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针对临床及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毒素基因进行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比较2种类型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差异.无菌法采集奶样,采用国际标准方法从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多重PCR方法扩增nuc基因和mecA基因以确证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一步用PCR方法检测SA的各种毒素基因(SEs、ETs、TSST 1和PVL基因等).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ma Ⅰ对SA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PFGE分析,最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9.3%(23/119)的临床乳房炎奶样和14.8%(26/176)的亚临床乳房炎奶样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分别从中分离鉴定出43株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临床乳房炎分离株中有5株为mecA基因阳性.临床乳房炎奶牛奶样中检测到SA的SEA、SEB、SED、SEJ和PVL毒素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8%(1株)、11.5%(3株)、19.2%(5株)、7.7%(2株)和31.2%(10株);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仅检测到SA的SEA和PVL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0%(3株)和84.1%(37株).表明临床与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SA菌株携带的毒素基因不一样,SEs可能是临床乳房炎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PVL可能是亚临床乳房炎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69株SA使用Sma Ⅰ酶切分型后,可分为7个大簇、50个基因型,来源相同的SA分型后大部分位于同一簇内.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检测到MRSA菌株,PVL基因在亚临床乳房炎中的检出率为临床乳房炎的2.7倍.PFGE方法能较好的区分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的SA分离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焉耆县不同动物源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和耐药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潜在的传播机制,对采自焉耆县不同动物粪源中分离的26株葡萄球菌通过PCR方法进行属的鉴定;并对其进行临床常用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应用PCR方法检测耐药菌株中可能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对表皮葡萄球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株的亲缘性分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26株葡萄球菌中有16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仅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他被检药物高度耐药;26株葡萄球菌均携带4种及4种以上耐药基因;16株表皮葡萄球菌通过PFGE分型法,得到7类基因指纹图谱,PFGE图谱呈现多样性;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MLST分型共获得7种ST型,其中ST1、ST22、ST239均发现2株相对优势型。新疆焉耆县不同动物源葡萄球菌耐药率高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葡萄球菌遗传背景较为复杂,不同养殖场、不同动物源细菌之间存在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甘肃地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耐药情况、基因型总体结构特征及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从甘肃省东、中和西部3个地区的3个县市采集41头罹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93份乳样,采用鉴别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采用K-B法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常规PCR方法检测mecA抗性基因和14种常见毒力基因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结果显示,93份乳样中分离出2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多为多重耐药(16株),多重耐药菌株占5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VRSA),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28株分离菌中共检出mecA阳性11株,检出率为39.3%;共获得9个已知ST型;有12种毒力基因不同程度被检出,其中nuc、spa和coa检出率为100%,hlb、set1、clfA、FnBPA和seb阳性检出率均大于50%,sak、seg、PVL和sea的检出率依次为28.6%、7.9%、14.3%和21.4%,而FnBPB、hla基因未检出。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评价、溯源分析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oqxAB和fexA基因的流行情况,分析spa基因多态性分型特点。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分离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oqxAB和fexA耐药基因,扩增spa基因的X区域进行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大多数药物产生耐药,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喹乙醇对分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94.62%,95.38%,92.31%,70.77%,55.38%,57.69%,32.31%,19.23%,但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较敏感。PCR检测发现,35株携带fexA基因,检出率为26.92%。17株携带oqxAB基因,检出率为13.08%。此外,有10株同时携带oqxAB和fexA基因,耐药性检测发现这10株菌耐药性较为严重。130株分离菌中107株菌可通过spa分型,分为21种spa型,最常见的spa型是t15075 (15.38%),其次是t189 (13.85%),t034 (9.23%),t091 (7.69%),t127 (6.92%),t164 (6.15%)。此外,只有t034 (9.23%)和t3512 (3.85%)能够出现在3种不同动物源(分别是牛、猪、鸡及牛、猪、鸭)的菌株中。综上,oqxAB和fexA基因在河南省的动物养殖场中已有一定的流行,同时携带oqxAB和fexA基因的菌株耐药性较为严重,spa型别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故临床应加强耐药性及分型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状况,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离45株金葡菌,并进行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结果表明,除了万古霉素、莫匹罗星外,金葡菌对其他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MRSA的检出率为51.1%;mecA基因检出率为51.1%,MRST内mecA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鉴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猪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了解其致病性和耐药性。