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信息·资讯     
<正>普通鸡体有望"种植"抗禽流感基因记者近日从扬州大学动科学院了解到,该院李碧春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已经将抗禽流感的基因成功转入供实验的真核细胞内,并证明该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经自然途径感染SPF鸡后,病毒的致病能力与NS基因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病理学角度比较了两株利用反向基因操作技术拯救的病毒RGSGD/1/96和RGSGD/1/2NS的致病能力。虽然只有NS基因不同,但是这两株病毒经鼻腔感染4周龄SPF鸡后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致病能力,RGSGD/1/96对鸡的致死率为100%,感染鸡只的各组织脏器均可发现严重的病理损伤,该病毒在鸡体内复制能力很强,感染后3d、6d,各组织脏器均可发现大量的病毒抗原;GSGD/1/2NS对鸡的致死率为0,病毒在感染鸡体内只引起肺间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未发现病毒抗原信号。由于两株病毒只有NS基因不同,说明NS基因决定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对SPF鸡的致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据新华社东京1月10日电讯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渡边智正教授日前开始一项试验,计划通过筛选出有较强抗禽流感病毒能力的种鸡并让其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培育出抗禽流感病毒的鸡。据《朝日新闻》报道,此前有研究发现,一些动物体内有一种名为“Mx”的基因具有特殊的抑制病毒增殖的能力。而渡边教授则发现,鸡的“Mr基因会因为种类不同等因素而表现出个体差异,其结构不同,抗病毒能力也不同。初步试验显示,当鸡体内的这一基因抗病毒能力较强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禽流感病毒的增殖。根据上述结果,从家畜改良中心冈崎牧场挑选出1000只种鸡,它们…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来势汹汹,大家除了靠疫苗打救,吃米饭也可能是一条出路。香港中文大学成功以基因改造技术研发“抗禽流稻米”,实验证明带有中药玉竹基因的稻米,可抵御禽流感病毒。专家预计此稻米未来5至10年可广泛使用于鸡只饲料,  相似文献   

5.
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系以高度成熟安全的鸡痘病毒为载体研制的新型基因工程禽流感一鸡痘二联疫苗,该疫苗毒株的研制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将我国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早期分离株的HA和NA基因同源重组到鸡痘病毒疫苗株的基因组中,构建重组鸡痘病毒(rFPV—HA—NA),经体外、体内试验表明该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时经细胞连续传代,证实了重组鸡痘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疫苗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专版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0):45-48
中国家禽业信息网联系电话:0514詟7205639(可传真)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猪体内一个特定基因的变异会导致猪更易感染禽流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防止新型流感出现。据《日本经济新闻》17日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三桥忠由领导的小组说,他们在猪细胞培养实验中发现,猪体内一个名为“Mx1”的基因出现变异时,禽流感病毒就会增殖。研究人员在全国各地养猪场的配合下对猪进行了实际检查,发现“Mx1”基因出现变异的猪确实更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猪既可感染人类流感,也可感染禽流感。专家认为,猪有可能充当禽流感病毒从家禽传…  相似文献   

7.
用纯化的鸡抗禽流感病毒(AIV)抗体免疫家兔,制备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用戊二醛醛化的红细胞固定非特异性鸡抗体,再吸附兔抗鸡抗体,获得了纯的抗独特型抗体。经鉴定,该抗体既有弱的血凝性又有弱的血凝抑制性,并能与原病毒竞争性地和鸡抗AIV抗体结合。  相似文献   

