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粪臭素在猪体外的污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和酪蛋白对猪粪发酵液中粪臭素及相关合成物浓度的影响.将80头体重为(50.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添加0.2%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6周后,每组随机选取8头猪,采集其新鲜粪便,配制粪水厌氧发酵液用于发酵试验.发酵试验采用3×3正交设计,发酵液中外源L-色氨酸、酪蛋白、果聚糖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0.05%、0.10%,0、0.125%、0.250%,0、0.75%、1.50%.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色氨酸、吲哚、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荧光标记单链构象多态性及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测定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试验组发酵液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对照组色氨酸、吲哚、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2)外源L-色氨酸为发酵液中色氨酸、粪臭素的主要影响因素,酪蛋白为对照组中吲哚的主要影响因素,果聚糖为发酵液中吲哚-3-乙酸的主要影响因素.3)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与饲粮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无互作(P>0.05).4)空白对照组猪粪发酵液优势菌以芽孢杆菌(CWBIB 1434)为主,含量为26%;空白试验组发酵液以非解乳链球菌(AF201899)为主,含量为36%.由此得出,降低猪粪中色氨酸的含量及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助于减少猪粪发酵液中的粪臭素浓度.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猪粪便菌群作用下粪臭素 (3 甲基吲哚 )和吲哚的形成途径以及pH对色氨酸降解成粪臭素和吲哚相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猪大肠菌群作用下L 色氨酸既能直接降解形成吲哚 ,又能经吲哚 3 乙酸再形成粪臭素。pH对色氨酸降解成粪臭素和吲哚相对产量有明显影响。pH =6 .5时 ,约 4 2 %色氨酸转化为粪臭素 ,5 8%色氨酸转化为吲哚 ;pH =8.0时 ,约 78%色氨酸转化粪自素 ,2 2 %氨酸转化为吲哚 ;pH =5 .0时 ,只有 16 %色氨酸转化为粪臭素 ,而 84 %色氨酸转化为为吲哚。本试验结果提示 ,通过改变环境的pH可以使色氨酸降解成粪臭素和吲哚相对产量发生变化 ,高pH环境有利于粪臭素的产生 ,而低pH环境有利于吲哚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果寡糖对猪粪便细菌群作用下L-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果寡糖对猪粪便细菌群作用下L -色氨酸代谢的影响。将 10 % (W/V)粪水厌氧分装于无菌瓶中 ,分成 4组 :1组 (对照 )添加 2 5 0 μmol/LL -色氨酸 ;2~ 4组 :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 0 .5 % ,1.0 %和 1.5 %果寡糖。 38℃、厌氧培养。在培养期的不同时间点 (0 ,2 ,4 ,6 ,8,12 ,18,2 4h)分别从各瓶中取 1mL培养液 ,分析各培养液中吲哚类物质含量。培养 2 4h后 ,分析各培养液中细菌学指标和pH。结果表明 :含L -色氨酸的体外培养液中添加 0 .5 % ,1.0 %和 1.5 %果寡糖 ,培养 2 4h后 ,使粪臭素浓度、吲哚 - 3-乙酸峰值和pH值均显著降低。添加1.0 %和 1.5 %果寡糖显著降低色氨酸降解率和粪臭素相对产率 ,显著提高吲哚相对产率 ,显著降低梭菌和大肠杆菌数 ,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和总厌氧菌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精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和底物干物质(DM)降解率的影响,以期为沙葱精油在肉羊体内试验提供参考。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发酵瓶(100 mL)中添加2 g底物,并分别添加0(对照组)、0.02(T1组)、0.04(T2组)、0.06(T3组)、0.08(T4组)、0.10(T5组)和0.12 mg(T6组)的沙葱精油。每个培养瓶中加入10 mL瘤胃液和20 mL瘤胃缓冲液,体外培养24 h,每组设3个重复。发酵完成后,测定发酵液pH和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及底物DM降解率。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24 h后,T2、T3、T4、T6组的发酵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组的发酵液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4组的发酵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T4组的发酵液M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组的发酵液丁酸和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T3、T4、T5、T6组的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底物DM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沙葱精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有积极影响,添加0.08 mg沙葱精油显著减低了发酵液pH和NH3-N浓度,显著提高了发酵液MCP、丁酸、戊酸、TVFA浓度以及底物DM降解率。。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1):10-15
