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其基因组先导蛋白编码区是比较保守的区域之一,含有两种高度保守的功能域,即锌指基序和酸性结构域。研究表明,先导蛋白基因组具有一定的容纳外源基因片段的能力,同时先导蛋白与病毒复制、干扰素产生以及细胞凋亡等均有关系。论文综述了EMCV先导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感染动物宿主细胞后,病毒非结构蛋白进行表达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基因组的组装及病毒粒子的释放。BTV基因组至少编码NSP1、NSP2、NSP3/NS3a和NSP4 4种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s,NSPs),这些NSPs在BTV基因组的复制、组装及拮抗宿主细胞干扰素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BTV主要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BTV新型疫苗的研发、病毒诊断及病毒基因组复制及组装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家族成员是许多家畜、宠物包括人类的重要病原,引起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冠状病毒有一巨大的基因组RNA,全长27~32 kb,编码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和一些辅助蛋白。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tein, nsp)由病毒编码的多聚蛋白1a/1ab水解而来,共有15或16个。这些非结构蛋白参与调节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和亚基因组RNA的转录,或作为转录/复制复合体参与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并参与感染宿主等过程,是冠状病毒重要的功能蛋白。随着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爆发,对冠状病毒尤其是其非结构蛋白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小病毒感染的宿主特异性分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宿主范围是病毒的基本特性之一,决定着动物或细胞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是病毒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致病机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细小病毒是感染动物和人的最小的DNA病毒,尽管某些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核苷酸序列和衣壳蛋白(VP)极其相近,但往往具有极强的宿主特异性,甚至1  相似文献   

5.
病毒免疫逃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虽然有完整的、高度进化的免疫保护系统 ,有些病毒仍能在其中长期存在。这主要是由于病毒在长期的宿主免疫选择压力下产生了多种对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机制。一些病毒 ,如流感病毒、HIV病毒通过抗原变异 ;疱疹病毒通过隐性感染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这些病毒有很大的基因组 ,其中有些基因并不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 ,但在其逃避宿主免疫清除却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 ,发现病毒编码的蛋白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分子具有同源性 ,病毒通过这些蛋白来调节宿主的免疫监控系统 ,从而得以复制、增…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病毒含8个负链单股独立的RNA片段,共编码10种蛋白。每种蛋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其中NS基因合成NS1和NS2两种蛋白质,NS1为非结构蛋白,NS2为结构蛋白,这两种蛋白质大量存在于感染的细胞中。NS1蛋白在病毒转录及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其主要功能是以多种方式解除宿主干扰素防御系统。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NS1蛋白在禽流感病毒致病性方面的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主要对流感病毒NS基因的特点及其编码蛋白质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EIAV的RNA基因组是慢病毒基因组中最短最简单的,除了编码结构蛋白gag、pol和env外,EIAV基因组还含有三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慢病毒中常有的Tat和Rev蛋白及S2蛋白。EIAV最吸引人的特点在于大多数受其感染的动物最终会抑制病毒复制而形成长期的隐性持续性感染,而正是由于慢病毒复杂的分子组成机制导致与其相关的慢病毒基因组中病毒蛋白的差异表达。因此,对EIAV主要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于其他慢病毒疫苗的研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猪脑心肌炎又称猪病毒性脑心肌炎,是由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对仔猪致死率极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脑炎、心肌炎和心肌周围炎为主要特征,该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广,在多种啮齿类动物、野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均有发现。猪是感染脑心肌炎病毒最广泛、最严重的动物,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强,20日龄内的仔猪可发生致死性感染,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也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引发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水泡病的病原。FMDV为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基因组包含1个长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多聚蛋白前体经过一系列切割和加工最终形成4种结构蛋白和10种非结构蛋白。FMDV感染宿主能够引发显著的免疫抑制。FMDV对天然免疫应答的抑制是早期感染过程中病毒能够快速复制的一个重要原因,而FMDV的多个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已被证实参与了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FMDV蛋白水解酶Lpro和3Cpro是最早被发现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病毒蛋白。近年来,随着FMDV的其他蛋白也被发现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一些新的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机制不断被解析。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FMDV蛋白抑制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FMDV致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的改造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脑心肌炎又称猪病毒性脑心肌炎。是由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对仔猪致死率极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脑炎、心肌炎和心肌周围炎为主要特征。该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广,在多种啮龄类动物、野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均有发现。人也可感染,但大多数不出现任何症状。猪是感染脑心肌炎病毒最广范、最严重的动物,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强,20日龄内的仔猪可发生致死性感染,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最近发现,本病毒也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1临床症状临床上猪脑心肌炎主要是感染仔猪发病,大多数表现出两种症状类型,即最急性型和急性型。1.1最急性型表现为同胎或…  相似文献   

11.
