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悦  李天来  王丹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27-2733
 【目的】研究番茄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探讨番茄花芽分化期相关内源激素的作用。【方法】应用番茄多心室自交系(MLK1)和少心室自交系(FL1)进行杂交,研究亲本及F1、RF1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萼片花瓣形成期、心皮形成初期、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5个时期茎尖内源激素GA3、IAA、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室数目的关系。【结果】番茄亲本及F1、RF1在关键作用时期的GA3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同,IAA、ABA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番茄子房心室数与萼片花瓣形成期GA3含量及GA3/IAA、GA3/ABA呈极显著正相关,而IAA、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番茄茎尖的GA3含量或降低IAA、ABA的含量,都可以增加番茄子房心室数目;反之则减少子房心室数目;萼片花瓣形成期是调控番茄相关内源激素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弱光胁迫对黄瓜幼果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2个坐果率不同的黄瓜高代自交系R103和Y1203为材料,经弱光胁迫对坐果期黄瓜幼果内源IAA、GA_3、ABA、ZT含量及IAA、GA_3、ZT与ABA的比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后,2份材料在开花当天IAA、GA_3、ABA含量及激素间的比值均低于对照;开花后2、4 d ABA含量均低于对照,GA_3含量R103显著低于对照,Y1203与之相反。IAA含量开花后6 d均显著低于对照,开花后2~6 d ZT含量R103显著低于对照,Y1203则高于对照。GA_3/ABA和ZT/ABA比值在开花当天均低于对照,开花后2、4、6 d均较对照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开花后4 d均高于对照。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这些变化可能是黄瓜在弱光胁迫下幼果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山药品种形态指标与5种内源激素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山药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和指导山药的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毕克齐山药和河北安平白山药7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块茎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了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茉莉酸(JA)、玉米素(ZR)等5种内源激素含量,并分析不同生长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山药形态指标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结果】在两个山药品种块茎膨大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内源激素ZR和GA_3含量有变化,但比较稳定;内源激素JA含量,两个品种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河北安平白山药的JA含量与形态指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JA明显抑制了河北安平白山药块茎的周长增加、重量增加及伸长生长;内源激素IAA和JA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水平高低,两个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内源激素ABA、GA_3、IAA可促进2个山药品种块茎生长发育,其中ABA、IAA对毕克齐山药块茎伸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内源激素ZR、JA可促进河北安平白山药的块茎形成及初期块茎周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对夜间不同温度的应答及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果实膨大期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分析不同夜温处理下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果重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GA3和ZT含量均在果实膨大前期出现高峰,IAA在果实膨大后期出现高峰,ABA含量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明显。与其它处理相比,夜温9℃处理后,果实内源GA3、ZT、IAA含量均明显降低,GA3/ABA、ZT/ABA明显减小,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明显升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夜温18℃处理后果实内源GA3、GA3/ABA含量明显低于夜温15℃和12℃处理。在薄皮甜瓜整个夜温处理过程中,夜温15℃和12℃间的内源激素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膨大的关系表明,GA3/ABA与单果重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适宜夜温下其二者直线相关的斜率较小,其中9℃最小。ZT/ABA与单果重增长率间,除夜温15℃和18℃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它夜温处理均不显著。【结论】不同夜间温度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不同,GA3和GA3/ABA可能与薄皮甜瓜果实生长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与其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4个黄瓜单性结实率不同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摘叶、去雌蕊、摘花瓣等处理,观察果实生长发育情况,测定子房、叶片及柱头的内源激素种类及含量,以探索内源激素产生的部位、种类及作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1)单性结实黄瓜开花后子房中的IAA来源于叶片和子房,只有叶片和子房两者提供的IAA之和达到300 ng/g,果实才能正常生长发育.(2)果实中的GA3含量在6个处理中变化不大,说明果实中的GA3来源于子房,而且它在果实中的浓度也在30 ng/g以上.(3)去柱头的果实子房中的ZT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测量柱头的激素发现,单性结实的品系柱头中ZT含量都在350 ng/g左右.说明IAA、GA3、ZT是促进黄瓜单性结实的主要内源激素.