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养禽业禽病流行病毒株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从山东某鸡场采集的疑似流感的病料样品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进行病毒的分离,并经血凝试验(HA试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试验对其病原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一株病毒分离株。HA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经病毒亚型鉴定为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株为欧亚分支的BJ亚分支,将该病毒株筛选纯化后作为毒种,制备了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将该疫苗免疫SPF鸡,21 d后对其HI抗体效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效价达到9.1 log2,免疫后第35 d HI抗体平均效价达到峰值10.3 log2,至免疫后第10周,HI抗体平均效价仍达8.5 log2。本研究分离的病毒制备成疫苗后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可以作为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年来山东省鸡大肠杆菌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对2012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期间山东省部分地区送检的1 816份病料进行研究,通过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分离出大肠杆菌116例,占总病料的6.39%;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495例,占总病料的27.26%;检出大肠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46例,占总病料的2.53%;且混合感染检出率在第一、四季度较高;青岛、聊城地区大肠杆菌与H9亚型禽流感混合感染检出率高于潍坊和烟台。调查结果表明临床鸡大肠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威胁着山东地区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吉林某养鸡场发生疑似H9亚型禽流感疫情,采集该发病鸡场病料接种9日龄SPF鸡胚,分离得到一株病毒。经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序分析,鉴定该毒株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本试验分离株HA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HA基因的裂解位点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基因特征;HA肽链具有9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近些年H9亚型AIV分离株的潜在糖基化位点相同;具有8个受体结合位点,其中234位受体结合位点由谷氨酰胺(Q)变异成苏氨酸(T);HA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株属于欧亚进化分支,与中国最早分离株A/Chicken/Beijing/1/94(H9N2)亲缘关系较远,与2007年后中国H9亚型AIV主要流行分支的代表株A/Chicken/Guangxi/55/2005(H9N2)亲缘关系较近。将该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后第21天免疫鸡血清抗体高达10log2,表明本试验分离株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山东省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和流行规律,于2013年从山东省潍坊、淄博、青岛、临沂、济南、滨州和烟台等地区疑似禽流感病鸡病料中分离到14株病毒,通过病毒分离培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RT-PCR技术进行了鉴定,并对获得病毒的HA基因和NA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病毒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禽流感病毒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RT-PCR方法从分离株中扩增出HA基因和NA基因保守片段,序列比对表明分离株与山东日照分离株A/Chicken/Rizhao/853/2013(H9N2)具有较高同源性,达94.4%以上,证实分离毒株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PSRSSR/GL-,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与代表株DK/Y280/97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达90.3%和93.6%以上,属于国内常见的CK/BJ/94分支中的Y280-like亚分支。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华东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变异程度,采集临床疑似病料和活禽交易市场家禽的棉拭子样品,通过鸡胚接种、HA和HI试验及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H9 AIV,对其中部分毒株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筛选4个代表毒株免疫SPF鸡制备抗血清,利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原差异性。结果如下:共分离鉴定出6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率为2.02%(62/3 074)。对25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属于h9.4.2.5谱系,并进一步细分为A和B亚系。 HA 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为PSRSSR↓G,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与Y280代表株 HA 基因的推导氨基酸相比,分离株受体结合位点左侧臂全部变为NGLMGR。在抗原位点92位氨基酸出现R(64%)/K(36%)的变化。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间的HI抗体滴度相差2~8 log2,可分为2类抗原型。因此,目前流行的H9亚型AIV发生了抗原变异,至少同时存在两种抗原型。  相似文献   

6.
