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做荧光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时,用不同毒株检测同一份血清样品经常出现不一样的效果。通过开展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和猪瘟病毒(法国Thiveral株)在ST细胞上的增殖研究,掌握猪瘟活疫苗收获抗原的最佳时间,选择更好的毒株进行荧光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增值效果差,猪瘟病毒(法国Thiveral株)繁殖速度很快,在接种后30 h就能达到10~(5.4)TCID_(50)/mL,55 h达到最高峰10~(6.0)TCID_(50)/mL,72 h后呈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3种ALV p27抗原ELISA试剂盒对外源性ALV检测效果的差异,本研究将1株滴度为4.64×10~4TCID_(50)/mL的ALV-A毒株GD-13分别以10~0、10~(-1)、10~(-2)、10~(-3)进行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病毒接种含量分别为2.32×10~3TCID_(50)、2.32×10~2TCID_(50)、2.32×10~1TCID_(50)、2.32TCID_(50))接种于24孔板的含10%FBS DF-1细胞悬液中,待细胞长满后换为1%FBS维持液,从更换维持液后第3天开始至第9天每天取细胞上清分别同时用3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A、B、C)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3TCID_(50)时,A、B试剂盒最早可在换液后第3天检出病毒p27抗原阳性,C试剂盒最早在第4天才可以检出病毒阳性,检测阳性率均为100%(5/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2TCID_(50)时,使用A试剂盒在接种后第6天能够检出,检测阳性率为80%(4/5);使用B试剂盒最早在接种后第5天可检测出,检测阳性率为20%(1/5);使用C试剂盒直到第9天才能检测出病毒,而且检测阳性率为20%(1/5)。当病毒接种含量为2.32×10~1TCID_(50)和2.32TCID_(50)时,使用A、B和C试剂盒均检测不出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ALV-A的检测,无论是在检出时间还是检出率上B试剂盒都优于A、C试剂盒,提示不同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禽白血病病原学和净化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674-1683
2013-2016年期间,从云南陆良、富源、寻甸及西双版纳规模猪场经Bartha-K61疫苗免疫猪群中发生流产的胎儿内脏组织病料中成功分离获得4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毒株,分别命名为FY-YN-2014、LL-YN-2014、XSBN-YN-2015和XD-YN-2014株。经TCID_(50)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免疫保护试验及gE、gD、gC、TK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TCID_(50)分别为10~(-6.083)/100μL、10~(-5.75)/100μL、10~(-6.583)/100μL、10~(-6.5)/100μL。采用Bartha-K61疫苗免疫过的经产母猪血清样品对XSBN-YN-2015分离毒株进行微量病毒中和试验,其结果显示gB抗体阳性、gE抗体阴性的血清样品的中和效价在1∶16~1∶32之间,用gB、gE抗体均为阳性的血清样品时,其中和效价在1∶64~1∶128之间。4株分离毒株接种昆明小白鼠、家兔2~5 d后,均出现奇痒的典型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对健康非免疫断奶仔猪进行攻毒,同样出现伪狂犬病的典型发病症状,且能从脑及内脏组织中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并成功回收分离到病毒株。在昆明小白鼠上的LD_(50)分别是10~(2.625) TCID_(50)、10~(2.875) TCID_(50)、10~(2.625) TCID_(50)、10~(2.5) TCID_(50)。XSBN-YN-2015株在非免疫断奶仔猪(伪狂犬病病毒gE、gB抗体阴性)测得的LD_(50)=10~(5.33) TCID_(50)。XSBN分离毒株对免疫2次Bartha-K61疫苗的断奶仔猪的攻击试验结果显示,被攻击仔猪均出现高热、精神萎顿、厌食等临床表现,但1周后均能耐过并逐渐康复,提示Bartha-K61疫苗株免疫猪只对当前流行的伪狂犬病病毒云南变异毒株的攻击基本能够提供100%保护。4株伪狂犬病病毒云南流行毒株与近年来国内报道的TJ、HeN1、NH1201等变异毒株的gE、gC、gD及TK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高度一致,同源性高达99%~100%,均分属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不过与早期的国内毒株SC、GDSH株,国外毒株Becker、Nia-1、CL15、Kaplan、Kolchis、Hercules、NIA3及疫苗株Bartha相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也未分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因此,4株伪狂犬病病毒云南流行毒株也属于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4.
以构建的TK、gI、gE、US9、部分gN基因缺失的绿色荧光标记猪伪狂犬病毒rPRV-BE为亲本株,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表达猪瘟病毒(CSFV C株)主要免疫原性基因E2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CSFV PE2SC。经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证实构建正确,并能成功表达E2蛋白。同时,对重组病毒在PK15细胞中的遗传稳定性、增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第5、10、15、20代重组病毒经PCR均能扩增出与原代重组病毒相同大小的约为3469 bp含猪瘟病毒E2基因的重组片段;第20代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孔中出现明显的针对E2蛋白的荧光,表明重组病毒在体外连续传20代后仍能稳定遗传。