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花期和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期和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内源激素对其开花、坐果等过程的调控机制,为外源激素喷施等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文冠果植株为试验材料,分别于花期(花序伸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果期(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从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采集花朵和果实鲜样,经液氮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内可孕花、不孕花及果实种子中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核苷素(ZT)的含量。【结果】花期内,文冠果可孕花中的IA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不孕花59%~262%;盛花期前,不孕花中GA_3含量显著高出可孕花63%~215%;盛花期后,可孕花中GA_3及ZT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不孕花12%~19%和31%~69%;整个花期内,不孕花中ABA含量持续升高,可孕花中AB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期内,GA_3、ABA、ZT含量均随着文冠果果实的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果实膨大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ABA和ZT含量在盛花期后30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047.754和992.328ng/g,GA_3含量则在盛花期后40d达到最大值1 923.020ng/g;IAA含量表现为"M"型动态变化,2次峰值分别出现在盛花期后20d和50d。【结论】ABA与IAA的平衡关系影响着文冠果的开花与落花进程;ABA与ZT共同影响文冠果果实的膨大生长;幼果期的落果现象受GA_3、IAA和ABA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永嘉早香柚为试验材料,以琯溪蜜柚为授粉品种,统计不同生长时期授粉果实和对照的裂瓣指数,测定果实IAA、GA_3、ZT、ABA 4种内源激素含量,分析授粉处理对永嘉早香柚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中旬至11月中旬,授粉处理可显著降低永嘉早香柚果实的裂瓣指数,授粉果实和对照IAA、GA_3、ZT、ABA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授粉果实的4种激素含量显著增加,其中授粉果实的IAA含量为同时期对照的1.94~3.23倍,GA_3含量为1.92~4.67倍,ZT含量为2.09~3.43倍,ABA含量为1.98~2.96倍。推测果实内裂发生初期出现的ZT含量急剧上升可能导致对照囊瓣开裂,授粉果实中高ABA含量抵消了部分ZT激素的作用从而抑制了囊瓣开裂。该研究为阐述永嘉早香柚果实内裂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白及块茎生长与叶片内源激素的相关性,为生产和科研中应用激素调控白及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驯化苗、一年生和二年生3种不同年限的白及植株为材料,分别测定其苗期、生长旺盛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衰老期和采收期的块茎质量、多糖含量及叶片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激素含量;使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3种不同年限的白及植株其块茎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均在采收期达最大值;多糖含量也呈上升趋势,除二年生植株外,驯化苗和一年生植株均在采收期达最大值;叶片中ZT、IAA和GA3 3种激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ABA的含量变化在整个生长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块茎质量与多糖含量从开花期开始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并在采收期达到极显著相关;叶片内源ABA与块茎质量和多糖含量在苗期至开花期时呈负相关,从块茎膨大期开始直至采收期呈正相关,并在块茎膨大期表现出显著相关。【结论】为在苗期时促进根系活力,保证其对土壤中矿物质等各类营养元素的吸收,应定期对叶片外施ZT和IAA;生长旺盛期时适时外施IAA,并着重外施GA3,以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促进植株光合产物的运输积累;块茎膨大期为促进块茎持续膨大和产物积累,可适当叶片外施AB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板栗芽变雄花序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旨在阐明内源激素与雄花序长短的关系。【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对板栗芽变和对照的顶花芽、新梢和不同发育时期雄花序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萌动的顶花芽和刚发育的新梢中,芽变内源激素含量水平总体低于对照;在雄花序发育过程中,两者ABA与IAA、GA3与ZT变化趋势相似,除ZT含量芽变高于对照外,其他三种内源激素含量总体低于对照。【结论】在芽变短雄花序发育过程中,雄花序中较低的GA3和IAA含量可能是造成芽变雄花序短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滇杨和毛白杨插穗基部皮层内源激素测定,探讨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方法】以易生根的滇杨和难生根的毛白杨为试材进行扦插繁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2种杨树插穗基部(土面以下)皮层内源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滇杨插穗7 d时产生愈伤组织,21 d时不定根形成,毛白杨21 d出现愈伤组织,直至49 d都无不定根形成。滇杨插穗基部皮层内IAA和ZT含量均略高于毛白杨,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白杨插穗基部皮层于整个观测期内有高浓度的ABA和GA3富集,且与滇杨插穗基部皮层的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IAA或ZT并不是影响毛白杨扦插难生根的主要因素,而高含量的ABA和GA3可能抑制了其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灌浆期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方法】以中熟籼稻扬稻6号和中熟粳稻扬粳9538为材料,按照一次枝梗数将稻穗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以穗中部一、二次枝梗不同粒位籽粒为研究对象。【结果】灌浆前期开花较早的籽粒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以及淀粉合成酶(SSase)、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明显高于同枝梗上开花较迟的籽粒,灌浆后期则相反;籽粒开花越早,其内源激素含量以及酶活性到达最大值的时间越早,峰值也越高。