[方法]从阿拉尔市某规模化养殖场收集6份新鲜猪乳样本,采用甘露醇高盐琼脂(MSA)培养基分离乳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表型鉴定方法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检测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利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PCR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果]经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从6份乳样中获得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33.33%(2/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利福平敏感,均对青霉素、头孢西丁、四环素、红霉素、替米考星、克林霉素和磺胺甲噁唑耐药;在检测的5种耐药基因中,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ant(4)基因和mecA基因;在检测的20种毒力基因中,共检测到6种毒力基因,其中,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携带seg、sei、hlb、fnbA、clfA基因,有1株携带hla基因。[结论]该养殖场猪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表现为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地区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999年、2011—2018年(2016年除外)分离鉴定保存的7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菌株筛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mecA基因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夫西地酸、莫匹罗星外,均产生耐药性,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谱广;MRSA检出率为51.3%,发病样品、健康畜禽的粪便样品、环境样品中均检测到MRSA;mecA基因检出率为51.3%,MRSA中mecA基因携带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生鲜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情况,同时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基因型与溶血表型的分布情况及二者的关系。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自湖南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生鲜乳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18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采用绵羊血琼脂平板检测细菌溶血性,并采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mecA基因及5个溶血素基因。结果显示,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谱型达21种;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最高耐药重数为9重;对青霉素耐药最严重,耐药率达85.19%,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替米考星)耐药率在20%~30%之间,对多西环素与万古霉素敏感;从24株分离菌中检出mecA基因,鉴定为MRSA。54株分离株在羊血琼脂平板上主要以β和γ溶血为主,α、β及γ溶血率分别为12.9%、44.4%和42.6%;各溶血素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8.1%(hla)、94.4%(hlb)、96.3%(hld...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市部分养殖场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及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基因情况,从重庆部分养殖场采集共1 371份样品,经前处理、增菌,划线接种,挑取疑似菌落,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nuc基因,对分离鉴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检测菌株中携带的ESBL基因。结果显示:从1 371份样品中分离到8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25株猪源菌株、32株鸡源菌株、6株牛源菌株、10株羊源菌株和16株兔源菌株。89株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最为严重,其次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除2株兔源菌株外,其余分离菌均为多重耐药,耐药数量从2种到21种不等,猪源菌株的多重耐药最为严重。ESBL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有86株细菌携带blaTEM-1a基因,携带率高达96.6%。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耐药严重,且广泛携带TEM-1a型ESBL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致奶牛子宫内膜炎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布及其耐药情况,采用PCR对分离到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并检测超抗原基因在分离菌中的分布,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开展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和PCR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和mecA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5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25株(47.2%);超抗原基因SEJ在分离菌中的携带率最高(70.0%),超抗原基因SEA、SEB及SEE携带率最低(1.9%),其他超抗原基因携带率在9.4%~43.4%之间;分离到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6.2%),对万古霉素最敏感,有多重耐药菌株检出;分离菌中BlaZ携带率达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检出mecA,但CNS中mecA携带率为24.5%.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葡萄球菌有12种肠毒素及eta、etb、TSST-1检出,其中SEJ基因的携带率最高;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并且发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吴均  黄传书  刘艳  赵珮 《蚕学通讯》2019,39(3):9-14
为了达到废弃桑枝快速发酵腐熟的目的,本研究将几种微生物菌剂按一定比例组合成A、B、C、D 4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废弃桑枝发酵比较研究。依据农业部生物有机肥产品检测标准,对各处理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含量、pH值的变化,发酵结束后有机基质物料的碳氮比(C/N)、浸提液培养的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综合分析结果:D组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发酵桑枝制作有机基质肥料,在发酵第5d堆肥温度达到50℃以上并保持12d;发酵90d后,基质肥料水分含量降低至30.21%、pH值先上升后降低最后稳定在8.16、C/N降到19.33,达到国家有机肥产品标准要求;据资料记载,有机肥种子发芽指数(GI)值大于80%即无毒,种子毒性试验表明,浸提液培养的种子其GI、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分别为106.6%、100%、1.548cm、0.505cm;D组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发酵桑枝各项指标均优于A、B、C组,所发酵的有机肥产品在农业生产是安全的,可以用于废弃桑枝快速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12.