NS1蛋白(non-structural 1 protein)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它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对病毒的感染、复制和毒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蛋白主要通过颉颃宿主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宿主蛋白的合成及调控感染细胞的凋亡来实现其作用。作者综述了NS1蛋白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感染和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Zoonotic transmission of Ebola virus (EBOV) to humans causes a severe haemorrhagic fever in afflicted individuals with high case-fatality rates. Neither vaccines nor therapeutics are at present available to combat EBOV infection, making the virus a potential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o devise antiviral strategie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which components of the immune system could be effective against EBOV infection. The interferon (IFN) system constitutes a key innate defence against viral infections and prevents development of lethal disease in mice infected with EBOV strains not adapted to this host. Recent research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 of the host cell IFN-inducible transmembrane proteins 1-3 (IFITM1-3) and tetherin is induced by IFN and restricts EBOV infection, at least in cell culture model systems. IFITMs, tetherin and other effector molecules of the IFN system could thus pose a potent barrier against EBOV spread in humans. However, EBOV interferes with signalling events required for human cells to express these proteins. Here, we will review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by EBOV to fight the IFN system, and we will discuss how IFITM proteins and tetherin inhibit EBO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3.
14.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编码的前导蛋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蛋白酶,而且对于病毒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其能够作用于宿主细胞的特异性蛋白,抵抗宿主细胞所产生的抗病毒效应。本文章简述了口蹄疫病毒前导蛋白酶的基本特性,例如前导蛋白的基因结构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前导蛋白酶活性的具体特点,以及前导蛋白影响病毒毒力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5.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is an acute, hot, and highly contagious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infection of cloven-hoofed animals. FMDV has seven serotypes and it spreads rapidly,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FMDV is the prototype member of the Aphthovirus genus within the Picornaviridae family, and its genome encodes 4 structural proteins and 10 non-structural proteins. After infecting the host, FMDV uses its proteins to affect the host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rough a variety of pathways and method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FMDV replication.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FMDV involvement in autophagy,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stress granule formation of cellular processes, subverting the functions of various host proteins, such as hijacking, cleaving host proteins or interfering with the expression of host proteins, removing ubiquitin from host proteins, and inhibiting the phosphorylation of host proteins, which are also the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MDV protein in suppressing the innate immunity of host in recent years, intend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of FMDV.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偶蹄兽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FMDV有7个血清型,加之病毒传播迅速,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FMDV为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其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10种非结构蛋白。FMDV感染宿主后利用自身蛋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影响宿主天然免疫应答,从而有利于FMDV复制的微环境。这些策略包括FMDV参与细胞自噬、内质网应激和应激颗粒形成的细胞过程,破坏多种宿主蛋白的功能,如劫持、裂解宿主蛋白或干扰宿主蛋白的表达、去除宿主蛋白的泛素化以及抑制宿主蛋白的磷酸化。这些逃避天然免疫的策略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作者总结了近几年FMDV蛋白在抑制宿主天然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MDV的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能引起猪腹泻、呕吐、脱水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深入开展PDCoV的研究对该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PDCoV基因组编码的4种结构蛋白、15个非结构蛋白和3个辅助蛋白在病毒复制、增殖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DCoV致病机理复杂,笔者从其侵入宿主细胞以颉颃干扰素反应、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自噬、抑制细胞焦亡途径来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以及其他影响PDCo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面对其致病机理进行总结。PDCoV呈全球性流行趋势,常用SMN基因作为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靶标进行诊断。目前,尚未开发出针对PDCoV的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和治疗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灭活病毒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和乳酸菌载体口服疫苗上取得一定进展,且广谱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分子蛋白和新型抗病毒技术在PDCoV抗病毒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笔者总结PDCoV编码蛋白功能、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及PDCoV的疫苗开发和抗病毒治疗,以期为后续科学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衣壳蛋白E120R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确定与E120R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方法】 将ASFV分离株CADC_HN09株E120R基因合成并克隆于pGBKT7表达载体,获得pGBKT7-E120R诱饵质粒,同时构建E120R基因截短表达质粒pGBKT7-E120R-1(1-61位氨基酸)和pGBKT7-E120R-2(62-122位氨基酸)。经毒性和自激活性检测后,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对骨髓巨噬细胞(BMDMs) cDNA均一化酵母文库进行初步筛选,以获得与ASFV E120R蛋白互作的蛋白。通过NCBI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并经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确定互作的宿主蛋白。筛选的宿主蛋白经webgenstal在线分析网站初步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确定所筛选的宿主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结果】 诱饵质粒pGBKT7-E120R-2无毒性和自激活性,可用于文库筛选。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从BMDMs cDNA均一化酵母文库中初步筛选到46个阳性克隆并进行回转验证,经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29个宿主蛋白。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均与E120R蛋白存在互作。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所筛选的宿主蛋白可参与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宿主蛋白可参与抗原呈递、铁死亡和坏死性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结论】 ASFV E120R蛋白可与宿主免疫应答、细胞死亡等信号通路相关的多种宿主蛋白互作,为进一步研究ASFV E120R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一类有囊膜结构的双链DNA病毒,典型结构由双链DNA基因组、衣壳(cap-sid)、皮层(tegument)和囊膜(envelope)组成.其家族庞大,迄今共发现了100多种,分为甲型(α)、乙型(β)、丙型(γ)疱疹病毒亚科.疱疹病毒宿主分布极其广泛,可感染两栖类、禽类、哺乳类、灵...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禽类传染病之一。其病原新城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编码NP、P、M、F、HN和L 6种结构蛋白,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囊膜上的F和HN两种糖蛋白。F蛋白具有使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致使病毒穿入宿主细胞膜的作用,是决定病毒毒力的关键因子;HN蛋白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活性,这两种活性对于NDV侵染细胞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种糖蛋白不仅对NDV的毒力及致病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也是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蛋白。作者主要对这两种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