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确定近年来国内主要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ADC30-like谱系与猪2型圆环病毒(PCV2d亚型)共感染与继发感染后对猪的致病作用,使用本实验室分离的NADC30-like谱系PRRSV与PCV2d毒株感染PCV2抗体阳性断奶仔猪。选取30只5周龄PCV2抗体阳性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PBS、PCV2、PRRSV、PCV2-PRRSV、PRRSV-PCV2和Co-PRRSV-PCV2感染组。记录各组临床指征(体温、体质量、临床症状和存活率);检测特异性抗体及TNF-α、IFN-γ、IL-4和IL-10共4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并对主要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感染组在感染PRRSV后均出现体温升高、体质量减轻、咳喘、腹泻、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Co-PRRSV-PCV2、PRRSV-PCV2和PRRSV组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肉样变和淋巴细胞浸润;先感染PCV2可以延迟PRRSV特异性抗体的产生;PRRSV组表现出高水平的TNF-α和IL-10;NADC30-like PRRSV与PCV2d共感染与继发感染PCV2抗体阳性仔猪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  相似文献   

2.
我国类NADC30猪蓝耳病的流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同庆 《中国猪业》2017,(11):24-25
自2012年以来,我国猪群中出现PRRSV的一种新亚型毒株,因其与美国PRRSV NADC30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被称为类NADC30 PRRSV.目前类NADC30 PRRSV已在我国16个省份相继分离到,并且在近年来我国PRRSV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类NADC30 PRRSV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我国PRRSV流行毒株的复杂性,而且增加了猪蓝耳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正一、猪蓝耳病流行情况猪蓝耳病病毒(PRRSV)主要分两类,高致病性毒株(变异毒株)和经典毒株,国内还是以高致病性毒株为主,据测算,其实验室检测到的90%以上的蓝耳病毒株都属于高致病性毒株。PRRSV目前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野毒,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NADC30-like在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发病率较高,在广东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以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类NADC30毒株(NADC30-like PRRSV)在国内广泛流行,并成为某些局部区域猪场优势病毒株。NADC30毒株与其他亚群PRRSV易发生重组,产生新型病毒,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本文详细地描述了类NADC30PRRSV流行病学、基因组特征、致病性以及商业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当前优势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ADC30-like毒株的毒力,试验利用经猪肺泡巨噬细胞分离的5个NADC30-like毒株接种6~7周龄健康易感猪,以进行毒力评价(A-E组),并设立未攻毒阴性对照组(F组)。所有组攻毒后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并在第0、3、5、7、10、14和21天采集全血、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除D组外其他攻毒组表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偶有到41℃,而D组在攻毒后第4~15天,该组试验猪平均体温均不低于40.5℃,体温显著高于其他攻毒组。病毒血症检测发现,除D组外,其他攻毒组在第3、5、7和10天均为核酸阳性,在第14天部分转为核酸阴性,但到第21天又转为阳性,而D组从攻毒到结束病毒血症始终为阳性。肛拭子和咽拭子病毒载量测定发现,除D组外,其他攻毒组在第3、5和7天均为核酸阳性,在第10、14和21天部分猪有时转为阴性,后又转为阳性;D组攻毒到结束肛拭子始终为阳性。从上述数据统计综合分析,结果表明D组所攻击的毒株毒力高于其他毒株,可引起3/5猪发病,且死亡一头,该毒株感染能产生PRRSV的典型临床症状,可初步用于NADC30-...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不同分离毒株致病性差异,选择4株PRRSV分离毒株,即YX0907、BB0907、SY0909(属于NSP2基因亚型Ⅰ,具有30aa缺失特征)和NT0801(属于NSP2基因亚型Ⅱ,其NSP2上不存在缺失)进行动物接种试验。将23头45日龄PRRSV、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阴性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第1~4组各5头猪,分别颈部肌内注射上述4株PRRSV分离株(均为第3代)2×104.32TCID50.(mL.头)-1,第5组3头猪作为空白对照,隔离饲养21d,每天观察临床症状。攻毒后不同时间测定病毒血症,并对死亡猪和第21天处死猪进行病理剖解、观察大体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BB0907毒株毒力最强,试验猪感染后体温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明显,可引起3/5死亡,病猪肺脏组织具有明显病理变化;YX0907毒株毒力较强,试验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明显,可引起2/5死亡;NT0801毒力较弱,部分试验猪感染后出现1~2d体温升高和轻度临床症状,未引起死亡;SY0909毒株毒力最弱,感染猪出现1~3d体温升高,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较轻;而对照猪无临床异常表现和...  相似文献   

7.
