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粮食类农作物秸秆和藤蔓类农作物秸秆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特性。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F1阉割肉羊,采用尼龙袋法测定6种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花生秧、豆角菀和红薯菀)的粗蛋白(CP)、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并对其常规养分及能量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薯菀和豆角菀中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农作物秸秆(P0.05);花生秧的各能量价值显著高于其他农作物秸秆(P0.05);豆角菀和花生秧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藤蔓类秸秆DM、ADF和NDF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粮食类秸秆(P0.05)。由此可见,不同的农作物秸秆的营养成分、能量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不同。花生秧和红薯菀CP含量、饲料能量价值和各养分瘤胃降解率较高,是优良的粗饲料来源。综合比较,藤蔓类秸秆比粮食类秸秆更适合做肉羊的粗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全株甘蔗青贮、木薯茎叶、香蕉茎叶青贮和白酒糟等4种非常规粗饲料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试验采用尼龙袋法,以3头装有永久瘘管的肉牛(云岭牛)为试验对象,每头牛做3个平行。4种非常规粗饲料通过瘤胃瘘管送至瘤胃腹囊中,分别在6、12、24、36、48、72 h取出,测定4种非常规粗饲料在不同时间点消化后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含量。结果显示:白酒糟的D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香蕉茎叶青贮的Ash、NDF和A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木薯茎叶和白酒糟的EE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粗饲料(P<0.05)。DM、有机物(OM)、CP有效降解率均为白酒糟>全株甘蔗青贮>木薯茎叶>香蕉茎叶青贮。NDF有效降解率排序为香蕉茎叶青贮>木薯茎叶>白酒糟>全株甘蔗青贮。香蕉茎叶青贮和木薯茎叶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白酒糟和全株甘蔗青贮(P<0.05)。研究表明,4种粗饲料均表现出良好的饲喂效果,以白酒糟和...  相似文献   

3.
为评定吉林省2种花生副产物(花生秧、花生壳)的营养价值,分别测定了花生秧、花生壳及羊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含量。选取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草原红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DM、CP、NDF和ADF的72 h瘤胃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花生秧与花生壳的CP、NDF、ADF和P含量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的ADF含量显著高于羊草(P0.05),P含量显著低于羊草(P0.05);花生壳的Ca含量显著高于花生秧和羊草(P0.05)。(2)花生秧的DM、CP、NDF和ADF有效降解率(ED)显著高于羊草(P0.05);花生壳的DM、CP、NDF和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羊草(P0.05)。综上所述,花生秧各成分的瘤胃ED高,饲用价值高;花生壳木质化程度高,各成分瘤胃ED低,在肉牛饲粮中的添加量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燕麦草(2种)、稻草、花生秧、谷子秸秆和小麦秸秆共10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科学配制奶牛饲粮提供数据参考。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苜蓿青贮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58.24%,小麦秸秆的最低,为34.20%;CP有效降解率最高的是苜蓿干草,与依次降低的全株小麦青贮、苜蓿青贮、全株玉米青贮、燕麦草、稻草、小麦秸秆、谷子秸秆和花生秧差异显著(P0.05);全株小麦青贮的NDF有效降解率与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燕麦草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全株小麦青贮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综上所述,苜蓿干草和苜蓿青贮的瘤胃降解率较高,营养价值较高,小麦秸秆和谷子秸秆品质相对较差,花生秧与上述秸秆饲料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尼龙袋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科尔沁肉牛瘤胃降解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科尔沁肉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肉牛常用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DM和CP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依次为苜蓿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稻草(P0.05);NDF和ADF的肉牛瘤胃有效降解率以玉米青贮最高,NDF有效降解率苜蓿草最低,ADF降解率以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草居中。消化代谢试验选用5头科尔沁肉牛,按3×5非完全拉丁方设计,分3期分别饲喂5种粗饲料。结果表明,5种粗饲料的DM、CP消化率以苜蓿草最高,稻草最低,玉米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居中;NDF和ADF消化率玉米青贮最高,稻草最低。因此,5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青贮、玉米秸秆和稻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山药蔓、醋糟和秕谷4种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选用3只体况相近且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杜寒杂种成年竭羊,采用尼龙袋法测定这些粗饲料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及其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醋糟的CP、EE及消化能(DE)、代谢能(ME)、增重净能(NEg)均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而其CF、NDF、ADF含量最低。4种粗饲料各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率随滞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于稳定。醋糟的DM、CP、OM、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说明醋糟较其他3种粗饲料作为肉羊粗饲料相对饲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进口燕麦、国产燕麦和小黑麦4种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选用3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粗饲料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和有效降解率。结果显示:苜蓿的DM、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小黑麦和进口燕麦的D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国产燕麦(P<0.05);进口燕麦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小黑麦和国产燕麦(P<0.05),小黑麦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国产燕麦(P<0.05)。国产燕麦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小黑麦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苜蓿与进口燕麦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国产燕麦(P<0.05)。研究表明,小黑麦具有作为优质粗饲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酒糟与肉羊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选择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F1阉割公羊,采用尼龙袋法测定3种粗饲料的粗蛋白(CP)、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并对其常规养分及能量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酒糟的CP含量和肉羊饲用价值均高于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而NDF含量低于这两种粗饲料;酒糟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此两种秸秆类粗饲料(P0.05),而DM、ADF和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低于这两种粗饲料(P0.05)。