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多趾性状和候选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常见趾型为四趾 ,多趾是丝羽乌骨鸡和一些地方鸡种的品种特征 ,鸡多趾性状为不完全显性。鸡 2p染色体与人 7q36及小鼠 5号染色体为同源区间。性状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 ,鸡 2p染色体是鸡多趾性状的关键候选区间。本文就鸡多趾性状及其候选基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Lmbr1/C7orf2基因的一种缺失外显子4的可变剪接与Acheiropodia(ACHP)疾病的关联,本研究拟根据可变剪接在物种间的保守性,进行鸡Lmbr1这种相似可变剪接的鉴定和表达分析。设计跨越Lmbr1外显子4的引物可同时检测这2种转录产物的表达,本研究成功地从鸡的心脏组织获得了缺失外显子4的Lmbr1异常剪接(Lmbr1-β)。在白来航初生雏鸡及5~6胚龄胚的组织表达分析显示,2种转录产物均可在所检测的组织中表达,与包含外显子4的转录产物(Lmbr1-α)相比,可变剪接Lmbr1-β为一种次要表达产物,表达量较弱。对多趾的丝羽乌骨鸡和四趾的白来航鸡胚组织间2种转录产物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在2个品种3~11胚龄(E3~E11)的胚胎发育期间均可同时检测到Lmbr1-α和Lmbr1-β的表达,Lmbr1-α为主要表达产物,Lmbr1-β为次要表达产物,Lmbr1-β表达量微弱。在2个品种的胚胎发育期间未见2种转录产物明显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包含外显子4的Lmbr1-α为鸡Lmbr1基因的主要转录产物,广泛而稳定地在雏鸡和发育鸡胚各组织中表达,丝羽乌骨鸡多趾表型的发育与常见转录产物Lmbr1-α和异常可变剪接Lmbr1-β的表达无直接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妃鸡在国内外珍禽市场上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为了选育出贵妃鸡自别雌雄配套系,本研究根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采用现代家禽育种方法对贵妃鸡第二世代表型慢羽公鸡进行了测交试验。采用人工授精,所产种蛋分别孵化。其中用13只表型为慢羽公鸡,与52只快羽母鸡组成第1类测交试验,结果每只公鸡的后代中都有快羽雏出现,且快慢羽比例几乎为1:1(217:232);由20只表型慢羽公鸡与80只慢羽母鸡组成的第2类测交试验,结果每只公鸡的后代中,也都有快羽雏出现,而且快慢羽比例几乎接近1:3(197:520)。可见,所用的33只公鸡经测交证明全为杂合体,同时表明两个不同质量性状测交结果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4.
将Lmbr1基因作为鸡多趾研究的候选基因,寻找与多趾有关的SNPs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通过PCR-SSCP及直接测序,在北京油鸡(四趾/五趾)Lmbr1基因第16外显子检测到2个位点存在同义突变(c.1326A>G和c.1360C>A),5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对c.1326A>G、c.1360C>A两位点在不同趾型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c.1326A>G位点,双五趾和混合趾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0.83、0.81),双四趾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0.53),双五趾和混合趾中aa为优势基因型(0.650、0.625),双四趾中Aa为优势基因型(0.420),AA基因型仅出现在双四趾中,在双五趾和混合趾中没有发现。在c.1360C>A位点,双五趾、混合趾和双四趾中B均为优势等位基因(0.85、0.88、0.76);双五趾、混合趾和双四趾中BB均为优势基因型(0.692、0.750、0.516),在试验鸡群中没有发现bb基因型。在北京油鸡群体中,c.1326A>G等位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1),c.1360C>A等位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研究结果表明,c.1326A>G位点与鸡趾型密切相关,有望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鸡环指蛋白165(RNF165)多克隆抗体并对RNF165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研究鸡RNF165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为试验材料,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通过PCR扩增RNF165基因,将其连接至pET-28a (+)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NF165。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将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免疫7周龄BALB/c雌鼠。第3次免疫7 d后,分离小鼠血清,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鼠抗RNF165蛋白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使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RNF165蛋白理化性质、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二级结构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得到大小为1 068 bp的RNF165基因。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NF165,并诱导表达出约43 ku的RNF165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鼠抗RNF165蛋白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DF-1细胞中过表达的RNF165蛋白,效价为1:32 00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NF165蛋白由35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39.88 ku,等电点为7.13,不稳定指数为69.87,为亲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有29个磷酸化位点;RNF165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RNF165出现在细胞核内的概率最高,为47.8%;RNF165蛋白质C-端296―341位氨基酸残基为RING-Ubox超家族保守结构域。【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鼠抗RNF165多抗隆抗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特异性,RNF165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结果可为研究RNF165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6.