旨在比较体外条件下,不同性别猪肠道菌群转化色氨酸产吲哚和粪臭素的能力,并研究土豆淀粉和有机酸的可能调控作用。试验分别以生长末(135 d)和育肥末(185 d)的母猪(F)、去势公猪(C)和公猪(M)粪便为接种物,进行两个批次的体外发酵试验。每种接种物均设5个处理:空白组(C)、色氨酸组(T)、土豆淀粉组(P)、有机酸组(O)和有机酸+土豆淀粉组(M);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含有0.1%色氨酸。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猪粪样发酵体系中氨氮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母猪高于公猪和去势猪;有机酸和土豆淀粉均能极显著降低氨氮水平(P0.01)。土豆淀粉显著提高了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P0.05),并显著降低了支链脂肪酸的比例(P0.05)。不同性别猪粪样发酵体系中吲哚和粪臭素水平差异显著(P0.05),有机酸和土豆淀粉均能极显著降低吲哚和粪臭素水平(P0.01)。菌群的DGGE图谱显示不同性别猪的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土豆淀粉对菌群结构的调控作用较明显。由此可见,不同性别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可能导致了吲哚类物质产量的性别差异。有机酸和土豆淀粉均可有效降低吲哚类物质的产量,有机酸可能通过抑菌发挥作用,土豆淀粉可能通过改变菌群的结构和发酵类型实现。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菊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排泄物及肠道主要臭气化合物浓度的影响。选择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05%、0.15%、0.25%、0.50%菊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菊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0%菊糖显著提高了肉仔鸡排泄物中乳酸浓度(P0.05)。排泄物中乳酸浓度显著高于盲肠和直肠食糜(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0%菊糖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中吲哚和粪臭素浓度(P0.05)。4)肉仔鸡排泄物吲哚浓度与直肠吲哚和粪臭素浓度、盲肠吲哚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排泄物的p H与盲肠乳酸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菊糖显著降低了肉仔鸡排泄物、盲肠和直肠的吲哚和粪臭素浓度,饲粮菊糖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7.
灌注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营养灌注技术研究了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一灌注1.00%果寡糖,试验组二灌注2.00%果寡糖。结果表明:灌注果寡糖可以显著(P〈0.05)降低试羊的瘤胃液相pH和瘤胃内的NH3-N浓度,显著提高(P〈0.05)瘤胃内的VFA含量和MCP含量。两个灌注水平都可以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但2.00%的灌注水平仅在瘤胃NH3-N浓度的降幅方面比1.00%的灌注水平显著增大(P〈0.05),在对瘤胃液相pH值、VFA含量和MCP含量的影响方面两个灌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舍外粪便污染,研究日粮中纳豆芽孢杆菌对体外猪粪发酵液中氨气、硫化氢、粪臭素及菌群的影响。试验组生猪饲喂纳豆芽孢杆菌日粮,对照组无纳豆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试验组氨气、硫化氢、色氨酸、吲哚-3-乙酸、粪臭素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吲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猪粪发酵液优势菌以芽孢杆菌(CWBI B1434)为主,含量为26%;试验组以非解乳糖链球菌(AF201899)为主,含量为36%,其次为噬淀粉乳酸杆菌,含量为16%。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通过调整猪粪菌群降低臭味物质浓度。为了减少舍外粪便污染,建议猪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 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低聚糖(SBO)及其功能组分对体外条件下肉仔鸡盲肠内容物粪臭素产量及菌群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42日龄肉仔鸡盲肠内容物为菌源,将厌氧培养液分装于无菌培养瓶中,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添加250μmol/L的L-色氨酸,蔗糖(SUC)、水苏糖(STA)、棉籽糖(RAF)和SBO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的SUC、STA、RAF和SBO。另外,每组均设1个不加L-色氨酸但其他成分都相同的空白对照。利用ANKOM RFS体外产气系统,39℃厌氧培养24 h。采用PCR-变性梯度胶凝电泳(DGGE)技术研究了发酵液菌群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SUC、STA、SBO组24 h发酵液累积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AF组(P0.01);SBO、SUC和STA组吲哚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98.15%、97.72%和94.17%(P0.01),粪臭素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9.04%、71.88%和70.28%(P0.05);SUC组乳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照组p H极显著高于除RAF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1)。