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包括α、β、γ和δ等4个属,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其中,α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人和猪、犬、猫、蝙蝠等,β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人和牛、马、猪、鼠、蝙蝠等哺乳动物,γ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鸡、火鸡、鸭、鹅等禽类,δ冠状病毒属主要感染野禽和猪。引起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病毒(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可感染禽类的冠状病毒主要来自γ冠状病毒属和δ冠状病毒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等家禽中分离到的冠状病毒均为γ冠状病毒属。家禽冠状病毒感染危害较大的是IBV。此外,鸭冠状病毒、鹅冠状病毒和鸽冠状病毒等在家禽中也有检出。一些野禽可感染δ属冠状病毒(如鹅口疮冠状病毒HKU12等)。2013年以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全国17省份共计5 249份家禽样品进行了禽源冠状病毒检测,共检测到IBV 446株,新型鸭冠状病毒和新型鸽冠状病毒等新型禽冠状病毒共277株,IBV、新型鸭冠状病毒、新型鸽冠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8.50%、2.04%、3.24%。对2019-nCoV与禽源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2019-nCoV与已知的禽源冠状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较低;基于冠状病毒1ab基因保守区域的进化分析表明,2019-nCoV与禽源冠状病毒亲缘关系较远。基于上述分析,初步排除2019-nCoV来源于已知家禽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冠状病毒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idae / Coronaviruse, CoV)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家禽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有十几种。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自然宿主包括人、牛、猪、禽及犬、猫、鼠、蝙蝠等,该属病毒的广泛宿主特点以及自身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使其在进化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呈现遗传多样性,新亚型及新的冠状病毒在此过程中不断出现。本文旨在对冠状病毒的分类、形态结构、基因组结构特点、分离与鉴定、感染和防治措施等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猪源冠状病毒监测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感染猪群的冠状病毒有6种,分别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和猪δ冠状病毒(PDCoV)。在冠状病毒科α、β、γ、δ等4个属中,PEDV、TGEV、PRCV、SADS-CoV均为α冠状病毒,PHEV为β冠状病毒,PDCoV为δ冠状病毒。PRCV在临床上引发仔猪呼吸道症状,PHEV感染会造成仔猪呕吐和神经症状,其他4种病毒均可引起猪群腹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对2011年以来收集自全国16个省份的2 915份临床腹泻猪群样品(肠道、粪便等)进行了PEDV、TGEV检测,检出PEDV阳性1 223份、TGEV阳性109份,PEDV、TGEV检出率分别为41.96%、3.74%;对2014年以来收集自14个省份的12 430份临床健康猪组织样品(淋巴结、扁桃体等)进行了PEDV检测,检出阳性325份,检出率为2.61%。针对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2018—2019年收集自15个省份的2 658份生猪组织样品开展了追溯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2019-nCoV与猪源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全基因组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019-nCoV与同为β冠状病毒属的PHEV核苷酸同源性仅为54%,与α、δ属猪源冠状病毒亲缘关系更远。基于以上数据与分析,可初步排除2019-nCoV来源于已知猪源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与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同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α属,与其同属的病毒还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等。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种属不同基因型病毒通过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型变异毒株,为疾病的诊断与防控造成了很大的阻碍。β属冠状病毒包括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犬呼吸道冠状病毒(can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CR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等,其中CRCoV与BCoV同源性较高,该类病毒与α属冠状病毒在基因组结构、致病机制、感染症状等方面差异较大。CCoV与FCo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由于RNA病毒本身的特点和环境选择压力的影响,这两种病毒不断变异进化,新的强致病力毒株相继出现。经FCoV基因突变演化而来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毒力大大增强,病毒基因组中某些特异性的点突变使得针对宿主的细胞嗜性发生改变,该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依赖于病毒感染后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针对犬猫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不能仅依赖于疫苗免疫单一因素,还应综合考虑病毒毒力、环境条件、宠物自身免疫抵抗力状态等。针对犬猫冠状病毒的诊断应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常规血液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和实验室诊断技术来进行全面的鉴定,防止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给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自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到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以来,三文鱼以及水生动物冠状病毒与SARS-CoV-2的关系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详细描述了白鲸、宽吻海豚、三文鱼等水生动物感染冠状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并对水生动物冠状病毒与SARS-CoV-2进行了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已知的水生动物冠状病毒属于γ冠状病毒属和Alphaletovirus属,而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属,二者基因组和主要基因(1ab、S、E、M、N)核苷酸同源性仅为43.7%~54.1%,可初步排除SARS-CoV-2来源于已知水生动物冠状病毒的可能性。本文通过系统阐述水生动物冠状病毒感染状况,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水生动物冠状病毒的认知,为科学防控冠状病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19的遗传进化关系,比较了NCBI上公布的3株水貂冠状病毒、5株雪貂冠状病毒以及人冠状病毒HCoV-19和SARS-Cov的全基因组、ORF1a、ORF1ab和病毒表面蛋白Spike的序列同源性,分析了其遗传进化关系,以及组成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种类、基因位置及氨基酸数量。