云南西双版纳斗鸡是近年来引进的鸡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为了利用好该鸡种优良的种质特性,研究中用其他优良鸡种与其杂交,以期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从而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选育青脚白羽鸡作母本、西双版纳斗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其经济性状效果较好,对其测交的胫、趾颜色效应奇特。研究该效应,对于丰富西双版纳斗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趾是脊椎动物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肢体异常。马多趾表现为四肢出现额外趾,根据出现趾数的多少和部位可分为单侧多趾、双侧多趾和四肢多趾3类,其中单侧多趾最多,占58%。研究表明,遗传是导致多趾的重要因素,多趾的遗传模式相对复杂。已有证据表明,马的多趾与染色体变异有关,但由于多趾马数量稀少,加之马单胎且世代间隔长,难以构建大规模家系和参考群,无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传统的正向遗传学方法确定突变基因及位点,因此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多趾基因尚不清楚。人及其他物种中已有的多指(趾)研究结果显示,控制肢体发育的信号通路保守,且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已知的不同物种的多趾相关基因199个,部分基因具有一因多效性。相似性比对显示,多趾相关的同源基因中马有178个,相似性较高,其中相似性>90%的占56%,相似性>80%的占96%。这些基因可作为马多趾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后续马多趾性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因靶标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选择8只珍禽贵妃鸡快羽公鸡与32只慢羽母鸡按1:4的公母比例组成8个组合进行配套杂交。其杂交种蛋经孵化出雏,观察每只公鸡的后代中快慢羽雏鸡的数量,再通过翻肛鉴别和解剖验证。结果表明贵妃鸡快慢羽杂交后代雏鸡自别雌雄的总体准确率的96.77%,其中7个组合后代雏鸡的雌雄自别准确率达到100%。因此珍禽贵妃鸡商用配套系的杂交后代完全可以实现商品雏鸡自别雌雄。  相似文献   

9.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正常猪和全同胞多趾猪Lmbr1基因部分cDNA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猪该序列长1797bp,其中CDS序列1178bp,3’UTR序列619bp。全同胞多趾猪该序列长1069bp,其中CDS序列768bp,3’UTR序列301bp。正常猪与多趾猪Lmbr1基因的CDS序列相似性近77%,而3’UTR序列相似性不足20%。两者的CDS序列在755~768bp间,共发生13个核苷酸突变:G755C、A756T、A757G、T758C、C759A、A760G、C761T、T762G、A763C、G764T、A765G、T767G、T768A。其中,前11个突变属于错义突变,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中4个氨基酸发生变化:G突变为A、I突变为A、T突变为V、R突变为L;后2个突变属于无义突变,导致阅读框提前终止。猪Lmbrl基因发生突变能引起SHH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导致猪多趾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北京油鸡与贵妃鸡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北京油鸡和贵妃鸡为素材,比较北京油鸡♂×北京油鸡♀(YY)、贵妃鸡♂×贵妃鸡♀(GG)、北京油鸡♂×贵妃鸡♀(YG)、贵妃鸡♂×北京油鸡♀(GY)4种组合的外貌、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凤头、胡须、毛腿、双五趾个体比例分别是99.4%、88.1%、95.2%和72.0%;6~20周体重显著高于贵妃鸡(P<0.01),16周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高于北京油鸡(P<0.01).以北京油鸡为母本的杂交组,同周龄体重有高于北京油鸡为父本杂交组的趋势,且屠宰率和胸肌率较高(P<0.05),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广西黄鸡与贵妃鸡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和肉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广西黄鸡和贵妃鸡为素材,测定了广西黄鸡♂×广西黄鸡♀(HH)、贵妃鸡♂×贵妃鸡♀(GG)、广西黄鸡♂×贵妃鸡♀(HG)3种组合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肉质性状和胸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与贵妃鸡相比,正向杂交F1代平均日增重更高(P0.05),而料重比更低(P0.05),胸肌粗蛋白含量与胸肌中铜、铁、锌含量显著高于广西黄鸡(P0.05),钙含量也显著高于贵妃鸡(P0.05)。说明杂交F1代既保持了广西黄鸡的生产性能,又继承了贵妃鸡的高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旨在筛选鸡不同部位(背部和腿部)皮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二者皮肤毛囊出现表型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处于上市日龄的(63日龄)商品代肉鸡为素材,利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皮肤厚度、毛囊密度和直径出现显著差异的背部和腿部皮肤组织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与皮肤毛囊发生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及信号通路进行系统筛查,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芯片分析共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676个(|FC|≥2,P0.05),以腿部皮肤为参照,背部皮肤组织中上调基因223个,下调基因453个。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GO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Wnt信号通路、神经元分化、细胞间黏附调节、细胞命运的确定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除了部分已知的与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细胞黏附分子、黏合连接等信号通路也被富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调控网络,可能通过影响皮肤毛囊的生长发育和周期变化来影响皮肤毛囊的性状,推测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运输等调控通路及DKK1、WNT3A、SHH、FGF1、IGF1等基因可能是参与鸡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性状出现差异的重要调控通路和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Sonic Hedgehog(SHH)是Hedgehog家族的一员,其不仅参与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同时也参与脂肪生成和肌肉生成。SHH在动物肌肉和脂肪沉积上的双向作用提示它是调控肌内脂肪含量(IMF)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中,使用重叠PCR法克隆了去除信号肽序列的牛SHH(btSHH)基因,然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了btSHH蛋白。使用镍亲和层析试剂盒纯化了原核表达的btSHH,并用Western blot验证了目标蛋白的正确性。将纯化后的btSHH添加到前脂肪细胞3T3-L1的培养基中,并诱导细胞分化后表明,重组btSHH蛋白能够显著地抑制脂肪沉积过程。本研究结果为未来肉牛生产中应用btSHH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作为屠宰性状候选基因,以相同饲养条件下13周龄的贵妃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检测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并进行MyoG基因SNP位点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研究群体中检测到4个SNPs位点,存在T-T-A-G、T-T-A-A、C-C-A-G和C-C-G-A共4种单倍型,分别命名为H1、H2、H3和H4,经序列对比,可构建出H1H1、H1H2、H1H3、H1H4和H2H3共5种双倍型,对所定义的5种双倍型与贵妃鸡屠宰性状间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晶  陈雪阳  曾扬  杨玉莹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11):4364-4371