2)SBO组菌群均匀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UC、STA、RAF、SBO组菌群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BO、STA、RAF组菌群相似性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3条特异性条带,相似菌分别为延长布劳特氏菌(Blautia producta)、迪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路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的SUC、STA和SBO显著降低了肉仔鸡体外盲肠内容物培养液中L-色氨酸代谢生成吲哚和粪臭素的浓度,提高了菌群丰富度,并促进了特异性菌的增殖。降低粪臭素效果优劣依次为SBO、SUC、STA。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未阉公猪中,高水平的粪臭素和较低程度的吲哚浓度会导致猪肉风味的消失,称之为公猪膻味。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未阉公猪包括117头约克夏猪、134头长白猪、184头汉普夏猪和75头杜洛克猪的血浆样本,来分析粪臭素水平,并用其中少数样本来分析吲哚的浓度。在每一个品种中,血浆中粪臭素水平与年龄有明显的相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果寡糖(FOS)对山羊瘤胃发酵及柠条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6只年龄在1岁左右、体重相近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山羊作为供试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水平上添加0.6%、1.0%及1.4%FOS(以有效含量计)。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预饲期14 d,正式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1)添加FOS组瘤胃内pH值在采食后各个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P0.05);在山羊采食后2 h,添加FOS对瘤胃内NH3-N浓度没有影响,从采食后4 h至10 h,添加FOS降低瘤胃内NH3-N浓度,尤其是1.0%FOS组和1.4%FOS组比较明显(P0.05)。(2)添加FOS显著提高瘤胃β-葡萄糖苷酶、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P0.05),且以1.0%FOS组活性最高。(3)添加FOS显著提高柠条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粗蛋白(CP)瘤胃降解率(P0.05),且以1.0%FOS组降解率最高;添加1.0%FOS显著提高柠条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FOS可改善瘤胃发酵内环境,显著提高瘤胃纤维素酶活性及柠条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且以添加1.0%FOS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比较研究了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体外发酵特性。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称量1 g苜蓿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发酵瓶内,39℃体外发酵96 h,分别于24、48、72及96 h冰浴终止发酵,采样。结果显示:茬次、生长年限对苜蓿体外发酵产气量、氨态氮(NH3-N)和菌体蛋白(MCP)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茬次对苜蓿体外发酵营养物质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茬次与生长在苜蓿体外发酵产气量、营养物质降解率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发酵结束后,苜蓿的产气量,营养物质降解率及挥发性脂肪酸(VFA)、NH3-N和MCP浓度在第3茬最高。产气量、营养物质降解率、NH3-N浓度在1和4年龄较高,3年龄较低。综上,以1年龄第3茬和4年龄第3茬苜蓿营养价值较高,3年龄第2茬较低。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未阉公猪中,高水平的粪臭素和较低程度的吲哚浓度会导致猪肉风味的消失,称之为公猪膳味。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年龄阶段的未阉公猪包括117头约克夏猪、134头长白猪、184头汉普夏猪和75头杜洛克猪的血浆样本,来分析粪臭素水平.并用其中少数样本来分析吲哚的浓度。在每一个品种中,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日粮分别添加异麦芽寡糖、甘露寡糖及果寡糖对生长绵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三种功能性寡糖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0.2%、0.4%、0.6%、0.8%以及1.0%。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的氨态氮(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对培养液中菌体蛋白(BCP)含量的影响不确定。(2)日粮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VFA和BCP含量,并以0.6%的添加量效果最佳;添加量在0.8%以上时,可以显著降低(P<0.05)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对培养残渣中的NDF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日粮添加果寡糖可以显著(P<0.05)提高培养液中的VFA含量;当添加量在0.6%以上时,可以显著(P<0.05)提高培养液中的BCP含量,显著(P<0.05)降低培养液中的NH3-N含量和培养残渣中的NDF含量;在本试验所设添加范围内,1.0%的果寡糖对瘤胃发酵影响的综合表现最优。日粮添加异麦芽寡糖、甘露寡糖和果寡糖有助于提高生长绵羊的瘤胃发酵功能,其中果寡糖对提高瘤胃整体发酵功能的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流动相组成、梯度、检测器波长、进样量等检测条件的对比,建立同时测定L-色氨酸体外代谢体系中L-色氨酸、吲哚-3-乙酸、粪臭素和吲哚含量的理想检测条件为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5μL,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为360nm。