对2013~2015年从各省养鸡场采集的口腔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初步鉴定出含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样品,对其进行纯化得到4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针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RT-PCR扩增,分别获得特异性目的片段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个分离株经鉴定均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4个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4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均符合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肉鸡群中发生以肺水肿、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为明确其病原,对采集的56份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49株细菌均为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078、02、026为优势血清型.分离的41株病毒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禽流感病毒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M基因、HA基因、NA基因保守片段进行扩增,分别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序列比对结果证实分离毒株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以上结果表明引起肉仔鸡肺水肿的原因为H9N2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鸭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湖北某鸭场采集泄殖腔棉拭子20份,通过传统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方法即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分离到1株鸭源禽流感病毒(AIV).血清学试验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为A型流感病毒,经血凝素亚型鉴定为H9型,与禽流感病毒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的血凝抑制(HI)价为8 log2,电镜负染拍照后,可清楚观察到典型的流感病毒粒子形态;致病性试验表明,该流感病毒对鸡表现为较低的致病力.研究表明,水禽,特别是鸭,正日益成为禽流感的高度易感动物,是AIV生态循环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1年—2014年从广西不同地区的活禽市场、养鸡场、野生鸟类保护区等地采集的咽喉腔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初步鉴定出含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样品,对其进行纯化得到17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用针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RT-PCR扩增,分别获得特异性目的片段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经鉴定均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所有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17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均符合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其中16株分离株通过受体亲和特性测定证明具有SAα2,3及SAα2,6两种受体结合特性,提示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将疑似禽流感病死鸡病料组织研磨液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尿囊分离毒经电镜观察后,应用特异性RT-PCR方法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分型检测,同时对核蛋白全长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初步证实分离的禽流感病毒为H5亚型,然后对分离株HA基因和NA基因进行RT-PCR分析,确定该分离株禽流感病毒为H5N1亚型。通过NA全基因扩增测序、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毒株基因序列(EU429747)同源性为97%,但基因3′端发生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鹦鹉采集的拭子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禽流感病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凝抑制试验(HI)和基因测序等方法技术对其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被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分别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均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其与H5N2亚型禽流感美国分离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由此该分离株鉴定为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Parrot/Guangdong/268/2005。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CH02株(H9)的鉴定及其NS 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疑似感染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鸡内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能凝集鸡红细胞的病毒,通过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中和试验、RT-PCR鉴定,确认其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CH02株。该病毒HA效价为27.67±0.58;其血凝性可被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完全抑制,HI效价为7log2;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8.68 EID50/0.1 mL;最小致死剂量致鸡胚死亡的平均时间(MDT)为85.6 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625;其NS基因与香港株、南京株、北京株、汕头株、韩国株、巴基斯坦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6%~100%,经进化分析CH02株与香港株(A/duck/Hong Kong/Y280/97)同属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3.
H9N2亚型禽流感持续在我国鸡群中广泛流行,为了明确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一肉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演化和抗原变异情况,对6株H9N2亚型病毒分离株进行了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并分别使用病毒分离株和疫苗株抗原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比较免疫鸡血清的抗体效价差异。结果如下:NCBI Blastn分析表明,与各分离株基因同源性最高的序列分别来源于山东、河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和日本等地的分离株,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传播范围广,基因重排活跃。各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分别与禽流感病毒欧亚分支的A/duck/HongKong/Y280亚系、A/quail/HongKong/G1/97亚系以及A/chicken/Shanghai/F/98亚系进化关系密切。从病毒基因型上来分析,6株病毒均隶属于2010年以来在国内鸡群中广泛流行的G57基因型。与耐药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病毒M2蛋白存在S31N变异,表明病毒对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耐药。对1 000份疫苗免疫鸡血清进行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检测,发现H9N2亚型禽流感分离株抗原与疫苗用标准抗原相比,所测得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平均低1~2log2,表明二者HA抗原性略有差异。总之,2017年在该肉鸡场流行的这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仍然为G57基因型,分离株的HA抗原反应性与疫苗株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朗德鹅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禽流感病毒ELISA试剂盒对某朗德鹅养殖场的病鹅气管粘液进行了检测,发现5份粘液样本均呈禽流感阳性;随后取相应气管组织材料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分离病毒.发现尿囊液能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用禽流感病毒H5、H7、H9标准阳性血清和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抗血清作HI试验,结果禽流感病毒H5亚型抗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达到2^7,而禽流感病毒H7、H9亚型及其他病毒抗血清无血凝抑制滴度,说明从朗德鹅分离到的病毒为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广东省某活禽交易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获得的两株非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65株和C7株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两株病毒均具有血凝活性,且能被抗H6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基因、H6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65株和C7株进行RT-PCR扩增,分别获得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两株分离株与H6N2亚型禽流感广东分离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高达95%以上。将该两分离株鉴定为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Chicken/Guangdong/65/2009、A/Chicken/Guangdong/C7/2009。  相似文献   

16.