灌浆前期ABA、Z+ZR、IAA含量、ABA/(Z+ZR+IAA)比值以及SSase酶和Q-酶活性与千粒重、直链淀粉累积速率、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灌浆后期则相反;灌浆前期SSase和Q-酶活性与胶稠度呈负相关,中、后期则相反;与粗蛋白含量的相关两品种存在差异,与整精米率相关不显著。【结论】灌浆期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关键酶活性存在差异;不同粒位间籽粒米质差异的形成与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关键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打顶涂抹生长素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上部叶内源激素调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探索调控上部烟叶生长的方法。【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设置了打顶涂抹0,25,50和100 mg/kg IAA 4个处理,分析其对烟叶内源激素含量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打顶涂抹生长素28 d是各处理上部叶IAA和IBA含量的峰值,涂抹50 mg/kg IAA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上部叶IAA含量88.72%、IBA含量27.78%;各处理上部叶ABA含量均呈“双峰”趋势变化,峰值出现在14和28 d,涂抹50 mg/kg IAA可以显著降低ABA含量19.56%;涂抹生长素7 d后烤烟上部叶SA含量达峰值,涂抹50 mg/kg IAA可以显著提高SA含量122.75%;涂抹50 mg/kg IAA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上部叶净光合速率63.99%,气孔导度23.17%,蒸腾速率44.97%,IAA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IBA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ABA含量与气孔导度极显著负相关。涂抹50 mg/kg IAA 35 d后烤烟上部叶的叶长、叶宽、开片度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加5.55%,11.27%,5.5%和17.4%。【结论】打顶涂抹50 mg/kg IAA可以平衡烤烟上部叶各内源激素含量,延缓烟叶衰老,加强光合物质的产生和积累,有利于上部叶开片。  相似文献   

13.
内源激素对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花粉萌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花粉萌发生长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为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低稔性机理研究开拓新思路。【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材,对自交花粉在雌蕊上的萌发与生长情况及花粉与雌蕊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低,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缓慢,且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易出现粗细不均匀、结节、先端膨大、双花粉管及扭曲、折叠等现象。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花粉和雌蕊中促进花粉萌发生长的内源激素玉米素核苷(ZR)和异戊烯基腺苷(IPA)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倍体(P0.01),吲哚乙酸(IAA)含量略低于二倍体(P0.05),雌蕊中的赤霉素(GA_3)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P0.05),花粉中的GA3含量略低于二倍体(P0.05),而抑制生长类激素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P0.05),w(IAA+GA_3+ZR+IPA)∶w(ABA)极显著低于二倍体(P0.01)。【结论】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花粉和雌蕊中内源激素调控了花粉萌发生长,导致花粉管出现异常现象,是引起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低稔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酸枣幼苗叶和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NaCl浓度处理及不同时间下,酸枣幼苗叶、根中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与0 mmol/L NaCl处理相比,处理时间相同时,酸枣幼苗叶和根在50、100、150、200 mmol/L NaCl处理下ABA含量显著增加,IAA、ZT、GA3的含量、IAA/ABA、GA3/ABA的比值整体显著下降。与处理0 h相比,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酸枣叶,根的ABA含量显著升高,IAA/ABA、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降低;100 mmol/L NaCl处理下,酸枣叶和根的GA3、IAA、ZT含量显著下降。【结论】NaCl处理下,处理时间相同时,酸枣幼苗通过增加叶和根ABA含量,降低叶和根IAA、ZT、GA3含量、IAA/ABA和GA3/ABA的比值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百蕊草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组织细胞特征及内源生长调节物质的变化规律,为建立百蕊草体细胞胚组培苗快繁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并为丰富百蕊草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态建成等基础理论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方法对叶片外植体诱导的百蕊草愈伤组织及不同分化培养时期的体细胞胚进行组织细胞学观察,并检测不同分化时期的体细胞胚内源激素和类似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态和细胞结构差异明显。体细胞胚分化经历的时期有多细胞原胚(PM)、球形胚(GE)、心形胚(HE)、鱼雷形胚(TE)和子叶胚(CE)等。内源激素及类似物中反式玉米素(tZT)含量与玉米素核苷(ZR)和吲哚-3-乙酸(IA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21*,r=0.536*),与脱落酸(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8**),tZT与IAA、ZR对百蕊草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相同。ABA含量与IAA和ZR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01*,r=-0.430*)。赤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复混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选用4年生密植骏枣为对象,以5-氨基乙酰丙酸、赤霉素和脲型细胞分裂素为材料进行复配7个配方,调查分析其在盛花初期喷施后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果实形态特征、产量以及品质特征。