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饲养商品猪的目的在于向市场提供猪肉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偏向吃瘦肉多的猪肉。从国际市场看,参与竞争也必须提供瘦肉率高的产品,因此,饲养瘦肉型商品猪是取得养猪经济效益的途径。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肉猪的胴体瘦肉率较高,多为55%~65%左右,而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肉猪的胴体瘦肉率都比较高,多为60%~65%,我国肉猪的胴体瘦肉率较低,仅在50%左右.所以,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已成为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丞待解决的课题.根据笔者多年的养猪生产实践经验,要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必须采取一整套综合的技术措施,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方猪种商品化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珂 《猪业科学》2006,23(4):23-24
从云南人特别讲究猪肉口感、风味出发,猪育种和杂交组合筛选必需考虑其肉品风味。这是云南养猪专家、特别是猪育种专家们的共识。1978年以来所列猪科研课题,毫无例外地都将猪肉品质、风味列入指标。但随着市场对瘦肉需求的提高,屠宰企业、猪肉零售商自然就单纯追求胴体瘦肉率。因此,在养猪企业便开始了对增重快、瘦肉率高的“二洋”、“三洋”杂交商品猪的大力推广,时至今日,几乎占满猪肉市场。  相似文献   

4.
怎样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福建省顺昌县畜牧水产局疗木姬福建省建阳农校汪志铮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是当前养猪生产的重要课题。增加瘦肉生产,改善肉的品质,不但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瘦肉猪的日益迫切的需求,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养猪业经营状况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5.
洪学 《湖南饲料》2009,(5):45-46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6.
猪的胴体瘦肉率是肉猪生产的关键技术指标,其高低受着品种、杂交、营养、育肥、环境、出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采用合理的育种选择、营养调控、饲养方式和环境控制等措施来提高其胴体瘦肉率,在推动优质猪肉生产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陆川杂优猪与另外几种品种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营养观念的转变,对瘦肉的需求量增加了.养猪业应消费者的需求作了很大的努力:通过遗传育种的选择,提高饲养水平,使商品猪的生长周期越来越短,猪胴体瘦肉率大幅度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肉质变劣,粗糙且缺乏滋味和香味.因此,在提高胴体瘦肉率的同时保持或提高猪肉品质是有待育种工作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猪肉的品质变劣与改良问题逐渐成为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学、基因工程学等领域专家共同关心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叫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  相似文献   

9.
饲养肉猪的主要目的是生产质优价廉的瘦肉,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蛋白质营养,使生产者获得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提高肉猪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在肉猪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现仅就肉猪生产中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提高商品肉猪瘦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也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需要,肉猪瘦肉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制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肉猪的瘦肉率,增加瘦肉的产量。笔者根据自身从事近20年畜牧兽医工作的实践,就提高商品肉猪瘦肉率的途径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董悦平 《中国猪业》2008,3(2):57-59
发展瘦肉型猪生产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城市瘦肉的价格已超过肥肉价格近1倍左右,具有60%以上瘦肉率的瘦肉型猪备受青睐。但是,我国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50%,因此,提高商品猪瘦肉率和质量在养猪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省市、一个猪场的养猪生产水平,也直接反映了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赵凤贞 《中国猪业》2008,3(8):32-33
发展瘦肉型猪生产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城市瘦肉的价格已超过肥肉价格近1倍左右,具有60%以上瘦肉率的瘦肉型猪备受青睐。但是,我国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一般不超过50%,因此,提高商品猪瘦肉率和质量在养猪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省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养猪专业户为适应市场上人们对瘦肉的需要,所以在饲养猪的品种上主要选用纯外二元、三元(杜×长;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商品猪,该猪则具有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和饲料报酬高等特点,同时经屠宰后的猪肉由于所含瘦肉率高,所以市场销售价较高,其效益也好.  相似文献   

14.
养猪业是天台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1997年养猪产值3.2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70.5%,占农业总产值的30.5%。面对当前养猪形势,有关部门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提高生猪质量,使养猪生产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1 制定发展目标 至2010年,现有二元猪全部改良为瘦肉率达58%以上的三元商品猪,建成年饲养肉猪50万头、育成仔猪80万头的养猪基地,成为全省重点肉猪、仔猪生产基地县。2 调整品种结构 大力推广饲养二元杂种母猪和三元商品猪,提高生猪质量,实现生猪优质化、良种化。3 适当扶持政策 在销售…  相似文献   

15.
在肉猪养殖过程中,做好其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出栏量、产肉量、肉质有积极意义。肉猪出栏量、肉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猪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养殖中,可以选用优质瘦肉性种猪,以提高瘦肉率,还要重视肉猪的营养水平,其中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对瘦肉生产有很大关系。肉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要根据猪的生长规律制定饲养管理措施,以便确保肉猪的肉质和猪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消费动物食品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猪肉要求:脂肪少、瘦肉多、风味好、残留少。但是,在现阶段规模养猪生产中,为追求高产肉量,许多使用“瘦肉灵”等β-兴奋剂(BAA)产品以提高出栏猪的瘦肉率,结果常常出现猪肉深暗(DFD肉)、水份渗出或坚硬、肉质粗糙、缺少风味等不良现象,反而危害经营效益,而且BAA的残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铬制剂(Crp)和通过营养调控的办法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效应。设BAA为对照,采用饲养试验、屠宰实验的方法,以期解决目前养猪生产中BAA滥用问题,提高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17.
提高猪的胴体质量的饲养与营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猪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更多的可食用猪肉产品,胴体质量就是猪肉产品的可食用比例的综合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猪的胴体质量的要求也在变化,猪的胴体质量包括了瘦肉的比例、猪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等多个方面。猪肉的脂肪比例越高,胆固醇...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 ,猪肉的生产 ,特别是瘦肉的生产在中国养猪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此 ,本文拟就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方法加以概述。猪胴体瘦肉率的概念猪的胴体瘦肉率 (leanmeatpercentageinthecar cass,CLMP)是指胴体剥离瘦肉量占胴体重的比例。对猪胴体瘦肉率 (以下简称瘦肉率 )的测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比如 ,大多数欧洲国家计算瘦肉率是指胴体完全剥离所获得的瘦肉量 (不包括头部瘦肉 )占整个胴体重的比例 ,但胴体重包括头、脚、肾和板油的重量 (扬金增 ,1 994 )。而我国…  相似文献   

19.
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势在必行.介绍了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应采取的几项综合措施,即必须要在选种时注重胴体瘦肉率的选择、开展杂交、控制营养水平、改变饲养方式、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和适时屠宰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日益迫切,已由喜欢吃肥肉变为喜欢吃瘦肉了。为了满足人们对瘦肉的需要,努力提高猪胴体瘦肉率已是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猪胴体瘦肉率都比较高,多为55%-65%。我国猪胴体瘦肉率较低,只有40%-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