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EV Van Roekel鸡胚适应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神经胶质细胞传代,用盲传至第6代的CEF,CEB制成荧光标本。建立了AEV荧光抗体检测方法,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10和荧光抗体FITC羊抗鸡IgG的稀释率1:10的工作浓度。通过对NDV,MDV,IBDV,AIV,Reo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实该法特性强且简单,方便经济,适合于鸡群AEV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AIV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应用该IFA方法对我国辽宁、山东、黑龙江省部分鸡群进行REV抗体检测,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NDV、IBV二种病毒能在鸡胚中繁殖的特点,通过筛选上述二种病毒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简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尿囊液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每0.1ml尿素液含NDV≥10^8EID50,IBV≥10^7EID50。本试验用兔抗NDV,IBV血清抗体封闭相应病毒测定混合毒获得成功,本研究目的在于为制备鸡二联油乳灭活功时改进繁毒方法,降低疫苗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监测鸡传性支气管炎抗体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感染鸡性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鸡成纤维细胞(CEF)不适宜做IFA方法的抗原,而感染IBV后36-48小量的鸡胚肾细胞制做IFA抗原效果很好。应用10%犊牛血清封闭并适当改进洗涤条件要非特异性荧光。本试验将所建立的IFA方法与美国KPL生产的IBV-ELISA进行了比较。应用IFA方法第七天查出血清抗体。通过对十二个鸡群进行流行病调  相似文献   

6.
应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培养鸡IBDV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用鸡胚法氏囊奈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感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混合在同一鸡胚中增殖,当NDV和IBV接种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时,最佳收毒时间选择使NDV有足够时间增殖到最佳滴度,且在这一时间内不至于因孵育时间过长而致IBV毒力减弱。结果表明NDVLasota株经10倍稀释分别与4株IBV1000倍稀释液等体积混合后接种,能在同一鸡胚中正常增殖,即96h收毒,血凝(HA)方法测定两种病毒的血凝价均能达到最佳滴度,其血凝价不低于各自单独增殖的滴度。4种IBV株与NDV同胚增殖的HA滴度进一步证实,在合适的条件下,IBV均不对NDV的复制产生干扰作用,4种IBV的血凝价无明显差异。免疫试验中用同胚增殖两种病毒二联苗接种,鸡体血清中可产生抗两种病毒的HI抗体,与各自单独接种时的HI抗体水平几乎一致。本试验中制备的IB血凝抗原在4℃保存一个月,其血凝活性保持不变。IBV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特异性测定结果证实,用自制IBV血凝抗原进行HI试验检测鸡IB阳性血清均能产生稳定的特异性反应,并且无交叉反应。说明HI试验是检测IBV抗体水平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异源抗原在建立ELISA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采用vero细胞增殖的IBDV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定量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体。该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同时,通过30份血清样品ELISA效价(ET)的对数值(logET)与血清P/N值(待检血清OD值与阴性血清OD值之比)的线性回归分析,得直线方程y=3.0589+0.0739x(r=0.9174),从而血清样品的ET可通过血清单一稀释度的P/N值来计算。用不同来源抗原作ELISA表明,从vero细胞增殖的抗原比从鸡胚成纤维(CEF)细胞增殖的抗原可提高检测血清OD值近20%,表现出异源抗原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地区分离的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经SPF鸡胚连续传代至65代时,对雏鸡无致病性,命名为IBV-AT65,感染鸡胚的EIK50为10^-7.66/0.2mL,鸡胚于接种后51h开始死亡,存活鸡胚表现为发育受阻、卷缩,肾脏有尿酸盐沉积,其尿囊液对1%鸡红细胞凝集反应为阴性。用AT65原液0.2mL分别于气 管内接种10日龄AA鸡(攻毒前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IBV抗体为阴性),以及攻毒后将  相似文献   