2021 年 猪 蓝 耳 病 病 毒(PRRSV)抗原检出率为33.0%,平均抗体合格率为74.6%.类NADC30毒株、类NADC34毒株与高致病性毒株几乎呈三足鼎立之势,并且后备猪、60—90日龄阶段的猪群抗体相对较差.猪蓝耳病依然非常严重.在重视生物安全的大背景下,走净化之路是解决猪蓝耳病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报告了某猪场保育猪蓝耳病经典毒株、高致病性毒株和类NADC30毒株混合感染的防控案例。采用种猪群和断奶仔猪同时加药保健、种猪群和商品猪同时使用蓝立优和蓝净优组合免疫、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控方案半年后,猪群稳定。表明蓝立优免疫后不仅可以抵抗蓝耳病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的感染,还可以抵抗类NADC30毒株的侵害。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某猪场疑似患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猪组织样品进行鉴定,测序获得全基因,并对该毒株的NSP2基因缺失特征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及重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猪场感染猪体的病原体为PRRSV,该毒株被命名为180404-2fei;180404-2fei毒株的NSP2区存在131(111+1+19)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与报道的类NADC30毒株缺失特征一致;180404-2fei的NSP2基因与NADC30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2%和90.1%,180404-2fei毒株的ORF5基因与NADC30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5%和92.0%;遗传进化和重组分析结果表明,180404-2fei毒株属于NADC30-Like亚群,可能是由NADC30与HP-PRRSV重组而来。本研究通过对一株类NADC30 PRRSV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为研究PRRSV的遗传变异和PRRS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病毒性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发生和流行以来,已经20余载.据田间流行优势毒株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经典毒株流行阶段(1995—2006年)、 高致病性变异株流行阶段(2006—2013年)和新近的类NADC30毒株流行阶段(2013年至今).2013—2014年间与美国分离株NADC30亲缘性较高的一类PRRSV毒株开始在我国暴发流行,其具有与NADC30和MN184等谱系1(lineage 1)毒株相同的nsp2编码区缺失模式.致病性分析及疫苗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其致病性介于高致病性毒株与经典株之间,目前商用疫苗对其保护效果不佳.且类NADC30毒株易与其他PRRSV毒株发生重组,产生新的变异株.类NADC30毒株的广泛流行,以及相关重组毒株的叠现,进一步增加了PRRS疫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类NADC3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已成为我国PRRSV的主要流行株,为了评价当前商品化疫苗对类NADC30 PRRSV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12头6周龄仔猪随机分为3组,免疫组和攻毒对照组各5头、空白对照组2头,免疫组肌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105.0TCID50/头,免疫后21 d,免疫组和攻毒对照组每头各肌注2 mL和滴鼻2 mL类NADC30 PRRSV SD53-1603株(104.0TCID50/mL)。攻毒后观察各组实验猪临床症状,可见攻毒对照组所有猪均发热,持续5 d~9 d,免疫组仅2头猪发热1 d~2 d。检测各组实验猪体重变化,结果显示,攻毒后免疫组和攻毒对照组体重增长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但攻毒14 d以后,免疫组体重增长显著高于攻毒对照组(p0.05)。IDEXX ELISA测定各组猪血清中PRRSV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14 d可以诱导免疫组仔猪产生良好的针对PRRSV的特异性抗体。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免疫组血清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对PRRSV免疫后及攻毒后各组仔猪各脏器病理学观察,结果可见攻毒对照组与免疫组相比出现明显的剖检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以上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对类NADC30 PRRSV可以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该研究为评价我国现有疫苗是否对类NADC30 PRRSV具有保护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2016—2018年广西14个地区规模化猪场的1 564份主要脏器进行了PRRSV检测,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ORF5基因的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PRRSV阳性样品467份,阳性率为29.9%。在广西14个地区规模化猪场送检的样品中均能检测到PRRSV。从年份上看,2016年的PRRSV阳性率最高,为43.9%;2017年为26.9%;2018年最低,为23.7%。获得的25条PRRSV ORF5基因序列中有1株与NADC30株同源性较高,1株与GM2株同源性较高,其余23株均与高致病性PRRSV同源性较高。