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玮 《畜禽业》2023,(8):30-32
目的 探究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用8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根据体质量分别添加0、200、400、6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试验为期30 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仔猪的终测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仔猪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的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仔猪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且在该试验条件下,复合酶制剂的最适添加剂量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2.
以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4mg/kg、12mg/kg、24mg/kg和48mg/kg的饲料作为试验组,以不添加黄霉素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制成5种试验饲料,在室内饲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8周,研究黄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黄霉素的促生长作用与其能增加对虾蛋白质沉积率有关,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长期添加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mg/kg。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水解单宁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后,统计生长性能,并取其肠道内容物提取DNA,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检测对虾肠道内菌群结构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3个水解单宁添加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肝体比均显著降低(P0.05)。(2)4组样品中共获得206192条优化序列,操作分类单元(OUT)总数达542个。对照组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和蓝细菌门为主,其次是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试验组肠道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软壁菌门。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比例降低,变形菌门、软壁菌门和厚壁菌门比例增加。(3)Rank-Abundance曲线和多样性指数结果可见,实验组的物种丰度和均匀度大体上均高于对照组。PCoA分析发现, 0.1%和0.3%添加组的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而与0.2%添加组差别较大,结合生长性能指标可知,饲料中水解单宁的最适添加量为0.1%。以上研究表明,饲料添加水解单宁可显著改变对虾肠道的微生物组成,提高对虾生长速度,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探讨在饲料中添加2 mg/kg的辣椒碱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中添加2 mg/kg辣椒碱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改善,成活率、饲料系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免疫抗氧化指标(MDA、SOD、CAT)水平及健康状况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饲料能量源及其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性能的影响,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7%,蛋白能量比为20.23 mg/kJ的饲料作为对照组饲料(C),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提高饲料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调节饲料能量水平,制作饲料蛋白能量比分别为19.51 mg/kJ (中碳水化合物组, MC)、18.85 mg/kJ (高碳水化合物组, HC)、19.45 mg/kJ (中脂肪组, ML)和18.54 mg/kJ (高脂肪组, HL)的4组实验饲料,在淡水养殖条件下投喂初始体重为(0.6±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提升饲料脂肪水平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HL组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沉积率;增加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蛋白质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 ML组、MC组、HC组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HL组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虾肌肉总脂肪含量则随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益康XP)和芽孢杆菌(Bacillus)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肌肉成分、蛋白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075%益康XP、0.100%益康XP、0.200%芽孢杆菌,饲养均重(5.57±0.21)g的凡纳滨对虾45 d。结果表明,添加0.075%益康XP、0.100%益康XP、0.200%芽孢杆菌分别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17.24%、12.29%、20.18%,降低饲料系数14.28%、9.77%、12.03%,提高蛋白质效率16.49%、10.05%、12.98%(P<0.05);添加酵母培养物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组成成分没有影响(P>0.05);0.075%益康XP组、0.100%益康XP组、0.200%芽孢杆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24%、15.22%、54.92%(P<0.05);各试验组肠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0.100%益康XP、0.200%芽孢杆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表明,感染溶藻弧菌后,芽孢杆菌组对虾第1、3、4天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天时的免疫保护率达到27.1%,而添加益康XP对累积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益康XP和芽孢杆菌均能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芽孢杆菌能增强凡纳滨对虾对溶藻弧菌的抗感染功能。  相似文献   

7.
钟国防  周洪琪 《海洋渔业》2005,27(4):286-291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别将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制剂PS以0.05%、0.10%、0.15%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养尼罗罗非鱼(初重32.65±4.16g),60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复合酶制剂PS能显著促进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添加酶制剂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力和抗活性氧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酶制剂能够提高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木聚糖酶或复合酶制剂PS在尼罗罗非鱼饲料中的的适宜添加量是0.1%。  相似文献   

8.
张恒  刘立鹤  贺国龙  刘军  黄峰 《水产科学》2011,30(10):591-596
以饲料中添加36%鱼粉作为对照组,用菜籽粕分别替代饲料配方中10%~50%的鱼粉,配成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研究不同替代比例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虾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养56d后,随着菜籽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对虾的质量增加率下降,但仅50%替代比例试验组的质量增加率为1542.74%,...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木糖,分别为0(对照组)、0.01%、0.03%、0.05%,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饲养56 d,研究了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聚木糖对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饵料系数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0.03%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0.03%组获得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和酚氧化酶(PO)活力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分别提高了1.27%~5.16%(P>0.05)、0.17%~8.93%(P>0.05)、9.24%~12.61%(P>0.05)和4.17%~66.67%(P<0.05),血清蛋白含量增加了9.72%~39.64%(P<0.05);试验组体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其中0.01%组虾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在凡纳滨对虾料中添加低聚木糖有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和提高饲料效率的趋势,并提高对虾非特异免疫力的趋势,对对虾体组成除蛋白质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初始体长为(4.70±0.36)c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设4个试验组(A~D组)和1个对照组(E组)分别投喂饲料:对照组为实验用配合饲料,A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的维生素C;B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6%的低聚糖;C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6×105cfu·g-1的芽孢杆菌;D组为混合添加组(由A、B、C 3组各1/3的量组合而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日本囊对虾的增长率(P0.05);A、B、D组显著提高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试验组相比,D组中日本囊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非特异免疫结果发现,D组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肝胰腺中SOD、T-AOC、PO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CP和AKP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低聚糖、芽孢杆菌及3种添加剂的复合制剂投喂日本囊对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丁酸钠植物精油复合制剂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2.5 kg/t 丁酸钠植物精油复合制剂.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南美白对虾增长率提高11.73%(P<0.01),质量增加率提高13.5...  相似文献   

