRSV和一株S.cholersuis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人工感染猪在感染后的第5d出现病毒血症;2份PRRSV分离株单独人工感染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分别为55.6%和100%;PRRSV与S.cholersuis共感染的动物死亡率均为100%.与单独的PRRSV感染组相比,PRRSV与S.cholersuis共感染后实验动物的发病和死亡时间大大缩短,进一步表明其混合感染具有协同致病性,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目前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基因组特征,本实验室于2020年从山东某养殖集团不同场区采集7份疑似感染PRRSV的组织样品,进行RT-PCR检测,将阳性样品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分离病毒,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经PCR对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段扩增,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株的ORF5基因及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NSP2氨基酸序列缺失特征和ORF5氨基酸变异位点及糖基化位点、ORF5基因与全因因组遗传演化关系分析以及全基因组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7份组织样品均呈PRRSV阳性,其中有6份阳性样品接种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后产生细胞病变,且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表明分离到6株PRRSV;对6株PRRSV的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拼接,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对比发现6株PRRSV全基因序列之间的同源性约99.4%~100%,表明6株PRRSV是同一来源,选择其中1株(SDlz0720株)进行后续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Dlz0720株NSP2氨基酸序列均具有“111+1+19aa”的缺失特征,与NADC30-...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广东地区发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1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ShB6。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主要结构蛋白基因ORF2-ORF7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国内PRRSV分离株HB-1(sh)/2002的同源性为96.9%;与ATCC VR-2332株的同源性为91%;而与Lelystad株的同源性仅为59.8%;用美洲型PRRSV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细胞病变处呈现明显的阳性着色(为棕黄色)。综合可见,所分离的病毒为美洲型PRRSV。  相似文献   

16.
为对乌鲁木齐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应用RT-PCR方法对疑似感染PRRSV猪的组织脏器进行PRRSV GP5基因的扩增,将阳性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株病毒分离株GP5基因全长均为603 bp,与JXA1株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美洲株的同一基因亚群。本试验结果为掌握乌鲁木齐市PRRSV的分子遗传变异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RT-PCR分段扩增的方法,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中山分离株(ZS-GD株)、珠海分离株(ZH-GD株)覆盖全长基因组的10个片段,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获得了PRRSV ZS-GD株和ZH-GD株基因组全长15320 bp的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RRSV ZS-GD株和ZH-GD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RRSV ZS-GD株和ZH-GD株与美洲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1%~97.8%和88.4%~98.0%;与欧洲型参考株(Lelystad)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0.6%和60.4%,且在2株毒的Nsp2蛋白上有30个aa的缺失,表明PRRSV ZS-GD株和ZH-GD株均为美洲型分离株的缺失变异株。  相似文献   

18.
从唐山某猪场患高热病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产生细胞病变。经RT-PCR鉴定证明,该病毒为美洲型PRRSV,将其命名为TS02。应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TS02株的Nsp2基因,并与国内外PRRSV分离株的Nsp2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S02株Ns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出现30个不连续的缺失,与PRRSV高致病性毒株JXA1、GD、WUH1、Jiangxi-3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7%、97.7%、96.5%和97.1%。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点,本研究在PRRSV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一株PRRSV,该分离株在高致病性PRRSV(HP-PRRSV)NSP2区1 aa+29 aa缺失的基础上,突变为49 aa+29 aa的缺失株,将其命名为Henan-A14(NCBI序列号:KJ819936)。此外,该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减弱,即其细胞嗜性有所改变。血清中和试验结果显示5份HP-PRRSV疫苗抗血清均不能中和该分离株,推测其抗原发生了较大变异。为鉴定该缺失是否影响病毒的复制,本研究以HP-PRRSV p Hu N4-F112株的感染性克隆为骨架,拯救出一株在NSP2区相应位置连续缺失48 aa的重组病毒,而该重组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及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NSP2基因区48 aa缺失既不影响PRRSV的复制效率,也不影响病毒对HP-PRRSV制备的阳性血清中和效率。本研究的结果证明Henan-A14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能力的降低,以及病毒抗原中和表位与NSP2中相关的氨基酸缺失无直接关系。该分离株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的变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建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进行病毒分离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从而了解PRRSV流行情况及基因组特征,为猪场防控PRRS提供理论基础。2017—2021年从福建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疑似感染PRRSV的组织病料和血清,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采用RT-PCR方法对PRRSV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应用DNAstar 7.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使用MEGA 7.0软件邻近法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并利用生物软件SimPlot 3.51和RDP4.10对PRRSV基因组序列进行重组分析。成功分离得到32株PRRSV-2,其全基因组大小为14 938~15 439 bp(不包括ployA),32株PRRSV之间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为82.4%~99.4%,与PRRSV-2代表毒株(VR-2332、JXA1、NADC30、QYYZ)和PRRSV-1代表毒株(LV)之间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1.4%~99%和59.8%~60.6%。分别基于PRRSV全基因组与ORF5基因构建的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