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与野毒PRV(SX株)、亲本毒rPRV-BE相比,重组病毒rPRV-CSFV PE2SC前期增殖速度较快,病毒滴度到达峰值的时间早,峰值病毒滴度低于野毒,与亲本毒相当,最高病毒滴度依次为10~(6.7)TCID_(50)/mL、10~(8.0)TCID_(50)/mL、10~(7.0)TCID_(50)/mL。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及体外复制能力,为进一步对其免疫效果的评价以及PRV基因缺失重组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根据NCBI GenBank上已公布的BVDV、猪瘟病毒(CSFV)核酸序列进行比对,利用Oligo 6.71软件设计一对引物及一条探针,建立了检测BVDV的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及其敏感性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出BVDV标准毒株Oregon C_(24)V为阳性,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CSFV的检测均为阴性。对BVDV标准毒株最低检测量达到10~(-2.5) TCID_(50)。该方法检测同一样品重复进行8次检测,结果均一致,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应用该方法对6批猪瘟疫苗专用血清进行BVDV检测,阳性率为16.7%;猪瘟弱毒苗中未检出BVDV。建立的BVDV 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生产无BVDV污染的猪瘟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猪瘟病毒(CSFV)在PK-15细胞上的增殖规律。根据GenBank中CSFV Shimen毒株的NS5A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CSFV总RNA为反转录模板,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CSFV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最低检测模板浓度为10拷贝/μL,并且CSFV的最低检测限为1 TCID_(50 )/mL。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CSFV在PK-15细胞上清中的增殖动态,并与TCID_(50)方法绘制的复制动态曲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CSFV在PK-15细胞上的复制动态具有一定的平行关系,该方法为研究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毒生产疫苗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一步法荧光RT-PCR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参照Gen Bank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 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一步法荧光RT-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灵敏度分别可达0.32 TCID_(50)/100μL和1.58 TCID_(50)/100μL,该法对猪轮状病毒(R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试验建立的Taq Man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对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进行快速诊断,适合现场检测,为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的最小免疫剂量,本研究将3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分别稀释成10TCID_(50)/mL、102.0TCID_(50)/mL、103.0TCID_(50)/mL,每批疫苗各个稀释度分别免疫仔猪1.0 mL/头,并设攻毒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免后10 d连同攻毒对照组用伪狂犬病病毒GD1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阴性对照组不攻毒。结果表明,10TCID_(50)/头和102.0TCID_(50)/头的免疫剂量在免疫后10 d依然无法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保护率为20%~80%(1/5~4/5);103.0TCID_(50)/头的免疫剂量能够保护仔猪抵抗PRV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5/5);攻毒对照组发病率为100%(5/5),死亡率为80%(4/5);阴性对照组全部健活。由此确定猪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传代细胞源)最小免疫剂量为103.0TCID_(50)/头。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牛轮状病毒(BRV)抗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BRV VP6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VP7蛋白的G6/G10共享型单克隆抗体(MAb)为检测抗体,建立了BRV抗原捕获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与牛肠道病毒、牛呼肠孤病毒、牛细小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以及阿卡斑病毒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最低可以检出10~(4.2) TCID_(50)病毒,而商品化ELISA试剂盒和RT-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4.86) TCID_(50)和10~(3.36) TCID_(50)病毒。该方法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重复性良好。