综合比较,酒糟的CP含量、肉羊饲用的能量价值和CP瘤胃降解率均较高,是补充CP的优质粗饲料。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豆角叶、红薯叶、柠条草、牛筋草4种粗饲料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其在肉羊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柠条草采集自山西省右玉县,豆角叶、红薯叶、牛筋草均采自山西省方山县。选用3只1.5岁左右、体重(50.0±1.5)kg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F1代成年肉用绵羊,预试期7 d,正试期18 d,用尼龙袋法测定并计算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红薯叶的DM、粗灰分(Ash)、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柠条草的NDF、ADF含量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4种粗饲料的DM、CP、NDF和ADF瘤胃降解率随样品在瘤胃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种粗饲料的DM和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依次为豆角叶>牛筋草>红薯叶>柠条草(P<0.05),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依次为红薯叶>豆角叶>牛筋草>柠条草(P<0.05)。综上所述,4种粗饲料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都可作为饲料原料;从瘤胃降解特性来看,豆角叶和红薯叶的饲用价值最高,牛筋草次之,柠条草饲用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比较沙棘果渣与谷草秸、燕麦草和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差异。选取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F1代成年肉用绵羊,采用尼龙袋法评定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4种样品的DM含量差异不大,沙棘果渣的CP含量(16.70%)和粗脂肪(EE)含量(8.20%)均最高,青贮玉米秸秆和谷草秸含NDF、ADF较高;4种样品的DM、有机物(OM)、CP、NDF、ADF瘤胃降解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最终趋于稳定;4种样品的DM瘤胃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燕麦草>沙棘果渣>青贮玉米秸秆>谷草秸(P<0.05),OM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棘果渣>燕麦草>青贮玉米秸秆>谷草秸(P<0.05),CP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燕麦草>沙棘果渣>青贮玉米秸秆>谷草秸(P<0.05),NDF和ADF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棘果渣>青贮玉米秸秆>谷草秸>燕麦草(P<0.05)。综上所述,4种粗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差异较大;从瘤胃降解特性来看,沙棘果渣饲用价值最高,可作为动物的饲料原料,综合利用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单宁作为植物源的天然物质,其抗菌、无残留、环保、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在动物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推广利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单宁的来源、分类、结构、性质、活性特点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的利用单宁类物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获期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抽样采集山东省44个区县130个养殖场130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按照收获时玉米籽粒的乳线位置,共分为1/2乳线、2/3乳线和3/4乳线3个时期,样品数量分别为40、60和30份,测定其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降低(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2)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淀粉(CB1)含量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碳水化合物(CHO)、可溶性糖(CA)含量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不可利用纤维(CC)和可利用中性洗涤纤维(CB3)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3)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系数和费氏评分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3/4乳线期(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4)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全株玉米青贮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及消化能、代谢能均显著增加(P<0.05)。1/2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和泌乳净能显著低于2/3乳线期和3/4乳线期(P<0.05)。5)1/2乳线期和2/3乳线期全株玉米青贮的24和48h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低于3/4乳线期(P<0.05)。综上所述,收获期为3/4乳线期时,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测定了杜长大商品猪的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试验猪的胴体瘦肉率较高为65.82%,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50和3.05,背最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比例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高,分别为79.18%和57.52%。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建立肉用杂交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研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营养吸收、免疫调控及肠道屏障功能提供原代细胞培养模型。选用新生未吮乳的肉用杂交犊牛的空肠组织,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法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应用相差消化法和相差贴壁法对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纯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免疫荧光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法来鉴定细胞。结果表明:1)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法得到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经纯化后得到90%以上纯度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代至10代以上; 2)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细胞增殖规律; 3)免疫荧光鉴定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角蛋白13和绒毛蛋白; 4)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边缘有微绒毛结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清晰可见; 5)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细胞内含有60条染色体,形态正常,呈二倍体核型。综上所述,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及相差贴壁纯化成功得到犊牛小肠上皮细胞,为研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吸收、免疫调控和肠道屏障功能提供了细胞素材。  相似文献   

15.
