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的生殖和苗种繁育是鱼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是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鱼类繁殖生理主要围绕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织结构特征、性腺发育规律、性类固醇激素、生殖相关功能基因内分泌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表达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鲆鲽类生殖相关组织的结构及其内分泌系统特征、性腺发育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激素诱导的关系、性类固醇激素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温及光周期调控关系等.旨在为鲆鲽类生殖活动的精准调控和建立苗种繁育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激素刺激鱼类性腺机能的方法已广泛用于养鱼实践中。可是,在激素调节鱼类性周期这一方面,虽然有大量新资料,但是性腺激素对各不同发育和成熟时期性细胞的作用机制问题,仍有很多争论。众所周知,鱼类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活性与卵巢中发生的性周期过程密切相关。脑垂体激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王滨  柳学周  徐永江  史宝 《水产学报》2016,40(2):278-287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首次从鹌鹑脑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下丘脑神经肽,通过其受体介导参与机体的生长、生殖以及摄食等生理过程。迄今,只在金鱼、斑马鱼、星点东方鲀、罗非鱼以及斜带石斑鱼等几种鱼中鉴定出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目前,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生理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争议。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以及其他生理学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简要总结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并对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生理学功能进行概括讨论,旨在加深对鱼类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对虾繁殖受到内分泌系统释放的激素调控,从激素对性腺发育引起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促使对虾性腺发育的诱导因子,另一类为限制性腺发育的抑制因子。诱导因子有甲基法尼醇-一种由大颚腺分泌的结构类似保幼激素的物质、性腺诱导激素、甲壳类红色素集合激素、脱皮抑制激素、类固醇激素和外激素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镜超微结构研究,以及组织酶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资料证明,鱼类性腺能合成多种性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  相似文献   

6.
鱼类芳香化酶活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洪万树 《水产学报》2000,24(3):285-288
鱼类的生殖活动受外部环境因素和神经内分泌的双重调节。下丘脑、脑垂体和性腺通过相互调节 ,促进和制约着鱼类生殖细胞的发生、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成熟及其繁殖活动。如下丘脑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可刺激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GtH)作用于性腺 ,促使性腺组织产生类固醇激素直接作用于生殖细胞 ,引起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和排卵。同时 ,类固醇激素也会反馈抑制GnRH和GtH的分泌。在类固醇激素的代谢过程中 ,需要多种酶参与催化 ,其中一种酶称为芳香化酶 (aromatase) ,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 ,芳香…  相似文献   

7.
综述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缓释制剂(SRDS),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SRDS,类固醇激素SRDS;雄烯二酮(ADSD)和17a-甲基睾丸酮(MT),以及鲤垂体匀浆(CPE)混合SRDS诱导海水养殖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生殖行为的效果,认为采用GnRH-a SRDS处理性腺发育良好的鲈形目鱼类和鲆鲽鱼类,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促性腺激素(GtH)水平,且持续时间长,诱导排卵成功,HCG乳胶SRDS可诱导日本鳗鲡(Anguila japonicus)血液GtH持续 升高,性成熟系数明显升高并且性腺发育成熟;HCG和CPE水/油/水(W/O/W)复乳SRDS对日本鳗鲡的催熟效果显著,采用ADSD和MT SRDS SRDS可成功诱导日本鳗鲡性腺成熟与排卵。  相似文献   

8.
亲鱼的繁殖过程受各种激素调控,包括性腺及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这是鱼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展进化的结果,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就是调节性腺及分泌性激素的三级轴心体系,3者从不同水平共同促进性激素分泌,对维持体内外周循环血中激素水平的衡定极为重要。本文综述影响亲鱼性腺发育的几种主要的性腺激素、类固醇激素及营养物质对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营养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鱼类脑垂体促性腺激素是促使鱼类性腺成熟和排卵的重要激素.鲤鱼脑垂体是我国鱼类人工繁殖中常用的鱼类催情物。鲤鱼脑垂体的采集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0.
刺激鱼类的各种外界因子综合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与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相互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激素分泌的变化,促进配子形成和产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应用外源性类固醇激素:甲基睾酮和雌酮投喂虹鳟稚鱼对其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影响的光显观察结果。利用激素诱导性反转,培育全雌虹鳟种群的研究,对虹鳟鱼养殖生产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海深 《水产学报》2001,25(5):393-397
以珠江流域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性腺发育早期、性腺发育晚期、性腺发育成熟与产卵前期、性腺退化期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处理后6h、12h、24h测定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性腺发育的各个时期,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联合注射能显著剂激鲇促性腺激素分泌;鲇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和多巴胺的双重调节,多巴胺只能抑制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诱导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在建立鲇人工繁殖技术时,可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联合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秀丽高原鳅(Triplophysa venusta)为云南特有鱼类,为阐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左旋多巴对秀丽高原鳅体长、体重和卵巢发育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生物化学等技术,研究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0.1 mg/kg/2周,共注射4次)和左旋多巴(L-dopa,100 mg/kg/2周,共注射4次...  相似文献   