应用该ELISA方法对67份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RV阳性率为18%,与商品化试剂盒和RT-PCR方法的符合率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抗原捕获ELISA方法可以用于BRV的规模化检测,为BRV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抗低温消毒剂"抗冻消-30"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杀灭效果,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稀释度的"抗冻消-30"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计算相应细胞的活性确定该消毒剂对细胞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抗冻消-30"对细胞的安全浓度为≤1 g/L,细胞存活率高于95%,且形态正常。将不同浓度的ASFV报告病毒(rASFV-HLJ/2018-EGFP株)与不同浓度"抗冻消-30"在不同温度下作用30 min后,分别感染HEK293T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估在不同温度下"抗冻消-30"对ASFV报告病毒的杀灭效果;将不同浓度的ASFV亲本病毒(HLJ/2018株)与不同浓度"抗冻消-30"在-30℃作用30 min后,分别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一定时间后加入猪红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吸附现象,评估-30℃条件下,"抗冻消-30"对ASFV亲本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常温和4℃时,400 g/L、160 g/L、80 g/L、40 g/L、8 g/L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0~6TCID_(50)及以下浓度、10~5TCID_(50)及以下浓度、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的ASFV报告病毒;-20℃时,上述浓度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0~5TCID_(50)及以下浓度、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 ASFV报告病毒;-30℃和-40℃时,上述浓度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 ASFV报告病毒。-30℃时,400 g/L、160 g/L、80 g/L、40 g/L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及以下浓度的ASFV亲本病毒。本研究在细胞水平上系统评价了该消毒剂对ASFV报告病毒和亲本病毒的杀灭情况,表明"抗冻消-30"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对ASFV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可以作为防控ASF的有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2):83-88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野毒株及弱毒疫苗株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PEDV野毒株及弱毒疫苗株的ORF3基因序列,在缺失区的两端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用以特异性的扩增PEDV ORF3基因片段,根据目的片段大小判断PEDV的毒株类型;通过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区分PEDV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鉴别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RT-PCR鉴别检测方法能特异性区分PEDV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PEDV野毒株扩增出234 bp目的片段,PEDV弱毒疫苗株扩增出185 bp目的片段;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A群猪轮状病毒(PRo VA)、猪嵴病毒(PK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及猪细小病毒(PPV)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能检测到病毒滴度为1.3×10~3TCID_(50)/mL。利用该方法对采集自广西部分地区93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检测,临床腹泻样品中PEDV野毒株阳性率为61.29%(57/93),弱毒株阳性率为5.38%(5/93)。结果表明:该RT-PCR鉴别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能快速、准确地区分PEDV自然感染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毒株,为猪流行性腹泻的快速诊断及病原分子鉴别检测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弱毒作为制苗毒种,经CRFK细胞培养15代,使其滴度稳定在10~(5.0)~10~(5.0)TCID_(50)/0.03mL之间.经4代猫体返祖试验证明,该弱毒无返祖现象.10倍免疫剂量的水貂安全试验证明,该弱毒毒力稳定,对水貂无感染性.用FPV弱毒4~15代病毒研制成功的水貂肠炎弱毒疫苗,各项试验证明,该苗安全可靠,免疫剂量为10~(3.0)×1mL,免疫效果好,保护率在95%以上,免疫期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检测CSFV、JEV、PRRSV三种RNA病毒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病毒(CSF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GenBank发表序列选取3对引物建立检测CSFV、JEV和PRRSV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扩增产物分别为508 bp、380 bp、263 bp。经与IDEXX商品化的检测CSW抗原试剂盒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6.7%;扩增JEV和PRRSV PCR产物分别经EcoR V和Sau3A I酶切得到预期的片段。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JEV、PRRSV和CSFV敏感度分别为12.5个TCID_(50)、10个TCID_(50)和10~(-3)ng总RNA。