从发病蛋鸡群分离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TJ1株,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毒TJ1株具有血凝性,且凝集不被新城疫和产蛋下降综合征抗血清抑制,而被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抑制,禽流感琼扩试验结果为阳性,在电镜下呈典型的流感病毒粒子形态,证明该毒株为A型流感病毒;通过致病力试验,分离毒TJ1株对6周龄SPF鸡无致病性,为低致病性毒株;用其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雏鸡,能很快产生对H9特异的血凝抑制抗体,于免疫后3周攻毒,可以保护雏鸡抵御同病毒攻击的感染,表明分离毒TJ1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从广西某鸡场的发病鸡群中采样病料,接种10日龄SPF鸡胚后分离得到1株病毒,并命名为GL株,经微量血凝和微量血凝抑制检验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测序结果分析显示,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RSSR↓GLF,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基序一致。HA基因分型结果表明,GL株属于4.2.5分支。BLAST结果显示,HA基因序列与BJ0309株相似性最高,达99%。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HA基因、蛋白与近年来国内流行的GX55等4.2.5分支H9亚型禽流感病毒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4.1%~98.8%和96.4%~99.3%,而与国内常用疫苗株SS、F、SD696等4.2.3分支H9亚型禽流感病毒相似性较低,分别为88.8%~89.8%和91.2%~92%。由此可见,分离的GL株属于4.2.5分支,与近年来国内流行株类似,并与常用疫苗株存在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血凝抑制(HI)和鸡胚中和试验(VN)证实,本实验室制备的抗禽流感H9M2单抗11A5和11B2株可特异性地抑制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特性,而与禽流感H5和H7亚型以及其他具有血凝性感染禽类的病毒(如新城疫等)不反应。两株单抗腹水HI效价均达到15Log2。中和试验表明:上述两株单抗均可有效抑制H9N2病毒在SPF鸡胚中的增殖,使病毒失去血凝活性.测得11A5和11B2株腹水对H9N2禽流感病毒的半数保护量分别为10^-3.35和10^-4.58。该单抗的研制成功对于进一步建立快速鉴别诊断禽流感H9亚型病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株。本研究在分析H9N2病毒HA基因遗传进化规律基础上,对预选的毒株进行血凝效价(HA)、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测定及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筛选出疫苗用毒株进行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CK/AH/AJ3/15株HA效价达11 log2、EID50值为9.17 log10/0.1 mL,有很好的繁殖能力;对当前流行株的HI反应效价比疫苗株F/98高2-3个滴度;以CK/AH/AJ3/15株制作灭活疫苗,整体保护率达到97.5%,比F/98疫苗株的85%明显提高。表明CK/AH/AJ3/15株可以作为H9N2亚型禽流感新型疫苗株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炎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东省某鸡场发生一起以严重呼吸困难、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5000只鸡在1周内连续死亡400多只。通过病理剖检,几乎所有病死鸡支气管都充满干酪样物质,导致支气管严重阻塞,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严重出血。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脾、肺和气管干酪样物质,病料经处理后通过SPF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获得一株病毒。通过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P)试验,该病毒能与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初步确定该病毒为禽流感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该病毒能够凝集鸡红细胞,但此血凝现象不能被抗NDV血清、抗EDSV-76血清、抗H 5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 7亚型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而能被抗H 9亚型禽流感单因子血清所抑制,以及通过H 9亚型流感病毒的RT-PCR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最终确诊该病毒为H 9亚型禽流感病毒。动物回归试验,攻毒鸡表现与临床发病鸡一致的症状及典型病理变化,患鸡支气管被干酷样物严重阻塞,气管、支气管黏膜较严重出血,通过病料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能再次分离到该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