【目的】 环指蛋白185(ring finger protein 185,RNF185)是Ring家族E3泛素连接酶的一员。试验旨在探明鸡源RNF185对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emia virus subgroup A,ALV-A)体外复制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鸡源RNF185对ALV-A致病性的影响和介导的致瘤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GenBank中已公布的鸡RNF185基因(登录号:NP_001007841)序列分别设计RNF185过表达引物和RNF185单链shRNA,通过PCR扩增RNF185基因及合成双链shRNA,将其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i-flag和干扰载体pLKO.1-GFP,并使用PCR、双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验证重组质粒。使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和干扰效果,并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重组质粒对DF-1细胞活性的影响。在RNF185过表达和干扰后的DF-1细胞中分别接种104半数组织感染剂量(TCID50) ALV-A (rHB2015012)病毒液,于接种完成后3、4和5 d收取细胞,并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LV-A的病毒载量。【结果】 PCR成功扩增出RNF185基因,单链shRNA经退火后形成双链shRNA,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si-flag-RNF185、pLKO.1-RNF185-1和pLKO.1-RNF185-2。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构建的过表达和干扰质粒能够在DF-1细胞中稳定表达和干扰RNF185。CCK-8结果表明,过表达和干扰RNF185不影响DF-1细胞的活性。RNF185过表达可以促进ALV-A在DF-1细胞中的复制,干扰RNF185表达可以抑制ALV-A在DF-1细胞中的复制。【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可以在DF-1细胞中高效表达和干扰RNF185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RNF185对DF-1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能够促进ALV-A (rHB2015012)在体外的复制。  相似文献   

16.
断趾能增蛋     
据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试验,对2~3周龄的小鸡,用加热断趾器把鸡的第一、二、三脚趾完全烫除(仅留第四趾)。结果,断趾的小鸡比未断趾的成活率提高了2%,断趾的小鸡长大后,产蛋率提高了1.  相似文献   

17.
鸡的繁殖性能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是鸡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受多基因效应的影响,许多候选基因都与繁殖性能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激素受体类基因、CRBPs基因家族、VLDLR基因、影响骨发育类蛋白基因、调控肌肉生长类激素基因与鸡繁殖性能的相关性,为加速鸡繁殖性能的改良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表达量对家禽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体型差异较大的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材料,分别测定300日龄鸡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来进行比较分析,检测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和IGF-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将生长、屠宰性状与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津乌骨鸡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指标均高于大围山微型鸡,同时盐津乌骨鸡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和IGF-1基因的表达量也高于大围山微型鸡,表达量趋势为:胸肌腿肌肝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鸡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和IGF-1基因的表达量与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Myo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除胸深外的所有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IGF-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体重、体斜长、胸深、胸骨长均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MyoG、IGF-1基因可作为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的生长性状候选基因来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基因表达量对家禽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体型差异较大的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材料,分别测定300日龄鸡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来进行比较分析,检测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IGF-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将生长、屠宰性状与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津乌骨鸡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指标均高于大围山微型鸡,同时盐津乌骨鸡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IGF-1基因的表达量也高于大围山微型鸡,表达量趋势为:胸肌 > 腿肌 > 肝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鸡胸肌、腿肌和肝脏中MyoGIGF-1基因的表达量与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Myo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除胸深外的所有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IGF-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体重、体斜长、胸深、胸骨长均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MyoG、IGF-1基因可作为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的生长性状候选基因来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讨经SSH筛选的蒙古羊繁殖差异基因BMP6对蒙古羊双羔性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了单、双羔蒙古羊发情第0、5、10、15天时卵巢组织中BMP6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了BMP6基因在蒙古羊单、双羔群体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单羔组和双羔组蒙古羊卵巢组织中BMP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似:发情第0天表达量最低,发情第10天时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双羔组发情第0天和第10天的BMP6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相应时期的单羔组。综上提示,BMP6基因是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