扩增口蹄疫病毒(FMDV) 3C蛋白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 3C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并将该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应用于3C的检测。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3C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56 000; IFA结果显示,该抗体能够检测到3C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检测到在细胞中过表达的3C蛋白。本研究制备的FMDV 3C蛋白多克隆抗体为FMDV及其3C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体重100-110 kg杜长大商品猪120头,研究不同静养时间对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色评分试验4组比试验2组提高3.59%(P<0.01),大理石纹评分1组分别比2组、3组和4组提高24.42%(P<0.01)、55.17%(P<0.01)、39.18%(P<0.01),2组比3组和4组分别提高24.71%(P<0.01)、11.86%(P<0.05);电导率4组比1组和3组分别提高12.83%(P<0.01)、4.94%(P<0.05),2组、3组分别比1组提高10.18%(P<0.01)、7.52%(P<0.01);宰后2小时失水率1组比2组提高27.72%(P<0.05);a值3组分别比1、2、4组提高3.70%(P<0.05)、8.51%(P<0.01)、7.33%(P<0.01),1组比2、4组分别提高4.63%(P<0.05)、3.50%(P<0.05);b值2组比1组和4组分别提高7.57%(P<0.05)、16.38%(P<0.01),3组比4组提高12.41%(P<0.01);PH451组、2组分别比3组、4组提高2.35%(P<0.05)、2.67%(P<0.05)、2.19%(P<0.05)、2.52%(P<0.05);24 h肉色评分3组和4组分别比1组提高2.31%(P<0.05)、2.59%(P<0.05);24 h电导率2组比1组提高19.83%(P<0.01),3组和4组分别比1组提高10.74%(P<0.05)、11.16%(P<0.05);24hL值2组分别比1组、3组、4组提高3.15%(P<0.05)、3.67%(P<0.05)、5.30%(P<0.01);24 h a值4组分别比1组、3组提高4.32%(P<0.01)、6.19%(P<0.01),2组比3组提高3.88%(P<0.05);24 h b值2组分别比1、3、4组提高15.69%(P<0.01)、14.24%(P<0.01)、9.45%(P<0.01);24 h pH 4组比2组提高0.90%(P<0.05)。丙二醛和肌酸激酶试验4组比试验1、2、3组分别提高26.93%(P<0.01)、25.37%(P<0.01)、32.21%(P<0.01)和33.09%(P<0.01)、32.04%(P<0.01)、31.16%(P<0.01);乳酸含量试验3、4组比试验1、2组分别提高103.49%(P<0.01)、73.27%(P<0.01)、96.51%(P<0.01)、67.33%(P<0.01);皮质醇试验1、2、4组分别比试验3组提高60.06%(P<0.01)、61.43%(P<0.01)、55.15%(P<0.01);白细胞介素-1β试验1组比试验2、3、4组分别提高10.80%(P<0.01)、9.70%(P<0.01)、5.53%(P<0.05);肿瘤坏死因子试验1组比试验3组提高12.43%(P<0.01),试验4组比试验3组提高8.40%(P<0.05);结合珠蛋白试验1组分别比试验2、3、4组提高14.81%(P<0.05)、16.04%(P<0.01)、13.02%(P<0.05);多巴胺试验4组比试验3组提高15.38%(P<0.01)。  相似文献   

17.