结果显示: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HCoV-19全基因组、ORF1a、ORF1ab、Spike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68%、46.96%、52.44%、47.36%;貂源冠状病毒与HCoV-19不属于同一分支,且亲缘关系较远;同时,貂源冠状病毒与HCoV-19全基因组在蛋白组成、氨基酸数量、基因位置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貂源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HCoV-19不是同一种冠状病毒,此次在人群中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HCoV-19由貂源冠状病毒重组而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初步排除HCoV-19来源于水貂和雪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饲料研究》2003,(7):43-43
我国SARS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取得突破 ,研究结果表明 ,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 ,而与家畜家禽和宠物无关。这是记者从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获悉的。调查组采集了 5 9种动物共 170 0份动物样品 ,主要包括与人类有过接触或可能接触的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宠物。专家们从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 ,已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据此 ,调查组认为 ,SARS病毒或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研究结果还确定 ,家畜家禽和宠物中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冠状病毒的分类、形态、囊膜糖蛋白、基因组和复制过程进行了综述,并对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包括SARS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同源性比对、系统发生学分析、基因突变、检测和防治等,以期使大家对冠状病毒有一个更清晰、快捷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由犬猫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犬猫冠状病毒病对宠物危害较大,不仅影响宠物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本文从病原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方面分别对犬冠状病毒病和猫冠状病毒病进行介绍,并对犬猫冠状病毒病的防治进行概述,以期为犬猫养殖者、饲养者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冠状病毒通用PCR方法的建立及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GenBank中公布的冠状病毒相关序列,根据动物冠状病毒聚合酶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一对通用引物。用这对引物对犬冠状病毒、猫冠状病毒等8种动物冠状病毒的cDNA模板进行通用PCR扩增和通用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均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449 bp条带;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犬冠状病毒、猫冠状病毒等均扩增出449 bp目的条带,而阴性对照没有。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敏感程度与常规PCR方法相同。将扩增的聚合酶基因与冠状病毒的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同源率在56.69%~99.55%之间。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文献中对冠状病毒根据血清学与基因学角度分类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水貂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遗传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从山东省青岛市某养殖场分离的水貂冠状病毒基因组,首次报道了水貂冠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特性分析与比较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该病毒全基因组大小为28924 bp,具有与其他冠状病毒相似的基因组结构和基因顺序;5′端具有帽子结构,3′端具有poly(A)尾。该分离株与19株代表性毒株的全基因组和N基因进化和同源性分析都证实,该分离株与美国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与其余2株水貂冠状病毒和2株雪貂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2.
从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获悉,我国SARS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已取得突破,研究表明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与家畜家禽和宠物无关。调查组采集了59种动物共1700份动物样品,主要包括与人类有过接触或可能接触的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宠物。专家们从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已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据此,调查组认为SARS病毒或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研究还确定,家畜家禽和宠物中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群与SARS病毒的基因组群不同。因…  相似文献   

13.
自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全球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犬猫与人类关系密切,犬猫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犬猫与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开展常见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以期对犬猫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关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研究其病原(SARS-Co V-2)与禽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了基因序列比对、遗传进化分析、蛋白结构比较及交叉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SARS-Co V-2与禽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仅为44.7%~50.7%,遗传进化距离较远;两者S蛋白空间结构相似度低;SARS-Co V-2 S蛋白与禽冠状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表明这两种病毒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提示:这两种冠状病毒可能很难突破人类与禽类的种间屏障实现跨种传播,SARS-CoV-2通过感染家禽并进一步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甚小。  相似文献   

15.
