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生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动物体内产生大量耐药菌。本文综述了奶牛源常见耐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旨在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琼脂两倍稀释法和改良的双纸片法 ,测定了兽医临床分离的 4 0株猪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青霉素的体外最小浓度及红霉素耐药菌的耐药表型。实验结果显示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 72 5 % (2 9/ 4 0 )、 6 7 5 % (2 7/ 4 0 )、 72 5 % (2 9/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 6 5 % (2 6 / 4 0 )和 6 2 5 % (2 5 / 4 0 ) ,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4 0 % (16 / 4 0 ) ;青霉素耐药菌株对其他药物的交叉耐药率显著地高于青霉素敏感株 (P <0 0 5 )。在红霉素耐药菌株中 ,以内在型耐药表型为主 ,占 5 8 6 % (17/2 9) ,诱导型及M型耐药表型各占 2 4 1% (7/ 2 9)和 17 2 % (5 / 2 9) ,而 4 0 % (2 / 5 )的M型耐药菌、 5 8 8% (10 / 17)的内在型耐药菌及 5 7 1% (4/ 7)的诱导型耐药菌同时对青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也是导致食物中毒的最常见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从沙门氏菌靶位基因突变、酶解作用、药物外排作用、膜通透性、生物被膜、质粒介导、转座子介导、整合子介导等方面对沙门氏菌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志贺菌多重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志贺菌产生耐药性与抗菌药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关,并通过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扩散耐药性,同类结构药物或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具有部分或全部交叉耐药性。然而,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不断应用,人们开始从更多层面来认识志贺菌的耐药性。细菌对不同结构类别或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都能产生耐药性,即多重耐药(multi drug resistance)。本文就志贺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鸡源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持续应用,导致大肠杆菌出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对养殖行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山西省各地采集到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筛选出30株具备多重耐药性的菌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药敏结果的分析,再结合相关耐药基因Acr A,qnr A及TEM,对近年来山西省大肠杆菌病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流行病学分析,可为今后生产实践中更好的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肠杆菌产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以Nif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三维试验法与K-B法进行酶型分析与药敏试验.结果:本组197株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54株,阳性率27.4%,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88.9%, 头孢菌素酶(AmpC)占9.3%,同时产ESBLS和AmpC(即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占1.8%,金属β-内酰胺酶未检出.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服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9.8%、17.3%、10.2%,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为6.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0.8%,而对亚胺培南敏感未检出产酶耐药株.结论:肠杆菌的耐药菌株以产ESBLS为主,对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选用头孢吡肟以及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必要时可选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堆肥过程中高温持续时间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携带的接合型质粒和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消减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在鸡粪堆肥初始物料中外源添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液,并设置延长高温时间组(CT组)和常规堆肥组(NT组)两种堆肥条件处理,利用选择性培养及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检测多重耐药菌群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数字PCR定量检测大肠杆菌16S rRNA基因、接合型质粒转移酶基因(MOBP)、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b]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和Ⅰ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l1)等污染物相对丰度变化,对比获得了延长高温时间对多重耐药菌及其ARGs消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能够明显抑制堆肥中多重耐药菌的生长,并且CT组对其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NT组。堆肥结束后,五种基因在CT组的相对丰度消减率为79.82%~99.99%,但NT组中腐熟期结束后APH(3)-Ib、sul2、intl1等基因相对丰度均高于初始物料。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型质粒的消减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APH(3)-Ib、sul2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相关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鉴定的443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猪场常用6大类13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采用PCR方法,检测13种抗菌药物相应的4大类10种耐药基因。【结果】 该猪场猪源大肠杆菌对被检的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0.0%,其中对恩诺沙星、链霉素、大观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0.0%以上,对阿米卡星、安普霉素、头孢噻呋、多黏菌素E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未超过25.0%;多药耐药结果以7~9耐为主,占63.6%。除tetK外,对被检的其他9种耐药基因均有检出,以携带floR(66.4%)和ant(3″)-Ia(66.4%)耐药基因为主。【结论】 新疆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猪场猪源大肠杆菌至少对被检的1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且多药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应从基因水平对耐药大肠杆菌进行传播机制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猪场及周边环境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消毒剂和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消毒剂抗性与抗菌药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东省某猪场采集130份样品,包括养殖场各阶段猪的粪便、猪场周边环境(猪舍空气、池塘水、周边土壤样品)以及猪场人员的粪便样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4种消毒剂和10种抗菌药的MIC值,PCR法检测qac E、qac E△1、qac F、qac G、emr E、sug E(c)、sug E(p)、mdf A和ydg E/ydg F消毒剂抗性基因.【结果和结论】13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97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达74.6%.受试菌株对4种消毒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来源的菌株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都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水平,而对双胍类消毒剂三氯生和氯己定则较为敏感.87.6%(85/97)的大肠埃希菌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68%~88%的菌株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多西环素、萘啶酸、头孢噻肟和氟苯尼考等抗菌药表现出耐药.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检出率不高(2.1%~20.6%),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qac E△1.大肠埃希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抗药性与抗菌药耐药性呈正相关,消毒剂抗性基因与一些特定的抗生素耐药表型也存在一定关联.在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萘啶酸、环丙沙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黏菌素耐药菌株中,消毒剂抗性基因检出率分别高于其敏感菌株的检测率.