体型性状在家畜育种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体型各性状的关系及其在育种中的联合应用尚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对一核心种猪场大约克猪的体重、背膘厚、体高、体长、胸深、胸宽、管围、臀围共8个影响猪体型的性状测定数据进行相关、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8个性状可以聚为3类,体长、体高、体重和胸深聚为类Ⅰ,臀围、胸宽和管围聚为类Ⅱ,背膘厚与其它性状相关最低,单独聚为类Ⅲ;主成分分析把8个性状简化为有独特的信息侧重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08%),分别为体重因子、体高因子、背膘因子和胸深因子。  相似文献   

1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AIV)冷适应疫苗可以弥补灭活疫苗临床保护效果的不足。为明确宿主对冷适应疫苗的免疫应答效应,本研究将H9N2AIV(A/chicken/Shandong/903/2013,CK/903/2013)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连续降温传代,获得在25℃能够稳定复制的冷适应株Ca30。实验结果显示:Ca30株具备冷适应性和温度敏感性,在传代过程中病毒HA蛋白出现多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在25℃传代20次后已经获得稳定的氨基酸突变。动物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以106.0E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1周龄SPF鸡,Ca30株仅在喉气管中低水平复制,病毒接种后第3周SPF鸡血清针对Ca30株、异源病毒株1167的血凝抑制效价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2log2和5.8log2,接种后第4周针对母本病毒CK/903/2013的血凝抑制效价达到最高值7.6log2。qPCR检测结果显示,Ca30在25℃时能够在鸡胚肺脏、肝脏和心脏中复制,对肺脏的亲和力最强。利用qPCR检测冷适应株Ca30接种鸡胚后各脏器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Ca30株感染鸡胚后,引起鸡胚肺脏中IL-1β、IL-6、IL-12、IL-8、OAS和MDA5转录水平上调,上调4.18~16.47倍;感染后8h引起鸡胚心脏中IL-1β、IL-6、IL-12、IL-8、OAS和MDA5的转录水平上调,之后降低甚至下调;72h时引起鸡胚肝脏中IL-1β、IL-6、IL-8和OAS转录水平上调,上调4.28~6.53倍;在鸡胚脑组织中,各类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本研究培育了一株H9N2AIV冷适应毒株Ca30,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国山东及周边部分地区自2017年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基因组变化规律,作者收集来自山东省、河南省和江苏省的部分猪场采集及送检的疑似PRRS症状猪组织样品70份,利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PRRSV检测。对部分阳性病料中PRRSV的基因重组、决定中国高致病性PRRSV(HP-PRRSV)致病性和复制力的Nsp9第561、586和592位氨基酸等进行分析,以探明该区域PRRSV的遗传演化规律。结果显示,PRRSV检出率为55.7%,从上述样品筛选11株PRRSV分离株。Nsp2序列分析显示,与经典美洲毒株VR-2332相比,7株PRRSV分离株的Nsp2蛋白分别在第481及533-561位发生了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这与我国自2006年以来流行的HP-PRRSV的缺失特征相同;2株PRRSV分离株的Nsp2蛋白在481、533-561及595-597位发生了三个部位的共33个不连续氨基酸的缺失;2株PRRSV分离株的Nsp2蛋白在475-518及533-561位出现了两个部位的共73个不连续氨基酸的缺失。该研究中PRRSV分离毒株的Nsp2基因已发生了明显的新型缺失。采用基因重组分析软件RDP4分析显示,以上后4株新型缺失株存在较大的基因重组,且重组部位和重组片段数量不相同;4株病毒均以高致病性毒株JXA1作为重组的主要亲本毒株,多数重组变化集中在Nsp2蛋白区域,在其他非结构蛋白和次要蛋白区域也可见部分重组变化。另外,Nsp9第561、586和592位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该4株病毒在上述三个氨基酸位点与中国HP-PRRSV相符。本研究为深入探索PRRSV的遗传变异规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积累了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引起我国部分地区进口白羽肉种鸡发生禽白血病疫情的病毒来源及其变异趋势,本研究对从进口白羽肉种鸡分离的8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8株ALV-Jgp85氨基酸遗传演化分析显示,其与ALV-J肉鸡分离株(包括ALV-J原型病毒株HPRS-103、美国肉鸡ALV-J分离株、国内肉鸡分离株)及蛋鸡分离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2.5%,而与国内2014年父母代白羽肉种鸡ALV-J分离株GD14J2同源性较高,为93.5%~95.1%,处于同一分支。8株ALV-J的3'非编码区(3'UTR)在rTM区缺失203bp,DR-1区缺失7bp,E元件位置缺失125bp,仅保留了22个碱基,这一缺失特征与GD14J2一致。8株ALV-J的3'LTRU3区序列与ALV-J肉鸡分离株及蛋鸡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1.5%,而与GD14J2病毒株的同源性较高,为94.3%~96.3%。序列分析发现U3区存在连续11bp缺失和164位碱基突变(C/T),该突变形成2个新的转录调控元件AIBREP1、AIBREP2。综合gp85、3'UTR和U3区序列特征,推测引起本次进口白羽肉种鸡禽白血病的ALV-J与国内2014年父母代白羽肉种鸡ALV-J分离株GD14J2为同一来源。但本次分离到的ALV-J病毒株也有新的变异趋势,这些变异是否与ALV-J致病性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ALV-J有效防控和净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