【结果】(1)5-ALA与GA_3混合使用时,GA3浓度越高,IAA和CTK的含量越高;相同浓度的5-ALA、GA_3与不同浓度的CPPU组合使用时,幼果初期的IAA含量逐渐升高,且CPPU浓度越高,IAA的含量越大,越有利于坐果。(2)较高浓度5-ALA显著降低了红枣果实内源激素IAA和CTK的含量,但提高了IAA/ABA的比值,促进果实内部激素水平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减少红枣生理落果。(3)果实单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0.24%和20.89%;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3.85%和38.00%;降低了总糖和总酸的含量,但糖酸比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9.35%和19.07%。【结论】故在枣树盛花初期间隔7d喷施2次20μl/L 5-ALA或5μl/L 5-ALA+5μl/L GA_3+15μl/L CPPU均有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_3)与脱落酸(ABA)处理对休眠解除过程中兰州百合鳞茎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百合品种‘兰百1号’为试验材料,采取外源GA_3与ABA浸泡处理百合种球12h,测定在2℃贮藏条件下,兰州百合鳞茎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在打破休眠过程中,外源GA_3处理的百合鳞茎内源GA_3、ABA、IAA与ZR含量及比值变化的速率加快、提前达到最值,且百合鳞茎萌发时间提前15d;ABA处理结果正好相反,变化速率变缓、延缓到达最值,且百合鳞茎萌发时间推迟20d.【结论】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兰州百合’打破休眠主要受内源GA_3和ABA的调控,可能还与两者的比值有关.外源GA_3会促进‘兰州百合’休眠的解除,外源ABA则会抑制休眠解除,二者均可通过使与休眠相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来调控休眠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瓜空腔性状的形成,分析空腔等级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为提高黄瓜果实品质和商品性及黄瓜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果实空腔性状差异显著的华北型鲜食黄瓜9930和北美加工型黄瓜WI7120为材料,对果实发育进程中的显微结构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观察测定。【结果】WI7120果实在授粉后15 d出现明显的空腔性状,为空腔出现的关键时期,至授粉后30 d空腔等级扩大至最高等级。9930果长和WI7120果径的增长呈双S曲线变化,9930果径和WI7120果长的增长呈单S曲线变化。除ABA外,7120果实中激素含量基本上大于9930,且GA>IBA>ZT>ABA。9930果实各部位的GA含量在授粉后15 d内呈下降趋势随后上升,而WI7120则相反。2个品系中除WI7120果实心皮中IBA含量在授粉后15 d后呈下降趋势,其余各部位均呈上升趋势;ZT和ABA含量均在授粉后呈上升趋势。观察石蜡切片发现,WI7120果实心皮细胞在授粉后15 d生长为长圆形,心皮细胞膨大远大于果肉。相关分析发现,WI7120果实的果皮GA和ZT含量与空腔等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果长和果径与空腔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WI7120果实的心皮IBA和GA高于果肉,可能是导致其出现空腔的根本原因。ZT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作用于果实细胞密度来控制果径,进一步影响果实空腔等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结果枝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火龙果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红龙1号火龙果为试材,研究结果枝对果实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枝性状中只有茎围与棱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果实品质有多项指标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结果枝茎围与果实横径、心糖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棱厚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皮厚度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长度与心糖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生长角度与果皮厚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枝段数与果实品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棱厚≥18.00 mm的结果枝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纵径都显著大于棱厚14.00 mm的结果枝(P0.05)。朝南枝条果实的单果质量和横径均显著大于朝北枝条(P0.05);朝东枝条果实的果皮厚度显著小于朝西和朝北枝条(P0.05);果实的纵径、果形指数、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在各朝向枝条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培养茎围大、棱厚度大、生长角度小的长结果枝有利于收获果型大、甜度高、果皮薄的火龙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植原体诱发的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发病和无症状枝叶间六大类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差异,为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野外采集位于云南省新平县同一植株上表现为典型丛枝症状的感病样品和形态正常的健康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定性定量检测样品中六大类(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赤霉素)共25种植物激素的含量水平。【结果】共检测到24种激素,H2JA在健康和感病样品中均未检测到,cZ在感病样品中未检测到,GA_(19)只在感病样品中检测到,GA_(20)、GA_(24)、GA_(53)只在健康样品中检测到。其中MESA含量最高,IAA、IBA、ICA、MEJA、JA、JA-ILE、MESA、SA、ABA等9种激素含量在感病样品和健康样品间存在极显著差异,IP和tZ存在显著差异。赤霉素中GA_3、GA_(19)、GA_(20)、GA_7、GA_9、GA_(15)含量水平变化较大。感病样品六大类植物激素含量水平总体下降明显,C/A比值升高。【结论】研究表明感染植原体的羽脉山黄麻丛枝体内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植原体病害的主要症状为丛枝小叶,是各种致病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哪些激素水平的失衡为主要致病因子,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