L-色氨酸、吲哚-3-乙酸、粪臭素和吲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5~137.29、1.15~73.386、1.2~76.68、1.57~100.3μmol/L,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为0.9970~0.9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85.28%~102.38%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不超过6.9%。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适用于猪粪便菌群作用下L-色氨酸体外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应用体外法研究可发酵糖、尿素及其互作对瘤胃发酵及干物质降解率(DMD)的影响.可发酵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1.5、3 g/L发酵液;尿素的添加量为底物DM的0、0.5%、1%.结果表明:(1)随可发酵糖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发酵液的pH值、发酵残渣DMD(P<0.05),显著增加细菌氮产量(P<0.05),而氨氮(NH3-N)浓度在可发酵糖添加量为1.5 g/L时最高.(2)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提高发酵液的pH值、NH3-N浓度(P<0.01)、细菌氮产量(P>0.05),而DMD在尿素添加量为0.5%时降低,1%时达到最高.(3)可发酵糖与尿素的互作对发酵液pH值、NH3-N浓度及细菌氮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影响DMD(P<0.0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发酵底物,分析不同添加水平[0(对照)、0.25×107、0.50×107和0.75×107CFU/m L]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底物体外发酵产气量(1、2、4、6、12、24、36、48 h)、产气参数、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浓度及p H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玉米秸秆发酵初期产气速率和产气量(1~24 h)(P0.05),以添加0.75×107CFU/m L效果最为理想;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体外发酵后期(36~48 h)产气量(P0.05),而以添加0.25×107CFU/m L效果最为理想。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水平的增加,2种底物体外发酵液NH3-N浓度均呈现显著的线性增加效应(P0.05)。不同植物乳杆菌添加水平对2种底物体外发酵NDFD、DMD、发酵液VFA(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和戊酸)浓度以及p H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试验结果推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促进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体外发酵及其氮代谢,同时对维持p H的稳定平衡具有积极作用,最佳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07和0.25×107CFU/m L。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发酵底物不添加金银花提取物,试验组在发酵底物中分别添加0.5、1.0、2.0、4.0 mg/g金银花提取物,每组6个重复,试验共重复3个批次。分别于发酵1.5、3.0、6.0、12.0、24.0 h记录产气量,体外发酵24.0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添加1.0、2.0、4.0 mg/g金银花提取物可以使发酵液p H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使发酵液乳酸、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以及24.0 h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5 mg/g金银花提取物组发酵液p H及NH3-N、乳酸及TVFA浓度与对照组和其他3个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发酵液MCP浓度和24.0 h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在体外条件下,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状态,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添加1.0 mg/g金银花提取物最适宜。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4,(6):50-55
本试验以瘤胃体外发酵技术比较研究了不同物候期苜蓿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称量1 g苜蓿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发酵瓶内,39℃体外发酵96 h,分别于发酵24,48,72以及96 h冰浴终止发酵,测定产气量、甲烷产量、底物降解率、pH、VFA、氨态氮及菌体蛋白浓度。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苜蓿的累计产气量、甲烷产量、底物降解率以及VFA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H呈逐渐降低趋势,初花期和盛花期苜蓿NH3-N浓度以及现蕾期和初花期苜蓿MCP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现蕾期苜蓿NH3-N浓度和盛花期苜蓿MCP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不同物候期苜蓿对累计产气量、底物降解率、氨态氮和菌体蛋白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现蕾期苜蓿累计产气量、VFA浓度显著高于初花期(P<0.05),现蕾期苜蓿底物降解率、氨态氮和菌体蛋白浓度显著高于盛花期(P<0.05)。综合苜蓿营养指标以及体外发酵情况,以现蕾期苜蓿营养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