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泰和鸡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和鸡为实验材料,以本地地方黄鸡为对照,研究了泰和鸡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结果表明,泰和鸡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地方黄鸡,屠宰率偏低,而在肉品品质(肉色、嫩度等)方面却明显优于地方黄鸡。  相似文献   

2.
北京油鸡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油鸡为实验材料,以本地地方黄鸡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油鸡4、8周龄生长速度与地方黄鸡无显著差异,12周龄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地方黄鸡,但屠宰率与地方黄鸡一致,而在肉品质方面都优于地方黄鸡,尤其是嫩度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各级畜牧行政部门,一直都非常关心和支持优质地方鸡种的繁育及改良,始终把本省地方优质鸡的保种提纯、选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依托江西农大、江西省农科院畜牧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广丰白耳黄鸡、泰和武山乌骨鸡、宁都三黄鸡及崇仁麻鸡等鸡种进行了保种和开发,先后对这些优质鸡种进行了配套系选育,以适应潜在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4.
泰和乌骨鸡和竹丝鸡均属于具有良好特性的鸡种.本试验为了比较泰和乌骨鸡和竹丝鸡的生产性能,将400只初生健康雏鸡按品种和性别分为4个组:A组(泰和乌骨鸡公)、B组(泰和乌骨鸡母)、C组(竹丝鸡公)、D组(竹丝鸡母),进行为期91d的平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竹丝鸡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都显著高于泰和乌骨鸡(P<0.05),竹丝鸡料肉比显著低于秦和乌骨鸡(P<0.05);在外貌方面,泰和乌骨鸡的凤头和羽毛丰满度、复冠特征均好于竹丝鸡,复冠方面则不如竹丝鸡;泰和乌骨鸡和竹丝鸡肌肉的黑色度都比较好试验结果为利用泰和乌骨鸡和竹丝鸡进行杂交培育既保持较好的外貌特征和肉黑性状同时又具有较快生长速度和较低料肉比的商品鸡奠定良好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5.
肉鸡肌纤维与肉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选用地方鸡种白耳鸡、泰和鸡、黄羽肉鸡康达尔 12 8cs、石岐杂鸡、快长肉鸡AA鸡cs、蛋用鸡罗曼褐cs和矮脚黄鸡 7个鸡种 (系 ) ,在同样条件下饲养到 13周龄进行品味、肌纤维等性状测定。结果表明 ,地方鸡种白耳鸡、矮脚黄鸡肉质最好 ,石岐杂鸡、康达尔黄鸡 12 8cs次之 ;罗曼褐cs、AA鸡cs、泰和鸡肉质较差。白肌纤维直径大于红肌纤维和中间型纤维直径 ,其所占比例与肉质呈负相关 ,白肌纤维比例愈高 ,肉质愈差。肌纤维直径与鸡的体重大小没有关系。肌纤维密度和直径共同影响肌肉的蛋白质含量 ,且与肉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 江西省地方优质鸡品种资源丰富江西具有十分丰富的地方优质鸡品种资源。中国农业部2001年公示的国家级保护品种中,鸡的品种有11个,其中江西省就占了两个:泰和的丝羽乌骨鸡和广丰的白耳黄鸡,占了国家级保护鸡品种的1/5左右。此外,江西省还有许多优良的地方鸡品种,如近年来发展数量比较大的崇仁麻鸡和宁都黄鸡、  相似文献   

7.
固原鸡的现状及其利用马玉秀(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站750000)固原鸡是蛋肉兼用的地方优良品种,素以体大、蛋大、肉质鲜美而著称,我区唯一保存较好的地方良种.一、现状:固原鸡主要分布于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彭阳县数量最多、品质最优.固原、西吉、海原、隆...  相似文献   

8.
中国红原鸡与家鸡血浆蛋白质(酶)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了中国红原鸡和我国茶花鸡,泰和鸡,寿光鸡等地方鸡种的血蛋白质多态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A-FABP基因在北京油鸡、矮脚鸡、泰和乌骨鸡、崇仁麻鸡、鹿苑鸡、霞烟鸡等6个地方品种鸡和AA肉鸡中的多态性,发现的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测序分析表明:多态位点的产生分别是由碱基C→T、G→A以及C→T的变异引起的。在北京油鸡、矮脚鸡群体中对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重、肌内脂肪、腹脂率等脂肪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间在部分肉品质相关性状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江西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泰和乌骨鸡、余干黑鸡、广丰白耳鸡、崇仁麻鸡、宁都三黄鸡、万载康乐鸡、南城五黑鸡、东乡绿壳蛋鸡、景德黄鸡和以色列隐性白羽鸡进行了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不同鸡种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都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为主,它们的总含量占所有脂肪酸的90%左右,是肌肉脂肪酸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余的脂肪酸含量则较低。但不同各类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脂肪酸含量具有品种特点。②具有重要营养保健作用的必需脂肪酸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测定的结果来看,崇仁麻鸡、泰和乌骨鸡、广丰白耳鸡、景德黄鸡、东乡绿壳蛋鸡、万载康乐鸡的含量都较高。③动物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肉的风味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江西地方鸡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大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这一含量,结果与鸡的脂肪通常呈现兰固态状的物理性状十分一致,也是鸡的肉质风味较好的证明。④宁都三黄鸡、隐性白羽鸡、景德黄鸡、泰和乌骨鸡、广丰白耳鸡等品种的芥子酸含量较低,说明这些品种的脂肪酸质量较好,余干黑鸡、南城五黑鸡、崇仁麻鸡和东乡绿壳蛋鸡等含黑色素较多的品种的芥子酸含量较高,其原因有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12周龄兴义矮脚鸡和矮脚黄鸡的屠宰性能、常规肌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周龄时,兴义矮脚鸡活重极显著高于矮脚黄鸡(P<0.01),而腿肌率和屠宰率显著低于矮脚黄鸡(P<0.05);肌肉失水率和胸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矮脚黄鸡(P<0.01);兴义矮脚鸡除色氨酸外,其余7种必需氨基酸均高于矮脚黄鸡;胸肌亚油酸含量兴义矮脚鸡为17.66%,矮脚黄鸡为15.29%。  相似文献   