12.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酵母水解物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配制4种等氮等脂(42.5%粗蛋白和8.5%粗脂肪)的实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1.86±0.02)g的凡纳滨对虾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酵母水解物组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饲料系数(FCR)最低(P0.05)。对虾全虾粗蛋白含量随饲料中酵母水解物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5%酵母水解物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5%的酵母水解物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P0.05)。各处理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3%酵母水解物添加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酵母水解物添加组的对虾肠道皱襞高度和皱襞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5%添加组的微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5%的酵母水解物能有效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吸收以及改善肠道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家蝇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家蝇幼虫抗菌肽提取物对初始体质量为(0.86±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家蝇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分别为0、1000mg/kg、2000mg/kg、3000mg/kg、4000mg/kg、5000mg/kg,每组饲料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40尾虾。结果显示,在一定添加水平范围内,家蝇抗菌肽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P0.05),当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为2000~3000mg/kg时,以上4个指标均达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家蝇抗菌肽提取物的最适添加量为2900mg/kg。当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为2000~3000mg/kg时能显著提高虾体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虾体粗脂肪不受添加抗菌肽水平的显著影响。添加2000~5000mg/kg抗菌肽提取物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对虾血细胞数量;添加3000mg/kg抗菌肽提取物时对虾血细胞吞噬率最高。当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为2000~3000mg/kg时,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中AKP、SOD、T-AOC活性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LZM活性以3000mg/kg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家蝇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能提高对虾的免疫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鱼粉含量分别为18% (A)和15% (B)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3%、6%的浒苔(记为A0、A3、A6、B0、B3、B6),共6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0 ± 0.1) g的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显示:A0组具有最大增重率(654.2%)和最低饲料系数(1.61),在18% 、15%鱼粉饲料中添加3%浒苔,对虾体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6%浒苔, 显著降低了增重率,升高了饲料系数 (P < 0.05),降低了虾体粗脂肪含量(P < 0.05);在18%、15%鱼粉饲料中添加3%、6%浒苔,显著降低了凡纳滨对虾的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蛋白质消化率(P < 0.05)。在肌肉品质方面,A3、A6、B6组肌肉硬度和咀嚼性均较A0、B0组显著提高(P < 0.05);饲料中添加6%浒苔显著提高了肌肉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了肌肉煮失水率和冷冻失水率(P < 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3%浒苔,对虾体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6%浒苔,降低了虾体增重率和饲料利用,但可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设计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评价不同比例的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960尾体质量为(0.56±0.03)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用家蝇蛆粉替代鱼粉的6种饲料,替代比例(等蛋白替代)分别为0、20%、40%、60%、80%和100%,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45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G20~G60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80、G100组WGR显著降低(P<0.05)。除G40组外,各替代组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100组摄食量(FI)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当替代水平不超过60%时,家蝇蛆粉对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肝胰指数(HSI)影响不显著(P>0.05);随替代水平的继续增加,FCR和HSI显著升高,PER和PPV显著降低(P<0.05)。替代组对虾肥满度(CF)和存活率(SR)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家蝇蛆粉替代水平的增加,全虾粗蛋白、钙(Ca)和总磷(P)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替代组对虾血清和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80和G100组肝胰腺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随家蝇蛆粉替代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中G20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AKP活性和肝胰腺PO活性、NO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of crystalline methionine or coated methionine supplemented in diets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Five iso‐nitrogen and iso‐caloric diets were prepared in which diet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cellulose‐acetate‐phthalate (CAP), tripalmitin‐polyvinyl alcohol (TPA), acrylic resin (RES) coated l ‐methionine, hydroxyl‐methionine calcium (MHA) and crystalline l ‐methionine diet (MET, control), respectively. After 7 weeks, shrimp (0.81 ± 0.01 g in initial body weight) weight gain fed with MET and RES die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P < 0.05), while feed conversion ratio of shrimp fed with 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s (P < 0.05). Crude protein (as wet weight basis) in whole body of shrimp fed the RES diet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e others (P < 0.05). Methionine contents in muscle of CAP and MH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ET group (P < 0.05). Apparently digestibility for essential amino acid of MET group was the highest except methionine.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 coating methionine appear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feed protein utilization and enhance growth performance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fed with low fishmeal practical diet.  相似文献   

18.
PPARs调控剂对加州鲈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PAR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调控剂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调控剂罗格列酮0.3、1.5、7.5和37.5 mg/kg,饲喂初始体重为(3.90±0.04)g的加州鲈56 d后,测定了PPARs调控剂罗格列酮对加州鲈生长和糖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罗格列酮对加州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7.5 mg/kg罗格列酮试验组加州鲈鱼体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它试验组(P<0.05)。添加7.5 mg/kg和37.5 mg/kg罗格列酮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中罗格列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试验各组鱼体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呈下降趋势,但试验各组鱼体血糖和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罗格列酮可预防加州鲈糖脂代谢混乱,防止加州鲈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