比较桑叶粉混合发酵饲料(CL组)与常规饲料(CK组)对草鱼生长、生理、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叶粉混合发酵饲料能有效改善草鱼肝脏健康,调节脂肪代谢,提高氧化能力,对草鱼抗应激、耐缺氧能力有较大的作用,从而促进草鱼生长。CL组草鱼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但肌肉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且CL组草鱼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桑叶粉混合发酵饲料养殖草鱼,不仅可以提高草鱼的健康性,还可以提高鱼肉营养成分和风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得知2010-2016年玉林市犬只饲养量年均20.13万头,免疫犬年均为13.64万头,免疫密度年均为67.74%,仍存在未经免疫的犬。ELISA方法检测免疫犬抗体阳性率为91.57%(1509/1648),非免疫犬为4.13%(10/242);RT-PCR方法检测520份犬脑组织,病原检出率为5.00%(26/520)。通过数据分析与实际情况结合,表明玉林市犬狂犬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疫苗效果表现稳定,外观健康犬仍携带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鱼腥味敏感基因(FMO3)T329S突变位点在五华三黄鸡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对五华三黄鸡群体进行T329S位点检测。结果显示:五华三黄鸡群体中,AA(野生型)、AT(杂合型)和TT(突变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79%、11.21%和0,A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5.24%、5.60%。χ^2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表明五华三黄鸡中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频率不高,但也应通过分子辅助选育技术予以剔除。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的鸡群中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的分布差异较大,可能与选育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高效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基因缺失方法,本研究利用信息肽诱导DNA片段转化和Cre/LoxP系统去除抗性基因这两种技术,通过在S.suis 05ZYH33的ssu05_1921基因上、下游片段和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片段之间引入LoxP位点,采用信息肽GE9诱导构建的DNA片段转化S.suis并发生重组,经抗性筛选快速获得spc替代ssu05_1921基因的缺失株;进一步引入pSET6s/PtufA-cre质粒表达Cre重组酶作用于LoxP位点,去除spc基因,产生无痕ssu05_1921基因缺失株,经测序和RT-PCR验证缺失正确。本研究建立的该方法简单、快捷、阳性率高,为构建S.suis基因缺失株、研究S.suis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桑树桑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桑树的附加值,本试验筛选适合的桑树桑黄菌株,研究其繁育技术。结果表明:从目前常用桑黄菌株中筛选出适合桑树桑黄的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瓦宁纤孔菌(Inonotus vaninii),并构建了该菌的系统进化树;通过对其繁育技术的研究,从20组代料配方中选出了最佳比例的配方,即:桑树木屑80%,玉米粉10%,稻皮2%,棉籽壳7%,熟石膏1%。本研究为桑树桑黄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和鉴定用于猪链球菌(S.suis)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的启动子,本研究通过质谱鉴定了来自S.suis2型05ZYH33菌株的5个高丰度蛋白质,并通过其驱动GFP蛋白和甘露糖苷酶SSU05_1921的表达水平,评估了这5个蛋白相应的基因启动子的强弱。结果显示,这5种蛋白质分别为SSU05_0177、SSU05_0530、SSU05_1503、SSU05_1815和SSU05_1868,相应的5个启动子P0177、P0530、P1503、P1815和P1868均能够有效驱动GFP在E.coli和S.suis中的高水平表达,但是P1815、P0177和P1868不能驱动SSU05_1921在S.suis中的表达。P0530和P1503能够驱动SSU05_1921在S.suis中的表达,并且P1503启动子驱动GFP和SSU05_1921的表达水平均比P0530启动子驱动的高两倍以上。因此,P0530和P1503是S.suis的强启动子,并且P1503更强于P0530。这在高水平表达GFP用于标记菌体,以及构建无启动子基因的回复突变菌株中发挥关键作用,在S.suis遗传操作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是围产期常见代谢紊乱性疾病。外泌体是含有膜蛋白、封闭胞质蛋白和RNA的磷脂双分子层的膜泡,可以传递信息并调节机体细胞的生理状态。本文就循环外泌体对奶牛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α/SIRT1)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作为酮病奶牛肝脏脂代谢紊乱诊断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有助于探究奶牛循环外泌体对酮病奶牛肝脏脂代谢紊乱的修复效果和作用机制,为寻找合适的酮病靶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猪链球菌2型(SS2)05ZYH33菌株是否具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同工酶,本研究通过同源蛋白比对,发现05ZYH33菌株表面蛋白SSU050630 C端Ss GH20结构域与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的NAG Str H的GH20-1结构域具有60%的同源性;经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纯化后的酶活性分析表明Ss GH20具有NAG活性,且其活力为371 U/mg蛋白;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 H为5.5;其Km值为0.69。通过构建SS2 ssu050630基因缺失株及全菌酶活性测定,显示SS2 05ZYH33菌株具有NAG活性,而ssu050630基因缺失后的菌株则失去了NAG活性,表明SSU050630是SS2 05ZYH33菌株唯一具有NAG活性的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Ss GH20在SS2致病中的作用及SS2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有窗封闭式笼养育雏鸡舍为对象,于2018年3月~2019年1月开展研究鸡舍内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CO2)、氨气(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浓度和细菌总数,并分析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季节育雏舍内环境温度满足鸡群正常需要,鸡群成活率超过97%。夏季舍内相对湿度达82.48%,并且料肉比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春季、秋季和冬季CO2浓度易超标,不同季节舍内白天温度均高于夜晚,而白天CO2浓度低于夜晚。不同季节舍内环境温度分别与相对湿度、CO2浓度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有窗封闭式育雏鸡舍内不同季节雏鸡生长发育良好,但夏季湿度过高,春季、秋季和冬季舍内CO2浓度高于标准。建议夏季应合理控制舍内相对湿度,春秋冬季注意平衡舍内的保暖和通风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