12.
3个地方鸡种的核型及其似近系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我国3个地方鸡种(仙居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仙居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染色体形态十分相似,No.1、No.2、No.8、Z、W染色体都为m型;No.6染色体都为sm型;No.3、No.5、No.7、No.9染色体都为t型,仅在No.4染色体形态和W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此外,核型似近系数和进化距离聚类分析表明,7个地方鸡种(另收集了鹿苑鸡、寿光鸡、泰和鸡和旧院黑鸡的资料)可分为3个类群,其结果与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3.
西门塔尔牛改良关岭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对西×关F1杂交牛和关岭黄牛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各体尺体重指标,并于2006年对18月龄的西×关F1杂交牛和关岭黄牛进行屠宰测定各指标,同时对肉质进行品偿,结果显示:西×关F1杂交牛体型明显趋于父本,表现出良好的肉用体型,适应性强;挽力和持久力增强;生长发育迅速,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同龄的关岭黄牛提高18.4%、18.5%,差异极显著(P<0.01)。肉质细嫩和口感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 400只84日龄的广西三黄鸡,并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A组(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1 g/kg混合制剂;C组:基础日粮+2 g/kg混合制剂;D组:基础日粮+0.1 g/kg恩拉霉素。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滴水损失均低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P<0.05);D组腿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胸肌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组(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2 g/kg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有助于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通过降低滴水损失来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5.
以矮脚黄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屠宰日龄对胸肌屠宰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屠宰日龄对胸肌肌肉pH值的影响很小,对肉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日龄增加,肌内脂肪含量增加,肌纤维直径变粗,肌纤维密度下降.为保证肌肉品质的一致,应保持恒定的上市日龄.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武定鸡的选育,选取武定鸡和狄高鸡进行杂交,分析其杂交F1代的体尺性状与屠体性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F1代公鸡体尺性状表型值均高于母鸡,且体斜长、胸宽、龙骨长、髋骨宽、胫长、胫围差异极显著(P<0.01);F1代公鸡除了胸肌率极显著低于母鸡外(P<0.01),其余屠体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表达量对家禽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体型差异较大的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材料,分别测定300日龄鸡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来进行比较分析,检测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IGF-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将生长、屠宰性状与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津乌骨鸡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指标均高于大围山微型鸡,同时盐津乌骨鸡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IGF-1基因的表达量也高于大围山微型鸡,表达量趋势为:胸肌 > 腿肌 > 肝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鸡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IGF-1基因的表达量与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Myo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除胸深外的所有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IGF-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体重、体斜长、胸深、胸骨长均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MyoG、IGF-1基因可作为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的生长性状候选基因来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矮脚黄鸡日粮中添加蝇蛆粉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评价蝇蛆粉作为肉鸡日粮蛋白质来源的可行性.试验选取8日龄体重相近的矮脚黄公鸡3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鱼粉组和4.44%蝇蛆粉组,每组3个重复.分小鸡(8~21日龄)、中鸡(22~42日龄)和大鸡阶段(43~63日龄)测定各组试验鸡生长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骨骼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80只7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和蛋白质限饲组,每组20只鸡。限饲14d(21日龄)、补偿生长21d(42日龄)后每组分别屠宰8只,取其胸肌、腿肌、腹脂、心脏、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骨骼等组织并称重,以及测量骨骼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1)限饲后,3个限饲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料量限饲组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蛋白质限饲组和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限饲后,蛋白质限饲组肉鸡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胰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和股骨长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股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蛋白质限饲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股骨长和股骨直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种限饲方法均降低了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部分骨骼性状指标,其中料量限饲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骨骼性状影响最大。经过21d的补偿生长后,3种个限饲组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骨骼性状无显著变化,但料量限饲法会降低肉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建议生产中慎用料量限饲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70日龄萧山草三黄鸡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显示:公鸡活重、屠体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优于母鸡,差异显著(P<0.05)。腿肌的肉色OD值、剪切力和pH值均大于胸肌,系水力小于胸肌,差异均显著(P<0.05);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大于胸肌,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小于胸肌,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表明母鸡的肉质优于公鸡,屠宰性能则不及公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