在25株PRRSV中有21株与TJM、JXA1、HuN等高致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并位于同1个分支;2株处于经典株和变异株之间,分别形成2个分支;1株与NADC30株亲缘关系较近,位于同1个分支;1株与GM2株亲缘关系较近,位于同1个分支。PRRSV ORF5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5个毒株均为毒力较强的野毒株。说明广西地区仍以高致病性PRRSV为主要流行毒株,但2018年新发现类NADC30毒株和类GM2毒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当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类型复杂、各毒株之间交叉免疫保护不佳的现状,本研究针对NSP2基因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区分经典株、高致病性毒株和NADC30-like毒株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与CSFV、PCV2、PRV、PEDV、TGEV无交叉反应。对不同毒株类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够将经典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和类NADC30株进行快速区分,为猪群快速区分PRRSV感染类型及疫苗的选择、使用提供科学防控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地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及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从广西某发病猪场采集到的猪肺脏组织中检测到1株PRRSV,命名为GXNN1839,并对该毒株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GP5和Nsp2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可在PAM细胞上分离增殖,有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IFA试验可以检测到细胞内PRRSV N蛋白的表达;对分离株的GP5基因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为美洲型PRRSV,且与美国病毒株NADC30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分析表明,GXNN1839与北美病毒株NADC30的同源性最高,为93.1%,与我国分离的NADC30-like病毒株CHsx1401的同源性为91.7%,与VR-2332、CH-1a的同源性分别是87%、86.7%,与高致病性病毒株JXA1的同源性为86.7%,与欧洲株Lelystad-virus(LV)同源性为62.0%;Nsp2氨基酸序列对比显示,该毒株具有和北美毒株NADC30相同的131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111+1+19)。该毒株的分离为下一步研究PRRSV NADC30-like病毒株致病性和了解广西地区的PRRSV的遗传变异及防控措施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规模猪场的流行特征,2021年从湖北省7个规模猪场疑似PRRSV感染猪群以及所有种公猪群中,共收集样品3 324份,采用三重巢式RT-PCR法进行PRRSV病原学检测,分析不同养殖类型、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及不同感染毒株的流行特点,并将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 324份样品中共检测出PRRSV阳性样品323份,阳性检出率为9.72%(323/3 324)。育种场阳性检出率最低,为2.66%(20/752);商品猪扩繁场与育肥场阳性检出率相近,分别为11.82%(169/1 430)与11.73%(134/1 142);保育猪群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7.23%(152/882);其余依次为生长育肥猪、哺乳仔猪和母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30%(121/1 071)、5.26%(30/570)和3.24%(20/618);种公猪中未发现PRRSV感染。PRRSV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春、夏、秋、冬季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6%(148/815)、6.94%(60/864)、6.10%(34/557)、7.44%(81/1 088),春季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秋、冬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PRRSV毒株均有流行,类NADC30毒株、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的占比分别为49.54%、21.36%、29.10%,类NADC30毒株检出占比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毒株(P<0.05)。结果表明:PRRSV在所调查的7个规模猪场中流行普遍,尤其是商品猪扩繁场与育肥场;保育猪群PRRSV感染风险较高,种公猪感染风险较低,春季是高发季节,类NADC30毒株为优势流行毒株。结果提示,规模养殖场应根据PRRSV的流行特征,加强免疫和监测,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RT-PCR方法,对2015年1-8月份采自广西省各规模猪场的疑似样品进行PRRSV检测,并对阳性病料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84份疑似样品中有40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47.6%,通过完整的ORF5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广西地区流行毒株主要为美洲型PRRSV,且均与高致病性PRRSV高度同源。广西省各规模猪场毒株与2015年7月份采自广东肇庆某规模猪场的PRRSV分离毒株间的同源性均较低,经序列对比发现,广东肇庆分离毒株与美洲流行毒株NADC 30高度同源。