结果表明该多重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三种病毒核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马疱疹病毒1型(Equine herpesvirus 1,EHV-1)在不同细胞系中的增殖规律,试验将该病毒分别接种至Vero细胞、BHK-21细胞和MDBK细胞中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对第3代收获的病毒gE基因进行PCR检测及同源性比对;按照Reed-Meunch方法分别测量3种细胞7个时间点的TCID_(50),并绘制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EHV-1对3种细胞有很好的亲嗜性,产生明显CPE;3种细胞都扩增出大小为438 bp的片段,与所选的参考株同源性在99.99%以上;EHV-1在感染3种细胞后0~12 h进入静止期,12~48 h进入快速增长期;感染BHK-21细胞后在36小时时达到最高病毒毒价,TCID_(50)为1×10~(-8.40)/0.1 mL,感染MDBK细胞及Vero细胞后在48小时时达到最高病毒毒价,TCID_(50)分别为1×10~(-7.35)/0.1 mL和1×10~(-5.80)/0.1 mL。说明BHK-21细胞适合作为EHV-1-XJ2015株体外研究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猫杯状病毒(FCV)CH-JL2分离株对猫的致病性,本研究采用滴鼻方式分别以10~(8.97)TCID_(50)/mL、10~(7.97)TCID_(50)/mL与10~(6.97)TCID_(50)/mL的病毒液(0.5mL/只)感染6~11周龄健康未免疫中华田园猫,通过对临床症状、体温、排毒情况、组织病理变化以及组织中病毒分布情况的观察与监测,评价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不同滴度的FCV CH-JL2分离株感染猫均可发病,发病率依次为100%、50%与25%,FCV感染5d后,感染猫开始排毒,出现体温升高、鼻眼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等典型临床症状,但在感染猫的肺脏、心脏、脾脏、气管等全身组织脏器中均未检测到FCV的分布。结果表明CH-JL2分离株不同于FCV VSD株,感染猫后仅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不能造成全身感染。本研究为FCV的防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制貂源伪狂犬病(PR)灭活疫苗,本实验室从疑似患PR的水貂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PR病毒(PRV)DL14/08株(10~(7.10)TCID_(50)/m L),采用甲醛灭活以铝胶为佐剂制备了水貂源PR灭活疫苗。采用水貂和家兔对疫苗进行安全性检验和最小免疫剂量测定,结果显示水貂和家兔的最小免疫剂量均为5×10~(5.6)TCID_(50)/m L;采用研制的PR灭活疫苗和商品化猪用PR灭活疫苗免疫水貂,免疫21 d后平均中和抗体分别为1∶516和1∶348,用相当于100倍半数致死量毒力的分离株病毒攻毒,自制灭活疫苗组保护率为100%,商品化疫苗组保护率为80%。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水貂源PR灭活疫苗抗体水平及攻毒后保护率明显高于商品化疫苗,能够有效保护强毒株对水貂的攻击,可以作为水貂伪PRV预防和控制的候选疫苗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体外抗体依赖增强作用,试验对HP-PRRSV TJ-92株毒液(1×10~(6.0)TCID_(50)/0.1 mL)进行10倍倍比稀释,与等体积2倍倍比稀释的各稀释度HP-PRRSV TJ-92株特异性阳性血清(中和效价为1∶2~5)中和后,在Marc-145细胞上培养增殖72 h,测定收获毒液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能使1×10~(0 )TCID_(50)~1×10~(6.0) TCID_(50 )HP-PRRSV毒液病毒含量增高最大的阳性血清稀释度依次为1∶2~9、1∶2~(10)、1∶2~9、1∶2~8、1∶2~9、1∶2~7、1∶2~8,经计算,HP-PRRSV毒液病毒含量最高可提升1×10~(4.5)TCID_(50)/0.1 mL。说明HP-PRRSV在体外表现出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且被中和HP-PRRSV含量越低时增强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PRV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g 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优化实验条件,建立PRV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8,E=103.854%;特异性强,检测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2型病毒、猪乙脑病毒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均无扩增曲线;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的27.9拷贝;在公猪精液中最低可检测到病毒量为16TCID_(50)/100μL,可重复验证,变异系数均低于3.5%;利用该方法对湖南省109份公猪精液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20份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8.35%,比国标普通PCR法检出率高。该方法的建立将为PRV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抗原含量,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2 TCID_(50)/mL,只对猪伪狂犬病毒有特异性扩增曲线,其他4种对照病毒均为阴性;检测猪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样品,结果可以反映出疫苗样品中病毒抗原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泽库县多禾茂乡“拉稀”病牛的血浆中分得2株致细胞病变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其第4代、5代培养物对新生犊牛睾丸细胞的TCID_(50)为10~(3.4-3.7)/0.1ml(Oregon C_(24)V的TCID_(50)为10~(4.9)/0.1ml);与猪瘟酶标抗体有染色反应;与BVDV荧光抗体有特异反应,荧光强度“卅”;用标准BVDV阳性血清作中和试验,有明显的中和作用,阴性血清不能中和分离物的细胞病变,其组间毒价对数差为3.6—3.7;经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形态为圆形或近圓形,其大小为50—60nm,与Oregon C_(24)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