10.
使用SPF鸡制备的抗NDV(新城疫病毒)高免血清可中和NDV种毒或鸡新城疫疫苗LaSota株10~7EID50/0.1ml(即10个使用剂量),并具有高度持异性。对于NDV疫苗实验室模拟污染IB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表明,用NDV高免血清中和NDV疫苗10个使用剂量后,可检测到IBV10~(-6)污染水平。对于某生药厂NDVLaSota疫苗中疑似IBV污染的样品进行检测,排除了IBV污染。文章同时证明了免疫胚接种NDVLaSota毒后胎儿表现出类似感染了IBV的病变。  相似文献   

11.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O、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IBDV、ILTV、EDSV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鸡胚尿囊液中IBV.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天津市部分鸡场发生一种以病鸡极度消瘦、拉稀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鉴定确诊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GIB),并分离出IBV JB9702株,HA效价为2^12,EID50为10^-6.81/0.2mL。病毒干扰试验中,IBV JB9702+NDV LsAota接种鸡胚HA效价为2^4~6,LaSota接种鸡胚HA效价为2^10~11;用IBV JB9702病毒液1:10稀释后感染经IBV H  相似文献   

13.
彩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IBDV-2512)研制了检测IBDV抗体的ELISA试剂盒。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12μg/ml,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酶标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1:1000。本试剂盒与美国KPIIBD-ELISA试剂盒比较,结果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达到美国同类产品水平,且易于操作,在4℃可稳定保存6个月。对北京地区4个非免疫鸡群的103只鸡测得其阳性率为54%,对4  相似文献   

14.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抗IBDV疫苗。该疫苗是将抗血清中所含的抗IBDV抗体(BDA)与活的IBDV在冻干前混合制成。为设置BDA与IBDV的不同组合,5 ̄80uBDA/50μl与100EID50/50μl的IBDV悬液在试验1中混合;在试验2中,10 ̄977EID50/50μlIBDV悬液与24uBDA/50μl混合。疫苗制备物颈部皮下注射于1日龄SPF鸡,利用囊重、囊眼观检查和IBDV抗体效价对不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犬瘟热(CD)弱毒和自制的高免犬血清,建立了检测犬瘟热病毒(CDV)抗体的中和(SN)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这3种方法对38份CD弱毒疫苗免疫犬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当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100时,SN试验、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时的阳性血清数分别为29,7和31份,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结果相对于SN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42.1%和94.7%。同时发现,当SN试验测定的血清效价在1∶100以上时,IFAT测定结果总是在1∶25以上,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结果总是在1∶100以上。3种方法以各自初步确定的CDV血清抗体效价完全保护值指标计算所测血清的完全保护率,SN试验为76.3%,IFAT为78.9%,间接免疫酶染色法为81.6%。据此认为,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均可部分代替SN试验用于CD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免疫犬抗体水平的监测以及CD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不同接种途径对IBDV致死鸡胚时间的影响张雅坤胥桂华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辽阳111000收稿日期:1997-03-24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可通过鸡胚增殖,其接种途径可采用绒毛尿囊膜(CAM)接种和尿囊腔(CA)接种。根据我厂生产IBD苗的...  相似文献   

18.
以正常鸡胚尿囊液和环磷酰胺预处理试验兔, 再以Ⅰ型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Ⅰ, DHV Ⅰ) 标准强毒(ATCC, C9/D2) 接种后致死鸡胚的尿囊液, 经灭活、乳化制成油佐剂抗原多次免疫试验兔, 获得了鸡胚中和效价(EPD50) 达1∶32 以上的兔抗Ⅰ型鸭肝炎病毒高免血清(DHV ⅠS) 。  相似文献   

19.
根据NDV、IBV二各病毒混合毒种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龄鸡胚尿囊腔内(简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0.01ml尿囊液含:NDV≥10^8EID50、IBV≥10^7EID50。收获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三批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免疫后4周二联疫苗的有效抗体分别为:ND血凝抑制抗体(HI)≥1:16、IB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20.
将鸡胚致弱的鸭肝炎病毒(DHV)A66侏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细胞培养,通过对细胞培养物进行病毒滴度测定、鸡胚中和试验和电镜检查,证明了DHVA66毒株能够在CEF上增殖。试验还表明,犊牛血清对DHV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根据细胞培养物病毒滴度毒滴度测定结果绘制出了病毒在CEF上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