结果表明,广西地区主要流行毒株为美洲型高致病性PRRSV毒株,且与美洲流行毒株NADC30同源性较低,但广东地区已出现美洲流行毒株NADC30,提示广西地区需加强对PRRSV流行及变异的监测,以及采取有效防控策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云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毒株对猪部分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用Marc-145细胞培养云南地方株YN-2011PRRSV毒株,攻毒组仔猪通过口服和腹腔注射方式感染毒株,对照组仔猪以相同方式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观察仔猪体温、临床状态,分别在感染后第3,7,14,20,30天采集仔猪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PRRSV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α(IFN-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PRRSV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攻毒组仔猪出现精神沉郁、腹泻、耳朵发红、皮肤发绀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临床症状;血清中PRRSV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20天极显著上升且达到抗体阳性临界值(P0. 01); TNF-α水平在感染后第3,7,14,20,30天高于对照组,除第14天外均差异极显著(P0. 01); IL-1β及IFN-α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 0. 01),二者在感染后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在感染后第7天攻毒组仔猪出现病毒血症,第14天病毒血症消失。说明云南地方株PRRSV YN-2011对仔猪有致病力,使仔猪PRRSV抗体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α水平均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鄂西地区PRRSV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对2022年采自该地区8个县(市、区)的疑似感染发病猪血液、肺脏组织等样品共672份,进行PRRSV实时荧光RT-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的ORF5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检出PRRSV阳性样品33份,阳性检出率为5%;通过进一步分型鉴定,23份为HP-PRRSV阳性,占69.7%,10份为类NADC30(NADC30-like PRRSV)阳性,占30.3%;采用DNAstar软件分析4份阳性样品的GP5蛋白氨基酸序列,显示存在多个氨基酸突变,在诱骗表位(27~30 aa)出现29G→29C,在中和表位,HP-PRRSV毒株出现39A→39T,类NADC30毒株出现38A→38T。结果表明,鄂西地区存在高致病性和类NADC30两种PRRSV毒株流行,其GP5蛋白氨基酸序列已发生了多个变异。结果提示,应持续加强PRRSV分子流行病学监测,选择与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引起经济损失的病毒,在不同分离株之间表现为序列多样且毒力差异。本试验比对了4株2型PRRSV的全基因序列和毒力。在这4株分离株中,SDSU73、MN184和NADC30的毒力均明显高于NADC31,这3株较强毒力的分离株在病毒复制、肺脏损伤、淋巴结肿大、发热反应、增重变慢及肺脏的细胞因子反应中均有轻微差别。继发感染细菌性肺炎的PRRSV患病猪呈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并且从这些感染猪中可分离到能引起猪呼吸疾病综合征的细菌。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DSU73与JA14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而NADC30和NADC31的核苷酸序列与MN184株最相似。2008年分离的PRRSV分离株NADC30和NADC31均为非结构蛋白2(NSP2)缺失,与2001年分离的MN184相似,但是NADC31有2个保守位点15和36个核苷酸的缺失,与MN184分离株相比,这2个毒株间有8%~14%的变异度。试验结果显示,新的2型美国株依旧表现出序列和致病性的多样性,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PRRSV的nsp2基因的大小在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株分离株必然具有更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20.
为追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分离株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2016年从河北和福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发病猪场采集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产生合胞体样细胞病变,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为HP-PRRSV,将其分别命名为PRRSV CZ16A和NP16A。为研究PRRSV分离株CZ16A和NP16A对猪的致病性,将分离毒株经噬斑纯化后分别接种PRRSV抗原、抗体双阴性的60日龄健康仔猪,通过临床观察、解剖病理变化及病毒血症检测等指标初步探讨两株PRRSV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株CZ16A和NP16A感染猪后均能够在动物体内复制,并引起体温升高,但两株PRRSV分离株均未引起试验动物的发病和死亡,剖检结果显示NP16A分离株能引起动物肺部实变、淋巴结肿大,其毒力比CZ16A分离株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