8.
《饲料广角》2004,(22):27-27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人士说,鸭子电会和鸡一样转移禽流感病毒。虽然现在并没有病例证明鸭子可以传播禽流感。但是可以确定鸭子是潜在的病毒携带者,这也增加了清除这种病毒的难度。与鸡不同的是,鸭子体内即使携带病毒也可以表现的十分健康,为检验出存在于鸭体内的病毒加大了难度。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构建了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经转染、蓝斑克隆、筛选和纯化,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HA基因重组禽痘病毒。提取感染重组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1.7kb的携带有外源目的基因片段。收集纯化的重组病毒CEF细胞,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克隆血清作一抗,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鸡IgG为二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痘病毒能在体外的CEF细胞表达HA糖蛋白。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炎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东省某鸡场发生一起以严重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5000只鸡在1周内连续死亡400多只。通过病理剖检,几乎所有病死鸡支气管都充满干酪样物质,导致支气管严重阻塞,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严重出血。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脾、肺和气管干酪样物质,病料经处理后通过SPF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获得一株病毒。通过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P)试验,该病毒能与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初步确定该病毒为禽流感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该病毒能够凝集鸡红细胞,但此血凝现象不能被抗NDV血清、抗EDSV-76血清、抗H 5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 7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而能被抗H 9亚型禽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以及通过H 9亚型流感病毒的RT-PCR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最终确诊该病毒为H 9亚型禽流感病毒。动物回归试验,攻毒鸡表现与临床发病鸡一致的症状及典型病理变化,患鸡支气管被干酷样物严重阻塞,气管、支气管黏膜较严重出血,通过病料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能再次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从山东省水禽市场健康鸭体内分离鉴定了1株H4N6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Shandong/1/2010(DK/SD/1/2010)。对该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与Gen 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遗传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K/SD/1/2010的7个基因(PB2,PB1,PA,HA,NP,M和NS)来源于欧亚系,NA基因来自于欧亚系和北美系。DK/SD/1/2010 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PKKASR↓GLF)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一致。动物接种试验表明该病毒不能在鸡和小鼠中复制。推测DK/SD/1/2010可能是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在鸭体内重组和演变形成的重组病毒,该病毒对鸡和鸭无明显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病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某鸡场发生一起以严重呼吸困难症状、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5 000羽122日龄清远麻鸡在一周内连续死亡400多羽。剖检后几乎所有病死鸡支气管充满干酪样物质,导致支气管严重阻塞,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严重出血。病料接种SPF鸡胚绒毛尿囊膜获得一株病毒。通过AGP试验,该病毒能与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通过HA试验,该病毒能够凝集鸡红细胞,但此血凝现象不能被抗NDV血清、抗EDSV-76血清、抗H5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7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而能被抗H9亚型禽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进而通过RT-PCR方法,最终确诊该病毒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动物回归试验,攻毒鸡表现与临床发病鸡一致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并能再次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13.
李新 《中国家禽》2005,27(2):9-9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渡边智正教授日前开始一项试验,计划通过筛选出有较强抗禽流感病毒能力的种鸡并让其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培育出抗禽流感病毒的鸡。  相似文献   

14.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渡边智正教授日前开始一项试验,计划通过筛选出有较强抗禽流感病毒能力的种鸡并让其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培育出抗禽流感病毒的鸡。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病毒夹心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禽流感病毒(AIV)湖北分离株(H9N2亚型)提纯物为免疫原,制备出鸡抗AIV和兔抗AIV抗体,经用琼脂扩散法测得效价分别为1:32和1:16。以纯化的鸡抗AIVIgG为包被抗体,兔抗AIVIgG为第二抗体,建立了检测AIV抗原的夹心ELISA法。结果表明,鸡抗AIVIgG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μg/mL,兔抗AIV 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μg/mL;对已知的阳性样品,用夹心ELISA法测得的病毒滴度比血球凝集滴度高16倍以上,且能检出其它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痘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等无交叉反应,说明本方法有很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对14个鸡场送检的、患有呼吸道疾病或有腹膜炎、眼炎、产蛋下降、怀疑为禽流感感染的病鸡进行了检测,结果有7个鸡场为阳性。本方法的建立为禽流感病鸡群的临床检验提供了一种方便、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的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已经取得成功。研制者称H5N1、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其种子株是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禽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技术构建而成,对禽类及哺乳动物高度安全,免疫力高,对鸡的有效免疫力可达10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对送检的一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气管黏膜弥漫性出血、肺脏出血为主要剖检变化的病例进行诊断,本试验采集病死鸡组织样本进行RT-PCR以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可以扩增获得528 bp、740 bp的目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确证该病例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8.
将疑似禽流感病死鸡病料组织研磨液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尿囊分离毒经电镜观察后,应用特异性RT-PCR方法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分型检测,同时对核蛋白全长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初步证实分离的禽流感病毒为H5亚型,然后对分离株HA基因和NA基因进行RT-PCR分析,确定该分离株禽流感病毒为H5N1亚型。通过NA全基因扩增测序、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毒株基因序列(EU429747)同源性为97%,但基因3′端发生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9.
《水禽世界》2005,(9):50-50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禽流感疫苗,首批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可以加强鸡的免疫保护能力,也能保护鸡免受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攻击。德同联邦动物健康研究所8月15日说,新型疫苗的使用减弱了家禽疱疹病毒,这样的病毒不再会使家禽患病。研究人员在这一病毒中人工添加了一种禽流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RT-PCR快速诊断禽流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一对NP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该对引物,不经病毒分离,直接从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的气管、泄殖腔棉拭子和组织样品中提取核酸, RT~PCR可以扩增出 326bp的 NP基因片段。采用该技术对14个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4个亚型12株国内分离野毒株,RT-PCR检测的结果都呈阳性;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以及减蛋综合症病毒,RT-PCR扩增结果都呈阴性。禽流感病毒 A/Goose/Guangdong(H5N1)和 A/African Starling/England(H7N1)实验感染鸡样品 RT-PCR检测与鸡胚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34/42、32/42; 24/55、24/55, 二者符合率大于95%。 RT-PCR最少可检测到10pg的病毒核酸。对山东某地发病鸡场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只用6个小时就可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证明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禽流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