COVID-19是一种人际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病毒名称为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首次报道,2020年2月底中国香港报道全球第1例宠物狗发生感染。目前看来,由于疫情发生时间迅速,并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明,家养宠物会作为中间宿主或传播者的角色在自然环境中传播SARS-CoV-2。到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他物种的能力主要通过各种哺乳动物细胞的体外感染试验或根据RBD/ACE2受体结合能力的计算机模拟预测进行评估。论文将基于目前所有的发生过的犬或猫病例以及相关的科研成果,探讨COVID-19在犬或猫中传播的可能性,并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和相关建议。论文观点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利用RT-PCR方法从患病猫组织中鉴定出1株Ⅰ型FIPV病毒,通过RT-PCR扩增18个片段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 CE-TA克隆载体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获得FIPV NJ-20-a株的全基因序列,对获得的全基因序列和编码区序列以往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S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NJ-20-a株与以往毒株同源性较低,新分离毒株基因组变异较大,通过编码区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S基因和3a、3b、3c基因是变异的主要区域,S基因系统进化树发现NJ-20-a株处于Ⅰ型FIPV分支内的单独分支,与以往毒株进化差异较大,表明猫冠状病毒在不同地域遗传进化过程中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对FIPV NJ-20-a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和分析,为猫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流行性学的调查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RT-PCR检测犬粪便中的冠状病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犬冠状病毒(caninecoronavirus, CCV) 的S基因序列, 用计算机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P1、P2, 以此引物及以从美国进口的CCV疫苗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 初步建立了检测CCV的RT PCR。将纯化的PCR产物成功地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 鉴定、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 与1 71和UCD 1株同源性分别为91 5%和94 3%。该RT PCR能对疫苗中CCV及CCV参考株USCV B1的S基因进行特异性地扩增,长度为575bp, 对犬的其他病毒及CRFK细胞未能扩增出任何片段, 该RT PCR能检测出0 5μLCCV培养液/2g粪便。用建立的RT PCR在上海对50条犬粪便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CCV阳性6例。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犬粪便中的CCV的RT PCR, 能用于犬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家族成员是许多家畜、宠物包括人类的重要病原,引起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冠状病毒有一巨大的基因组RNA,全长27~32 kb,编码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和一些辅助蛋白。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tein, nsp)由病毒编码的多聚蛋白1a/1ab水解而来,共有15或16个。这些非结构蛋白参与调节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和亚基因组RNA的转录,或作为转录/复制复合体参与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并参与感染宿主等过程,是冠状病毒重要的功能蛋白。随着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爆发,对冠状病毒尤其是其非结构蛋白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多种感染人或家畜的冠状病毒病轮番出现,给人类社会的经济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很大危害。特别是在2019年底出现并在全球迅速蔓延的SARS-CoV-2,由此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之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超过7万人死亡。冠状病毒感染宿主的第一步是识别宿主细胞膜受体分子并与之结合,随后启动入侵使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因此冠状病毒细胞受体的阐明对于了解病毒的宿主与组织嗜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病毒的致病与传播机制以及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主要的冠状病毒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血管紧张素2(th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二肽酰肽酶4(dipeptyl peptidase 4,DPP4)、唾液酸(sialic acid,SA)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等。  相似文献   

20.
牛冠状病毒(BCoV)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为确定河北省BCoV流行毒株的基因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对从河北省某牛场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肠内容物中鉴定出的1株BCoV流行毒株(BCoV/CH/HB-BD/2019),进行了S、N、HE基因的全序列扩增及测定,并与GenBank中的51株牛冠状病毒参考株进行了各基因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CoV/CH/HB-BD/2019与BCoV参考株相比,S基因具有2个独特的氨基酸变异位点(N311S、D1276Y);在HE基因中HB-BD株出现2个独特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分别为G400V、D423H;虽然在基因的重组分析中,HB-BD株HE基因序列并没有检测到基因重组信号,但通过检测我们发现,HB-BD株HE基因序列为其新疆毒株(KU886219.1)推测的主要亲本毒株;进化分析发现,BCoV HB-BD株与人冠状病毒(HCoV-OC43)均属于β类冠状病毒属2a亚群,且同源性高达96.0%,而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SARS-CoV-2属于β类冠状病毒属2b亚群病毒,BCoV与S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