抗生素-消毒剂联合耐药给周边环境带来了风险,因此养殖场消毒剂和抗生素应规范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常规K-B法(纸片扩散法)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8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40.8%,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6.3%,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万古霉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为有效防控鸡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55株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以纸片扩散(K-B)法和PCR分别测定其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通过小鼠攻毒试验检测其致病性,并分析鸡源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耐药表型与致病性的相关性.[结果]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达100.00%,而对庆大霉素和大观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在10.00%以下).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中有1株(占1.82%)携带7种耐药基因、6株(占10.91%)携带6种耐药基因、20株(占36.36%)携带5种耐药基因、12株(占21.82%)携带4种耐药基因、13株(占23.64%)携带3种耐药基因、3株(占5.45%)携带2种耐药基因;16种耐药基因中,blaTEM、tetX、sul3和aadA1基因检出率较高,qepA、blaCMY和tetB基因检出率较低,而qnrA、qnrB、Aph(3)-IIa、blaPSE和aadA2基因等未被检出.55株沙门氏菌广西分离株对昆明小白鼠均具有致病性,致死率为20%~100%;随机选取10株分离株对昆明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00×107~3.18×108 CFU/mL.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种类数量与LD50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86x+8.971(R2=0.9329),耐药基因数量与LD50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8x+8.673(R2=0.5748),即沙门氏菌的耐药性与其致病性呈正相关.[结论]2015—2017年从广西发病鸡分离获得的致病性沙门氏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普遍存在耐药性,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与其致病性间呈正相关,因此,生产上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加大细菌耐药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宠物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乌鲁木齐市某宠物医院分离鉴定的154株宠物源葡萄球菌进行临床常用1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并用PCR方法检测葡萄球菌9种耐药基因:喹诺酮类(norA)、大环内酯-林可胺类(ermB)、四环素类(tetA、tetM)、β-内酰胺类(mecA、femA)和氟苯尼考类(cfr、fexA和fexB)。耐药性检查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在50%以上,宠物源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集中在4~5类,且耐药谱型多样化。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exA(31.2%)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ermB(26.7%),未检出cfr、fexB和tetA基因。新疆乌鲁木齐市宠物源葡萄球菌普遍存在耐药和多重耐药情况,其中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exA检出率最高,揭示宠物源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及基因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耐药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霍城县不同动物粪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新疆霍城县主要的规模化养殖场分别采集猪、鸡、牛及羊的粪便。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通过PCR方法检测相应耐药基因。【结果】不同动物粪源葡萄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程度依次为猪粪源葡萄球菌>鸡粪源葡萄球菌>羊粪源葡萄球菌>牛粪源葡萄球菌;鸡粪源葡萄球菌及猪粪源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四环素耐药率均超过80%。牛粪源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达100%。ermB基因是猪粪源葡萄球菌和鸡粪源葡萄球菌中检出率最高的林可胺类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是70.8%和93.5%;femA基因是羊粪源葡萄球菌和牛粪源葡萄球菌中检出率最高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论】新疆霍城县不同动物粪源葡萄球菌对被检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不同,多药耐药情况严重,在养殖过程中应考虑耐药情况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近10年葡萄球菌在小儿败血症中的分类及耐药变迁。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及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收治患儿感染葡萄球菌的分类、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调查与比较。结果 (1)10a共分离葡萄球菌177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64.4%,金黄色葡萄球菌(SA)占35.6%。近5年CNS的感染率明显增加(77.3%vs51.7%,P〈0.01),SA的感染率显著下降(22.7%vs48.3%,P〈0.01)。(2)10a分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共9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2.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67.6%。近5年MRSA及MRCNS的感染率明显增加(70.0%vs41.9%和69.1%vs43.5%,P〈0.05或0.01)。(3)MRSA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P〈0.01),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CNS是本院患儿败血症最主要的病原菌,MR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实验室加强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儿童患者临床抗感染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215株猪源沙门氏菌对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测定了多药外排泵基因oqxA、oqxB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并用ERIC-PCR方法分析了猪源沙门氏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喹乙醇、痢菌净、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2.56%、20.93%、92.56%、16.74%;有152株菌同时携带oqxA和oqxB,另有7株菌单独携带oqxB;有156株菌携带floR基因; oqxA或oqxB阳性菌株可分为A~Q 17个ERIC型,oqxA和oqxB基因分布于不同的ERIC型菌株中。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肠杆菌耐药的现状、特点、生化机制和分子机理及抑制剂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正确理解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特点及其规律,从而为防治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FA-I撞击式采样器采集5家堆肥厂内外生物气溶胶样本,对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进行检测,并对其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堆肥生产区细菌气溶胶浓度高达2.65×10~4CFU·m~(-3)。具有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性的气溶胶分别达到9.54×10~3CFU·m~(-3)和7.39×10~3CFU·m~(-3),占总细菌的36.44%和40.20%。以上3种生物气溶胶在细颗粒物中的相对丰度为13.04%~37.23%,且该丰度随逸散距离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菌动力学粒径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耐药菌可能主要沉降在人体的咽喉部。  相似文献   

20.
以分离自宁波市市售鸡肉中的一株大肠埃希菌ECCNB12-2为研究对象,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夫、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耐药。采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随后对基因组完成图进行获得性耐药基因、毒力因子、质粒水平转移元件预测。菌株ECCNB12-2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为5 539 489 bp,GC含量为50.37%,同时携带有4个质粒,大小分别为147 451 bp(pTB-nb1)、139 752 bp(pTB-nb2)、82 252 bp(pTB-nb3)、253 793 bp(pTB-nb4)。获得性耐药基因预测结果显示,染色体基因组、质粒pTB-nb1及质粒pTB-nb4上共携带有40个获得性耐药基因,同时菌株基因组检测出12个毒力因子。质粒水平转移元件预测结果显示,pTB-nb4质粒包含完整的水平转移系统,理论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接合转移潜力。以上研究表明,分离自市售鸡肉样品的ECCNB12-2菌株是一株高风险的多重耐药菌株,反映了市售鸡肉中细菌耐药状况的严重性,相关研究结果为食源性细菌耐药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