14.
性类固醇激素对性腺发育期间的鱼类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而对性未成熟的鱼类GTH分泌有正反馈作用。本实验选取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进行研究,将实验用鱼分成4组(实验重复3次,每组共用6尾鱼,):①持续性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②E2在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nalogue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③持续性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处理;④MT在注入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采用离体灌流孵育和GTH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E2和MT对长臀鮠脑垂体GTH分泌的影响。持续性的E2(1μmol/L)处理能显著性地抑制长臀鮠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而持续性的MT(1μmmol/L)处理能抑制长臀鮠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同时E2和MT处理能抑制GnRH-A刺激的GTH分泌,而高浓度的E2和MT处理(10μmol/L)要比低浓度的E2和MT处理(0.1μmol/L)对长臀鮠脑垂体碎片基础GTH释放抑制能力强。这些结果表明,在离体实验中,E2和MT对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鮠脑垂体的GTH的分泌具有负反馈的作用,并且可能直接参与了长臀鮠脑垂体的GTH调节。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分泌调控的研究进展,包括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类型、促性腺激素分泌调控、促性腺激素基因表达调控等。  相似文献   

16.
鱼类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和生殖活动已经证明为双重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所调节,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GtH分泌和多巴胺作为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抑制GnRH的作用以及GtH的自行释放。我们先前对养殖鱼类的研究已证明多巴胺受体的拮抗物(如pimozide,PIM),排除剂(如reserpine,RES)和多巴胺合成抑制剂都能显著增强LRH-A诱导GtH分泌和排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革锋  刘洋  牟振波 《鲑鳟渔业》2011,(3):60-64,68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能产生多种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胃肠激素。该类激素除了能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外,还能控制摄食行为、调控消化道运动以及细胞营养作用,甚至能够影响其他一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了解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基本概况有助于深入地研究鱼类的消化生理,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是研究消化道内分泌细胞鉴别、定位以及形态学的重要方法,利用这些技术能够揭示鱼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生物功能及作用机理,对研究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等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鱼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手段,旨在为鱼类消化生理学、内分泌学和营养学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自从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以来,人们对鱼类生殖、生理机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人繁的技术和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新的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尤其是催产激素借助于生化制药技术的进步,已今非昔比,高效的LRH—A和HCG等已取代鱼脑垂体和HCG粗制品而大量应用干鱼苗生产中。但是,实践中高纯度激素的催产效果却不如鱼脑垂体稳定有效,在亲鱼成熟度较差,水温较低的情况下,差别就更大,为什么呢?我们认为鱼类的繁殖需要调动和激发多方面的生理机能才能完成,仅仅使用促性腺激素是欠完善的,为此,我们综合了除促性腺激素以外的其它…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养殖条件下银鲳的精巢与卵巢发育特征和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并分析性腺成熟指数(GSI)、肝重指数(HSI)和肥满度(CF)与性腺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银鲳雌鱼1龄即可发育成熟,成熟卵巢呈一对""形的囊状结构。11月份有近一半个体发育至III期,33.3%已发育至IV期,12月—翌年1月越冬期间约2/3退化至II期,3月又迅速发育至IV期,4月份达到V期并产卵,5月份产卵结束卵巢进入恢复期IV期。银鲳精巢属小叶型,III期精巢出现小叶腔,IV期精巢出现精子,精巢发育速率快于卵巢,即"雄性早熟",7月龄约20%个体可达到性成熟,越冬时退化至III期,3月重新发育,精子分批成熟排精。雌鱼GSI值为0.19%~12.89%,HSI为0.97%~2.30%,CF为2.30~3.08 g/cm~3,雄鱼的GSI为0.08%~2.62%,HSI值为0.73%~1.83%,CF为2.11~2.80 g/cm~3,GSI值在V期时达到最大,HSI和CF值则于IV期达到峰值。雌鱼血清中雌二醇(E2)周年表达水平为23.27~59.13 pg/m L,雄鱼为15.90~36.20 pg/m L,雌鱼的睾酮(T)为14.57~68.67 nmol/L,雄鱼的T为18.62~66.49 nmol/L,E2水平与HSI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T表达水平与GSI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银鲳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精巢和卵巢的发育密切相关,可作为了解养殖银鲳性腺发育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建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理雄鱼诱导技术, 以出膜后 15 d 体长(15.1±0.09) mm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分别使用含有 17α-甲基睾酮(MT)的日粮饲喂 60 d。饲料 MT 添加量分别为 0 mg/kg (MT0)、 50 mg/kg (MT50)和 100 mg/kg (MT100), 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MT50 和 MT100 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 MT0 组(P<0.05), MT50 和 MT100 组的雄性率均为 100%, 显著高于 MT0 组(45%); 性腺组织切片显示, MT 诱导获得的生理雄鱼性腺结构与 MT0 组雄鱼相似。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 MT0 组雌鱼(P<0.05), MT50 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MT100 组(P<0.05), 与 MT0 组雌鱼无显著差异(P<0.05)。 此外, 与 MT0 组雌鱼相比,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性腺中 Dmrt1 和 Gsdf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 而 Foxl2 和 Cyp19a1a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结果表明, MT 添加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后 15 d 的雌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雄性个体, 适宜添加量为 50~100 mg/kg。本研究为大口黑鲈全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